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交运学院系统工程课作业
- 格式:pdf
- 大小:388.46 KB
- 文档页数:9
西南大学《系统工程》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 1:[多选题]()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A:相变理论B:耗散结构理论C:协同学理论D:突变理论参考答案:AC2:[多选题]()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A:突变B:涨落C:混沌D:相变参考答案:AD3:[多选题]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A:大系统理论B:信息论C:控制论D:运筹学参考答案:ABCD4:[多选题]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A:相变原理B:耗散结构理论C:突变原理D:最优化原理====================================== ========================================= ====================参考答案:AD5:[多选题]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子系统构成A:计划决策子系统B:控制协调子系统C:执行子系统D:信息子系统参考答案:ABCD6:[多选题]按系统性质进行的系统仿真分为A:离散型仿真B:确定型仿真C:连续型仿真D:随机型仿真参考答案:AC7:[多选题]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硬件B:软件C:固件D:中间件参考答案:AB8:[多选题]通常情况下,模型可分为A:形象模型B:概念模型C:模拟模型====================================== ========================================= ==================== D:抽象模型参考答案:AD9:[多选题]抽象模型是指A:形象模型B:概念模型C:数学模型D:模拟模型参考答案:BCD10:[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入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与型B:或型C:非型D:异或型参考答案:ABD11:[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出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随机型B:确定型C:网络型D:概率型参考答案:BD12:[多选题]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是A:现实性原则B:简化性原则C:适应性原则====================================== ========================================= ==================== D:借鉴性原则参考答案:ABCD13:[多选题]本世纪60年代,经过对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进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A:耗散结构理论B:相变理论C:突变理论D:超循环理论参考答案:AD14:[多选题]相变理论主要研究A:非平衡相变B:平衡相变C:铁磁相变D:超导相变参考答案:AB15:[多选题]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A:自然环境B:人的因素C:科学技术环境D:社会经济环境参考答案:ABCD1:[论述题]名词解释:大系统:大系统理论:=============================================================================== ==================== 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状态变量:仿真:系统模型:系统控制:系统环境:多阶段决策过程:反馈:参考答案:大系统:一般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环节数量大或层次较多,其相互间关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并常带有随机性质的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习题西南交通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课程代码 0244050 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考试时间 120分钟闭卷阅卷教师签字: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有2~5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ABCDE )A 目标B 替代方案C 模型与模拟D 指标与评价标准E 决策2、下列对于公路运输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BDE )A 运载量大B 运价较高C 运输成本较低D 灵活性强E 送达速度较快3、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中,主要采用分散式控制与协调方法的有( DB )A 铁路系统B 公路系统C 港口系统D 内河系统E 民航系统4、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的( ABCD )A 整体性B 集合性C 相关性D 层次性E 衍生性 5、交通运输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BDE )A 交通运输行业规划B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C 交通运输技术规划D 交通运输布局规划E 交通运输专项工程规划 6、影响客运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ABDE )A 人口数量与城市化水平B 经济发展水平C 自然资源的分布D 旅行费用E 居民消费水平7、在供需动态均衡分析中,蛛网结构产生收敛结果的原因是( DE )A 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大B 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大C 供给量小于需求量D 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小E 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8、关于交通运输通道的概念,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BCD )A 具有立体网状结构B 交通流密度较大C 具有方向性D 由线路和港站构成E 主要由地理因素决定9、按承担的客货运输业务分类,交通运输枢纽包括( BDE )A 横列式枢纽B 混合枢纽C 陆路枢纽D 地方枢纽E 中转枢纽班级学号姓名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10、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表现在( ABCD )A 开放性B 复杂性C 深入性D 连通性E 互补性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有哪些不同?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前者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后者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2分基本方法:前者侧重于由时间维和逻辑维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建模,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3分核心内容或关键点:前者侧重于优化分析;后者侧重于比较学习。
运输系统工程作业答案作业一答案要点一、填空题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2.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3.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4.系统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5.自然、人造6.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哲学二、选择题1.C2.A3. A4. B5. C6.C7.A8. A9.D10.A三、名词解释1.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工程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力法。
2.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
主要内容是最优控制理论、自适应、自学习和自组织系统理论、模糊理论和大系统理论。
3.三维结构中的知识维表明为完成时间维中各工作阶段、逻辑维各步骤所需要的知识和各种专业技术。
4.运输系统工程是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个运输活动为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为运输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并使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管理方法。
5.时间维表明系统工程的工作,从系统规划阶段到系统更新阶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七个工作阶段:规划阶段、拟定方案、研制阶段、生产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⑴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⑵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⑶系统与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2.答案要点: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基础。
(2)非平衡态是系统有序之源。
(3)系统的涨落导致系统走向有序。
所谓涨落,是指系统的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均质的偏离。
协同学(Synergetics)理论主要观点如下:(1)协同导致有序。
所谓协同,就是协同作用。
(2)自组织理论。
所谓自组织,哈肯特别强调指的是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它具有内在性和自主性。
自组织理论是协同学的核心。
系统工程作业
201128010914 王兴武
1.你认为系统工程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答1灵活的头脑
2扎实的理论基础,
3丰富的实际经验
4.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2.你愿意成为一名系统工程师吗?为什么?
答我不愿意。
我自认为理论学的不好,也没实际经验。
3.你的身边和校园里,那些事情符合系统观点和系统工程基本原理?那些不符合?试举两三例。
答 1.校园广播系统
校园广播作为传递信息的平台,发布信息,让每一个人都听得到,每一个角落都覆盖。
我校的广播系统不太好,分布点分散。
2.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方便学生对校园卡充值,圈卡机设置位置十分重要。
校园圈卡机大都集中在宿舍楼和食堂,布置合理。
3.食堂
食堂作为学生就餐主要场所,其设计十分重要。
全校2万多人同时就餐,不太好办到,学校的设计也不好,老是找不到座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作业第一篇: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作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本质就是为了解决工程进入系统发展时代所产生的系统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以过去发展起来的许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把这些科学技术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而形成的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它所具有的特点有四个方面:①研究思路的整体化;②应用方法的综合化;③组织管理的科学化;④管理工具的现代化。
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需要改进的已有系统或准备建立的新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理论分析或实验研究,从而完成系统目的的重审、系统结构的分析、系统性能的估计、系统效益的评价、系统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分析以及系统发展的预测,为系统综合、系统规划设计、系统协调、系统优化控制和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运输系统是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个运输活动为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为运输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并使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管理方法。
运输系统工程的内容: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系统预测;运输系统的优化控制;运输系统的综合评价;运输系统决策;运输系统模拟研究交通系统工程的方法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研究问题的程序,也就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及其技术内容,解决问题的工作步骤。
通常有硬系统方法论和软系统方法论两种解决方法:系统方法论:①时间维分为7个工作阶段:规划阶段;拟定方案;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②逻辑维分为7个步骤: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方案决定;实施计划;③知识维⑵软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问题现状说明;弄清问题的关联因素;建立概念模型;改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的比较;系统更新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或秩序。
通过根据过去的历史资料和现在的实际情况,运用已知的客观规律和有关的科学知识手段,对所关心的事物及环境在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估计和评价,从而尽可能使人们对这些事物提前采取策略和措施,符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而且也能最优地适应未来的发展,成为预测。
西南交《系统工程导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6 道试题,共30 分。
)1. 基于因果关系和( ),是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独特之处。
A. 结构决定行为B. 意识决定行为C. 类比D. 演绎正确答案:A2. 在评价各方案时,要比较分析各方案的得失,在保持一定______条件下,选择最佳方案。
A. 经济效益B. 服务水平C. 评价水平D. 满意度正确答案:B3.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是:问题构成与目标确定;收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建立模型;______检验与核实。
A. 模型检验B. 模型修改C. 综合评价D. 经济效益评价正确答案:C4. 负反馈系统的特点是其具有跟随( )的特性。
A. 调整B. 信息C. 目标D. 起点正确答案:C5. 在一种有组织的形式下,搜集各个人对分析过程所作的判断,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 )A. 时间序列预测法B. 因果预测法C. 判断预测法D. 特殊预测法正确答案:C6. ______指的是一种因素的变化引起另外一种因素变化。
A. 相似B. 相同D. 相关正确答案:D西南交《系统工程导论》在线作业二二、单选题(共1 道试题,共6 分。
)1. 几个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称为( )A. 平均误差B. 相对误差平均值C. 评价绝对误差D. 均方差正确答案:B西南交《系统工程导论》在线作业二三、多选题(共4 道试题,共32 分。
)1. 系统外部环境包括:______。
A. 社会环境B. 社会经济状况C. 交通状况D. 市场状况正确答案:BD2. 系统建模的原则是( )。
A. 准确性B. 可靠性C. 简明性D. 实用性正确答案:ABCDE3. 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
A. 成本效益法B. 追加投资回收期法C. 价值分析法D. 功效系数法正确答案:ABCD4. 物流系统评价方法主要有:_______。
A. 关联矩阵法B. 关联树法C. 模糊综合评价法D. 层次分析法正确答案:ABCD西南交《系统工程导论》在线作业二四、判断题(共4 道试题,共32 分。
西南交《系统工程导论》在线作业二
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
A:形象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图形模型
参考选项:C
______指的是一种因素的变化引起另外一种因素变化。
A:相似
B:相同
C:相通
D:相关
参考选项:D
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
A:图形模型
B:模拟模型
C:概念模型
D:实物模型
参考选项:D
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
A:封闭系统
B:因果系统
C:控制系统
D:静态系统
参考选项:B
用于对物流系统发展战略研究、运量预测等与时间密切相关的连续系统仿真时,一般采用 ( )。
A:离散仿真方法
B:连续仿真方法
C:固定增量时间推进法
D:类推法
参考选项:B
物流系统的存储、运输等各项业务计划都是以______为基础制定的。
A:现场调研
B:建立模型
C:预测资料
1。
系统工程练习题答案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它涉及到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旨在解决复杂问题和优化工作流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工程常常以练习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训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系统工程练习题,以及它们的答案和解析。
1. 问题定义与目标确定在系统工程中,问题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假设您正在设计一个物流系统,您需要确定该系统的目标并定义问题。
在该问题中,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并减少成本。
问题定义可以写为:“设计一个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成本。
”2. 系统边界与子系统划分一个系统往往包含多个子系统,边界的定义是对系统的范围进行划分。
在这个例子中,整个物流系统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子系统。
我们可以将物流系统的边界定义为“从供应链开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仓储和运输,直到产品最终交付给客户为止。
”3. 问题分析与数据收集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和数据收集。
例如,在物流系统的设计中,您需要了解当前物流系统的问题和瓶颈。
通过对当前物流网络的分析,您可以确定瓶颈和改进的机会,并收集相关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4. 方案设计与优化在物流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您需要提出一些方案,并通过评估和比较来确定最优的方案。
例如,您可以提出优化运输路线、改进仓储管理和提高供应链响应性的方案。
通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您可以评估每个方案的性能,并选择最优方案。
5. 实施与评估一旦确定了最优方案,您需要开始实施并评估其效果。
实施过程中,您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
例如,您可能需要与供应商、生产部门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并监控物流效率和成本。
通过评估实施结果,您可以确定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总结起来,系统工程练习题主要涉及问题定义与目标确定、系统边界与子系统划分、问题分析与数据收集、方案设计与优化、实施与评估等环节。
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培养系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2016年第1学期离线作业科目:线路基础姓名:xxx学号:xxx专业:交通运输(高速铁路)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学习中心线路基础第一次离线作业二、主观题(共15道小题)6. 铁路线路由轨道、路基、桥梁、隧道、车站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
7. 我国钢轨长度分为12.5m和25m两种。
8. 江西上饶地区最高气温为39.4℃,铺设钢轨时轨温为10℃,钢轨长度为12.5m,螺栓阻力值为1mm,计算预留轨缝。
δ=0.0118 •(tmax-t)L- C=0.0118*(59.4-10)*12.5-1=6.4(mm)预留轨缝可取6毫米。
9. 名词解释:轨距是钢轨轨头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10. 名词解释:变坡点平道与坡道、坡道与坡道的交点,叫做变坡点11. 名词解释:限制坡度在一个区段上,决定一台某一类型机车所能牵引的货物列车重量(最大植)的坡度,叫做限制坡度。
12. 名词解释:方向是指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13. 什么是轨底坡?轨底坡的作用是什么?轨底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向轨道内侧倾斜,因此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就形成一个横向坡度。
它可使其轮轨接触集中于轨顶中部,提高钢轨的横向稳定性,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14. 什么道岔的有害空间?如何消除有害空间?1、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尖端之间,有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车轮有失去引导误入异线而发生脱轨事故的可能,所以此处被称为有害空间。
2、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有害空间越大。
车辆通过较大的有害空间时,叉心容易受到撞击。
为保证车轮安全通过有害空间,必须在辙叉相对位置的两侧基本轨内侧设置护轨,借以引导车轮的正确行驶方向。
15. 提高列车直向过岔速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采用大号码道岔(2)适当延长翼、护轨的缓冲段,减小冲击角(3)采用可动心轨或可动翼轨道岔(4)采用整铸式辙叉(5)尖、基、心、翼轨进行淬火处理(6)加强养护16. 无缝线路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动弯应力(2)温度应力(3)附加应力(4)列车制动应力17. 简述工务系统的构成。
系统工程导论第1次作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道小题)1.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A) 封闭系统(B) 因果系统(C) 控制系统(D) 静态系统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 定性化(B) 定量化(C) 综合化(D) 分解化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3.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 形象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图形模型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4. 系统建模的原则是()。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准确性(B) 可靠性(C) 简明性(D) 实用性(E) 反馈性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5. 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图形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6. 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又无法做试验,可以先科学的设想一些情况,推出结果,再反过来修正模型,这种方法称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据分析法(B) 实验分析法(C) 主观想象法(D) 人工实现法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7. 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8.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整体性(B) 相关性(C) 目的性(D) 环境适应性(E) 确定性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9.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ABCDE )。
A.B.C.D.[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10.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研究张发东(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1)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作为接入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终端设备也迅速发展起来。
对于智能手机本身,基于用户体验方面的改进是十分重要,也是目前欠缺的。
为了能更直接、更有效地提升用户体验,分析了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建立了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苹果和华为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进行了评价。
其结果证明智能手机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具有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智能手机用户体验;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Research on User Experience of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Based on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Zhang Fadong(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 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smart phones as the important terminal equipment which is access to mobile Internet has developed rapidly.For the smart phone itself, based on user experience improvement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currently lack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ser experience more directly and more effectiv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mart phone user experience, and establishes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smartphone user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indicators at all levels.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the user experience of Apple and Huawei smartphones i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r experie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smartphones is effective and operable,which might be valuable for the relevant decision-makers.Key words:Smartphone user experienc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引言当前,全球手机产业正在加快转型,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创新正在深刻影响竞争格局,手机的创新速度和应用多元化特征使其成为信息通信技术融合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重要的创新平台。
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迈入了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不仅仅是注重产品或服务质量,更关注附加于商品或服务上的体验,提升用户体验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解决“智能手机哪些因素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除了研究智能手机软硬件性能、通信性能、工业设计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还应研究有关因素是如何影响用户体验的,如何建立评测指标来反映该因素的影响。
由于智能手机用户体验评价的影响因素众多,而且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以往的经验数据和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各个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参数的处理过于简单,容易造成人为的高估或低估,导致评估结果出现偏差。
而模糊数学被引入决策领域后,由于运用模糊数学能更好地反应出信息评价过程中人思维和意识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故基于模糊数学的不确定决策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通过分析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影响因素,构建一个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评估指标体系,具体确定模糊评价的因素集、评语集和指标权重,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以及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苹果和华为手机的用户体验进行评价,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的智能手机用户体验模型,为进行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准确的评估思路和评估方法。
1 模糊综合评价法综述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用户体验进行研究,解决了定量和定性之间的矛盾问题,为用户体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评价因素及其权值的基础上,以隶属度对评价因素及其模糊界限进行描述,通过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应用模糊变化原理,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判。
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规则明确、步骤简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其评价方式与人的逻辑思维模式接近,适用于结构复杂且没有精确标准的评估对象。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如下:①确定被评判对象的因素(指标)集,U=(u1,u2,…,um);②确定评语集,V=(v1,v2,…,vn);③确定权数分配A=(a1,a2,…,am);④确定模糊单因素评价矩阵。
确定每个备选方案的单因素评价矩阵:R=(rij)m×n;⑤进行模糊运算,确定综合评价结果为B=A×R,确定各方案指标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⑥以Bj为权重对评语权重V进行加权,得出最终评估值,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
2 智能手机用户体验模糊综合评价法2.1 建立指标体系描述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指标很多,因此所选指标既要有广泛性,能覆盖各方面,又要有代表性,能抓住关键问题。
通过对智能手机用户的网上问卷调查以及实地的走访调查,并结合智能手机作为电子产品设备的通用特点等,本文提出影响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性能因素a运行速度。
运行速度是指手机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卡顿、死机、没反应或者反应速度慢的现象,其主要取决于手机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一般手机的RAM越大,手机运行越流畅。
手机的运行速度是影响用户选择一款手机的关键因素。
b电池性能。
电池性能是指手机电池的容量大小及其续航能力,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越强,其电池容量也会越大。
c系统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指手机在运行中是否经常出现自动关机、重启、闪退的现象,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Google公司开发的Android 系统和苹果公司开发的IOS系统,各个版本的手机都会有相应的操作系统版本。
如华为荣耀9手机的操作系统版本为华为EMUI 5.1(兼容Android 7.0)d发热情况。
发热情况是指手机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的程序过多,或者运行耗电较大的程序导致手机不能及时散热而机身发热的现象,手机过度发热会影响用户的用机体验。
e信号稳定性。
信号稳定性是指手机在通话或者使用数据流量时是否会出现通话故障或者数据流量无法使用的情况,信号稳定性不止与通信运营商的服务有关,与手机本身的设备原件质量也有关系。
(2)功能因素a像素、屏幕及音质。
像素、屏幕及音质是指手机相机的拍摄像素,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手机播放视频和音乐的音响效果。
一般来讲,手机的相机像素越高,屏幕的尺寸和分辨率越大,音响效果越好,越容易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
b多卡。
多卡是指手机具有双卡双待的多卡待机功能。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的用户同时享有多个运营商的提供的服务,因此,双卡双待甚至多卡多待的功能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
c自带软件。
自带软件是指手机出厂时系统里面就含有的软件,这类软件大都是满足用户平时会用到的软件,比如日历、闹钟、音乐,但是也有一些用户平时很少用到的,比如带有广告信息的搜狗浏览器、百度输入法,过多的非用户需要的自带软件会影响用户的用机体验。
d手机特性。
手机特性是指手机具备其他手机很少具备的功能特性。
比如指纹识别、GPS、电子罗盘、霍尔感应器、陀螺仪、距离感应、光线感应。
这是用户在选择某个手机的时候区别于其他手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3)外观设计a尺寸。
尺寸主要是指手机屏幕大小,尺寸越大,给用户的拍照,看视频体验越好,现在市场上主流手机都是趋于中大屏设计。
b体积。
体积主要是指手机的厚薄,手机的厚薄程度也决定了手机手握的重量和舒适度,现在市场上主流手机都是趋于轻薄设计。
c颜色。
颜色主要是指手机机身的整个色彩,由于用户对色彩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为了满足其需求,手机生产商研制了各种色彩样式的手机,比如魅海蓝、琥珀金、海鸥灰、幻夜黑等。
根据智能手机用户体验影响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智能手机用户体验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手机用户体验指标体系层次结构2.2 计算指标权重及建立评语集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有以下5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将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层次(一般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
当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多时(如超过9个),可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子层次,每个层次中都包含若干项考察指标。
(2)构建判断矩阵。
按照9标度法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构成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表19标度划分法标度定义与说明1两个元素的某个属性具有同样的重要性3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5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7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重要得多9两个元素比较,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极端重要2,4,6,8表示需要在上述两个标准之间折衷时的标度1/bij两个元素的反比较(3)用特征向量法计算权重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