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260.91 KB
- 文档页数:3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刘凯;吴建军;王圣轩;刘少强【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36)19【摘要】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骨科治疗的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26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1个月疼痛,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的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射量以及手术时间分别为(4.3±0.6)mL、(52.1±12.7)min,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1±0.5)mL、(41.8±1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与PKP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微创手术,PKP的骨水泥量注入更多,但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更长,但两者在增加椎体稳定性及疼痛缓解方面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术式.【总页数】3页(P93-95)【作者】刘凯;吴建军;王圣轩;刘少强【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福建福州 350007;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福建福州 350007;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福建福州350007;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相关文献】1.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J], 李建华;周仕国;林世水;刘国铭;陈昱2.双侧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单侧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比观察 [J], 陈超; 谢国华; 杨晓峰3.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J], 曹强; 周煜虎; 段明明; 王飞; 李长红4.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J], 李干卿; 李亚辉; 李银龙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比较[J], 冯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手术时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对比莫小毅;沈皆亮;张晓军;郝杰【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因疼痛性OVCF入院患者资料.根据接受治疗时骨折发生的时限分为:A组骨折发生1周内;B组骨折发生1~4周;C组骨折4周以上;D组非手术治疗,骨折发生4周内.记录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术后1d以及出院6个月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骨水泥注射量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A组26例,B组24例,C组16例,D组13例.术后1d A、B两组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8.4±12.5)%和(72.1±10.3)%]和ODI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1.4±16.8)%和(48.9±13.6)%]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48.9±7.5)%和(30.1±10.6)%],P<0.05;且在6个月的中期随访中依旧保持这一优势.A、B两组后凸Cobb角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分别为(57.3±13.5)%和(52.6±17.5)%],P<0.05;但C组Cobb角改善不明显,P>0.05.在6个月随访时发现,三组患者后凸角度均有不同程度丢失.C组骨水泥注射量最少[(3.1±0.7)mL],但骨水泥渗漏率最高(50.0%).D组有4例中转手术治疗,6个月随访发现D组VAS和ODI评分、Cobb角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 PVP治疗OVCF临床疗效确切,骨折早期(≤4周)介入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疼痛改善和功能恢复.【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0)007【总页数】5页(P490-494)【关键词】椎体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手术时机;临床疗效【作者】莫小毅;沈皆亮;张晓军;郝杰【作者单位】400016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400016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400016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年全球约有140万人遭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1],其中一部分患者因为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需要接受住院治疗。
西藏医药2021年第42卷第2期(总155期)●临床医学●不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郭万根 贾其余 俞宇 王林 程晓东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安徽合肥 230001摘要 目的 分析并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
方法 于2018年1月~2020年4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行PVP术的99例老年OVCF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单侧组(n=52)和双侧组(n=47)。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ODI评分和VAS评分。
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骨水泥注射量明显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单侧与双侧穿刺PVP术治疗老年OVCF均有良好的疗效。
单侧入路对缩短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减少骨水泥注射量优于双侧入路。
临床在选择入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评估。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疗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骨科疾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翻身困难、活动受限等症状,若不及时诊治,容易出现椎体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目前临床治疗老年OVCF患者主要采用外科手术[3],其中PVP术以其安全有效、切口小、疼痛小、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广泛[4]。
近年来大量研究对于PVP术式入路方式的选择产生了争议,有学者认为入路方式的选择对PVP治疗效果并无影响[5],但也有学者认为两种入路方式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性[6]。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14期 283PVP 和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观察杨春杰郸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郸城 477150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ous kyphophsty ,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 2013.02-2014.02期间在我院诊疗的68例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采用PKP 术,对照组行PVP 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术后椎体增加高度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对比。
结果 两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伤椎增高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相对比PVP 术,PKP 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对椎体的复位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4-0283-0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1],多影响脊髓功能,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巨大损害。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多采用在影像设备辅助下经皮向病椎注入填充物,以达到支撑病损椎体的效果,具体的手术方式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为比较两种术式治疗OVCF 的临床效果,现收集 2013.02-2014.02期间在我院诊疗的68例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3.02-2014.02期间在我院诊疗的68例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4]。
两种不同注射材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评价李强;李元【摘要】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注射材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注射PMMA传统骨水泥组36例,注射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4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变化及ODI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21个月,平均13.5个月.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同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评分同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骨水泥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后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高粘度骨水泥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同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MMA传统骨水泥和高粘度骨水泥均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手段,均能快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高粘度骨水泥能同时恢复骨折椎体部分高度.【期刊名称】《西南军医》【年(卷),期】2018(020)003【总页数】4页(P301-304)【关键词】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水泥;骨质疏松症【作者】李强;李元【作者单位】100038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骨科;100038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果保守治疗,患者长期卧床,易合并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生命[1]。
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已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快等特点,同时能避免保守治疗长期卧床所致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2,3]。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叶银静;杨光乾;刘家素;叶峰;李让刚【期刊名称】《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年(卷),期】2012(9)6【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86例,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
结果在所治疗的86例病例中,在术后6~48小时内均有腰背部疼痛的缓解,有12例13椎出现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的产生。
随访2~8个月,均未发现有新的骨折形成。
结论椎体成形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
【总页数】3页(P57-58,63)【作者】叶银静;杨光乾;刘家素;叶峰;李让刚【作者单位】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骨科,重庆铜梁402560;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骨科,重庆铜梁402560;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骨科,重庆铜梁402560;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骨科,重庆铜梁402560;重庆市铜梁县人民医院骨科,重庆铜梁4025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相关文献】1.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J], 王建军;王三华;范升华2.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J], 汪业伟3.经皮椎体成形术配合腰痛1号熏方局部熏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J], 欧清彬;陈天顺;林惠红4.活血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遗留疼痛疗效观察[J], 曾欢高;高叙军;彭文丽;占欢腾5.活血接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遗留疼痛疗效观察[J], 曾欢高;高叙军;彭文丽;占欢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张鑫;刘莹【期刊名称】《刑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如何判定椎体压缩骨折发生时间,如何认定骨质疏松症在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伤/病关系,是一直困扰法医临床鉴定工作者的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及法医学界尚未就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椎体压缩骨折的损伤机制、分类及特征,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折风险因子的相关概念,分析比较了定量超声检查(QUS)、双能 X 线吸收测量法(DXA)和定量CT(QCT)三种常用的骨密度测量技术的优缺点,详细阐述了临床上应用磁共振技术诊断椎体压缩骨折和推断新鲜陈旧椎体压缩骨折的最新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特点,探讨用 MR 弥散加权成像(MR-DWI)和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CSI)技术解决椎体压缩骨折时间判定,提出了应用骨密度的骨折阈值解决骨质疏松症在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伤/病关系问题的设想。
【总页数】5页(P300-304)【作者】张鑫;刘莹【作者单位】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北京 100192;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北京 1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相关文献】1.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KP术后临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康兵文;肖波;赵明;易泽洪;彭德全2.3D打印点接触导板在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治疗中的应用 [J], 张佳园;周全;赵加力;张明;方涛;王新宏;潘伟;3.单、双侧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J], 陈然;蒋传海;顾庆陟;吴成如4.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J], 刘兴勇5.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对比 [J], 刘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郝小刚;李跃飞;孟庆楠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6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椎体高度和Cobb角度已基本恢复,腰部疼痛和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其中优12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缓解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注入骨水泥固定微动的骨块,缓解对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关.
【总页数】2页(P1064-1065)
【作者】郝小刚;李跃飞;孟庆楠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4
【相关文献】
1.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余亚伟;吴大勇
2.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J], 高志成;韩清丽;郭素银;陈晓斌;郝夏;岳涛
3.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J], 陈
红峰
4.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J], 郝海虎;刘强;吴斗;屈建华;孟庆鑫;邢浩
5.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J], 江舜利;施军凯;徐杏荣;韩成相;杨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SFs )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虽然约有2/3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逐渐改善症状[1],但患者在治疗期间需遭受难以忍受的疼痛、生理自理能力的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 )为目前治疗OVCFs 的首选方法,其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迅速有效缓解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郝海虎刘强吴斗屈建华孟庆鑫邢浩【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 )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胸腰段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3例,PVP 组48例,PKP 组55例。
比较2组手术时间、X 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透率的不同。
随访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Cobb 角的变化。
结果10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PVP 组的手术时间、X 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明显低于PKP 组(P <0.05);PVP 组骨水泥泄露率明显高于PKP 组(P <0.05)。
2组术后2d ,6个月,12个月VAS 、ODI 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PVP 组明显低于PKP 组(P <0.05),术后1年伤椎后凸畸形Cobb 角平均纠正角度PVP 组明显低于PKP 组(P <0.01)。
结论PVP 及PKP在治疗OVCFs 中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均可明显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PKP 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方面具有优势,但PVP 费用相对较低,且术中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比研究DOI :10.11655/zgywylc2019.03.002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15091002-0105)作者单位:030032太原,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骨科(郝海虎、刘强、吴斗、邢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骨科(屈建华、孟庆鑫)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s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in treatment of acute osteoporotic verte 鄄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Hao Haihu *,Liu Qiang,Wu Dou,Qu Jianhua,Meng Qingxin,Xing Hao.*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Shanxi Dayi Hospital,Shanxi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Taiyuan 03003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and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KP)with balloon dila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 ⁃tures (OVCFs).Methods A total of 103patients with single thoracolumbar OVCFs wer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he PVP group (n=48)andPKP group (n=55).The differences in the mean operative time,X-ray exposure frequency,and injection volume and permeability of bone ce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changes in the scores of visual analog scale (VAS)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and vertebral kyphotic angle by using the Cobb angle were followed up and compared at the baselin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The mean operative time,X-ray exposure frequency,and injection volume of bone cement in the PV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PKP group (P <0.05).The leakage rate of bone cement in the PV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KP group (P <0.05).At 2d and 6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VAS and ODI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operation (P <0.05),wherea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The 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postoperative fol ⁃low-up in the PV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KP group (P <0.05).The average vertebral kyphotic angle corrected by using the Cobb angle at 1year after the operation in the PVP group was significant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KP group (P <0.01).Conclusion PVP and PKP have achieved satisfactory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treat ⁃ment of OVCFs,and can alleviate the pain caused by fractures.PKP favors the recovery of vertebral body height and the correction of vertebral kyphosis.However,the cost of PVP is relatively low,and its intraoperative operation is simple,which justifies further research and widespread use.【Key words 】Osteoporosis;Fractures;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Compara ⁃tive study腰背痛,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PKP 在恢复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否具有更好地缓解疼痛的效果?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03例PVP /PKP 治疗患者,对比分析这2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在于证实究竟是PVP 还是PKP 治疗OVCFs 时能更好的缓解患者腰背痛及促进功能康复,为临床医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山西大医院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OVCFs 患者,均为胸腰段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T10⁃L3),共计103例,患者年龄为50岁以上,平均年龄(67±8)岁,PVP 组48例,PKP 组55例。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损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X 线、CT 及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证实椎体为新鲜压缩骨折;②骨密度检查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即T 值≤-2.5;③所有患者均无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
排除标准:①排除一些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的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②创伤性骨折;③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
1.3手术方法: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俯卧位,C 型臂透视定位伤椎及椎弓根位置并做好标记。
PVP :麻醉后,在皮肤标记处进行椎弓根穿刺进针,C 臂透视示:当正位透视时穿刺针尖达到椎中线或稍超过中线,侧位透视时针尖位于椎体前1/3处时,退出穿刺针。
通过通道待骨水泥至拉丝后期缓慢注入椎体,通过C 臂透视适时停止骨水泥注入。
PKP 手术方法同PVP 组,只是穿刺后通过通道将球囊置入椎体,扩张球囊使伤椎复位、退出球囊后,再注入骨水泥。
记录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剂量、透视次数。
1.4术后处理及观察指标:患者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复查X 线片及CT ,测量椎体高度及通过改良Cobb 方法测量伤椎后凸角度[2],评估骨水泥是否泄漏。
术后及随访期间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功能评分。
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了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即补充钙剂、维生素D 3、二磷酸盐类药物。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