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走近我们的老师人教(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6.48 MB
- 文档页数:12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知道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和感恩老师。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2.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与老师良好沟通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关心和尊重老师。
2. 如何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位模拟老师。
教学过程:第一章:认识老师1. 导入:通过课件或视频,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环境和日常生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认识和感受。
3. 讲解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第二章:了解老师的工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位模拟老师。
2. 各组学生模拟老师的工作场景,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
3. 其他学生观察并分享感受,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
第三章:与老师沟通1. 情景剧:设计与老师沟通的场景,让学生表演。
2. 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沟通的经历,交流沟通技巧。
第四章:尊重和感恩老师1. 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2. 讲解尊重和感恩老师的具体表现。
3. 观看相关视频,感受尊敬和感恩老师的重要性。
第五章:实践活动1. 设计一次以尊敬老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参与。
2.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项尊敬老师的实际行动。
3. 分享实际行动的成果,交流尊敬老师的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尊敬老师的认识和体会。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将尊敬老师理念付诸实践的能力。
3. 收集中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第六章:学会倾听与理解1. 情景剧:设计与老师沟通的场景,让学生表演。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如何倾听老师的讲解,并与老师进行互动。
3. 讲解倾听与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和理解。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学校的作用。
2.情感与态度体会学校带给我们的好处,并学会为其出力。
3.过程与方法通过辩论与调查等活动了解学校的作用,并为其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的作用。
【教学难点】为学校建设提出建议。
【教学准备】教师:义务教育法相关资料与课件。
学生:校园调查报告。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我们爱老师》导入新课。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我和老师的故事教师: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我们成长。
我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看教材P32页图文,说说下列小朋友与老师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分享一下,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学生交流: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给我讲题……教师: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教师: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在管闲事,你是怎么想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老师有时候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你的时候。
看看下面的事例,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例1:刚把地面扫干净,不知道谁又丢了纸屑,老师缺批评我扫地不认真。
真是冤枉……例2:老师好像总是喜欢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我也很想回答,但老师总是不点我名。
我真不服气……学生交流总结:当老师的批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
提出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
教师:请选择一位老师,看一看他的任课表,观察一下他的学校生活,把他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涂在下表空白处。
如果是同时教几个班,别忘了把他和其他班同学在一起的时间也涂上。
活动二: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老师的工作很多也很辛苦,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学生交流:我要认真写字。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人教(新版)教学目标:1.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认识教师工作的辛苦。
2.通过课堂教学,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如奉献、敬业、爱);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教师,热爱老师。
3.通过调查和体验活动,增强对老师的亲近感,学会尊敬老师和尊重学校里的其他工作人员。
4.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研究知识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并学会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知道老师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辛勤地工作着,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从而尊敬老师、尊重学校里的工作人员。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体验,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理解和尊重老师,体谅和关心老师,进而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视频、卡片。
学生准备:教师采访提纲(内容涉及:教师姓名、任教学科、工作年限,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遇到过的感动、开心或烦恼的事情,如何坚持下来这种辛苦工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有一种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同学们知道这说的是哪种职业吗?学生:老师!教师:没错!我也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骄傲。
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学生:老师教我们研究知识。
教师:同学们好比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着我们,用知识、道德浇灌我们,陪伴我们成长,引导我们如何做人。
我们和老师之间,也发生过许多难忘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我们的老师,讲讲我们和老师之间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问答,引出本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的主题。
】二、自由讨论出示教材第32页“交流园”图片)教师:同学们,你们看出来图上画的都是什么人吗?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1:秋游的时候,老师和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开心了!学生2:上星期三下雨,老师把我拉到他的伞下,我一点儿也没有被雨淋到,老师的肩膀却淋湿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教案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课标内容】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第2条“尊敬教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的第二课。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和老师的故事”,从学生与教师交往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用具体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感恩教师,理解教师,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学会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老师,您辛苦了”,主要从理性分析入手,一步步剖析教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带领学生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辛苦,是什么支持教师承担着这些工作,进而在行动上学会为教师分忧减负,学会尊重教师,珍惜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学情阐发】儿童对于教师的工作了解的模糊化和碎片化。
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但是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仅限于与教师接触的部分。
课余时间教师做些什么,怎么备课,还承担着哪些工作职责,喜欢什么,会因为什么而烦恼……对于这些学生是不了解的。
平时也懂得在一定程度上尊敬老师,但是有些学生会存在“学得好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和老师没多大关系”的思想,对老师的尊敬出于表面而并非发自真心。
因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真正懂得尊师。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走进我们的教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加深尊师、爱师的情感。
2.学会如何与老师沟通,具有初步的师生交往能力。
3.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生切实认识到教师的辛苦,因而理解教师、体谅教师。
2.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学会与教师沟通,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资源】1.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学生回忆和教师之间的故事。
三年级上册品德道德与法治教案——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知道老师工作的辛苦。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 教育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
2. 培养学生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教学难点:1. 教育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对老师的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对老师的印象,引出本课主题——走近我们的老师。
2. 出示老师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老师的特点。
二、(15分钟)1. 讲解老师的工作特点,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如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敬和热爱老师,教育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互动环节(5分钟)1. 分组讨论:如何尊敬和热爱我们的老师?2. 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如给老师送上一份心意、主动与老师沟通等。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课内容,让学生强调尊敬和热爱老师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老师的工作特点和辛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情感。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尊敬和热爱老师的含义,避免过于表面化的表达。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老师的指导。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思考等。
3. 讲解倾听和理解老师指导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倾听、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