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从产品代工到自主品牌的战略转型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htc为什么衰落HTC为什么衰落近几年来,曾经风靡一时的HTC(High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逐渐衰落。
诸多原因导致了HTC的衰落,包括公司内部管理失策、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创新不足等等。
本文将就这些原因进行探讨,并分析HTC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重新崛起。
首先,HTC的管理失策是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管理层的不当决策和缺乏战略规划,HTC在过去的几年中错失了重要的市场机遇。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HTC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策略,转型为一家手机硬件公司,并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竞争对手如苹果、三星等公司。
其次,HTC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未能保持领先地位。
过去几年来,中国公司如华为、小米等迅速崛起,给HTC的市场份额带来了巨大压力。
这些中国手机厂商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紧随市场潮流的创新能力,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
与此同时,苹果和三星等国际品牌也纷纷推出创新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HTC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导致了市场份额的流失。
此外,HTC的产品创新不足也是衰落的原因之一。
虽然HTC在过去推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例如HTC One系列手机,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并未获得足够的关注和销量。
相比之下,苹果的iPhone和三星的Galaxy系列手机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吸引力。
HTC在产品设计上缺乏独特之处,未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导致了衰落。
另外,HTC在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也存在不足。
相比之下,苹果和三星等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营销和宣传,从而扩大了他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认知度。
而HTC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价值不高。
因此,HTC面临着推广和营销方面的挑战。
然而,HTC并非没有机会重新崛起。
为了重振品牌和公司声誉,HTC可以采取一些关键措施。
首先,HTC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流程,并加强团队协作,HTC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键入文字]
寻求自救的HTC需要这几个战略转变
在年前联想收购案悬而未决之时,HTC和黑莓都是重点怀疑对象。
以下就是为您提供的自救的HTC需要这几个战略转变。
在年前联想收购案悬而未决之时,HTC和黑莓都是重点怀疑对象。
特别是在HTC长达两年的营收下滑、股价跳水80%、连续两季度营业亏损以及被不少分析师定为卖出评级后,摆在HTC面前的路线似乎剩下的不多,比如卖掉或重回外包厂商。
但HTC 高层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出HTC将走上变革路的决心,而主要方向则有以下几点:
1、推广150-300美元间产品,抢占中端市场
根据新浪科技援引上周HTC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王雪红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的表态:
我们去年的问题在于,我们只关注旗舰产品,忽视了体量巨大的中端市场。
可见HTC已经开始察觉不能仅依靠高端市场过活,但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报道,售价不足150美元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增速最快;而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提供的数据显示,HTC的全球份额仅剩2%。
目前价格低、配置高的手机成为最有力的消费增长点,而HTC中国网站上目前销售的53款手机中,只有两
1。
HTC 转型阵痛:裁员15% 不得已跑去发展中国家卖
低端机
陷入经营困境的中国台湾手机制造商HTC,早前实施重大裁员和重组计划,宣布聚焦三大领域。
其中在智能手机市场,进一步缩减产品线聚焦高端手机,包括从中端市场淡出。
然而令人看不懂的是,HTC 的手机转型战略颇为混乱,近期又进入了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销售一两百美元的低端手机。
HTC 历史上一直看不上低端市场,其传统产品线以超过400 美元的中端和高端手机为主。
在过去几年中,发展中国家低于两百美元的低端廉价安卓手机市场爆发,中国高性价比军团异军突起,陷入困境的摩托罗拉移动也靠低端市场获得了喘息机会,不过与此同时,HTC 却踏空了这轮市场,市场份额却急速下滑。
今年初,HTC 已经宣布了重大重组计划,全球裁员15%,缩减三分之一的运营费用。
除了在虚拟现实领域增加投资之外,在手机领域,HTC 高管宣布将缩减机型继续和三星苹果鏖战高端市场,将从中端市场淡出。
不过据外媒报道,已经宣布瘦身战略的HTC,最近却进入了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销售一些价格低廉的安卓手机。
这种举动,和公开对外宣布的转型战略大相径庭,低端手机也并非HTC 的强项。
据报道,HTC 最近和一家本地伙伴公司合作,进入了孟加拉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六款中低端手机,其中包括渴望系列。
价格最低者为150 美元左右。
就在两周之前,HTC 的低端手机也进入了另外一个南亚发展中国家斯里兰卡。
这表明进入发展中国家销售低端机,是HTC 内部有计划的行动。
HTC的战略产品种类:智能型手机:Android系统:G1-----G16,Windows系统:旗舰机型HD 系列等平板电脑:Flyer市场细分深度定制和社交服务为国内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及香港的QteK、台湾的中华电信、英国O2电讯、法国Orange、德国T-Mobile、北美AT&T等众多电信运营商制作定制机。
现在的智能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就是做社交业务——比如聊QQ,写微博。
HTC接连和新浪以及腾讯推出深度定制智能手机。
在与新浪微博合作发布微客手机之后,HTC又与另一互联网巨头腾讯合作,发布深度定制智能手机HTC chacha手机。
地域范围全球策略,精心雕琢HTC品牌如今HTC在全球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智能手机品牌,但面对激烈的市场,只有敢于不断“打败自己”的品牌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因此HTC进入了品牌建设的第三阶段,即向全方位的品牌管理公司转型。
正如HTC CEO周永明先生所说:“HTC要成为全方位品牌经营管理公司。
我们不仅要做一个科技品牌,更要打造一个真正的生活消费品牌,获得消费者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喜爱。
”简单的表述却蕴含着HTC对未来的美好规划,而这一切的基石便是HTC的品牌理念“quietly brilliant”。
本地优化,量身打造中国特色中国市场是HTC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殊性的市场之一。
而HTC 也制定了全新策略,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HTC行货产品的优势。
HTC制定了全球统一的定价,并加快了新产品引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且新品全球同步发行。
与此同时HTC也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更多独有的产品,全力加强与中国地区运营商的合作,为中国消费者购买HTC行货产品,提供更多途径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HTC加强与中国市场伙伴的合作,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完善HTC Sense的体验,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服务。
并且大力发展建设覆盖全国重点城市的体验店和销售专区,真正为中国用户更好的体验HTC “quietly brilliant”的品牌理念而努力。
htc精准营销策划方案第一节:市场分析1.1 行业背景对于手机行业而言,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度较高。
用户对于手机的需求逐渐从通信工具转变为生活娱乐和工作助手。
同时,智能手机市场也面临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用户对于新型手机的需求不断提升。
1.2 HTC市场现状HTC是一家台湾手机制造企业,始终以创新和品质为核心竞争力。
然而,近年来HTC在市场份额和销量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战,其一些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导致了公司的经营困境。
1.3 品牌定位和目标用户HTC以创新和设计为核心价值,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智能手机。
在品牌定位上,HTC应该注重凸显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产品推向年轻和时尚的用户,同时也应该关注中高端市场。
通过加强品牌与用户的情感连接,提高客户粘性。
第二节:目标设定2.1 品牌目标- 提升HTC品牌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 提高HTC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占比。
- 增加HTC智能手机的销量和利润。
2.2 营销目标- 增加年轻用户群体的关注度和购买意愿。
- 提升HTC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 提高用户对于HTC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
第三节:目标用户细分3.1 年龄段:18-35岁- 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对于智能手机有强烈的需求。
- 对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较高。
- 更注重手机的时尚和个性化设计。
3.2 收入水平:中高收入阶层- 有一定的购买力。
- 对于手机的品质要求较高。
- 愿意为高端智能手机支付更高的价格。
3.3 地域:城市居民- 更易接触到新产品和新趋势。
- 有更多购买渠道和选择。
第四节:营销策略4.1 品牌定位- 突出HTC品牌的创新和设计元素。
- 强调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 将品牌形象定位为时尚、个性化和高端。
4.2 商品策略- 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
- 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变化。
- 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4.3 定价策略- 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制定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HTC的战略分析HTC品牌战略分析1.公司简介HTC,即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igh Technology Computer Corporation),也简称宏达或宏达电,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手机,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台湾省桃园县。
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经发展出强大的研发能力、开创了许多全新的设计和产品的创新,并为全球电信产业的业者和经销商推出技术领先的PDA及智能手机产品。
2. HTC面临的重要的外部机会与威胁机会(1)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潜在用户截止2010年10月份我国的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8亿户,占领全球16%手机用户消费市场,市场份额占全球第一。
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达2亿台,其中智能手机份额为18%,且不断的有上升的趋势。
IDC《中国2010年第四季度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预计,未来5年中国手机市场中,智能手机替换传统手机的趋势将日益明显,未来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
(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细分不够完善目前智能手机刚刚开始细分市场,智能手机按配置分为高端、中高端、中端、中低端和低端手机,高端市场已经被国外厂商所控制,并且“高端”让它仅仅覆盖有限的受众群。
HTC主要做的是中高端手机,但是目前国内低端智能手机的市场十分巨大,零售价1500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已占所有智能手机销量的50%,尤其是千元以下智能手机的销量增速超过1000-1500元的智能手机。
在这种情况下HTC应适当生产中端以及低端的智能手机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智能手机按款式潮流和体验分又可分为女性手机、医用手机、甚至军用手机等等,更多满足市场特殊体验要求的手机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3)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忠诚度低根据调查表明,在中国智能手机的品牌忠诚度普遍较低,高端智能手机除了苹果的iphone凭借其高端的科技以及独树一帜的款式获得较高的忠诚度外,其他高端智能手机如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的忠诚度较低,大部分的手机用户对购置新机时的品牌选择持开放态度。
从HTC看中国企业的转型之道HTC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对一个产业的看法。
可以说,HTC正在改变智能手机产业,继而改变世界对智能手机的态度;世界正在看着这个仅利用不到4年时间便可以与智能手机领域堪称“不可一世”的手机厂商苹果较上几股劲的代加工企业如何通过自己的战略谋术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也在倾听着HTC继而与世界开始怎样的品牌沟通!而去年7月在中国大陆市场开始全面营运的HTC,给予中国更多的是惊喜与羡慕之外的思考:中国的代加工企业如何改变自身命运,用品牌与企业家的胸怀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格局!(一直定位为成长性与转型企业提供策划服务的杭州策划公司、杭州品牌策划公司弘道经邦策划,将深入分析HTC 的转型之道,通过总结性思想与洞察性目光为正在踌躇中的企业提供一点思考方向,也算是这篇文章的价值了,也不枉深夜挑灯。
)HTC,世界看你变!HTC的出现,改变了世界对一个产业的看法。
可以说,HTC正在改变智能手机产业,继而改变世界对智能手机的态度;世界正在看着这个仅利用不到4年时间便可以与智能手机领域堪称“不可一世”的手机厂商苹果较上几股劲的代加工企业如何通过自己的战略谋术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也在倾听着HTC继而与世界开始怎样的品牌沟通!而去年7月在中国大陆市场开始全面营运的HTC,给予中国更多的是惊喜与羡慕之外的思考:中国的代加工企业如何改变自身命运,用品牌与企业家的胸怀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格局!HTC的品牌气度决定着HTC的品牌格局在分析HTC成功背后原因之前,我们必须给予自己一个思考:HTC品牌的背后是人的力量,而更多的是企业家的力量!在我看来,企业家的胸怀决定着品牌的气度,而品牌的气度更是决定着品牌的格局!HTC在中国乃至国际市场已经越来越显现自己的品牌格局,而这一品牌格局与HTC的CEO周永明是分不开的。
相关媒体上刊登:有人问周永明,HTC最大的竞争者是谁?是不是苹果?他不耐烦地回答道,“HTC就是HTC。
HTC从产品代工到自主品牌的战略转型(整理自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05-28 09:53:54)转载▼标签:财经分类:企业论道关键词:“做有价值的事去改变产业甚至改变世界”这是每个产业人的梦想。
Magic lab—魔术师创新研发中心;通过产品的细节来向客户传递品牌精神;创新就是不能一成不变。
研发团队要不断探索各种可能性,但在最终产品推出前,我们需要保证拥有最棒的体验和最佳的定位。
希望推出的是一款优秀且独特的产品。
过去十年里,从代工转型品牌几乎成为台湾制造业的魔咒,曾经的电子巨头纷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HTC不同,自1997年成立以来,只在最初几年,由于产品过于超前、缺乏市场陷入困境,后来一直没有称得上劫难的事件光顾这家公司。
它甚至幸运地成为微软、Google这些科技巨头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统计数据显示,HTC已经成为继诺基亚、黑莓、苹果之后的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
过去的一年里,在智能手机争夺最激烈的北美市场,HTC 的市场占有率上升明显。
周永明认为,其中关键在于HTC的技术积累。
2003年HTC还有相当高的代工利润,但智能手机成为产业趋势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
周永明注意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作为一家拥有技术积累的代工厂商,HTC在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仅仅通过合作伙伴,很难发挥最大的价值,而这反过来会阻碍公司的创新能量放大。
”因此,HTC “与其很小的存在,不如放手一搏。
”但在当时,台湾当地由来已久的代工文化对于品牌转型阻力之大超出想象,彼时明基刚刚搭上6亿欧元,泥足深陷难以脱身。
这个议题在内部不断讨论,“讨论的时间有三年之久,很多时候争论激烈。
最后,董事会考虑了最坏的后果,是仅仅扭伤了脚还是会死掉,最后觉得不会死掉,失败能够重新来过。
”(居安思危,不安于现状,敢于革新和挑战是HTC 成功转型的重要原因)三年时间里,董事会对业务结构进行了有意的调整,确定了HTC的战略转型。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品牌化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使HTC的代工方向开始转移,由之前的服务品牌厂商转向电信运营商定制。
2003年初,HTC帮助康柏研发全球第一款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但项目完成时,康柏公司内部发生变动,周永明只能硬着头皮到欧洲找电信运营商寻求合作,这款产品最终打动了英国电信,与英国电信的合作,成为HTC和诸多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的开端。
直接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不仅绕开了手机厂商这个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HTC作为代工厂商,与电信运营商分享的是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价值,不存在同业互竞,从而为其打造自有品牌铺平道路。
2006年6月,自认准备万无一失的HTC,开启品牌征途。
打造自有品牌,导致惠普、PALM等代工客户纷纷转投新的代工厂商。
最初的情景看起来不妙,HTC股价自千元腰斩,一泻千里。
周永明去和客户沟通,谦逊但坚定:“你说NO,我们就会尊重你。
我希望有一天你会主动来问我‘是不是可以用HTC的品牌’。
”周永明清楚HTC有说这句话的底气,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决定了HTC是一家优秀的代工厂商。
最后代工客户终于意识到,HTC并非只是简单的代工厂商,而是值得合作的对象。
其中一些代工客户慢慢接受了HTC的自有品牌。
2007年,HTC推出Touch,销量超过300万,与随后上市的一代iPhone600万的销量虽有差距,但作为推行自有品牌后的第一款机器,显然是个惊喜。
转型一年之后,HTC代工业务持续减少,毛利却屡创新高。
以往的技术积累虽然带来了销量的成功,但这不意味着品牌成功建立。
如同一个四面体突然变成了多棱镜,公司必须以更多不同的侧面来面对大众。
这些侧面,甚至连周永明都不清楚应该是怎样的状态。
“当时公司宣布做品牌之时,股价暴跌的情况本来不是一定要发生。
台湾民众对于代工企业转做品牌很敏感,但我们处境不同,我们是行业领导者。
这些我们并没有和外界沟通过。
”周永明本能地意识到公司面临的最急切问题是聚揽人才。
现任创意长的陆学森,之前就职于微软,负责XBOX游戏机等移动产品的创意和设计,还曾经就职于耐克企业形象设计师。
周永明现在还能想起他说服陆学森的情景,他飞到西雅图,进行了一场长达五个小时的谈话。
周永明并不是说话有蛊惑力的人,但陆学森被一句话打动了,“做有价值的事,改变产业甚至改变世界”,就这样陆学森离开了工作十年的微软。
凭着谦逊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周永明搜罗的人才不止一位。
行销长王景弘的加入是另外一个故事。
出身麻省理工和哈佛的他,早前创立过两家软件公司,赚得盆满钵溢。
见到周永明之前,他也只是从网络上知道这家公司而已,周永明也并不熟悉王景弘,但他直接说,“你先到公司,我们需要你,来了之后再想做什么。
”后来王景弘主持了Magic Lab。
当时已经做到中国副总裁职务的庄正松也离开了惠普,“人生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如果我晚点加入,说不定HTC已经很成功。
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
”这样的信念让HTC聚拢了大批人才。
这些来自外部的人形形色色,带着不同的风格,给HTC原来古板的工程师文化带来很大冲击。
这些人带来的新的管理和创新的模式,完全改变了台湾代工企业的传统模式。
周永明带领HTC除了专注技术的领先之外,也把创新创意视为HTC的头等大事。
设立研发中心时,周永明认为,创新就要从名字开始。
王景弘负责这个新项目,带领这个50人组成的新团队,脑力激荡之后,研发中心最后变成了Magic Lab,所有人名片的头衔变成了巫师、魔术师,不一而足。
代工企业强调压缩成本,这一开始就不是HTC的风格。
在Magic Lab中,魔术师最重要的就是想出新的点子,为了激发团队的创意,王景弘建立了Magic Lab 的招商大会制度,任何人可以举办招商大会,公开征求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自己想出的创意案。
所以在HTC内部,部门的区隔并不明显,2007年研发钻石机时,硬件、软件、无线等所有部门都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虚拟的新部门,“这样的合作无疑更紧密,效率更高。
“5分钟就可以探索一个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而按照原来的程序,大概需要2个礼拜来解决。
”当一个创意真正变成一个项目之后,这里的气场就发生巨大变化。
现今,HTC的任何一款产品发布,现场都能够出现最有当地影响力的媒体。
这是因为HTC又占到另外一个巨人—Google的肩膀上。
HTC不再是HTC,而是Gphone的化身。
能够与Google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源于周永明与Android项目负责人Andy Rubin的私人关系,在Google尚未收购Android之前,周永明与Andy Rubin一起讨论如何将移动的互联网体验做得更好,并且一起合作。
这个故事被砸开的彩蛋是Android后来被Google收购,然后随着Google与苹果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HTC变得万众瞩目。
“这件事情对品牌发展有很大帮助,我们当时并没有想到。
”周永明说。
(合纵连横,产业合作的前提是自己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实力)在Google Android这个开源的平台上,HTC秉承一贯理念,努力建立有区隔的价值。
比如在手机产业上,如何避免与三星、摩托罗拉等手机厂商同质化的竞争。
对此,HTC手机的区隔价值体现在其设计的Sense UI界面。
如果外面晴天,屏幕就是温暖的颜色,如果外面下雨,屏幕就是湿漉漉的感觉。
HTC Sense凭借着这些小而有趣的体验已经逐渐形成品牌。
王景弘说,这不是简单的UI,是HTC希望传达的品牌精神。
HTC Sense来自倾听与观察使用者生活,并以沟通的方式,努力让手机做到更懂你。
为了实现区隔价值,从周永明开始,公司上下就努力明白一件事情,硬件差异很容易消失,界面设计和开发,能够凸显品牌价值。
所以对于软件设计,HTC这间以代工起家,技术导向的公司,在设计这件事上,展现出了台湾品牌中难得的重视与认真。
(重视客户使用体验,强调功能实用性和人性化使用)周永明语录:宏达电的哲学是合作为先,做生意并非只有竞争这一种关系。
有时候你需要为自己寻找一个特殊的定位或价值,没有哪种模式是绝对好的。
谦卑是一种美德,只有谦卑你才能听到来自合作伙伴、消费者的声音。
如果你总是耀武扬威,永远在比较谁更强势,合作就没有可能实现。
(谦虚敬重,协作共赢)建立自主品牌的初衷,从开始的多普达,到运营商定制再到手机制造,做自己的品牌,使我们从后台慢慢走到前台。
这是因为帮人家代工,不能把自己的东西加进去,你让我给你沏一杯茶,我就做。
其实我希望每一杯茶都可以加方糖,我希望每一杯茶是甜的,茶的味道多元化,会好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走到前台才行,我们的理念是希望能够感动每个消费者,让消费者有好的体验。
为了HTC Sense我们一定要走到前台,成立品牌。
跟其他Android的品牌手机相比,HTC有很深的技术的沉淀和内涵。
为什么HTC大部分时间是第一个出来,比如第一台在CDMA运行的手机,这就是靠工夫了,为什么有的厂家不能出新的东西,为什么国产品牌很难生产出来Android的手机,第一个版永远不是国内的品牌来做,这都和技术有关。
(作为生产者,技术永远是经营的基石)手机可以是内容消费设备——你会用它来看电影;可以是阅读设备——屏幕足够大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阅读。
而且移动互联网将继续创新,手机钱包可能是未来几年的一个增长点。
另外在教育、医疗、能源领域,智能手机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智能手机,理论上应该是有所谓的运算能力,有很多的系统已经有了,包括以前的品牌,以前定义为功能机的手机也有运算能力,但那些应用相对比较封闭。
我觉得智能系统跟功能机最大的分别在于智能操作系统给大家的感觉是对外的接口,能够有一个很大的开发团队跟你开发(开放的平台和丰富的功能应用),这是智能系统才有。
在过去两年里,“Quietly Brilliant(低调卓越)”是HTC在致力实现的品牌目标,这完全区别于苹果张扬的品牌个性。
正如公司的总裁周永明先生所言,“我们不需要大声,但我对HTC的创新很有信心,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抄袭别人。
”(抄袭虽然有利于眼前的利益,但也失去了自主发展奋斗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