西部大开发新规划前瞻-介绍2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0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重大成就第二节主要问题第三节战略机遇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四节指导思想第五节基本原则第六节主要目标第三章重点区域第七节重点经济区第八节农产品主产区第九节重点生态区第十节资源富集区第十一节沿边开放区第十二节特殊困难地区第四章基础设施第十三节强化铁路建设第十四节完善公路网络第十五节优化民航布局第十六节加快发展水运第十七节加强水利建设第十八节畅通能源通道第十九节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五章生态环境第二十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二十一节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第二十二节加强环境保护第二十三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第二十四节做好防灾减灾第六章特色优势产业第二十五节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第二十六节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第二十七节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第二十八节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十九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十节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第七章美好新农村第三十一节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第三十二节振兴牧业经济第三十三节提高林业发展水平第三十四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三十五节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第八章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第三十六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第三十七节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第三十八节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三十九节统筹城乡发展第九章科教和人才第四十节优先发展教育第四十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四十二节建设创新型区域第四十三节推进人才开发第十章民生事业第四十四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第四十五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十六节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第四十七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四十八节繁荣文化事业第四十九节创新社会管理第五十节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第十一章改革开放第五十一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第五十二节加强区域互动合作第五十三节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第五十四节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第五十五节强化政策支持第五十六节精心组织实施第五十七节加强指导协调第五十八节做好评价考核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
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西部大开发胶州四中张作伟(一)要点内容:1、总体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阐明了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是: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
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
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
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2、成果扫描:“十五”计划确定的四大工程即“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全部开工。
(1)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开工;2001年7月,“西电东送”工程开工,目前,南、中、北三大输电通道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2)2002年7月4日,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它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迈出了重大的一步,目前,工程进展基本正常;(3)2002年7月12日,西部大开发的又一实质性成果“内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起四川内江,南到云南昆明,是沟通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的又一条主要干线,成为西南地区南下的出海的便捷通道;(4)2002年11月,三峡导流明渠截流和三峡库区清库工作全面展开,标志着三峡截流和库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3、重要意义:(1)经济意义: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它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从而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政治意义:对于保持西部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全国发展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