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狂犬病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狂犬病的预防教案教案标题:狂犬病的预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狂犬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危害。
2. 掌握预防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预防狂犬病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狂犬病的概念和病因。
2.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3.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你们是否了解狂犬病?它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狂犬病是如何传播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狂犬病的概念和病因。
2. 介绍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3. 解释狂犬病对人类的威胁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三、预防知识传授(20分钟)1. 介绍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疑似患病的动物。
- 避免与流浪犬接触,及时报告当地动物控制部门。
- 养宠物犬要定期接种狂犬疫苗。
- 在疫区或旅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手套。
2. 强调应急处理方法:- 若被狗咬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伤口。
- 就医时告知医生被狗咬伤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提供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以及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狂犬病的预防知识要点。
2. 评价学生对狂犬病预防教育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
2. 狂犬病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狂犬病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和应急处理方法的理解。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动物控制部门或动物收容所,了解更多关于狂犬病预防的实际工作。
2. 鼓励学生制作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向家人、朋友和社区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狂犬病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1.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增强幼儿对生命的尊重。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2. 狂犬病预防宣传册。
3. 模拟场景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故事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狂犬病的基本知识。
2. 提问:你们知道狂犬病是什么吗?它是怎么传播的?二、了解狂犬病1. 教师利用课件、图片、视频等,向幼儿介绍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2. 举例说明狂犬病的传播途径:被疯狗咬伤、抓伤等。
3. 介绍狂犬病的症状:发热、头痛、呕吐、流口水、吞咽困难、兴奋或抑郁、恐水、怕风等。
4. 强调狂犬病的预防措施:a. 避免与疯狗、流浪狗等动物接触。
b. 如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及时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三、模拟场景1. 教师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被咬伤的幼儿、救助者、医生等。
2. 让幼儿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如何处理被动物咬伤的情况,如清洗伤口、寻求帮助等。
四、互动游戏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狂犬病预防知识问答”游戏。
2. 提问:狂犬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如何预防狂犬病?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回答正确问题的幼儿可获得小奖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如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他人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场景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狂犬病预防措施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互动游戏中的参与度,了解幼儿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幼儿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延伸: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了解狂犬病的相关知识。
《狂犬普及主题活动方案策划》篇一一、活动背景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巨大的健康威胁。
由于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加之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狂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较高。
为了增强公众对狂犬病的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计划开展一次狂犬普及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2. 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3. 促进社会各界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三、活动主题“科学预防狂犬病,共建健康家园”四、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就狂犬病的危害、预防措施、治疗方式等做详细讲解;2. 宣传展览:通过展板、海报等形式,展示狂犬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和典型案例;3. 互动问答:设置互动问答环节,让公众在听讲过程中提出问题,专家现场解答;4. 发放宣传资料:向公众发放狂犬病防治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等;5. 现场咨询:设立咨询台,为公众提供现场咨询和解答服务。
五、活动策划1. 时间安排:活动时间选择在周末高峰时段,持续一整天;2. 地点选择: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或社区活动中心;3. 人员组织: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执行等工作;4. 物资准备:准备讲座设备、展板、海报、宣传册、咨询台等物资;5. 媒体宣传:通过社交媒体、社区公告等途径进行活动宣传。
六、活动宣传1. 通过社交媒体、网站等渠道发布活动信息;2. 在社区、学校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活动主题和目的;3. 制作短视频或音频进行网络传播,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普及狂犬病知识;4. 联系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七、活动执行1. 活动当天提前布置好现场,包括展板、海报等宣传资料和讲座设备;2. 活动开始前进行现场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3. 活动过程中严格按照策划方案执行,确保各项环节顺利进行;4. 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收集公众反馈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预防狂犬病安全健康教育教案(6篇)预防狂犬病安全健康教育教案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狂犬病的危害,从而引起对本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以便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狂犬及可疑狂犬的识别。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狂犬病的事例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入:1、师:老师这里有个谜语大家猜猜看。
师:喜欢小动物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你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学生自由发言)二、交流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搜集到的资料,感受猫、狗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1、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师:很多同学都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
老师知道大家都非常有爱心,都能够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老师非常高兴。
师:那你和小动物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不快的事情?(学生交流)师: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习性,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和它们相处,就有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
,被猫、狗抓伤或咬伤以后,最容易引发的“狂犬病”就是最致命的一种危害。
师:谁来把你搜集到的被猫、狗抓、咬伤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2、看影片。
预防狂犬病安全健康教育教案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并了解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及关键措施。
难点:狂犬病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过程1、调查:哪些学生家养有小动物?2、了解:养小动物的目的是什么?知道养小动物存在的危险在哪吗?3、导入本课课题:预防狂犬病4、学生分组对自行查找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5、请小组长介绍狂犬病的病因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教师补充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或抓伤而被感染,所以又叫疯狗病。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病犬的唾液中,在发病前数天已具有传染性。
如被病犬咬伤或抓伤,病毒就会通过被咬伤口侵入体内,也可是有病毒的唾液碰到了原来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而感染,也可是剥病兽的皮或吃病兽的肉而被感染。
预防狂犬病教案引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感染病,通过病毒携带的动物的咬伤或者唾液传播给人类。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狂犬病的教案,以匡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了解狂犬病的基本知识1.1 狂犬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病毒携带的动物的咬伤或者唾液传播给人类。
常见的传播动物包括狗、猫、狐狸等。
1.2 狂犬病的症状和发展过程狂犬病的潜伏期普通为1-3个月,但也可能长达数年。
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浮现焦虑、抽搐、痉挛等症状。
最终,病情会发展到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瘫痪和死亡。
1.3 狂犬病的危害和全球状况狂犬病每年导致数万人死亡,世界各地都存在狂犬病的风险。
特殊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条件和防控措施的不足,狂犬病的传播更加严重。
二、预防狂犬病的措施2.1 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们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特殊是在疫情高发地区或者接触野生动物的人群。
2.2 避免与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接触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特别是疑似携带病毒的动物,如流浪狗、猫等。
同时,不要随意触摸或者喂食不认识的动物,以免被咬伤或者抓伤。
2.3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时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动物后。
同时,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三、处理动物咬伤事件的应急措施3.1 清洗伤口如果被动物咬伤,应即将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用温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然后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
3.2 寻求医疗救助无论咬伤情况轻重,都应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医生会根据伤情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
3.3 观察动物情况如果被动物咬伤,应尽量留住动物,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观察动物的行为和健康状况,以便医生和防控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预防狂犬病》教案预防狂犬病教案引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可以通过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预防狂犬病,包括认识狂犬病、接种疫苗、避免接触疑似感染动物以及紧急处理措施。
一、认识狂犬病1.1 狂犬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传播途径是病毒通过犬类、猫类等动物的唾液进入人体。
人类感染后,病毒会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
1.2 狂犬病的症状和危害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个月至1年,患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水、痉挛、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极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1.3 狂犬病的高发地区和季节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狂犬病的发病率较高。
狂犬病的发病季节通常与犬类繁殖季节和疫苗接种情况有关。
二、接种疫苗2.1 狂犬病疫苗的种类和接种途径目前,常用的狂犬病疫苗有灭活疫苗和人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通常通过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
2.2 疫苗接种的时间和剂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在动物咬伤或有狂犬病风险的情况下尽早进行。
一般情况下,疫苗接种需要进行5针,分别在0、3、7、14和28天接种。
2.3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需要密切观察接种者的身体反应。
如果出现发热、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情况。
三、避免接触疑似感染动物3.1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潜在传播源之一,尤其是狐狸、狼、猫熊等。
在野外活动时,应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并远离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地区。
3.2 禁止接触流浪犬和猫流浪犬和猫是狂犬病的传播媒介之一。
在公共场所,应尽量避免与流浪犬和猫接触,特别是不要随意触摸、喂食或抱持它们。
3.3 注意家养宠物的健康管理家养宠物是狂犬病的潜在传播源,主人应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注意宠物的健康管理,避免宠物与其他动物或人接触。
《预防狂犬病》教案标题:预防狂犬病教案引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犬类动物传播给人类。
为了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狂犬病。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预防狂犬病的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狂犬病的威胁。
一、狂犬病的传播途径1.1 狂犬病主要通过犬类动物传播给人类,也可以通过其他犬科动物传播。
1.2 狂犬病病毒存在于犬类动物的唾液中,主要通过受伤或被咬伤的方式传播给人类。
1.3 狂犬病病毒还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因此需要警惕不明原因的伤口和接触动物后要及时清洁。
二、预防狂犬病的措施2.1 注重犬只的疫苗接种,定期带犬只到宠物医院接种疫苗。
2.2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疑似患病的动物。
2.3 避免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接触流浪犬或其他犬类动物。
三、狂犬病的早期症状3.1 狂犬病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3.2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肌肉疼痛、咽喉疼痛等症状。
3.3 在发病后1-2周内,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狂躁、抽搐、痉挛等。
四、处理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情况4.1 如果被犬类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清洁伤口,并前往医院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
4.2 如果接触了疑似患病的犬类动物,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接受相关检测。
4.3 在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五、加强宣传教育5.1 加强对狂犬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2 鼓励养犬人士定期带犬只接种疫苗,避免犬只成为狂犬病的传播源。
5.3 提倡文明养犬,避免流浪犬问题的恶化,减少狂犬病传播的可能性。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预防狂犬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狂犬病防控工作,做好自我保护。
预防狂犬病教案引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命疾病,它可以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为了保护人类免受狂犬病的侵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预防狂犬病的教案,包括接种疫苗、避免动物接触、及时处理动物咬伤等方面。
一、接种疫苗1.1 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疫苗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狂犬病病毒产生抗体,从而提供保护。
1.2 狂犬病疫苗接种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通常是在儿童时期进行初次接种,然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加强针接种,以保持免疫效果。
1.3 对于高风险职业人群,如兽医、动物救助人员等,应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的加强针接种,以确保其长期免疫力。
二、避免动物接触2.1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野生动物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与其接触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2 避免与流浪狗、猫等无主动物接触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动物可能没有接种过疫苗,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较高。
2.3 当接触动物时,尽量避免与其亲密接触,特别是不要让动物的唾液接触到伤口、黏膜等易受感染的部位。
三、及时处理动物咬伤3.1 如果被动物咬伤,应立即清洗伤口。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5-10分钟,然后用肥皂或洗涤剂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3.2 咬伤后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伤口缝合、抗感染治疗等。
3.3 医生还会根据伤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如果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较高,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四、加强公众宣传教育4.1 加强狂犬病的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非常重要。
通过媒体、宣传册、社区讲座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和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4.2 针对儿童和学生群体,可以在学校开展狂犬病预防知识的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3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确保狂犬病疫苗的供应和接种工作的质量,提高社会对狂犬病预防工作的信任度。
五、加强动物疫苗接种管理5.1 对于宠物犬、猫等家养动物,应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预防狂犬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狂犬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帮助学生树立预防狂犬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宠物,避免被宠物咬伤、抓伤。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预防狂犬病的具体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狂犬病的严重性。
(2)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落实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狂犬病发作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狂犬病患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预防狂犬病。
提问: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或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狂犬病是怎么回事吗?(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狂犬病的定义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 100%。
2、狂犬病的传播途径(1)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
(2)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的唾液、血液等。
3、狂犬病的症状(1)潜伏期:一般为 1-3 个月,短则不到一周,长则一年以上。
(2)前驱期:患者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对声音、光线等刺激敏感。
(3)兴奋期:患者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4)麻痹期:患者逐渐进入昏迷状态,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被动物咬伤、抓伤?2、如果不小心被动物咬伤、抓伤,应该怎么做?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四)预防狂犬病的方法(15 分钟)1、管理好宠物(1)定期给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
(2)给宠物佩戴标识牌。
(3)避免宠物接触野生动物。
2、注意自身防护(1)不招惹、挑逗陌生的动物。
(2)与宠物玩耍时,注意不要被咬伤、抓伤。
健康教育狂犬病的预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狂犬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 学会正确的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狂犬病的介绍:- 狂犬病的定义和病因。
-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 狂犬病的症状和危害。
2. 狂犬病的预防:- 公共卫生防控措施: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人兽共患病防疫工作等。
- 个人预防措施:- 避免与疑似狂犬病动物接触。
- 不随手触碰陌生动物。
- 携带合格疫苗的宠物。
- 及时处理动物咬伤伤口。
- 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狂犬病的了解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点评。
2. 狂犬病的介绍:-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狂犬病的症状和危害。
- 介绍狂犬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强调其传染性和危害性。
3. 狂犬病的预防:- 分别介绍公共卫生防控措施和个人预防措施,并解释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 针对个人预防措施,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演练相应的预防方法和技巧。
4.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狂犬病预防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际案例展示狂犬病的症状和危害。
2. 有关狂犬病的资料及宣传册。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生对狂犬病的理解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的评估。
2. 可以设计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检验学生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防疫站或动物保护机构,进一步了解相关工作和措施。
备注:1. 教案中不包含具体的标题,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添加。
2. 文中尽量避免引用相同的文字,以保证原创性。
預防狂犬病教案
教師目標:
1、使學生知道狂犬病是一種很危險的急性傳染病。
2使學生知道家畜都可能帶有狂犬病病毒。
教學重點:使學生瞭解狂犬病的一般症狀。
教學難點:瞭解狂犬病的一般症狀。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誰聽說過有人被狗咬傷的事情?
(介紹一兩則報紙上投訴被狗咬傷的報導)被狗咬傷的事時有發生,而且常會引起大家的反感,這是為什麼?
二、學習新課
1、大家可能都知道,被瘋狗咬了才會得一種病,叫什麼病?這種病嚴重嗎? 2這種病只有被瘋狗咬了才會得嗎?怎樣就會得這種病?
3、大家必須記住,只要被家畜咬傷或抓傷,都有可能被感染。
(介紹某人感染後的狀況以及發作後死亡的勢力,幫助學生瞭解狂犬病的潛伏期以及死亡
率)所以,感染上狂犬病毒是非常危險、非常可怕的事情,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那麼,怎樣預防狂犬病呢?
3、第一條說的是什麼?你逗引過狗、貓或別的家畜嗎?家畜再好玩,畢竟是畜生,避免不了會抓人、咬人。
動物園裏有些平時溫順的動物,也會突然發作傷害遊客。
所以,還是不要逗引的好。
4、第二條說的是什麼?回去以後,瞭解一下你家周圍的家犬有沒有飼養證?有沒有注射狂犬疫苗?如果沒有做,要勸他們去做。
你家裏如果養了狗,也要做好這些事情。
第三條說的是什麼?
5、捕殺無證家犬是當地有關部門的事,小學生只要反映情況,不能參加。
病畜必須捕殺,並且焚燒、深埋,絕對不能食用。
最後一條說的是什麼?
6、萬一被家畜咬傷或抓傷,必須立即按照課文上指出的:一、擠出傷口中的血液;二、清洗消毒傷口;三、趕緊到醫院注射狂犬疫苗。
板書
5、預防狂犬病
什麼是狂犬病?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在哪里?犬貓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