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辅导练习(一)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课后练习题是一种常见的学习辅助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然而,在大学语文教材中,由于题目较多且分布广泛,很多学生常常遇到寻找课后练习题答案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将总结一些常见大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的答案,供学生参考。
【第一章】阅读理解1.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试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试图表达的主题是……2. 文中提到的“XXXXX”一词是指什么?答案:根据文中的上下文信息,可以推断出“XXXXX”一词指的是……3. 作者在第一段提到的“XXXXX”是为了引出什么观点?答案:作者在第一段提到的“XXXXX”是为了引出他对于……的观点。
4. 文章提到的“XXXXX”事例是为了支持什么观点?答案:文章提到的“XXXXX”事例是为了支持作者对于……的观点。
5. 文章最后一段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根据文章整体的结构和语气,可以推断出文章最后一段的目的是……【第二章】作文写作1. 根据题目要求,你认为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答案: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来思考文章的主题:……2. 你认为应该如何展开这个主题?答案:在展开这个主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3. 文章中的例子是否足够支持你的观点?答案:在给出你的答案之前,需要对题目给出的例子进行分析,判断它们是否足够支持你的观点。
如果是,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不是,可以谈谈自己对于这个例子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理由。
4. 在文章的结尾,你是否需要提出建议或者总结观点?答案:在文章的结尾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总结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完整和有力。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题的答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课后练习题的答案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主要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
致使学生在作答时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一)《论毅力》1.梁启超,本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以激励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仁人志士,继续努力。
2.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事实论据: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4.理论论据: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论证方法:① 类比法:“行舟”、“为山”、“平地”、“掘井”之喻,就都是通过类比法来讲道理。
② 对比法:强调了“止”与“进”、败与成的对比。
(主要的)6.本节知识点及考频总结成语:功亏一篑(二)《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1.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2.论点:“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3.论据:事实论据: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的购物经历只论证了敬师爱友。
4.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如专门学校和大学的对比、“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学习的对比等。
5.名句对应: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抱定宗旨)诸君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荀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砥砺德行)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犬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
(敬师爱友)6.计划两件事情:一、改良讲义。
二、添购书籍。
7.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终南捷径)《大学语文》笔记及配套练习-第五节8.艺术特色:①讲述“三事”的三段,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语重情长②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③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三)《容忍与自由》1.作者:胡适。
青年时代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2.文体:议论文3.论点: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大学语文指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踌躇(chóu chú)B. 囹圄(líng yǔ)蹉跎(cuō tuó)踌躇(chóu chú)C. 徜徉(cháng yáng)囹圄(líng yǔ)踌躇(chóu chú)D. 徜徉(cháng yáng)蹉跎(cuō tuó)囹圄(líng y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由于他刻苦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3.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歌以忧国忧民著称。
C.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 下列关于现代文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B. 茅盾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子夜》、《家》等。
C.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其代表作有《家》、《春》、《秋》等。
D.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有《茶馆》、《龙须沟》等。
6.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一项是()A. 苹果B. 桌子C. 道路D. 老师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2019—2020 第二学期《大学语文》复习题(一)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天下为公”是孙中山一生最负盛名的题词,这四个字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D.《礼记》2.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齐桓公易牛以羊的原因是()A.牛比羊贵,舍不得牛。
B.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C.隐其无罪而就死地D.对百姓以身作则。
3.《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刘向B.洪兴祖C.王逸D.朱熹4.朱东润先生认为《哀郢》中的郢都指的是()A.湖北江陵B.安徽寿春C.湖南长沙D.陕西汉中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A.《离骚》B.《湘君》C.《湘夫人》D.《哀郢》6.任命张巡守城的那位太守叫什么名字()A.许浑B.许远C.许询D.许绍7.以伶人为官的帝王是()A.李存勖B.李存颢C.李克用D.李嗣源8.《始得西山宴游记》被柳宗元收入下列哪组文章()A.柳州八记B.永州八记C.郴州八记D.并州八记9.《伶官传序》的作者是()A.欧阳询B.欧阳通C.欧阳修D.欧阳玄10.张巡死守的是哪座城()A.睢阳B.范阳C.渔阳D.南阳11.以下对《高祖还乡》的分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作品语言技巧高超,兼具本色泼辣和典雅庄重的双重特点。
B.作者对车驾极尽嘲讽之能事,是为了颂扬乡间生活的淳朴。
C.作者从乡农的独特视角来叙述,形成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D.全篇充满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调侃,揭露了刘邦的真面目。
12.对《书鲁亮侪事》的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鲁亮侪在田文镜手下做官,后被田文镜派往中牟,取代李令的职位。
B.鲁亮侪沿途察访,到中牟后又仔细观察,是为了替李令洗脱罪责。
C.鲁亮侪声称天气炎热,要求洗澡,是想借此冷静思考接着该怎么办。
D.鲁亮侪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竭力保护李令,中牟士民都很感激他。
13.出自傅雷译笔的一部外国文学作品是()A.《约翰·克里斯多夫》B.《哈姆雷特》C.《显克微支短篇小说集》D.《刀锋》14.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李白的是()A.《南陵别儿童入京》B.《侠客行》C.《赠花卿》D.《金陵酒肆留别》15.“诗言志”被称为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此说法的提出出自于A.朱自清《诗言志辨》B.《尚书·尧典》C.朱熹《诗集传》D.王文生《诗言志释》16.“初唐四杰”指的是:()A.王勃、上官仪、李百药、李峤B.沈佺期、宋之问、东方虬、杜审言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D.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17.王勃《别薛华》中“送送多穷路”用了哪个典故:()A.“行行重行行”B.江淹赋别C.阳关三叠D.阮籍穷途而哭18.五言律诗定型于何时:()A.初唐B.中唐C.隋朝D.盛唐19.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作是:()A.《代悲白头翁》B.《无题》C.《春江花月夜》D.《登高》20.《春江花月夜》从哪个朝代开始引起著名诗选家的注意?()A.清朝B.明朝C.唐朝D.宋朝21.高适《燕歌行》的主旨在于:()A.表达捐躯为国的豪情B.表达戍守边关将领的乡思C.描绘戍关将士的英勇,表达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D.揭示军中苦乐不均的现实,表现将士浴血奋战的悲壮22.提出王维“诗中有画”的作家是:()A.孟浩然B.杜甫C.苏轼D.黄庭坚23.相比于王维的山水诗,孟浩然的山水诗更加:()A.宁静B.自我C.空灵D.清幽24.李白常常用来自比的鸟儿是:()A.沙鸥B.燕雀C.杜鹃D.大鹏25《旅夜书怀》表现了杜甫怎样的自我形象?()A.满怀抱负,意气风发 B.踌躇满志,积极乐观C.壮志未酬,漂泊无依D.随遇而安,洒脱达观26.白居易《长恨歌》的题材来自:()A.李隆基与杨玉环之恋B.牛郎与织女之恋C.萧史与弄玉之恋D.白居易与樊素之恋27.柳宗元的《江雪》和《渔翁》创作于何地?()A.湖南永州B.广西柳州C.广西宜州D.四川眉州28.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李贺C.李商隐D.李颀29.下列不属于李商隐无题诗的是()A.《锦瑟》B.《碧城》C.《促漏》D.《蝉》30.“花间鼻祖”指的是()A.韦庄B.温庭筠C.李煜D.李商隐31.李清照的词学批评文章是()A.《论词绝句》B.《人间词话》C.《词源》D.《词论》32.下面哪句词不在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词中:()A.玉界琼田三万顷B.短发萧骚襟袖冷C.万象为宾客D.世路如今已惯33.伴随辛弃疾一生的执念是:()A.抗金复国B.解甲归田C.著书立说D.寄情山水3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A.李清照《青玉案》B.贺铸《青玉案》C.辛弃疾《青玉案》D.辛弃疾《水龙吟》35.“宋末四大家”指的是:()A.姜夔,吴文英,蒋捷,张炎B.吴文英,蒋捷,周密,张炎C.姜夔,蒋捷,张炎,周密D.周密,张炎,蒋捷,王沂孙36.与中唐、晚唐诗相比,盛唐诗更加()。
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大学语文辅导练习(一年制)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编第一单元古代诗词1.《诗经三首》一、填空。
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由、、三部分构成,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传统。
2、汉代传《诗经》的有四家,现代流传的是。
3、《硕人》中的、两句成为历代描写美人的绝唱。
二、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摽.有梅摽。
2、求我庶.士庶。
3、迨.其吉兮迨。
4、顷筐曁.之曁。
5、硕人其颀.颀。
6、衣锦褧.衣褧。
7、领如蝤蛴..蝤蛴。
8、齿如瓠犀..瓠犀。
9、说.于农郊说。
10、朱幩镳镳..镳镳。
11、翟茀..濊濊。
..以朝翟茀。
12、施罛濊濊13、庶士有朅.朅。
14、牂.羊坟.首牂。
坟。
15、三星在罶.罶。
16、鲜.可以饱鲜。
三、试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四、具体分析《摽有梅》中是怎样具体刻画女主人公心情的变化的?五、分析《摽有梅》结构的特点。
六、《毛诗序》云:“《苕之华》,大夫闵时也。
幽工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
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时,故作是诗也。
”根据这一段,分析《苕之华》一诗的主旨,并仔细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一主旨的。
七、分析《硕人》关于“赋”手法的运用。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一、试将下列诗句译成现代汉语。
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3.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二、选择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各在天一涯(边)B.道路阻且长(而且,表示并列)C.胡马依北风(依恋)D.岁月忽已晚(傍晚)三、试分析诗中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线索,并说出这一抒情主体有何特征。
四、本诗比兴手法的运用有什么特色?7.《归园田居》一、作者是如何通过简单的白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的?二、选择句中画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野外罕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之事)B、虚室绝尘想(世俗的念头)C、披草共来往(割除)D、桑麻日已长(一天天)12.《秋兴》(八首其一)一、结合以前学过的杜甫的作品,试分析作者“沉郁顿挫”的风格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
《大学语文》随堂练习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学科。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大学语文》随堂练习为题,介绍该练习的重要性、具体内容以及对学生语文水平的促进。
首先,随堂练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给学生布置练习题,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之外进行思考和学习,巩固和加深所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练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在语文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此外,随堂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熟悉和热爱,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大学语文》随堂练习的具体内容。
练习题一般会涵盖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如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病句改正、名词解释等。
以阅读理解为例,教师可能会提供一篇短文,并配以一些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
这种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随堂练习还可能要求学生改正病句、拓展课文中的知识,以帮助他们熟悉语文规范和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随堂练习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通过不断重复练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对语文规则和技巧的记忆,进而在语文考试中得心应手。
其次,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解答问题、改正病句等练习,学生可以进行思维的引导和训练,锻炼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最后,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升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丰富语言表达,增加写作技巧和技法的熟练运用,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语文。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随堂练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生们应该重视并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语文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大学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
教师们也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随堂练习,设计合适的题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笔记及配套练习-第十一节本节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一)《红楼梦——宝黛吵架》1.中心思想:本篇描写了恋爱中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吵架的起因(因为宝玉要结婚了),到愈演愈烈,到最后后悔的过程。
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手法,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
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
2.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3. 直接心理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这样描写可以深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微妙的心理变化。
4.林黛玉、贾宝玉吵架的特点(实质)是“假情试探”。
5.小说中插入作者的议论其作用。
作者直接点拨“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贾母说的)“人居两地,情发一心”,道出林黛玉、贾宝玉吵架的“假情试探”的实质,引导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小说的原意。
(二)《断魂枪》1.作者:老舍2.中心思想: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社会大变革时代一时找不到现实延续点和连接线的焦灼困境,揭示出当时国人在时代变迁中一时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的孤寂与悲凉。
3.小说的人物性格特征十分鲜明。
①沙子龙:外冷内热、深藏不露、孤傲执着。
②王三胜:争强好胜,性格外露,以利己为待人处世之道。
③孙老者:豪爽乐观,积极进取,嗜武如命。
4.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其中对孙老者穿戴、辫子、眼神的描写,动作描写:对王三胜练武比武过程的,对沙子龙内在复杂心态的外在行为显现,尤为精彩。
(三)《哦,香雪》1.中心思想:小说写的是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
2. 香雪的性格特征,体会作者对香雪形象的复杂感情香雪心地纯真,性格执着,生性胆怯,渴望文明。
作者对香雪的感情是复杂的:有对贫穷落后的怜悯,有对现代文明的召唤,有对质朴心灵的赞叹,也有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3.“哦,香雪!香雪!”反复呼告收结:(1)对贫穷落后的怜悯;(2)对现代文明的呼唤;(3)对质朴心灵的赞美;(4)对质朴心灵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一)本节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秋兴八首》1.《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滞留夔kuí州时惨淡经营的一组七言律诗。
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2.对偶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抒情方式:融情入境、借象征抒情、移情于景4.中心主旨:面对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
全诗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他日泪”为以前的日子留下的泪水;“故园心”思念长安的心意。
5.诗中“悲秋”的含义:自然秋悲;国运秋之悲;人生秋之悲。
6.融情入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首联)7.借象征抒情:“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颔联)最富象征意义8.移情于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颈联)9.双关:“开”既有花开之义,又有引发诗人伤心落泪之义;“系”就船来说,是把船系住;对心来说,是牵挂不能忘记之义。
(二)《长恨歌》1.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临邛道士: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3.长恨歌主题(双重主题):《长恨歌》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的歌颂。
4.直抒胸臆:“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此恨绵绵无绝期”5.移情于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6.借比喻抒情:“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7.借举止抒情:“回眸一笑百媚生”、“孤灯挑尽未成眠”《大学语文》笔记及配套练习-第二节8.融情入景:“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9.因情造景:临邛道士寻觅杨贵妃的亡魂,身已登仙的杨贵妃仍情系尘寰。
10.借事抒情:李、杨爱情悲剧之事。
(三)《早雁》1.杜牧《早雁》表达了作者对边地人民的担忧、关切与同情。
通过大雁象征边地人民。
大学语文练习(精选五篇)
练习一:诗歌鉴赏
秋天的落叶纷纷扬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
风景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深沉和美丽。
练习二:古代文学赏析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荒诞和
矛盾。
练习三:现代小说阅读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代小说,以农村青年的成长为主题,刻画
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困境和挣扎。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反映
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
练习四:古文阅读
《论语》是一部古代文化名著,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
这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它
是智慧的源泉,值得我们深入研读。
练习五:现代散文选读
现代散文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通过独特的写作技巧和视角,表达
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它不拘一格,可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和思想的冲击。
这是一篇现代散文,通过对人生的追问,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以上是五篇语文练习,每篇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语文的魅力和深度。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扩展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好语文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一、A二、ABC3、C4、B五、A六、A7、C八、C九、A10、ABC11、C1二、C13、A14、B1五、B1六、A17、C1八、ABC20、B2一、A22、A23、ABC24、C2五、B2六、A 27、AB2八、A 2九、A 30、B3一、A 3二、B33、C34、A3五、A 3六、B 37、B3八、A 3九、ABC 40、A4二、C43、A44、A 4五、BC 4六、A 47、A 4八、AB 4九、C 50、A 5一、C 5二、AB53、C54、AB55、A 5六、B 57、C5八、AB 5九、AB 60、A 6一、B 6二、C64、C6五、A66、B67、A6八、C6九、C70、A二、连句填空题【答案】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江月何年初照人。
3、行宫见月悲伤色。
4、穷且益坚。
五、一弯浅浅的海峡,大陆在那头。
六、这是一沟失望的死水。
7、风刀霜剑严相逼。
八、良辰美景奈何天。
九、难于上青天。
10、吹梅笛怨。
11、在天愿做比翼鸟。
1二、恨压三峰华岳低。
13、山盟虽在。
14、两朝开济老臣心。
1五、楚天千里清秋。
1六、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17、宁移白首之心1八、春风桃李花开日1九、杨柳依依20、染柳烟浓春意知几许2一、水不厌深天下归心22、泪添九曲黄河溢23、水随天去秋无际24、名天地之始2五、一鞭残照里2六、山中一晚上雨27、秋水共长天一色2八、江畔何人初见月2九、且有后世名30、红酥手,黄滕酒三、翻译题【答案】一、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这就叫做仁。
二、万物生长而不干与它。
3、何以要到九万里的高空然后往南飞行呢?4、都是凭借客卿的力量取得成功的。
五、陈蕃只有在徐孺到来时才为之下榻接待他。
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给仇敌武器和送给盗贼粮食”啊。
7、何以知道这个道理呢?八、可羡杨家门户生光彩。
九、今天我回来的时候,雨雪纷纷扬扬。
《大学语文》辅导练习(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句出自()
A.《孟子》 B.《韩非子》 C.《论语》 D.《庄子》
2.《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汴州 B.睢阳 C.洛阳 D.长安
3.《前赤壁赋》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商隐 C.杜牧 D.韩愈
4.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节”的是()
A.敢作敢为 B.有所不为 C.积极的 D.战斗进取
5.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A.白居易 B.韩愈 C.刘禹锡 D.杜甫
6.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A.《闲书》 B.《龙·虎·狗》 C.《往事》 D.《故乡》
7.《断魂枪》的作者是()
A.老舍 B.巴金 C.茅盾 D.鲁迅
8.《李将军列传》一文选自()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国语》
9.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散文 B.小说 C.散文诗 D.寓言
1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A.《饮酒》 B.《短歌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蜀相》
11.下列是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A.《陈情表》 B.《答李翊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12.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A.明月、江水、秋花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清风、明月、卢荻
1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14.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马克·吐温 B.欧·亨利 C.契河夫 D.莫泊桑
15.鲁迅的小说《风波》选自()
A.《故事新编》 B.《朝花夕拾》 C.《呐喊》 D.《彷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___________。
17.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____________。
18.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____。
19.《论快乐》一文选自钱钟书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
20.《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_________体散文集。
21.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
22.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
23.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天下归心。
”
24.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
”
25.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所
27.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
28.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事:
29.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数:
30.或.百步而后止。
或:
31.此吾所以
..悲也。
所以:
32.惟陈言之务.去。
务:
33.学者有所溺.焉尔。
溺:
34.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35.故为之文以志.。
志:
四、翻译题(将下列各小题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李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
37.今生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谏逐客书》)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38.公日:“姜氏欲之,焉避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郑伯克段于鄢》)
姜氏何厌之有:
39.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
40.“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秋水》)
以为莫己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1.《季氏将伐颛臾》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42.怎样理解《答李翊书》中提出的作家的品德、学识与文章写作的关系?
43.《故都的秋》是如何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的?
44.艾青在《北方》一诗中对于未来必胜的信念主要表现在哪一章节?是怎样表现的?45.小说《米龙老爹》的开头描写了一幅丰收在望、充满喜悦之情的田园风光,其作用是什么?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46~50每小题4分,51~55每小题3分,共35分)
(一)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
46.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47.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48.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
(二)阅读《关山月》全诗,回答文后问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49.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义。
50.说明“今宵”、“落月”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51.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2.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3.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哪些实行王道仁政的主要措施?
54.这些措施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55.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