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试卷20 (45)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省2024年学业水平调研考试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紫云格凸河最美的景观莫过于绚丽的天地神光,吸引了大量的“追光者”。
每年4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地神光出现,9月中下旬至来年4月上旬天神光出现。
下图为追光者拍摄的格凸河天神光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时间2023年9月15日早上8:30至8:48,格凸河天神光已出现。
当日,一名“追光者”来到了贵州紫云格凸河,拍摄天神光并进行网络直播。
远在纽约(西五区)的小明想要同步观看天神光出现的全过程,他打开网络直播的时间不能晚于当地()A.9月14日8:30B.9月15日8:30C.9月14日19:30D.9月15日19:302.2023年9月15日,天神光消失时,与安顺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A.小于1/3B.约为1/2C.约为3/4D.大于4/53.每年格凸河地神光出现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B.安顺日出方位由东北转向东南C.北京昼长逐渐变长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四川岷江上游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河谷两侧与支流沟道内存在碎屑物质。
这些碎屑物质通常进入河道,部分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影响山区河流地貌长期演化。
高二地理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冲日是指某一外行星于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直线,即天体和太阳各在地球两侧的天文现象,行星在近日点附近发生的冲日,称为大冲。
当行星与太阳位于地球同一例时则称为行星“合日”。
据此,完成1、2题。
第1、2题图1.下列天体中既能出现合日现象,又能欣赏到冲日现象的是A.小行星B.哈雷彗星 C.水星 D.月球2.当2035年发生火星大冲时,宁波天文爱好者观察时间和方位的最佳组合可能是A.18:00西边B.6:00东边C.无缘相见 D.24:00南方2021年4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域的批复》,杭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通过调整,进一步解决杭州市城区“大的过大,小的过小”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
读图,完成3、4题。
原杭州十区行政区划图2021年最新杭州十区行政区划图第3、4题图3.调整后,上城区A.服务范围变大B.服务等级提高C.行政等级提高D.“城市病”有所缓解4.杭州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的直接目的是A.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B.扩大城市规模和影响C.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D.促进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完成5~7题。
5.在制造业中推进柔性生产的根本动力是A.技术 B.政策 C.劳动力D.市场6.与传统的刚性规模化生产相比,柔性生产展大的优势是A.提高了产品质量B.提升了产品市场适应性C.降低生产成本D.增加生产过程技术含量7.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供应链柔性化,可依托于A.工人素质 B.大数据平台C.保鲜技术 D.交通高速化据悉鄞州健康码升级后,市民接种完新冠疫苗,在鄞州通APP上健康码会显示蓝色“盾牌”标识,还能查询到接种情况。
高二地理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1~2题:1. 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2. 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3.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A.原料工业B.加工工业C.采煤业D.冶金工业4. 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电—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5~6题: 5. 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6.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完成7~8题。
7.右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8.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②辅以公路运输建设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④大力发展炼焦业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读右图,回答9~11题。
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试卷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每题1.5分,共45分)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
645年2月回到长安。
图1为“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③河流为内流河,径流量节变化较小D.④河流含沙量大,有凌汛2.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那兰陀A. 附近河流已进入汛期B. 昼长夜短C. 东部沿海地区易受风暴潮肆虐D. 主要盛行东北风202X年冬奥会已于今年2月7日—23日在索契市举行,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
读图2,回答3-4题。
3.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②临海,冬有增温增湿作用图2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④冬受中纬较暖西风的影响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4.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②冬,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③亚热带风区,冬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④冬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月27日,我国南极科考船“雪龙号”因救援俄罗斯客船途中遭遇暴风雪而被困于(66°39′S、144°25′E)南极浮冰区。
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图3)。
根据材料完成5-7题。
图35.导致“雪龙号”遭遇暴风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A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旋活动所造成 B.极地东风带的强风所致C .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 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6.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A.防紫外线辐射 B .防迎风飞雪堆积C.防潮 D.防企鹅活动干扰7.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C.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图4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
高二地理测试卷(正文内容根据地理测试卷的题目和要求进行编写,但由于无法真实获得测试卷的具体内容,以下将按照地理知识体系和相关常见考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球上各个地理要素的分布情况。
地图则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工具,通过地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和分布规律。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研究的是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主要包括地壳构造、气候、水文、土壤以及植被等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各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气候带特征、水文格局、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
地理学家通过研究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深入分析地理现象的发生和演变,为人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地理空间内的活动和相应的环境效应。
人类活动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例如,在经济活动方面,农业、工业、交通、贸易等地理分布格局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文化活动方面,语言、宗教、建筑风格等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人文地理环境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布和地理差异,为城市规划、区域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支持。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对不同地理单元内的地理现象、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不同的地理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背景和分布特征,因此也呈现出差异化的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
研究区域地理需要考虑到地理单元内外部的关系、地理过程的变化及相关的地理要素。
区域地理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区域的地理差异,为不同地理区域的发展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结语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地球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并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地理学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华二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地理试卷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请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45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位于利萨斯角港工业园区某跨国企业计划在春季召开全球线上会议,协调产品供销。
如图为该国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题。
1.为保证线上会议开始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线上会议开始时当地时间应是()A.2:00 B.8:00C.14:00 D.20:00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正午树影年变化示意图,树影在A、B之间移动。
完成2-3题。
2.该地最可能位于()A.3°N B.36°N C.23°S D.36°S3.当树影顶端位于P点时,该地()A.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B.昼夜时长差值为一年中最大C.18时前日落D.6时日出我国新疆、浙江等地先后引进了“智能太阳花”技术,安装了可以昼开夜合和智能追光,并具备自动清洗、远程操控等功能的太阳能路灯。
下图为某智能太阳花路灯。
据此完成4-5题。
4.与浙江相比,新疆的“智能太阳花”在一天内()A.仰角变化幅度较大 B.仰角变化幅度较小C.冬半年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夏半年水平转动角度较小5.春分日,当浙江的“智能太阳花”路灯柱影子最短时,新疆的“智能太阳花”()A.“花朵”朝向西南 B.“花朵”朝向东南C.影子朝向正北 D.影子将会变长某地位于北半球,该地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是最大。
该地区建筑中庭顶部,有一种采用玻璃板下铺设百叶遮阳的建筑形式,可对射入室内的光照强弱进行调节。
下图为该地区建筑中庭以及顶部百叶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为达到较好遮阳效果,该地区一年大部分时间,百叶上方开口朝向为()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7.为使得百叶和正午入射光线保持垂直,夏至日到冬至日期间,该地区建筑中庭顶部百叶与地面夹角关系为()A.一直变大B.先变大再变小C.一直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第 2 页,共 11 页2022年6月5日7时54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举行,三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天和空间站驻留飞行任务。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6届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面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 ③④ B. ①② C. ⑤⑥ D. ③⑦2.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当地旅游局正着手开发适合该地的旅游项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漂流能让游客体验冲荡激流的运动乐趣,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是( )A. ①B. ②C. ③D. ④4. 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的惊险与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 )A. RB. TC. LD. K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带领蜀军向南撤退,为防止魏军追击,在木门道布置预警瞭望哨和伏击地点,重创魏军。
图示意木门道周边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蜀军选取的伏击地点最可能位于()A. ①B. ②C. ③D. ④6. 蜀军布置的预警瞭望哨最可能位于()A. ①B. ②C. ③D. ④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8. 若图中等高距为100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 1200、1250B. 1350、1350C. 1250、1400D. 1400、1350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
完成下面小题。
9. 当地村民习惯在自家窗台屋顶挂晒农作物,称之为“秋晒”。
图示四个村庄一天中“秋晒”时间最长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0. 为保障行车安全,丙村和丁村之间的公路,最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A. ①B. ②C. ③D. ④下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目前②的度数为()A. 23°26'B. 66°34'C. 65°D. 90°12. 若①变为20°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不变B. 热带范围将缩小3°C. 北温带的范围将增大6°D. 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变大13.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描述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卷共22小题。
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厄瓜多尔(图1)对华出口额为10.2亿美元。
其首都基多年平均气温为13℃~14℃,是世界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之一。
据此完成1~3题。
1.厄瓜多尔的国土面积接近A.10万km2B.15万km2C.30万km2D.50万km22.影响基多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势B.海陆位置、洋流C.大气环流、地形D.陆地面积、河流3.从北京到基多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A.西北B.东南C.西南D.东北地球表面的陨石易风化和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南极大陆却因环境特殊保存了大量陨石,被称为“陨石宝库”。
图2为南极冰流域和陨石富集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图11图24.陨石富集于图示地区的原因是A.天体撞击B.冰川作用C.流水沉积D.板块运动5.相对于其它地区,南极陨石科考价值较高的原因是A.气候湿润,陨石不易风化B.冰雪覆盖,保存年代久远C.环境洁净,对陨石污染小D.臭氧层薄,坠落的陨石多6.全球变暖对南极陨石富集区的影响可能是A.陨石类型减少B.陨石风化减弱C.出露数量增加D.陨石埋藏加深雪线是积雪覆盖区和无雪区的交界线,反映着积雪面积的变化。
动态的雪线监测对水资源的利用保护起到关键作用。
图3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年均温、年降水量和雪线高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7~8题。
图37.据图推断,造成该山地雪线高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降水量C.气温D.光照8.最适宜用作雪线动态监测的是A.遥感影像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经验公式推导D.野外数据采集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是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景观,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东段。
试卷类型:A高二年级考试地理试题2024.0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山东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进行了影子日变化观测活动。
下图示意该小组测得的某日一天当中太阳和影子变化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 1~3 题。
1.推测该小组测量当天的日期是A.3 月21 日B.6 月22 日C.9 月23 日D.12 月22 日2.推算当地的经度是A.116 °EB.120 °EC.124 °ED.128 °E高二地理试题第 1 页(共8 页)3.已知甲、乙两个时刻竿影等长,甲时刻为北京时间 13:34,则乙时刻对应的地方时为A.10:10B.10:26C.10:42D.10:58每年 3 月下旬至4 月初,果树抗寒能力急剧下降,极易发生冻害。
为了减轻霜冻对果树的影响,农业上会使用无人机搅动近地面气流,提高下层空气温度。
下图为我国某地使用无人机对近地面气流进行干扰前,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4~5 题。
4.该地最可能位于A.新疆B.云南C.河北D.黑龙江5.采用无人机干扰,进行防冻的最佳时间是A.4:00—6:00B.18:00—20:00C.20:00—22:00D.22:00—24:00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屑,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的岩屑叫冰碛物。
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夹在冰内的叫内碛,位于冰川底部的叫底碛。
下图为 1990 年与2019 年贡嘎山典型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
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卷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为准绳,紧扣高考大纲,主要考查高中地理必修Ⅰ、必修Ⅱ和世界地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各章节知识均有涉及,重点突出了高中地理必修的内容。
本份试卷题目思维力度较强,题目新颖且有创意,难度适中,但灵活性较大。
试卷最大的亮点在于既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又考查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明确方向,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纵观全卷题量适中,板面清晰,是份较为理想的测试卷。
具体表现为:
1.试题综合性强。
不仅考查了基础知识,而且也考察了具有工具功能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①区域的定位,如选择题第1、2、12,综合题第31题检测学生根据经纬度确定区域的能力及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掌握情况。
②等值线的判读,如选择题21、22、23,综合题32、34题。
熟练准确的掌握等值线知识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区域部分内容弱化的情况下,更加突显其重要性。
2.采用社会生活中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社会热点创设试题,注重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应用考查,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的特点,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选择题1、2题;8-9组题;24-25组题、26-28组题、29-30题;33题等的背景鲜活,时代感强,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考,迁移所学知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高考能力培养导向,也符合新课程学习“生活的有用地理”的理念。
3.试题侧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重视学生读图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全卷共有二十四幅图(十五组图)和一个数据表,从不同的角度检测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地球、地图知识主要考查了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情景分析、审清题意,将不同的地理要素进行叠加,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理计算、晨昏线判断、日出方位的判别;自然地理部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系统地理概念和理论模式化的判断、解析及应用能力。
人文地理方面,凸现时代感,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生全面素质、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查。
考查重点集中在国家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区域特征方面,如“城市发展”、“产业转移”、“区域比较”等。
试题运用文字、图像、数据、图表来提供信息,并结合实际问题,把相关知识重新整合、迁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性大。
要求学生根据设问,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并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进行答案的组织,对学生的有效复习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4.重视学生规范答题的考查,参考答案简明扼要,给分合理。
但是,本卷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题的设计不够严谨,引发参考答案有争议,还有个别题目可以适当降低综合度从而降低难度,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今后避免。
二、答题反馈
学生中突出暴露的问题:整份试卷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没有难题、偏题与怪题,除了个别题目有一定的灵活度,体现能力考查之外,绝大多数试题为基础题,但学生整体得分率不高,具体表现: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的地理原理和规律都没有掌握,概念混淆不清,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缺乏梳理、掌握。
(2)运用知识的能力欠强,不能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取知识,形成针对问题解答的知识群来解读实际问题。
(3)生活常识体验不深,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
概括、归纳、分析、阐释、论证
问题的能力欠强,答得不全,分析不到位,得分率不高。
(4)规范答题欠佳。
不善于用术语或学科语言正确回答问题。
三、教学建议:
根据本试卷的特点及学生的答题情况,今后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必修教材,夯实基础知识,构建高质量的地理学科知识结构。
高考试题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综合考查考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并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对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考查。
因此,只有在理解概念,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挖掘、梳理、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做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教师加强对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让生活走进课堂,感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与地理现象的习惯,重视案例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缩小地理复习与高考试题情景之间的距离,准确把握复习的大方向。
3.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教学,避免死记硬背。
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规律等,去分析地理事物的现象、特点与成因,探究地理事物发展过程
....,.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的主要特点,正确客观地评价地理事物。
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习得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研究和引导。
4.继续注重对审题、答题能力及地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考试中普遍反映出的问题,如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题序写错、错别字多、以及读图能力差等,有待今后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希望有关学校能在高一学生中就进行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以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