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学语⽂练习题答案⼤学语⽂练习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战国策》⼀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律诗B、七⾔歌⾏C、五⾔绝句D、七⾔绝句、我国古代最伟⼤的现实主义诗⼈是 A、屈原 B、⽩居易 C、杜甫 D、⾟弃疾、在中国现代⽂学史上,属于“⽂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A、巴⾦ B、郁达夫 C、⽼舍 D、朱⾃清、诗集《⼥神》的作者是 A、闻⼀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D、冰⼼6、冰⼼《往事》借助对⼤海的描绘。
来抒写⾃⼰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志C、映衬对⽐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法虽A、⽐喻B、拟⼈C、象征D、夸张。
8、在⼀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多项选择题1、下列诗作属于七⾔律诗的是A、王维《⼭居秋瞑》B、李⽩《送盂浩然之⼴陵)C、王昌龄〈从军⾏》D、社甫《登⾼》E、李商隐《⽆题》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D、《欧游杂记》 E、《闲书》、巴⾦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个⽣活技能 B、向他们指⽰⼀条⽣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世界 D、让他们⾛⼀条既⾛的⽣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的理想和善良的⽓质、屠格涅夫《门槛》通过⼀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民为争取民主⾃由⽽英勇⽃争的情景 B、赞颂⾰命者的献⾝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的崇拜 E、斥责诬蔑⾰命事业的庸⼈和帮凶、构成完整的⼩说世界的要素有A、⼈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的是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 1、“_________,悠然见南⼭”是陶渊明《饮酒》中的名句。
、王昌龄《从军⾏》:”___________,孤城遥望⽟门关。
练习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答案原君\答案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默默无闻的人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A、出门如见大宾B、使民如承大祭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A、《论语》 B、《左传》 C、《庄子》D、《孟子》 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1、使.民如承大祭祀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4、举直错.........诸枉5、不仁者远.矣6、居处恭,执事敬五、简答题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原君一、填空题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将、、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大学语文一、选择题1.《诗经》中民歌最为集中的是()。
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2.《诗经》中的作品属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的是()。
A.风B.大雅C.小雅D.颂3.《诗经》在句式上以()为主。
A.四言B.五言C.七言D.杂言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其中划线处是()。
A.寤寐求之B.寤寐思之C.琴瑟友之D.钟鼓乐之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其中的“逑”的意思是()。
A.追求B.配偶C.偶像D.美貌的样子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其中划线处是()。
A.寤寐求之B.寤寐思之C.琴瑟友之D.钟鼓乐之7.“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其中的“汉”的意思是()。
A.汉族B.汉水C.银河D.汉室8.“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其中的“归”的意思是()。
A.回家B.去世C.女子出嫁D.凯旋而归9.《蒹葭》一诗的主要形式特点是()A.四言为主B.重章叠句,一唱三叹C.句式骈俪D.一章一韵,平仄对应. 10.“蒹葭,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其中划线处是()。
A.苍苍B.茫茫C.凄凄D.采采11.“蒹葭,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其中划线处是()。
A.苍苍B.茫茫C.凄凄D.采采1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其中的“从”的意思是()。
A.听从B.结伴而行C.追寻D.邂逅13.《蒹葭》一诗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 )A.意境深远B.意境优美C.情真意切D.意境朦胧14.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的是()。
A.九歌B.九章C.九辩D.离骚15.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秋水》B.《史记》C.《诗经》D.《汉书》16.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A.老子B.孔子C.庄子D.孟子17.下列属于语录体散文的是()。
A.《论语》B.《史记》C.《庄子》D.《孟子》18.主张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的是()。
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单选题,1.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概括法C、对比法D、类比法正确答案:C2. 《咬文嚼字》中,作者用“锱珠必较”这个成语所说明的道理是A、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新精神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情感C、文学的语言更注重文字的联想意义D、运用文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正确答案:D3. 《吃饭》中运用的联想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A、对比性B、时间统一性C、相似性D地点统一性正确答案:C4. 《冯谖客孟尝君》:"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比拟C对偶D排比正确答案: D5. 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作为类比论据,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后诟远”的是A、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B、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D、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6. 《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时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C、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正确答案:D7. 香市》的作者是A、鲁迅B、茅盾C、巴金D、宗璞正确答案:B8. 下列《纪念付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A、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B、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C、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D 、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正确答案:A9. 《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这里的“长锸”象征着A、治水事业的承续B、李冰的坚定自信C、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D、一种简单有效的治水方法正确答案: C10. 《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正确答案:D11. 下列《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A、下担捋髭须B、脱帽著帩头C、来归相怨怒D、十五颇有余正确答案:B1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A、雕栏玉砌B、小楼东风C、春花秋月D、一江春水正确答案: D13. 《长恨歌》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内容是A、杨家女倾国倾城B、唐明皇重色误国C、杨贵妃马嵬殒命D、太真女仙山寄情正确答案:D14. 《早雁》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正确答案:B15.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在构思上一个突出特点是始终关合A、梧桐与鸳鸯B、旧栖与新垅C、空床与南窗D、自己与亡妻正确答案: D16. 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A、丈夫新丧之哀B、贫病交加之愁C、人老珠黄之叹D、狐苦无依之悲正确答案:D17. 《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A、建筑美B、音东美C、竟象美D、情感美正确答案:A18.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A、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B、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C、古典诗词竟境的化用D、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正确答案:A19. 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A、自然天性B、鬼母教养C、环境影响D 、自我修养正确答案: A20. 最能体现《断魂枪》主旨的事件是A、王三胜买艺B、沙子龙不传断魂枪C、孙老者求艺D、孙老者打败王三胜正确答案:A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A《短歌行》 B 《饮酒》C《蛇》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B C )A 反复咏叹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C 起兴手法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 柳宗元C 白居易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A 使动词B 意动词C 名词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A yìB sīC shī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 )A 柳永B 苏轼C 李清照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A 《短歌行》B 《月夜》C 《春江花月夜》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A 陆游B 唐琬C 白居易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 赠别诗B 七言古诗C 山水诗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A 夸张B 对比C借代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A 崔莺莺B 张珙C 红娘12、《铸剑》属于(C )A 散文B 神话C 小说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A 《道士塔》B 《蛇》C 《乡愁》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A 《听听那冷雨》B 《雅舍》C《神女峰》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A 《短歌行》B 《邯郸记》C 《还魂记》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C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18、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ABC )A 举一反三B当仁不让C君子成人之美19、《诗经》中的“风”是(C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B )A 《大雅》B 《小雅》C 《国风》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 当仁不让C 君子成人之美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ABC )A 夸张B比喻 C 对比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27、下列诗篇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B )A 《短歌行》B《月夜》C《春江花月夜》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A 陆游B唐婉C白居易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B )A 助词“的”B 动词“到”C 代词“这”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 B )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33、《牡丹亭》主角是( C )A、崔莺莺B、张珙C杜丽娘34、《牡丹亭》的作者是(A )A汤显祖B王实甫C曹雪芹35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A )A 《死水》B《蛇》C《乡愁》36、下面的作者属于“创造社”的是(B )A鲁迅B郁达夫 C 梁实秋37、下列作品属于刘以鬯的有(B )A《道士塔》B《蛇》C《乡愁》38、《蛇》的作者是(A )A刘以鬯B余秋雨C余光中39、下列人物属于《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有(ABC )A王雄B喜妹C丽儿40、《前赤壁赋》为苏轼被贬何处所作(A )A黄州B永州C沧州41、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赠别诗B七言古诗C山水诗42、《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 )A 名词B 动词C 语气词43、《采薇》中“载饥载渴”的“载”的意思是(A )A又 B 存在C运44、《道士塔》的作者是( A )A 余秋雨B 莫言C 金庸45、《铸剑》一文塑造的人物有(BC )A 鲁迅B 眉间尺C宴之敖者46、《采薇》中“忧心孔疚”的“孔”的意思是(A )A很B指“孔子”C洞47、表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作者是(A )A陶渊明B汤显祖C白居易48、《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的主角是(AB )A崔莺莺B张珙C红娘4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C )A 《对酒》B 《滕王阁序》C《饮酒》50、《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A徐志摩 B 余秋雨C余光中51、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C )A 大家庭的没落B 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2、《故都的秋》一文贯穿全文的手法是(AB )A 对比B 反衬C 夸张53、《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C )A王雄B丽儿C表少爷54、下列作品属于余光中的是(AB )A《听听那冷雨》B《乡愁》C《神女峰》55、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大门内亮起的灯”是象征着(A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6、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姐姐爱尔克点的灯”象征着(B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7、《铸剑》属于( C )A散文B神话C小说58、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并称为“临川四梦”的作品是(AB )A《紫钗记》B《邯郸记》C《还魂记》59、杜甫的《月夜》中写了几地之月(AB )A鄜州月B长安月C灵武月60、《乡愁》的文体是( A )A 散文B神话C小说61、《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统考《大学语文》练习题(网络教育) -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考《大学语文》练习题(网络教育)第一章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_______________ 》。
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诗经》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艺术手法。
《诗经》在句式上以_______________言为主,以杂言为辅。
《诗经》在章法上多_______________,在词语上多双声叠韵、重言叠字。
3 (____________是继《诗经》之后在南方汉江一带崛起的一种新体诗歌。
4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_______________所编。
5 (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 ______________》,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抒情诗篇之一。
6 (宋玉的代表作品《九辩》开创了我国文学中_______________主题的先河。
7 (《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____________ ”。
8. 《诗经?周南?汉广》开头句“南有乔木,不可求思”,在艺术上是用了_______________手法。
该诗所表现的那种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的一种意境,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9 (《诗经? 邺风?燕燕》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_______________主题的诗歌。
其前三章皆以“燕燕于飞”起头,着重渲染_______________ 的情境。
10 (《诗经?王风?黍离》的主旨,后代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在各家的解说中,以_______________之说影响最大。
其诗有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_____________ ”。
第二章《论语》、《孟子》一、单项选择题1 (先秦诸子中,_______________ 最早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
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修改版)大学语文各课练习题及答案《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1、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
(2)这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
2、写作《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提问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这段话主要阐释了什么问题?答案: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答案:归纳法。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气势。
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的段落,回答问题。
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
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就是何异于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有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甲壳类人食而无人知晓检,涂抹存有馋莩而无人知晓播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对照(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充分反映了贫富悬殊、锋利阶级矛盾的现实。
同时也揭发了统治者罔顾百姓的非要。
(3)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案:喻体:刺人而杀死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被喻体):人死去,则曰,“非我也,岁也”。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说理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投影论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分为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三种,其中比较法又分为对比法和类比法。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练习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A《短歌行》 B 《饮酒》C《蛇》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B C )A 反复咏叹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C 起兴手法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 柳宗元C 白居易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A 使动词B 意动词C 名词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A yìB sīC shī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 )A 柳永B 苏轼C 李清照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A 《短歌行》B 《月夜》C 《春江花月夜》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A 陆游B 唐琬C 白居易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 赠别诗B 七言古诗C 山水诗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A 夸张B 对比C借代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A 崔莺莺B 张珙C 红娘12、《铸剑》属于(C )A 散文B 神话C 小说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A 《道士塔》B 《蛇》C 《乡愁》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A 《听听那冷雨》B 《雅舍》C《神女峰》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A 《短歌行》B 《邯郸记》C 《还魂记》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C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18、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ABC )A 举一反三B当仁不让C君子成人之美19、《诗经》中的“风”是(C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B )A 《大雅》B 《小雅》C 《国风》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 当仁不让C 君子成人之美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ABC )A 夸张B比喻 C 对比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27、下列诗篇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B )A 《短歌行》B《月夜》C《春江花月夜》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A 陆游B唐婉C白居易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B )A 助词“的”B 动词“到”C 代词“这”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 B )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33、《牡丹亭》主角是( C )A、崔莺莺B、张珙C杜丽娘34、《牡丹亭》的作者是(A )A汤显祖B王实甫C曹雪芹35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A )A 《死水》B《蛇》C《乡愁》36、下面的作者属于“创造社”的是(B )A鲁迅B郁达夫 C 梁实秋37、下列作品属于刘以鬯的有(B )A《道士塔》B《蛇》C《乡愁》38、《蛇》的作者是(A )A刘以鬯B余秋雨C余光中39、下列人物属于《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有(ABC )A王雄B喜妹C丽儿40、《前赤壁赋》为苏轼被贬何处所作(A )A黄州B永州C沧州41、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赠别诗B七言古诗C山水诗42、《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 )A 名词B 动词C 语气词43、《采薇》中“载饥载渴”的“载”的意思是(A )A又 B 存在C运44、《道士塔》的作者是( A )A 余秋雨B 莫言C 金庸45、《铸剑》一文塑造的人物有(BC )A 鲁迅B 眉间尺C宴之敖者46、《采薇》中“忧心孔疚”的“孔”的意思是(A )A很B指“孔子”C洞47、表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作者是(A )A陶渊明B汤显祖C白居易48、《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的主角是(AB )A崔莺莺B张珙C红娘4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C )A 《对酒》B 《滕王阁序》C《饮酒》50、《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A徐志摩 B 余秋雨C余光中51、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C )A 大家庭的没落B 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2、《故都的秋》一文贯穿全文的手法是(AB )A 对比B 反衬C 夸张53、《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C )A王雄B丽儿C表少爷54、下列作品属于余光中的是(AB )A《听听那冷雨》B《乡愁》C《神女峰》55、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大门内亮起的灯”是象征着(A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6、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姐姐爱尔克点的灯”象征着(B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7 C )A散文B神话C小说58、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并称为“临川四梦”的作品是(AB )A《紫钗记》B《邯郸记》C《还魂记》59、杜甫的《月夜》中写了几地之月(AB )A鄜州月B长安月C灵武月60、《乡愁》的文体是( A )A 散文B神话C小说61、《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大学语文》各章及综合练习题《诗经》、《楚辞》一、选择题:1、《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 ) 。
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2、《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B )。
A、西周初年至战国B、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C、春秋至战国D、整个周代3、《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一般认为其依据是( A )A、音乐的不同B、作用的不同C、作者的不同D、创作方式的不同4、《诗经》中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 C )。
A、比B、兴C、赋D、颂5、《诗经》中的作品总共有( C )A、300篇B、500篇C、305篇D、505篇二、判断题: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2、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三、问答题:1、比较分析《诗经》、《楚辞》的不同处;2、《采薇》诗中是怎样处理爱国与恋家关系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3、熟读课本所选《诗经》篇章,举例说明重章叠句的艺术魅力。
4、谈谈诗经和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四、名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终南山》一、选择题:1、王维山水诗创作的特色是( A )A、善于写空山的宁静之美B、善于写水乡的纯净之美C、善于表现慷慨的情怀D、善于抒发失意的悲哀二、判断题:1、开田园诗先河的诗人是王维。
()2、王维,字元亮。
()三、问答题:1、比较王维、孟浩然诗风之异同。
2、简单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春江花月夜》一、选择题:(单选)1、《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A、王勃B、王维C、骆宾王D、张若虚2、张若虚是时期的诗人。
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3、被闻一多先生评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是。
A、王维《渭川田家》B、李白《蜀道难》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陶渊明《归园田居》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出自。
A、白居易《长恨歌》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杜甫《月夜》D、李贺《梦天》5、下列诗句中表达游子思妇音问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送的是( C )A、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B、白云一片去悠悠,表枫浦上不胜愁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D、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6、《春江花夜月》中与情、景同步相生的部分是( B )A、月夜美景B、观照人生C、思妇相思D、游子盼归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贯串全诗的中心景物是( B )A、江B、月C、花D、夜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B)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二、判断题:1、《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中唐时期的诗人。
一、单项选择题1.《氓》选自《诗经》中的《A》。
A卫风B陈风C邶风D秦风2.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是《B》A诗经B文选C楚辞D乐府诗集3.下列关于《诗经》说法错误的是CA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C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中期诗歌共305篇D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4.下列不属于屈原作品的是《D》A天问B九歌C九章D九辩5.《楚辞》一书的编辑整理者是B。
A屈原B刘向C班固D宋玉6.下列属于宋人郭茂倩编著的是《B》A文选B乐府诗集C百家词D古文观止7.乐府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和《C》A十五从军征B敕勒歌C木兰诗D陌上桑8.隐逸诗人之宗指的是D,他是的鼻祖。
A王维,山水诗B谢灵运,山水C孟浩然,田园D陶渊明,田园9.陶渊明作品的风格是A。
A平易自然B清新淡雅C奔放飘逸D沉郁顿挫10.“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出自D。
A汉乐府B陶渊明《归园田居》C徐陵《玉台新咏》D陶渊明《移居》11.王维《汉江临泛》的体裁是B。
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五言古诗D七言律诗12.高适《燕歌行》的体裁是A。
A乐府旧题B乐府新题C七言排律D杂言古诗13.李白号D。
A莲峰居士B柳泉居士C六一居士D青莲居士14.李白被人称作A。
A诗仙B诗神C诗鬼D诗豪15.下列不属于李白特点的是C。
A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之一。
B风格奔放飘逸。
C是现实主义诗人。
D“李白词”亦有极高地位。
16.其作品有“诗史”之称的诗人是B。
A陆游B杜甫C黄庭坚D李商隐17.杜甫诗歌主要反映A时期的社会风貌。
A安史之乱B开元盛世C五胡乱华D牛李党争18.下列属于中唐诗人的是C。
A陈子昂B李白C白居易D杜牧19.下列属于白居易文学主张的是D。
A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B辞必己出,陈言务去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0.白居易领导的文学运动是A。
A新乐府运动B古文运动C诗文革新运动D新文学运动21.擅长写作讽喻诗的诗人是C。
一、选择题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A《短歌行》 B 《饮酒》C《蛇》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 柳宗元C 白居易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A 使动词B 意动词C 名词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A yìB sīC shī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 )A 柳永B 苏轼C 李清照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A 《短歌行》B 《月夜》C 《春江花月夜》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A 陆游B 唐琬C 白居易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 赠别诗B 七言古诗C 山水诗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A 夸张B 对比C借代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A 崔莺莺B 张珙C 红娘12、《铸剑》属于(C )A 散文B 神话C 小说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A 《道士塔》B 《蛇》C 《乡愁》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A 《听听那冷雨》B 《雅舍》C《神女峰》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A 《短歌行》B 《邯郸记》C 《还魂记》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C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19、《诗经》中的“风”是(C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B )A 《大雅》B 《小雅》C 《国风》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 当仁不让C 君子成人之美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A 陆游B唐婉C白居易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B )A 助词“的”B 动词“到”C 代词“这”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 B )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33、《牡丹亭》主角是( C )A、崔莺莺B、张珙C杜丽娘34、《牡丹亭》的作者是(A )A汤显祖B王实甫C曹雪芹35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A )A 《死水》B《蛇》C《乡愁》36、下面的作者属于“创造社”的是(B )A鲁迅B郁达夫 C 梁实秋37、下列作品属于刘以鬯的有(B )A《道士塔》B《蛇》C《乡愁》38、《蛇》的作者是(A )A刘以鬯B余秋雨C余光中40、《前赤壁赋》为苏轼被贬何处所作(A )A黄州B永州C沧州41、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A赠别诗B七言古诗C山水诗42、《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 )A 名词B 动词C 语气词43、《采薇》中“载饥载渴”的“载”的意思是(A )A又 B 存在C运44、《道士塔》的作者是( A )A 余秋雨B 莫言C 金庸46、《采薇》中“忧心孔疚”的“孔”的意思是(A )A很B指“孔子”C洞47、表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作者是(A )A陶渊明B汤显祖C白居易4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C )A 《对酒》B 《滕王阁序》C《饮酒》50、《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A徐志摩 B 余秋雨C余光中51、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C )A 大家庭的没落B 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3、《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C )A王雄B丽儿C表少爷55、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大门内亮起的灯”是象征着(A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6、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姐姐爱尔克点的灯”象征着(B )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7、《铸剑》属于( C )A散文B神话C小说60、《乡愁》的文体是( A )A 散文B神话C小说61、《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专科一、选择题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短歌行》 B 《饮酒》C《蛇》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 反复咏叹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C 起兴手法3A 韩愈4A5A yì6A 柳永7A8A 陆游9A10A 夸张11A 崔莺莺B 张珙C 红娘12、《铸剑》属于()A 散文B 神话C 小说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A 《道士塔》B 《蛇》C 《乡愁》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A 李白B曹操 C 杜甫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A 《听听那冷雨》B 《雅舍》C《神女峰》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A 《短歌行》B 《邯郸记》C 《还魂记》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18A19A 人风20A21A22A23A24A 韩愈25A26A柳永B苏轼C李清照27、下列诗篇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短歌行》B《月夜》C《春江花月夜》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陆游B唐婉C白居易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A 助词“的”B 动词“到”C 代词“这”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33、《牡丹亭》主角是( )A34A35A36A鲁迅37A38A39A王雄40A黄州41A42、《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A 名词B 动词C 语气词43、《采薇》中“载饥载渴”的“载”的意思是()A又 B 存在C运44、《道士塔》的作者是()A 余秋雨B 莫言C 金庸45、《铸剑》一文塑造的人物有()A 鲁迅B 眉间尺C宴之敖者46、《采薇》中“忧心孔疚”的“孔”的意思是()A很B指“孔子”C洞47、表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作者是()A陶渊明B汤显祖C白居易48、《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的主角是()A崔莺莺B张珙C红娘4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A 《对酒》B 《滕王阁序》C《饮酒》50、《再别康桥》的作者是()A徐志摩 B 余秋雨C余光中51、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写到“我的心灵的灯”象征着()A 大家庭的没落B 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2、《故都的秋》一文贯穿全文的手法是()A 对比B 反衬C 夸张53、《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的叙事人是()A王雄B丽儿C表少爷54、下列作品属于余光中的是()A《听听那冷雨》B《乡愁》C《神女峰》55、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大门内亮起的灯”是象征着()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6、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姐姐爱尔克点的灯”象征着()A大家庭的没落B生活的悲剧C走向新生57、《铸剑》属于()A散文B神话C小说58、与汤显祖的《牡丹亭》并称为“临川四梦”的作品是()A《紫钗记》B《邯郸记》C《还魂记》59、杜甫的《月夜》中写了几地之月()A鄜州月B长安月C灵武月60、《乡愁》的文体是()A 散文B神话C小说61、《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120回。
B.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C. 《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D. 以上都是。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孟子》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二、填空题1.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位。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3. 《左传》是《春秋》的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
五、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大学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B3. 答案:A二、填空题1. 答案:1082. 答案:苏轼3. 答案:注解三、简答题1. 答案: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东汉末年,由曹操率领的北方军队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水战。
曹操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不熟悉水战和受到疾病的影响,最终被联军以火攻战术击败,这场战役也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论述题1. 答案: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以其机智、勇敢和变化无穷的本领著称。
他的形象特点包括反叛精神、追求自由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在中国文化中,孙悟空象征着智慧和力量,是民间广泛崇拜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打破束缚、追求真理的渴望。
五、作文题1. 略(考生需根据个人经历和观点进行写作)。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练习题及答案应根据具体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来制定。
师范大学《大学语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共30 题,60.0分)1. 卡西尔认为,()让人有了文化的反应。
A. 情感B. 语言C. 生命D. 神经系统我的答案:B2. 谁把王蒙的小说称为“骚饰体”?A. 韩寒B. 汪曾祺C. 莫言D. 王一川我的答案:D3. “语言的局限就是我们全部世界的局限。
”是谁所言?A. 马克思B. 恩格斯C. 普希金D. 海明威我的答案:B4. 丘吉尔的修辞策略包括()、公共象征和主题置换。
A. 婉约含蓄B. 虚假提问C. 幽默诙谐D. 新巧灵动我的答案:B5. 心理学上,()定理含义是如果别人反对你,要找出三条让他点头同意的话。
A. 一YESB. 二YESC. 三YESD. 四YES我的答案:C6. 瀑布不一定有三千尺,但李白却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说明语言具有:()A. 创造性B. 真实性C. 随意性D. 多样性我的答案:A7. 屈原的《渔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其最重要的文化内涵是()。
A. 自适和自了B. 自我放逐和自由人生C. 自重和自了D. 自重和自由我的答案:B8. 巴尔扎克能写很多故事的原因是()。
A. 他脑中装着故事B. 故事发生情节推动着他写C. 写作是语言本身推着他走D. 他将故事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进行整理我的答案:C9. 普罗普认为人类可以讲多少种故事?()A. 上万种B. 30C. 100D. 33我的答案:D10. “一个青年在街上走”,我们下意识会认为是一个男青年,这说明了语言本身隐藏着(),影响我们的认识和思考。
A. 判断B. 意义C. 权利D. 权力我的答案:D11. 屈原的《渔父》与庄子的《渔父》并不相同,下列不能说明二者的差异的是()。
A. 立场不同B. 思想路线之争与人生道路之争的不同C. 开篇和结尾写作手法的不同D. 内心矛盾与对外的批判之不同我的答案:C12.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屈原《渔父》的艺术特色及价值的是()。
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100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0 题)1.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B.之二虫又何知译文: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译文:我自从束起头发在房中读书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茫茫万顷的江面2.《我与地坛》反复抒写母亲死后“我”的痛惜和追悔,对表现母爱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反衬B.类比显现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3. 《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A.人物的语言B.人物的行动C.人物的背影D.人物的画貌4.下列关于作品、作者、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 )A.《论学问》—培根—英国B.《麦琪的礼物》—欧.亨利—德国C.《米龙老爹》—屠格涅夫—俄国D. 《门槛》—莫泊桑—法国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出埃及记》B. 《红与黑》是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代表作C.莫泊桑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其代表作品有《伪君子》、《吝啬鬼》等D.大仲马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其代表作品是《三个火枪手》和《茶花女》等6.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京味的著名作家是( )A.茅盾B. 巴金C.老舍D.鲁迅7.鲁迅小说《风波》收入( )A. 《呐喊》B. 《故事新编》C. 《彷徨》D. 《坟》8.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A. 《孟子》B. 《庄子》C. 《论语》D. 《荀子》9.下列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鲁迅、沈雁冰、谢冰心B.鲁迅、朱自清、谢冰心C.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D.沈雁冰、谢冰心、朱自清10.柳永《八声甘州》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B.怀古伤今C.伤春惜别D.羁旅行役之苦11.下列各句中,“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B.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D.数罟不入湾池12.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A. 《国殇》B. 《楚辞》C. 《九歌》D. 《九章》13.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14.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15. 《苦恼》一文的契诃夫的国籍是( )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16.提出了“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一读书方法的文章是( )A.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B. 巴金《怀念曹禺》C. 曾国藩《字谕纪泽儿》D.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7.陆游的《关山月》中能够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A.和戎诏下十五年B.将军不战空临边C.三十从军今白发D.遗民忍死望恢复18. 《灯下漫笔》向青年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A.如何读书B.创建新时代C.改造国民性D.如何绘画19.《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
大学语文同步练习-西湖七月半一、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5分,共45.0分)1.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排比2.作者描写五种看七月半之人的一个共同着眼点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看月心态3.《西湖七月半》的笔调特点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轻松调侃4.杭人游湖与吾辈游湖两段描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对比5.《西湖七月半》中,人物描写的特点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简练传神6.《西湖七月半》中,作者对达官显贵的态度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嘲讽7.《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欣赏的描写对象是: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文人雅士8.总体说来,《西湖七月半》的描写属于: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场面描写9.《西湖七月半》属于写景散文。
总体说来,《西湖七月半》描绘的是:________。
体现当时中国市民文化投影。
【正确答案是】:明末杭州的西湖风光、世风民习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0分)1.其一,楼船萧鼓,峨冠盛筵,灯火优侯,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1)这里的描述对象是哪类人?(2)这类人的“看月”心态是怎样的?(3)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如何?(4)这里是什么描写?【正确答案是】:(1)描写对象:达官显贵.(2)看月心态:故作姿态,附庸风雅。
(3)作者态度:嘲讽。
(4)描写类型:场面描写。
2.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嗓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意看月者,看之.(1)这里的描述对象是哪类人?(2)他们的看月心态如何?(3)这里是什么描写?(4)这里的人物描写有何特点?【正确答案是】:(1)描写对象:市井百姓。
(2)看月心态:赶凑热闹,不故作姿态。
樊迟、仲弓问仁
一、填空题
二、单项选择题。
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
C、默默无闻的人
D、敢于行动的人
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
B、《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
C、《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D、《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E、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
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
A、出门如见大宾
B、使民如承大祭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E、居处恭,执事敬重,与人忠
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孟子》
E、《韩非子》
四、解释带点的字词
1、使民如承大祭祀
役使
—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诸侯之邦卿大夫之家
3、雍虽不敏,请事斯语
聪明实践
4、举直错诸枉
正直的人同“措”,弃置不用
5、不仁者远矣
离开
6、居处恭,执事敬
平日的言行举止端正庄严,从事工作严肃认真
(
五、简答题
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和语录的形式,来阐述有关“仁”的问题。
这两种文体形式也是《论语》中最常用的形式
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
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
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
原君
一、填空题
1、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
论证的基础。
3、
4。
{
二、单项选择题
1、《原君》中,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
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
A、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
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
A、地位
B、声誉
C、财富
D、职分
三、多项选择题
1、《原君》中采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手法是()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引证
D、对比论证
E、类比论证
2、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思想家
B、文学家
C、政治家
D、革命家
E、史学家
3、《原君》一文中,主动放弃了做君主的机会的人是()
A、许由
B、尧
C、禹
D、务光
E、舜
#
4、《原君》文中,作者举出的“耻食周粟”的人是()
A、许由
B、伯夷
C、崇祯
D、务光
E、叔齐
四、简答题
1、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如今的天下人如何看待为君者
视如寇仇
2、黄宗羲在《原君》中引汉高帝“某业所就,孰与仲多”之语是为了说明什么
后之为仁君者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
—
3、《原君》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法。
作者从探究人君的职分入手,抨击了封建帝王“视天下之莫大产业,传之子孙”的“家”天下的思想,揭露他们“屠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满足一己之私欲的罪恶,并从理论上驳斥了腐儒盲目忠君的荒谬。
援引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五、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
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忠者亦明之矣。
1、写出本文作者名字和文章的题目。
黄宗羲《原君》
2、这篇文章“摄缄縢,固扃鐍”典故的出处。
《庄子·胠箧》。
3、“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语公主”这句话“昔人”和“毅宗”分别指哪一朝的人
“昔人”指南朝人。
“毅宗”指明朝人
4、作者为何认为“许由、务光非绝尘也”并用自己的话总结这段话。
许由、务光并不是超出世人上面的完人。
古人君位不要把江山视为自己的传给子孙后代,最终会给天下造成无穷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