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狂犬病》主题班会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6.00 KB
- 文档页数:2
预防狂犬病教案引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可以通过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预防狂犬病的方法。
正文内容:1. 掌握狂犬病的基本知识1.1 了解狂犬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1.2 了解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1.3 了解狂犬病的流行状况和高风险地区1.4 了解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1.5 了解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2. 加强狂犬病的预防宣传教育2.1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2.2 向公众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2.3 通过媒体渠道传播狂犬病的预防信息2.4 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狂犬病预防宣传活动2.5 加强对养犬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养犬管理水平3. 加强犬只管理和疫苗接种3.1 加强犬只的养殖和管理,避免犬只流浪和无主犬存在3.2 定期对犬只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犬只免疫力3.3 加强犬只的健康监测和病例报告,及时发现疫情3.4 对犬只的咬伤情况进行监测和处理,减少传播风险3.5 加强犬只的饲养环境卫生管理,预防病毒传播4.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和安全行为4.1 避免与疑似患病动物接触,特别是野生动物4.2 避免与未经免疫的犬只接触4.3 出门时佩戴口罩和手套,尽量避免被动物咬伤4.4 咬伤后及时清洗伤口,并前往医院接受疫苗接种和治疗4.5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私自饲养野生动物或者患病动物5. 加强卫生环境管理和采取防控措施5.1 加强卫生环境管理,减少病毒传播途径5.2 对可能携带病毒的物体进行消毒处理5.3 加强野生动物的监测和防控工作5.4 建立狂犬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5.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总结:综上所述,预防狂犬病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
通过掌握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犬只管理和疫苗接种,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和安全行为,加强卫生环境管理和采取防控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狂犬病教案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类动物的咬伤或唾液传播给人类。
狂犬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和传染性,因此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提供有关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减少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一、狂犬病的基本知识1. 狂犬病的病原体:狂犬病病毒属于病毒门,是一种单股RNA病毒。
2.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主要通过犬类动物的咬伤或唾液传播给人类,也可以通过其他哺乳动物的咬伤传播。
3. 狂犬病的症状: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个月至数年不等,患者出现焦虑、恐水、恐光、痉挛等症状,最终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和死亡。
二、预防狂犬病的措施1. 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在受到狗咬伤或犬类动物唾液接触后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疫苗接种包括初次接种和加强免疫,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疫苗接种计划。
2. 避免接触狂犬病病毒:为了预防狂犬病,人们应该避免与狂犬病病毒直接接触。
在野外活动时,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特别是不要触摸或喂养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
3. 宠物管理:对于有宠物的家庭,应该确保宠物接种狂犬疫苗,并定期进行疫苗加强免疫。
此外,避免让宠物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不要让宠物与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接触。
4.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如宣传册、健康教育讲座等,向公众普及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三、狂犬病的应急处理1. 暴露情况的评估:当人们受到犬类动物的咬伤或唾液接触时,应立即评估暴露情况的严重程度。
根据伤口的部位、深度、是否有出血等因素,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狂犬疫苗接种。
2. 伤口处理:对于受伤的伤口,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随后,用碘酒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3. 就医咨询:受伤后,应尽快就医咨询,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
狂犬病的预防教案教案标题:狂犬病的预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狂犬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危害。
2. 掌握预防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预防狂犬病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狂犬病的概念和病因。
2.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3.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你们是否了解狂犬病?它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狂犬病是如何传播的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狂犬病的概念和病因。
2. 介绍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3. 解释狂犬病对人类的威胁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三、预防知识传授(20分钟)1. 介绍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疑似患病的动物。
- 避免与流浪犬接触,及时报告当地动物控制部门。
- 养宠物犬要定期接种狂犬疫苗。
- 在疫区或旅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手套。
2. 强调应急处理方法:- 若被狗咬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伤口。
- 就医时告知医生被狗咬伤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提供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以及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狂犬病的预防知识要点。
2. 评价学生对狂犬病预防教育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
2. 狂犬病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狂犬病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和应急处理方法的理解。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动物控制部门或动物收容所,了解更多关于狂犬病预防的实际工作。
2. 鼓励学生制作宣传海报或小册子,向家人、朋友和社区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预防狂犬病教案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教育公众对于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预防狂犬病的教育材料,以便公众能够了解狂犬病的危害性,并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和技能。
一、狂犬病的基本知识1. 狂犬病的定义和病原体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动物(如狗、猫、狐狸等)的咬伤传播给人类。
2.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主要通过病毒感染的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一般是通过咬伤、抓伤或者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接触。
3. 狂犬病的症状和危害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但也可长达数年。
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焦虑、兴奋、烦躁、恐水等症状。
最终,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昏迷和死亡。
二、预防狂犬病的措施和方法1. 接种疫苗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公众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特别是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尽快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对狂犬病病毒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 避免与疑似狂犬病动物接触公众应避免与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接触,尤其是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
如果发现有疑似狂犬病的动物,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避免接触和接近。
3. 宠物的管理和疫苗接种对于养宠物的人士,应定期带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并确保宠物的健康状况良好。
此外,宠物的饲养和管理也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包括定期洗澡、清洁宠物用具、避免宠物与其他野生动物接触等。
4. 咬伤伤口的处理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彻底清洗伤口,然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随后,应尽快就医,接受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注射。
5.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狂犬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预防意识和知识水平。
这包括向公众传授狂犬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咬伤伤口等。
预防狂犬病教案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以通过犬类、猫类、狐狸等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导致死亡。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教案将介绍狂犬病的预防知识、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处理被犬类咬伤的应急措施。
一、狂犬病的预防知识1.了解狂犬病的传播途径:狂犬病主要通过犬类、猫类、狐狸等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被感染的动物咬伤、抓伤或者舔伤的伤口,都有可能传播狂犬病病毒。
2.认识狂犬病的症状:狂犬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恐水症状、痉挛、抽搐等,最终导致死亡。
3.了解狂犬病的高发地区:狂犬病在一些地区比较普遍,特别是农村地区。
在这些地区,人们需要特别注意狂犬病的预防。
二、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1.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程序:狂犬病疫苗接种分为初次接种和加强免疫两个阶段。
初次接种需要在疫苗接种点进行,通常需要接种3剂疫苗,分别在0、7、21天接种。
加强免疫需要在初次接种后的1年内进行,接种1剂疫苗即可。
2.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接种狂犬病疫苗时,需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接种,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接种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同时,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要避免与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接触。
三、被犬类咬伤的应急措施1.被犬类咬伤后的处理:如果被犬类咬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酒或者酒精消毒。
如果伤口较深,需要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并及时就医。
2.紧急处理后的注意事项:在就医过程中,应告知医生被咬伤的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如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高发地区。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被犬类咬伤后的应急措施。
预防狂犬病安全健康教育教案(6篇)预防狂犬病安全健康教育教案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狂犬病的危害,从而引起对本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以便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狂犬及可疑狂犬的识别。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狂犬病的事例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入:1、师:老师这里有个谜语大家猜猜看。
师:喜欢小动物么?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你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学生自由发言)二、交流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搜集到的资料,感受猫、狗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1、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师:很多同学都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
老师知道大家都非常有爱心,都能够和小动物们和谐相处,老师非常高兴。
师:那你和小动物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不快的事情?(学生交流)师: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习性,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和它们相处,就有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
,被猫、狗抓伤或咬伤以后,最容易引发的“狂犬病”就是最致命的一种危害。
师:谁来把你搜集到的被猫、狗抓、咬伤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2、看影片。
预防狂犬病安全健康教育教案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并了解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及关键措施。
难点:狂犬病是怎样传播的?教学过程1、调查:哪些学生家养有小动物?2、了解:养小动物的目的是什么?知道养小动物存在的危险在哪吗?3、导入本课课题:预防狂犬病4、学生分组对自行查找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5、请小组长介绍狂犬病的病因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教师补充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或抓伤而被感染,所以又叫疯狗病。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病犬的唾液中,在发病前数天已具有传染性。
如被病犬咬伤或抓伤,病毒就会通过被咬伤口侵入体内,也可是有病毒的唾液碰到了原来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而感染,也可是剥病兽的皮或吃病兽的肉而被感染。
预防狂犬病教案引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感染病,通过病毒携带的动物的咬伤或者唾液传播给人类。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狂犬病的教案,以匡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了解狂犬病的基本知识1.1 狂犬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病毒携带的动物的咬伤或者唾液传播给人类。
常见的传播动物包括狗、猫、狐狸等。
1.2 狂犬病的症状和发展过程狂犬病的潜伏期普通为1-3个月,但也可能长达数年。
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浮现焦虑、抽搐、痉挛等症状。
最终,病情会发展到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瘫痪和死亡。
1.3 狂犬病的危害和全球状况狂犬病每年导致数万人死亡,世界各地都存在狂犬病的风险。
特殊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条件和防控措施的不足,狂犬病的传播更加严重。
二、预防狂犬病的措施2.1 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们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特殊是在疫情高发地区或者接触野生动物的人群。
2.2 避免与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接触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特别是疑似携带病毒的动物,如流浪狗、猫等。
同时,不要随意触摸或者喂食不认识的动物,以免被咬伤或者抓伤。
2.3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时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动物后。
同时,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三、处理动物咬伤事件的应急措施3.1 清洗伤口如果被动物咬伤,应即将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用温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然后用消毒药水进行消毒。
3.2 寻求医疗救助无论咬伤情况轻重,都应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医生会根据伤情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
3.3 观察动物情况如果被动物咬伤,应尽量留住动物,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观察动物的行为和健康状况,以便医生和防控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预防狂犬病》教案标题:预防狂犬病教案引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犬类动物传播给人类。
为了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狂犬病。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预防狂犬病的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狂犬病的威胁。
一、狂犬病的传播途径1.1 狂犬病主要通过犬类动物传播给人类,也可以通过其他犬科动物传播。
1.2 狂犬病病毒存在于犬类动物的唾液中,主要通过受伤或被咬伤的方式传播给人类。
1.3 狂犬病病毒还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因此需要警惕不明原因的伤口和接触动物后要及时清洁。
二、预防狂犬病的措施2.1 注重犬只的疫苗接种,定期带犬只到宠物医院接种疫苗。
2.2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疑似患病的动物。
2.3 避免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接触流浪犬或其他犬类动物。
三、狂犬病的早期症状3.1 狂犬病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3.2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肌肉疼痛、咽喉疼痛等症状。
3.3 在发病后1-2周内,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狂躁、抽搐、痉挛等。
四、处理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情况4.1 如果被犬类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清洁伤口,并前往医院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
4.2 如果接触了疑似患病的犬类动物,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接受相关检测。
4.3 在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五、加强宣传教育5.1 加强对狂犬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5.2 鼓励养犬人士定期带犬只接种疫苗,避免犬只成为狂犬病的传播源。
5.3 提倡文明养犬,避免流浪犬问题的恶化,减少狂犬病传播的可能性。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预防狂犬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狂犬病防控工作,做好自我保护。
预防狂犬病教案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传播和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教育方案。
本教案旨在向公众普及狂犬病的基本知识,提供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应对狂犬病暴露的应急措施。
一、狂犬病的基本知识1. 狂犬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病毒携带者(犬类、猫类等)的咬伤或唾液直接接触传播给人类。
2. 狂犬病的症状和危害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随后进展为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兴奋、痉挛、吞咽困难等。
最终导致狂犬病患者死亡。
二、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和策略1. 动物疫苗接种所有宠物犬和猫都应接受狂犬病疫苗接种,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复种。
此外,对于野生动物,可以采取人工喂养和疫苗投放等措施,减少病毒携带者的数量。
2.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避免与野生动物(如狐狸、狗獾等)直接接触,尤其是在疫情高发地区。
如果发现有野生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 妥善处理动物伤口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处理。
4.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相关知识,组织讲座和培训,向公众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
三、狂犬病暴露的应急措施1. 暴露后的紧急处理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尽量收集被咬伤动物的信息,如外貌特征、行为特点等。
2. 寻求医疗帮助立即就医,告知医生被动物咬伤的情况。
医生会根据伤情和暴露风险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狂犬病预防接种。
3. 随访观察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随访观察。
观察期一般为10天,如果被咬伤动物在观察期内没有出现狂犬病症状,可排除狂犬病暴露的风险。
预防狂犬病教案一、背景介绍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犬类的咬伤或唾液传播给人类。
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制定本教案旨在向大众普及狂犬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二、狂犬病的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公众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特别是对于易受到狂犬病威胁的职业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
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抗体,提高对狂犬病的抵抗力。
2. 避免接触疑似感染动物公众应避免与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接触,尤其是野生动物和流浪犬。
如果发现有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应及时报告当地动物卫生部门,并遵循其指导进行处理。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狂犬病也非常重要。
公众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动物后。
避免将手放入口中,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4. 避免外出时单独行走在狂犬病高发地区,公众应尽量避免单独外出,尤其是在夜间。
如果必须外出,应选择人流较多的地方,以减少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三、狂犬病的应急处理方法1. 洗伤处理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进行洗伤处理。
首先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伤口,然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在清洁伤口前,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免病毒进入血液。
2. 及时就医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伤情进行处理,可能包括伤口缝合、狂犬病疫苗接种等。
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3. 观察动物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尽量观察该动物的行为。
如果动物出现异常行为,如咬人、攻击其他动物等,应及时报告当地动物卫生部门,并提供详细的观察记录。
4. 寻求紧急狂犬病预防措施如果被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应尽快寻求紧急狂犬病预防措施。
这可能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来提供即时的保护。
四、狂犬病的常见误区1. 狂犬病只能通过咬伤传播事实上,狂犬病不仅可以通过咬伤传播,还可以通过动物的唾液进入人体,例如被动物的唾液直接接触到破损的皮肤或黏膜。
《预防狂犬病》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狂犬病》教案
一年级四班
教学目的:了解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狂犬病的危害从而引起
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以便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教学重难点:1、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2、狂犬及可疑狂犬的识别。
教具准备:同学被自家狗咬伤的事例,课件。
教学时间:2016.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感受猫、狗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1、交流学生收集的资料。
2、被狗咬伤了怎么办?
3、看图片。
(课件)
4、学生交流看图后的疑问。
三、怎样预防
狂犬病的危害我们已经有目共睹了,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猫和狗这类小动物,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狂犬病呢?(小组交流)
1、学生小组交流。
2、指名反馈。
3、师生互动解疑。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预防狂犬病
1、什么是狂犬病?
2、被狂犬咬伤,就肯定要得狂犬病吗?
3、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
4、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5、人发生狂犬病后都有哪些症状?
6、狂犬病毒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并繁殖?
7、人与人接触能传播狂犬病吗?
8、狂犬疫苗必须在被狂犬或可疑狂犬咬伤24小时以内接种才有效吗?
9、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接种的疫苗是否有效?
10、年轻夫妇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能否要孩子?
11、疯动物以及被疯动物咬伤的家畜肉、奶能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