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文档】注浆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24.87 KB
- 文档页数:2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灰比及查看流量表。
③桩体强度或完整性检验。
按设计要求进行检验。
④地基承载力,由设计提出要求,在施工结束一定时间后进行灰土地基的卫载力检验。
其检验方法也因各地设计单位的习惯、经验等不同,选用标贯、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切强度或承载力检验等方法。
按设计指定方法检验。
其结果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1000㎡以上,每100㎡抽查1点;3000㎡以上,每300㎡抽查1点;独立柱每柱1点,基槽每20延米1点。
2、一般项目:①钻孔位置。
≤50㎜。
按设计放线进行检查。
尺量检查。
②钻孔垂直度。
≤1。
5%。
用经纬仪测钻杆垂直度。
③孔深。
±200㎜,尺量检查。
④注浆压力。
按设计设定的参数指标,查看压力表。
⑤桩体搭接。
>200㎜。
尺量检查。
⑥桩体直径≤50㎜。
尺量检查。
⑦桩身中心允许偏差。
≤0。
2D。
开挖后桩顶下500㎜处,用尺量检查桩的直径。
3、施工前检查水泥、外掺剂的质量、桩位、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高压喷射设备的性能。
施工中检查施工压力、水泥浆量、提升速度、旋转速度及施工程序等。
施工结束后,检验桩体强度、平均直径、桩身中心位置,28d后检验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等。
检查后形成施工记录或检验报告。
检查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
72。
注浆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范文# 注浆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一、工程名称。
[具体工程名称]二、分项工程名称。
三、验收部位。
[详细验收部位,比如某号楼基础的某个区域]# (一)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名称]# (二)专业工长。
[工长姓名]# (三)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姓名]# (四)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相关标准编号及名称]四、分包单位。
/(如果没有分包就写“/”)# (一)分包单位负责人。
/# (二)分包项目经理。
/五、验收内容。
# (一)主控项目。
1. 原材料检验。
咱们先看看注浆用的水泥,这可是地基的关键材料。
检查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那必须是齐全的呀,就像出门得带身份证一样。
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也得符合设计要求,咱这工程设计要求用[具体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实际用的就是这个,一点儿都不含糊。
验收结果:合格。
2. 注浆液配合比。
注浆液的配合比可不能瞎搞。
按照设计要求,那是经过精确计算的。
现场查看配料记录,就像查菜谱做菜有没有按步骤来一样。
实际配合比和设计要求误差极小,在允许范围内呢。
比如说水灰比要求是[具体数值],现场实测也是差不多这个数。
验收结果:合格。
3. 注浆效果。
这注浆效果可是重中之重。
检查注浆后的地基承载力,那得达到设计要求才行。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牢,房子能稳吗?通过[具体检测方法,如静载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设计承载力数值],甚至还超出了一点点,说明这注浆效果杠杠的。
验收结果:合格。
# (二)一般项目。
1. 注浆孔位偏差。
再看看注浆孔位的偏差情况。
设计图上每个孔位都有明确的坐标,就像棋盘上的棋子位置一样精确。
现场测量孔位偏差,大部分孔位偏差都在允许偏差值[具体偏差数值]以内,只有极少数孔位稍微有点偏差,但也不影响大局,就像排队偶尔有个人站歪了一点,不影响整体队伍整齐。
验收结果:合格。
2. 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也得合适。
这就像给气球打气,气太足或者不足都不行。
查看注浆过程中的压力记录,设计要求的注浆压力范围是[压力下限] [压力上限],实际施工过程中,压力基本稳定在这个范围内,偶尔有点小波动,就像心跳偶尔快一点一样正常。
注浆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
一、填写依据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地基子分部可以按照基础类型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如果工程量很大或者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中要求分段施工的,可以按照施工段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三、GB50202-2002规范摘要
表4.7.4 注浆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DBJ04-226-2003 注浆地基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2—2002
DBJ04-226-2003
说明
010311 主控项目:
1.原材料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抽样检验报告。
2.注浆体强度
检查数量:检查孔数为总量的2~5%,不少于10孔。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报告。
不合格率≥20%时应进行二次注浆。
检验应在注浆后15d(砂土、黄土)或60d(粘性土)进行。
3.地基承载力
检查数量: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抽查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抽查1点;独立基础下至少1点,基槽每20延长米1点。
检验方法:由设计提出要求,在施工结束后,一定间歇后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检验。
其检验方法也因各地设计单位的习惯、经验等不同,选用标贯、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切强度等方法。
按
设计指定方法检验。
其结果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一般项目:
检查数量:抽查孔数总量的2~5%,且不应少于10孔。
检验方法:1.各种注浆材料称量误差:检查称量记录及抽样检查。
2.注浆孔位:尺量检查。
3.注浆孔深:尺量检查注浆管的长度。
4.注浆压力。
检查压力表数据。
施工前检查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注浆施工技术参数、材料质量及注浆设计状况。
施工中应抽查,浆液配比、注浆技术性能、注浆顺序、压力控制等技术参数。
施工结束后对注浆体强度、承载力等进行检测。
检查后形成施工记录或检验报告。
检查施工记录和检验报告。
注:注浆体强度和地基承载力两项指标在本检验批验收时,可暂不参加验收,待分项工程验收时,一块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