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十月在职研究生:GCT工程硕士有关逻辑应试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GCT考试逻辑考试方法讲解:反驳十、反驳在逻辑学里,通常把证明自己论题真实的思维过程称为证明,而把证明对方论题虚假或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称为反驳。
因此,反驳也是一种证明。
在写作上,我们常将证明称为“立论”,而将反驳称为“驳论”。
GCT逻辑考试中与反驳直接相关的就是削弱题型,削弱就是反驳,这是逻辑考试中最大的一类题型。
削弱题型可以说是逻辑推理考试最有意思的部分,因为这最象是在辩论。
有一种典型的削弱型题目,可以反复体会一下:通常我后,没有正的效果,就是什么东西没有效果,要想削弱这种说法,就要强调如果不做这件事情,会有很坏的负效果。
比如有人说考GCT 不用复习逻辑,因为他复习了之后才得了30分,要反驳他,就得说,你如果不复习的话,连30分都得不了。
由于反驳是一种驳斥对方立论的方法,而一个立论即证明总是由论题、论据通过论证方式而构成的,因此,为了驳斥对方立论,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反驳论题(结论),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式。
(一)反驳论题(结论)和反驳论据1.反驳论题(结论),即证明对方论题(结论)是假的。
■一种对许多传染病非常有疗效的药物,目前只能从一种叫亚伯拉的树皮中提取,而这种树在自然界很稀少,5000棵树的皮才能提取1公斤药物。
因此,不断生产这种药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该种植物的灭绝。
以下哪项为真,则最能削弱上述论断?A、把从亚伯拉树皮上提取的药物通过一个权威机构发放给医生。
B、从亚伯拉树皮提取药物生产成本很高。
C、亚伯拉的叶子在多种医学制品中都使用。
D、亚伯拉可以通过插枝繁衍人工培育。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是D。
A、B都可以减慢该种植物的灭绝,但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D,既然可以人工培育,该种植物就不会灭绝了。
2.反驳论据,即反驳推出该结论的理由和根据。
■地球外有没有生命是科学家长期探索的课题。
1996年美国航天局对火星陨石的研究中,正式提出了表明火星上36亿年前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并向全世界科学家挑战,欢迎他们证明这一论点是错误的。
第三部分逻辑推理能力测试(5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0分)1.评论者:许多历史学家断言,他们本人在论述历史问题的时候,像任何自然科学家一样,是客观的,很少受到伦理道德的或者美学的先入之见的影响。
我们显然不能接受这些历史学家的说法,因为很容易找到一些错误的历史论着,这些论着表现出作者在思想观念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先入之见。
这位评论者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因为他A.错误地认为许多强调方法论的历史学家打算彻底消除先入之见。
B.理所当然地认为自然科学家所提出的客观性要求应当适用于其他领域。
C.不适当地认为一切具有意识形态的历史学着作都是错误的。
D.理所当然地认为某些带有先入之见的历史着作是那些声称自己是客观的历史学家写的。
2.最近的一项调查询问了新闻系学生喜欢阅读的报道类型,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关注政治和民生类型的问题,并且难以容忍现今大众喜爱的关于时尚和明星八卦类型的报道。
所以,当今追逐时尚和八卦的报道倾向是建立在对大众兴趣错误的假设之上的。
以下哪项陈述最准确地描述了上述论证中的缺陷?A.它把对一个事物的有利条件视为促成这个事物的充分条件。
B.它所依赖的样本群体的看法几乎不能支持该论证的结论。
C.它基于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进行推论,结论没有可信性。
D.它将一个现象可能导致的结果当成了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3.2015年7月14日,欧元区经过艰难的谈判,希腊债务危机暂时得到平息。
如果希腊债务危机得不到解决,将会对欧元区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但希腊只有进行广泛改革,才能重返经济发展的道路。
希腊或者减少福利,或者实现经济大幅发展,否则,债务危机将是难解之题。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陈述必然为真?A.如果希腊减少福利,或者实现了经济大幅发展,则可以解决债务危机。
B.如果希腊债务危机得到合理解决,就不会对欧元区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C.如果希腊要解决债务危机,但还无法实现经济大幅发展,就必须减少福利。
D.如果希腊不减少福利,或者不能实现经济大幅发展,将会对欧元区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012年10月GCT逻辑真题(A卷附答案)第一篇:2012年10月 GCT逻辑真题 (A卷附答案)2012年在职攻硕第三部分逻辑推理能力测试(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1.中世纪阿拉伯人有许多古希腊文手稿。
当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把它们译成阿拉伯语。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对亚里士多德的《诗论》非常感兴趣,这种兴趣很明显不被阿拉伯诗人所分享,因为一个对《诗论》感兴趣的诗人一定想读荷马的诗,亚里士多德本人就经常引用荷马的诗。
但是,荷马的诗一直到当代才被译成阿拉伯语。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最强地支持上面的论证?A.有一些中世纪阿拉伯翻译家拥有古希腊文的荷马诗手稿。
B.亚里士多德的《诗论》经常被现代阿拉伯诗人引用和评论。
C.亚里士多德的《诗论》的大部分内容与戏剧有关,中世纪阿拉伯人也写戏剧作品,并表演这些作品。
D.中世纪阿拉伯的系列故事,如《阿拉伯人之夜》,与荷马史诗的某些部分很相似。
2.美联储一直想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3),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
如果美联储推出QE3,则全球美元供给将再次大幅增加,各国要维护汇率稳定,就不得不购买美元资产。
如果各国购买美元资产,则会加大本国通货膨胀压力。
如果不想输入通货膨胀,各国就要让本币升值。
如果本币升值,则会抑制本国出口,导致经济滑坡。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为真?A.如果美联储推出QE3,其他国家若想避免本国经济滑坡,就不要购买美元资产。
B.其他国家或者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或者面临经济滑坡的危险。
C.如果其他国家没有输入性通货膨胀,也没有本币升值,则美联储未推出QE3.D.如果其他国家未遇到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不会让本币升值。
3.2012年8月1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访问了与日本存在主权争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
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在李明博访问独岛之后,其支持率由25.7%升至34.7%.如果调查结果属实,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为真?A.支持李明博访问独岛的韩国人多于不支持的人。
支持型考题的特点是在段落中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 但或由于前提的条件不够充分, 不足以推出其结论; 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 不足以得出其结论, 因此需用某一选项去补充其前提或论据, 使推理或论证成立的可能性增大。
但由于“答案不需要充分性”的原则, 所以只要某一选项放在段落推理的论据(前提或结论之间, 对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正确有支持作用,使段落推理成立、结论正确的可能性增大,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支持的正确答案。
所以支持的答案既可以是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正确的一个充分条件,也可以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时等同于假设,因为假设答案必将可以支持推理,可以是非充分条件,也可以是非必要条件。
一、因果联系因为假设连接前提和结论, 所以可以通过肯定假设来支持一个推理。
因此, 虽然支持题和假设题的问法并不相同,却很多支持题可以与假设一样,用同样的步骤和方法解题,因此,假设题的解题思路也是支持题的解题思路。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支持并不等同于假设, 但假设本身一定是支持。
因果联系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有本质联系, 如果支持题型的逻辑主线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跳跃,要支持结论或论证,就必须“搭桥”,即找一个选项把前提与结论联系起来,那就是寻找前提与结论之间的缺口——假设。
二、因果可行推理可行也就是指,寻找一个选项,使推理可行或有意义。
如果支持题型的某个备选选项, 是题干推理成立的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该选项的存在使题干推理可行或有意义, 那么该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由于假设是段落推理的必要条件, 找到了段落推理的一个假设, 那么其推理成立的可能性就必然增大, 这个假设对段落推理起到了支持作用, 所以假设必然是支持, 因此这类支持题型相当于寻找段落推理成立的一个假设。
三、方法可行对于“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提出一个方法”这样的考题, 那么, 说明“这样的方法是可行的” 这样的选项是一个很好的支持。
而这样的支持,本身往往也是题干成立的假设。
四、无因无果“无因无果”型的支持,包含两种情况:(1当题干说“甲:A→B”,而选项说“甲:非A→非B”的支持,这是题干成立的必要条件,实际是肯定了潜在的假设。
工程硕士(GCT)逻辑分类真题词项逻辑与命题逻辑(一)(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某班学生全都是足球迷。
在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所有支持阿根廷队的学生都不支持德国队,凡是支持阿根廷队的学生也都不支持巴西队。
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支持阿根廷队,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支持德国队,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支持巴西队。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关于该班学生的陈述必然为真?(分数:2.00)A.有些支持德国队的学生既不支持巴西队,也不支持美国队。
B.有些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既不支持德国队,也不支持巴西队。
C.所有支持美国队的学生或支持阿根廷队,或支持德国队,或支持巴西队。
D.有些支持巴西队的学生支持德国队。
2.青海湖的湟鱼是味道鲜美的鱼,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的过度捕捞,数量大为减少,成了珍稀动物。
凡是珍稀动物都是需要保护的动物。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陈述都必然为真,除了______。
(分数:2.00)A.有些珍稀动物是味道鲜美的鱼B.有些需要保护的动物不是青海湖的湟鱼C.有些味道鲜美的鱼是需要保护的动物D.所有不需要保护的动物都不是青海湖的湟鱼3.某地召开有关《红楼梦》的小型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中,4个是北方人,3个是黑龙江人,1个是贵州人;3个是作家,2个是文学评论家,1个是教授;以上提到的是全体与会者。
根据以上陈述,参加该研讨会的最少可能有几人?最多可能有几人?(分数:2.00)A.最少可能有4人,最多可能有6人。
B.最少可能有5人,最多可能有11人。
C.最少可能有6人,最多可能有14人。
D.最少可能有8人,最多可能有10人。
4.绝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绝大部分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而所有在比赛中取得过好成绩的运动员都是训练刻苦的。
以下哪项陈述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适当地推出?(分数:2.00)A.大部分训练刻苦的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GCT考试逻辑考试方法讲解:三大命题原则三、三大命题原则1、“公平性”原则逻辑命题的一个首要原则是公平性,试题作为对知识水平的测试,应尽可能避免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任何人接受测试都应享有充分的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并且保证无专业背景之间的差异。
即GCT逻辑考试对任何一个考生都是公平的。
具体地说,虽然逻辑考题都是基于一个段落,所涉及的内容像阅读理解的文章一样,内容包罗万象,但读懂文章、回答问题,无需任何学科、专业的特定知识,你回答问已包容在段落之中,考生只需着重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思维。
尽管有些考题涉及逻辑学中的专用术语,但并不需要正式逻辑学的知识来解答。
下面举一例:■去年全国通货膨胀率为17%,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平均为1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国通货膨胀率正呈下降趋势,明年的通货膨胀率将会更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严重削弱上述结论?A.去年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国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严重自然灾害。
B.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是正常现象。
C.消费者对于高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适应了。
D.政府开始把抑制通货膨胀看成是宏观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这题的内容涉及的是通货膨胀,但作为考生并不需要有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题,也就是说,是否学过经济学的考生在解本题时都是公平的,因为做逻辑题只需要用逻辑推理能力既可。
本题要削弱的结论是“明年的通胀率会更低”。
A项最能削弱,因为A说明了去年通胀率高是特殊情况,正常情况可能比今年要低,这说明今年的通胀率反而可能有上涨的趋势,说明明年通胀率就有可能比今年还要高。
2、“假设正确”原则“假设正确”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假设、支持、削弱和评价这四类推理思路自下而上的考题,在问题部分典型的问法是“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可行),……”。
这使得选项在即使违反常识或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能质疑其正确性。
应牢记的是:在四个选项内容本身无可质疑的情况下,通过考察推理能否成立,有无缺陷,去实现问题目的。
工程硕士(GCT)逻辑分类真题词项逻辑与命题逻辑(二)(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4,分数:100.00)1.淮州市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它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工业为居民提供岗位和工资,而它的自然环境则取决于消除工业污染,工业污染危及它的空气、水和建筑。
不幸的是,它的工业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
如果以上所说都是真的,则它们最有力地支持下面哪一项陈述?(分数:2.00)A.淮州的生活质量只取决于它的经济增长和自然生存环境。
B.淮州市一定会遇到经济发展停滞或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
C.近年来淮州的经济环境已经恶化。
D.淮州市空气、水和建筑物的污染主要是化工企业造成的。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有分红的企业才能发行新的股票。
可是,如果一个企业有分红,那它就不需要资金。
如果它需要融资,就没有办法分红。
(分数:2.00)(1).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不可能假?(分数:1.00)A.一个上市公司不需要融资,或者不是有分红的企业。
B.一个上市公司需要融资,或者是没有分红的企业。
C.一个上市公司不需要发行新股票,或者不是有分红的企业。
D.一个上市公司融资的唯一渠道是发行新股票。
(2).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不可能真?(分数:1.00)A.一个上市公司需要融资,而且没有办法分红。
B.一个上市公司不是需要融资,就是没有办法分红。
C.一个上市公司不需要融资,就一定会分红。
D.一个上市公司既需要融资,也有办法分红。
2.如果高层管理人员本人不参与薪酬政策的制定,公司最后确定的薪酬政策就不会成功。
另外,如果有更多的管理人员参与薪酬政策的制定,告诉公司他们认为重要的薪酬政策,公司最后确定的薪酬政策将更加有效。
以上陈述如果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不可能有假?(分数:2.00)A.除非有更多的管理人员参与薪酬政策的制定,否则,公司最后确定的薪酬政策不会成功。
B.或者高层管理人员本人参与薪酬政策的制定,或者公司最后确定的薪酬政策不会成功。
一.逻辑推理测试的理论基础逻辑推理测试的设计基础是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素质的差异,本质不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多少的差异,而在于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
逻辑推理部分的考察目的都是为了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以批判性思维为理论依据而设计的逻辑推理题的考察,目的是培养并选拔具有这样品质的考生:即遇事不盲从、不迷信,经常问为什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事物的合理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都讲推理和论证,但形式逻辑注重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而批判性思维并不仅仅考虑其有效性,更多的是考虑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或削弱程度、语义的关联,以及一个推理和论证得出真结论的条件等等。
二.逻辑复习成功的标志逻辑复习成功的标志是解题的快速、准确。
因此,备考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要追求准确率。
第二阶段,追求熟练程度。
三.两大推理方向1.自下而上假设、支持、反对、评价这四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是“自下而上”,即这四类题型都是让我们从下面寻求一个选项放到上面段落中对段落推理起到评价作用,因此段落是由一个“有待评价的推理”组成的,又加上段落推理的成立还有赖于一些隐含假设,因此根据不同的问题目的而对隐含假设起到一定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逻辑题的推理过程,是指前提到结论的思维变迁。
2.自上而下归纳与假设、支持、反对、评价题型的解题思路正好相反,其解题思路是“自上而下”,即假定我们所面临的段落的推理成立,让我们从段落推理中推出某些结果。
四、三大命题原则1、“公平性”原则2、“假设正确”原则3、“四中选二”原则五、三大解题原则1、“答案不需充分性”原则2、“收敛思维”原则3、“相对最好”原则相关阅读:2012年GCT复习辅导资料GCT考试历年真题一、定义判断在定义判断中,一定要正确理解定义的含义,抓住定义的关键点,然后把选项依次和定义对照,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定义的规定与要求。
工程硕士(GCT)逻辑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1/50)选择题第1题除了吃川菜外,张涛不吃其他菜肴。
所有林村人都爱吃川菜。
川菜的特点为麻辣香,其中有大量的干鲜辣椒、花椒、大蒜、姜、葱、香菜等调料。
大部分吃川菜的人都喜好一边吃川菜,一边喝四川特有的盖碗茶。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林村人都爱吃麻辣香的食物。
B.所有林村人都爱喝四川出产的茶。
C.大部分林村人喝盖碗茶。
D.张涛喝盖碗茶。
下一题(2/50)选择题第2题目前,要求私营企业为抽烟者和不抽烟者设立不同的办公区的法规是一种对私营企业进行侵犯的不合理法规。
研究指出的不抽烟者可能会由于吸入其他抽烟者的烟味而受害的事实并不是主要的问题。
相反主要的问题是政府侵犯了私营企业决定它们自己的政策和法规的权利。
下面哪条原则,如果能被接受,能合理地推出上述结论?A.仅当个人可能被伤害时,政府侵犯私营企业的政策和法规的行为才是正当的。
B.个人呼吸安全空气的权利高于企业不受政府侵犯的权利。
C.企业的独自裁决权高于政府必须保护个人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D.保护雇员在工作场所不受伤害是私营企业的义务。
上一题下一题(3/50)选择题第3题威尔和埃克斯这两家公司,对使用它们的字处理软件的顾客,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服务。
既然顾客仅在使用软件有困难时才打电话,并且威尔收到的热线电话比埃克斯收到的热线电话多四倍,因此,威尔的字处理软件一定是比埃克斯的字处理软件难用。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够有效地支持上述论证?A.平均每个埃克斯热线电话比威尔热线电话时间长两倍。
B.拥有埃克斯字处理软件的顾客数比拥有威尔字处理软件的顾客数多三倍。
C.埃克斯收到的关于字处理软件的投诉信比威尔多两倍。
D.这两家公司收到的热线电话数量逐渐上升。
上一题下一题(4/50)选择题第4题甲、乙、丙都新买了汽车,汽车的牌子是捷达、富康、桑塔纳。
他们一起来到朋友丁家里,让丁猜猜他们三人各买的是什么牌子的车。
2012年GCT考试逻辑题目分析:
历年GCT逻辑题目共50道题,题型全为选择题,从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问题的选项。
逻辑题可以说要注意三部分题干、问题和选项。
首先要快速读取题干的意义,然后又要快速找出题干的逻辑主线,注意问题提出的角度及方式,通过逻辑推理,结合题干逻辑主线找出最佳选项。
特别提示:认真审题、读懂问题,千万不能看错或看漏关键词,那样会导致误选或找不到最佳答案浪费时间及丢分。
GCT考试时间分配:
GCT工程硕士考试是语文、数学、英语及逻辑四科为一体,在保证每科小分线30分的基础上拿到总分200分以上从阅读和逻辑推理能力的综合水平由高到低分配时间,经过太奇老师平常强化训练,大部分考生逻辑能力都很高。
逻辑高手应当是用35分钟之内将逻辑部分彻底做完,一般要根据自己的强项选择做题顺序,正常学员用45分钟也能稳稳当当地将逻辑部分全部做完,这样要通过平常太奇老师的训练,否则很难去完成。
2012年GCT考试对于阅读速度较慢、逻辑推理能力较弱的考生,必须很好地衡量语文、数学、英语与逻辑四块得分上的边际收益。
必要时也不妨抽出另一部分的时间来争取总体上的更多得分。
工程硕士GCT考试逻辑的解题方略:
“快、准、狠”:“快”是指迅速根据问题的方向从题干中读取有用的内容;“准”是指准确找到题干中对于回答问题所至关重要的词句,并且找出关键概念;“狠”阅读后如果达到问题的目的则迅速选择,不需顾及其他选项,也就是狠心放弃阅读其他选项。
GCT考试的时间有限,要懂得取舍。
GCT考试箴言:GCT考生根据自己基础情况及每科卷子板块难度调整时间,避免考场中手忙脚乱,这是GCT联考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