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营养状态普适韦伯指数公式
- 格式:pdf
- 大小:350.11 KB
- 文档页数:7
韦伯-费希纳定律
韦伯-费希纳定律,也称为韦伯定律,是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韦伯和德国物理学家
爱德华·费希纳根据等离子体理论提出的原子的离子性的状态的一种定律。
这个定律表明,在化学反应当中,原子的离子电荷比它们的原子电荷低几乎等于一个基本电荷。
简单来说,韦伯-费希纳定律显示出原子成为离子的概率和它们的原子电荷之比趋近于一个最小值。
由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研究人员可以预测原子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化学反应之中。
这种预测可以根据原子的原子电荷来完成:像氢这样的带正电荷的原子,电荷会变成负电荷,一定会存在,是离子的形式。
就像费希纳定律所表明的那样,离子形式的原子带有一
个电荷较低的电荷,尽管电荷是正电荷。
实践和实验可以证明费希纳定律,费希纳定律可以通过原子的气体态等离子体实验来
检验,本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多种物质,从气态到固态的物质都可以实验和验证。
从理论上来讲,韦伯-费希纳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原子在物理状态下的反应,比如,在
熔融水的情况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被用它来描述,从而有助于量子力学的进一
步发展。
事实上,费希纳定律可以用来支撑原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形
成配体决定性的影响力。
韦伯-费希纳定律在实验与理论中都有应用,在实验中它能够解释和预测原子的性能,而在理论中它可以支撑及证明原子的一些可能的反应类型。
因此,费希纳定律在化学及其
他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而这项理论也使得更多有效的化学反应和实验成为可能。
人体工程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363)一、名词解释1、人体工程学:人因学是关于理解人与某一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应用专业理论、原理和数据在适当的方法中进行设计,以改善人类福祉,优化人和整个系统效能。
2、绝对感觉阈值:能被感觉器官所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称为绝对感觉阈值。
3、差别感受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值。
4、明视觉过程:白天正常照度下,人眼中的锥状细胞起作用,使人有色彩感觉,称为明视觉过程。
5、暗视觉过程: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中的杆状细胞起作用,人眼不能分辨颜色,只有明暗条纹,称之为暗视觉过程。
6、人体静态测量:利用人体测量仪器,按照人体测量方法,使用人体测量术语,对被测者在静态立姿或坐姿条件下,进行人体各部分尺寸的测量,得到人体静态尺寸。
7、人体动态测量尺寸:动态数据涉及由四肢挥动所占有的空间体积与极限,一般具有三维空间,包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某种操作状态下测量的尺寸,即人体功能尺寸。
8、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9、百分位数:百分位对应的数值。
百分位数k为人体尺寸的一个界值,对于0<k<100,测量项目值不超过此值的概率恰为k%10、正残像:眼睛较长时间注视明亮的发光体或反射光体,然后闭上眼或转视到白墙上,开始时出现与原物体形状、色彩相同的像,称为正残像。
11、负残像:产生在正残像之后,只保留极短的时间,当强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随之出现原形、无彩色暗影。
12、不适指数:综合了气温和湿度两个因素,反映了热舒适性,表征人体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综合影响而有不舒适感觉的指标。
13、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是通过受试者对不同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的环境的主观反映得出具有相同热感觉的综合指标。
14、感觉:感觉是客观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感觉是客观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韦伯定理?韦伯定律?科普中国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贡献者王玮详情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E.H.韦伯通过对重量差别感觉的研究发现的一条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刺激的增量(△I)和原来刺激值(I)的比是一个常数(K),用公式表达即K=△I/I,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韦伯分数或韦伯比率。
[1]中文名韦伯定律外文名Weber law 类型定律时间1795年国家德国涵义韦伯定律是由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与心理学家E.H. 韦伯发现,韦伯-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E.H. 韦伯,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1795年6月24日生于维腾贝格,1878年1月26日卒于莱比锡。
1815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818年任解剖学和生理学助理教授,1821年任教授。
直至1871年才退出教学工作。
韦伯的主要研究在生理学方面,包括循环系统、耳、眼、肝脏,特别是皮肤方面。
1834年,他用拉丁文写了《触觉论》,详细报道了皮肤的压觉、触觉、温觉、冷觉、位置觉以及肌觉、痛觉、关节觉等。
著名的韦伯定律即发表于此。
1846年为R.瓦格纳编的《生理学词典》写了著名的《触觉与一般感觉》一文。
韦伯对心理学有两大贡献:一是他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他利用类似圆规的仪器刺激被试的皮肤,逐渐增大圆规角度,直到被试说出他感到的刺激是两点而不是一点时为止,这就是两点阈。
但他用外周神经纤维簇的“感觉圈”概念加以解释,此说已无多大意义。
二是他提出的韦伯定律。
他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之比为一常数;后来推广到研究皮肤上的两点阈限及线的长短和音的高低,其公式为K=△I/I。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住宅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魏昊然;周浩;乔利锋;姜漪【摘要】将PMV分级方法与韦伯-费希纳定律结合起来,围绕室内环境主要影响参数温度、噪声、二氧化碳、甲醛以及照度5个方面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基于各个环境因素的单独评价模型,利用线性合成模型建立了室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评价预测结果完全基于房间的实测环境数据,能够对房间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长期而大范围的评价,可以弥补以往问卷调查投票方法的短暂性和片面性.利用从5个家庭中采集的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室内人员的反馈情况较为吻合,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8页(P249-256)【关键词】书伯-费希纳定律;PMV分级;室内环境;评价方法【作者】魏昊然;周浩;乔利锋;姜漪【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智联通(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4;智联通(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美国环保部(EPA)1993—1994年针对近万人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人类在一生中有87.2%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环境对于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影响十分巨大[1]。
同时由于室内空间较小,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较小的环境变化对人们舒适以及健康的影响变得尤为突出。
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的舒适、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室内环境是当前人们的迫切需求。
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作为室内环境设计以及改善的基础,成为了目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室内环境受多个环境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单元[2]。
富营养化评价的幂函数加和型普适指数公式
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多种领域,计算机技术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也有越来越多的营养评估工作,一般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评估多元营养,进而准确地显示食品的营养指数。
在进行营养评估与评价时,目前常用的是“幂函数加和型普适指数”公式(Power Sum Index),也称为“分子函数加和指数”( Molecular Additive Index )。
该公式可以实现多功能评价,既可以满足一般营养需求,也可以满足特定营养需求。
该模型通过计算食品中每种营养标准的幂,将每种基础营养要求考虑在内,以
加强营养评价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这就要求评估的食物中的每一种元素必须使用合理的标准单位,并且有足够的营养数据来支持评估结果。
因此,幂函数加和型普适指数公式能够有效地把多个互相制衡的元素组成复杂
的营养评估体系,提高营养评价的精确程度,从而达到能够营养更多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换言之,这种普适指数公式能够根据不同的营养要求,使不同的营养成分协同发挥作用,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然后,普适指数公式的营养评估结果可以更准确、更系统地反映出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应该关注的标准。
最后,普适指数公式在营养评估与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且更系统的营养评价服务。
基于韦伯-费希纳拓广定律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李祚泳;彭荔红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监测》
【年(卷),期】2003(019)004
【摘要】基于韦伯--费希纳(Weber-Fischna)定律并加以拓广,指出空气污染物浓度成等比变化时,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程度成等差变化;应用‘等比赋值,等差分级'的指数标度法,确定出7项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浓度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除NO2、CO和TSP在两种标准中各有一个级别的浓度限值差异稍大外,其余空气污染物的两种标准的相同级别浓度限值十分接近,从而为制订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李祚泳;彭荔红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651
【相关文献】
1.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空气质量普适韦伯指数公式 [J], 李祚泳;汪嘉杨;张国丽
2.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营养状态普适韦伯指数公式 [J], 李祚泳;汪嘉杨;邹长武
3.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淮南采煤沉陷水域水环境综合预警评价 [J], 裴文明;张慧;鞠昌华;姚素平;任永乐;马孟枭;仇宽彪
4.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地铁突发事件情绪感染研究 [J], 吕春雨
5.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地铁突发事件情绪感染研究 [J], 吕春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韦伯费希纳定律
韦伯费希纳定律又称“ 非静止多层结构波动定律”,它是北美物理学家William Weber(1804-1891)和Carl Ferdinand von Fehrenbach (1852-1926)共同提出的。
即在有限厚度的多层结构中,每层中的元素(物质)的振动波(声波或热波等)的传播速度与振动波长的乘积之和,要比元素在单一层结构中传播速度之和要慢。
即该定律公式:。
v=v1 + v2 + …… + vn < V1 + V2 + …… + Vn。
其中,v1, v2, ……, vn等是多层结构中每层中传播速度,V1,
V2, ……, Vn等是每层传播的振动波的频率的乘积。
该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学及大气学中,对地震学中的活动波传播也有重要的应用。
此外,该定律还有助于改善船体的设计,提高船舶的耐久性和强度。
韦伯费希纳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1. 什么是韦伯费希纳定律?哎,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韦伯费希纳定律。
你问这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关于我们感知世界的一个法则。
想象一下,你在海边度假,阳光明媚,海风徐徐,突然来了一个比你现在手上更重的冰淇淋,嘿,那个口味可太棒了!可你知道吗?如果你手里的冰淇淋已经是个大桶,换成一大球,那种变化你可能就不觉得那么明显了。
这就是韦伯费希纳定律的精髓:我们的感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 音乐中的韦伯费希纳定律2.1 声音的大小你有没有注意到,听音乐的时候,音量的变化对我们的感受影响巨大。
比如,你听到一首歌,在小音量下是那种轻轻哼唱的感觉,声音突然放大,你会觉得好像整个房间都在唱。
这种变化让人兴奋!但如果你已经把音量调到最高,再加一点,你可能只会觉得耳朵有点刺痛,而不会觉得“哇,这个音好炸!”所以说,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音量的微妙变化,韦伯费希纳定律在这儿可谓是大显身手。
2.2 色彩的感知再来聊聊色彩吧!想象一下,你在选择一件衣服,面前有一堆颜色的衬衫。
你看到一件鲜艳的红色,哇,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如果再给你看一件颜色稍微深一点的红,你可能会觉得“嗯,差不多”,而不是像第一次看到那样惊艳。
韦伯费希纳定律就告诉我们,色彩的变化其实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的基础上,变化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3.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1 购物时的选择说到购物,你一定经历过这种情景:走进超市,眼花缭乱的商品让你目不暇接。
你手里拿着一盒牛奶,看看价格,觉得还行。
但是,突然有个促销员来告诉你“买一送一!”这时候,脑袋里冒出的想法就是“哇,太划算了!”其实,根据韦伯费希纳定律,你的感知是基于你已经知道的价格。
这种相对的感知让你更容易做出决定,真是购物的秘密武器啊!3.2 饮食的变化再说说吃的,嘿,谁不喜欢美食呢?你去餐厅点了一道菜,味道真的好到爆,结果下次再去点同样的菜,你却觉得味道没那么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