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障碍患者11例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84.72 KB
- 文档页数:1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通常在个体遭遇创伤性事件之后出现。
本文将探讨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以及可行的治疗方法。
第一部分: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遭遇创伤性事件后,个体可能会出现许多症状,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急性应激障碍的表现之一。
1.倒霉的思维方式:患者常常对创伤性事件产生反复的回忆。
他们可能经历噩梦和闪回,并且在白天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事件。
此外,他们通常处于紧张和警惕的状态,始终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2.生理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症状,如心率加快、出汗、呼吸急促等。
他们还可能经历头痛、胃痛和肌肉紧张等身体不适。
3.情绪调节困难: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沮丧或情绪低落。
他们可能体验到焦虑、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并且对积极情感的体验感到迟滞。
第二部分: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当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通常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CBT是一种证据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应激障碍的治疗中。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以及应对创伤的策略,CBT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焦虑、消除干扰,并提高应对能力。
2.眼动脱敏与再处理(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EMDR是一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独特方法。
在EMDR过程中,患者被要求关注治疗师的眼动,并在处理创伤性记忆时进行眼动。
EMDR通过促进记忆再处理和情感解脱来减轻症状。
3.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应激障碍,药物治疗可以用于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与心理治疗一起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急性应激障碍的复原预后在及时接受适当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可以在数周到几个月内恢复。
应激性心理障碍的表现有什么应激性心理障碍患者通常都具有意识障碍、定向障碍、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持续性回避等症状,可并发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
按患病类型的不同,如急性应激障碍还可有情绪迟钝、目光呆滞、茫然、话多、动作增加等症状。
还可能会并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疾病。
1、急性应激障碍:本病起病急骤,一般在遭受超强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后几分钟出现症状,临床表现在不同的患者上有较大的差异。
但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以意识障碍为主的表现:患者多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注意狭隘、言语缺乏条理、动作杂乱、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有人格解体,偶见冲动行为,有的可出现片段的心因性幻觉。
患者事后常对发病情况出现部分遗忘。
(2)以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的表现:患者表现为目光呆滞,表情茫然,情感迟钝,行为退缩,少语少动,甚至出现麻木,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的木僵状态。
此型历时较短,一般不超过1周。
有的可转入兴奋状态。
(3)以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的表现:患者表现为激越兴奋,活动过多,有冲动、毁物行为。
(4)部分患者可伴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也可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大汗、心悸、面色苍白等。
2、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表现为闯入性(闪回)症状、持续性回避、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以及认知与心境的负性改变、反应性敏感与警觉性增高。
(1)闯入性(闪回)症状:非自愿、反复地在脑海中闪回和呈现创伤性事件的痛苦经历和体验;反复做相关的伴有痛苦情绪的梦;感觉与行为表现似乎创伤性事件又重现在眼前;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的信息产生触景生情的、强烈的精神痛苦和脸色苍白、心悸、发抖等明显的生理反应。
(2)持续性回避:持续性竭力回避有关痛苦体验的思绪、感受和记忆;竭力回避能够想起创伤性事件及其痛苦体验的相关的人、对话、物体场所、情景和活动等。
(3)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当前仍有遭受威胁性、灾难性创伤性事件的感觉和体验,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持续地存在。
急性应激障碍的护理及心理干预体会标签:急性应激障碍;护理;心理干预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又称心因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应激相关障碍总患病率为0.67‰。
美国精神病协会统计,此病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
生活中某一强烈的生活事件或精神刺激对绝大多数人都会引起应激反应,由于机体具有适应、代偿或自我调整的能力,大多数人很快就可以恢复健康,少数人可由于反应过度出现精神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发病的直接原因是各类应激,其次是个体的易感性。
当个体遭遇到生活事件时,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改变就称为应激反应。
应激源便是引起应激的生活事件。
应激可以说成是各种过强的不利刺激,也可用来指对不利刺激引起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反应,还可以指个体正在面临着的危险。
此病一般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
本文结合10例病例的护理和心理干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对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康复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阐述该类病例10例,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16~64岁,遭遇亲人(子女)突然亡故4例(男1例),高中生2例,初中生1例,婚姻遭遇2例,纠纷所致2例。
病例中遭受打击后突然失语1例。
病程1周~1个月。
1.2 收集信息资料针对患者的创伤刺激,作出正确心理评估:(1)评估应激源的发生原因、种类、强度、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当时情景,与患者的切身利益是否关系密切等。
(2)评估精神状况:①意识状态、定向力、自知力、记忆力、注意力、智、日常生活和饮食睡眠等。
②认知活动。
③情感:有无抑郁、焦虑、恐惧等。
④意志行为活动,有无自伤自杀言行。
(3)评估患者心理应对能力,了解患者平时对待压力事件的态度,处理方式、所需时间。
(4)了解患者病前性格特征。
1.3 护理方法针对导致患者发生应激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侧重点的护理措施,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措施。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各种症状与表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在遭受重大创伤或严重威胁后产生的心理疾病。
该疾病表现为一系列与创伤经历相关的症状和情绪反应。
本文将讨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各种症状与表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该疾病。
一、回忆和闪回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回忆和闪回的情况。
他们会反复回想起创伤事件的细节,并且感觉就像是正在经历那个时刻一样。
这种回忆和闪回可能是日间的意识形态思维,也可能是夜间的噩梦。
患者往往无法摆脱这些回忆,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迷茫和不安。
二、避免刺激源由于创伤事件的刺激性质,患者可能会尝试避免与这些刺激相关的场景、人物或活动。
他们常常回避任何可能使他们想起创伤事件的地方,并且对那些与事件相关的话题或情感避而远之。
此外,他们还可能变得不愿分享自己的经历,以避免触动那些令人不安的回忆。
三、持续的焦虑和紧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通常会经历持续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他们会变得容易激动、易怒,并且难以安抚。
这些情绪反应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惊恐和威胁感有关,导致他们处于一种持续的警戒状态。
四、注意力和集中力问题由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感到紧张和焦虑,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常常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难以集中精力从事任务,思维容易分散,并且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产生困扰。
这种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和焦虑感。
五、睡眠困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
他们可能会经历入睡困难、多梦、频繁惊醒和夜惊等问题。
睡眠质量的下降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身体健康。
六、自卑和自责许多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会对自己的创伤事件产生自卑感和自责感。
他们常常责怪自己没有采取更好的行动来避免或减轻创伤的发生。
这种自卑和自责的情绪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怀疑。
七、情感麻木和冷漠有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可能会经历情感麻木和冷漠的症状。
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发生在人们遭受重大创伤或严重应激事件后。
它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就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及其对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
1. 症状: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回忆和重现:患者经历创伤事件后,会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和重现这些事件。
他们无法摆脱创伤的记忆,甚至包括令人恐怖的梦魇。
这种回忆和重现过程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害怕、愤怒和悲伤。
1.2. 避免刺激源:患者会尽量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地点或事物。
他们可能害怕触发类似的情绪反应,因此会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这些回忆和情绪的触发物。
1.3. 感觉麻木:一些患者会感觉麻木和冷漠。
他们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情感反应,无法体验到正常的快乐或幸福,并且往往对亲近的人表现出冷淡的态度。
1.4. 情绪和焦虑: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情绪波动较大,经历剧烈的情绪反应。
焦虑是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会感到不安、紧张和恐惧。
2. 影响:急性应激障碍对患者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社交和人际关系的障碍:患有急性应激障碍的人往往会避免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因为他们害怕会触发创伤记忆和情感。
这导致他们的社交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感到孤独和与他人疏远。
2.2. 工作和学习困难:患者无法专注于工作或学习,他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常常受到影响。
这使他们在工作或学习中难以表现出最佳状态,可能导致业绩下降和学习成绩下滑。
2.3. 身体健康问题:急性应激障碍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的焦虑和心理压力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问题、头痛、胃肠不适等身体上的症状。
2.4. 心理健康持续问题:如果急性应激障碍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它可能进一步演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长期稳定产生更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急性应激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它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应激障碍的创伤回忆和持续恐惧应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由于个体经历创伤事件后产生的创伤回忆和持续恐惧所引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应激障碍的特征、影响以及处理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 应激障碍的特征应激障碍是一种由创伤事件引起的心理疾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创伤回忆和持续恐惧。
创伤回忆是患者不断重温创伤事件的经历,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恐惧、愤怒和焦虑等。
持续恐惧指的是患者对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环境或情境产生的持久、强烈的恐惧感,常导致患者回避和规避相关的刺激。
2. 创伤回忆的影响创伤回忆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创伤回忆会导致患者持续处于紧张、害怕的状态,无法及时适应日常生活。
其次,创伤回忆可能干扰患者的睡眠,导致失眠和噩梦等问题。
此外,创伤回忆还可能导致患者对社交活动的回避,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孤立感和抑郁情绪。
3. 持续恐惧的影响持续恐惧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扰。
患者常常因为持续恐惧而回避刺激源,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无法正常进行。
持续恐惧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甚至导致社交障碍。
这种恐惧感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需要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干预。
4. 应对应激障碍的方法面对应激障碍,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首先,接受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暴露疗法和催眠疗法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应对创伤回忆和恐惧反应。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应激障碍管理的一种方法。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情绪症状,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
此外,支持性治疗和家庭支持也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总结:应激障碍的创伤回忆和持续恐惧是这一心理疾病的核心特征。
创伤回忆和持续恐惧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情绪和心理健康的问题。
然而,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支持,患者可以恢复并重建正常的生活。
因此,提高对应激障碍的认识和关注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帮助患者。
应激反应障碍的症状和心理影响应激反应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由于遭遇创伤事件或极端压力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异常所引起的。
这种心理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严重干扰其日常生活。
本文将介绍应激反应障碍的症状及其心理影响。
一、症状描述应激反应障碍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遭受创伤事件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描述:1. 回忆与闪回:患者会反复回忆起创伤事件,或在实际生活中出现闪回。
这可能包括记忆片段、噩梦或幻觉,导致他们无法摆脱创伤的影响。
2. 强烈的情感反应:患者可能感到情绪波动剧烈,情绪脆弱,并常常出现对潜在威胁不适宜的过度恐惧或愤怒。
3. 焦虑和恐惧:患者可能感到持续不安、担心和恐惧,对平常事物的看法变得极具负面。
他们可能经常遭受紧张和神经质的状态。
4. 睡眠障碍:患者可能遭受失眠、多梦或噩梦的困扰。
他们睡眠质量下降,或者无法保持正常的睡眠模式。
5. 注意力与记忆问题:患者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这种注意力和记忆问题可能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能力。
6. 焦虑地避免触发因素:患者可能对引起创伤事件回忆的人、地点或活动产生过度焦虑,从而选择性地避免与这些因素有关的环境。
二、心理影响应激反应障碍的心理影响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影响:1. 社交障碍:患者可能因为焦虑、抑郁和病态恐惧感而回避社交场合。
这种障碍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的关系疏远,使其感到孤独和孤立。
2. 工作和学习困难:应激反应障碍患者可能无法集中精力,并且记忆力下降,使得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上遇到困难,丧失了原有的能力和效率。
3. 负面情感:患者可能陷入抑郁、愤怒和悲伤的情绪中,对生活失去乐趣和兴趣。
他们可能变得非常敏感,易怒和情绪不稳定。
4. 自我身份认同问题:由于创伤的影响,患者可能感到对自己的身份和人格有一种疏离感。
他们可能在重新建立对自身的认同方面遇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