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第1阶段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4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科考試卷___年___班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一、選擇:(每題2.5分,共100分)1.()附圖為在不同溫度下,甲、乙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變化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10℃時,乙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較甲植物高(B)30℃時,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反應速率較甲植物高(C)單位時間內乙植物在30℃產生的醣類較在20℃多(D)單位時間內甲植物在30℃產生的醣類較在10℃多。
【97基本學測一】2.()根據圖示,有關運動員運動時其腦部組織相關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甲可使心搏加快,加速血液循環(B)乙能維持身體平衡,使運動員不跌倒(C)丙能減少呼吸深度,減緩氧氣消耗(D)丁可產生反射動作,使運動員加速奔跑。
【95基本學測一】3.()關於植物的構造與功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玫瑰的花是營養器官(B)樟樹的莖可深入土壤吸收水分(C)椰子樹利用葉子的擴散作用將水輸送到樹梢(D)芹菜吸收紅墨水後,莖內的維管束會變成紅色。
【94基本學測一】4.()下圖為人體中的血液組成。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可攜帶氧氣,以供給全身細胞利用(B)乙使血液呈紅色,具有攜帶養分的功能(C)丙可對抗外來致病物質,保護人體健康(D)丁在人體受傷時,可發揮幫助血液凝固的功能。
【94基本學測一】5.()阿豪觀察到庭院中竹子的幼芽生長快速,若他推測細胞需要分解養分產生能量以供幼芽生長,則下列哪一細胞構造的功能和他的推測最直接相關?(A)細胞膜(B)細胞核(C)葉綠體(D)粒線體。
【101基本學測】6.()小安今年一歲,正在學習走路,經常扶著手推車到處走。
下列關於小安的行為,何者屬於「反射」的作用?(A)摔倒時立刻放聲大哭(B)腳踢到推車時立刻縮回(C)看到媽媽時立刻微笑走向前(D)發現週遭有新的東西時立刻指著它。
【97基本學測一】7.()小智、小明兩人玩猜拳遊戲,其過程為:小智看到小明出剪刀後,自己再迅速地出石頭。
一、填空题1、静止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符合【库伦定律】,电荷产生的电场用【电场强度】(简称场强)来描述。
2、通常的物质按其导电性能的不同可分两种情况,导电体和【绝缘体】,导体内存在可运动的自由电荷;绝缘体又称为【电质介引】,体内只有束缚电荷。
3、18世纪出现过【热质学】,把热看成是一种不生不灭的物质。
4、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存在电磁场,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力是物体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械运动的变化是由这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6、温度的本质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表示】。
7、牛顿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开普勒)的【日心说】,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8、统计物理是热学微观描述方法,通过物理简化模型,用统计方法找出【宏观量】与【微观量】间的关系。
9、二十世纪初以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物理理论称为近代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础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10、光具有二象性,即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11、人们发现了许多不能用光直进性解释的现象,例如【平静的河面上看到电线杆笔直的倒影】和【海边的日出】等,用光的波动性就很容易解释。
二.问答题1.哥白尼的日新说有何重要意义?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近代科学革命的起点 日心说的诞生是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掀起了天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揭开了近代科学向宗教神学开战的序幕。
(1)摆脱地心说的错误。
哥白尼批判了托勒密的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从而实现了天文学中的根本变革。
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
(2)顺应时代的变化。
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变革相适应,文化、科学上也有所反映。
(3)对其他国家的变革产生影响。
2.伽利略有哪些科学贡献?(不少于3条)【1)望远镜;2)脉搏计;3)浮力天平】(1)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
一、选择题(每题1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D)A.物质形态B.物质结构C.物质性质D.物质联系2.下列哪一项是自然科学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A)A.低级到高级B.复杂到简单C.整体到局部D.系统到零散3.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B)A.地心说B.日心说C.“天圆地方”说D.唯物主义4.常温状态下物质的三种普通形态不包括(B)A.气态B.混合态C.固态D.液态5.最早进行知识排列的是(D)A.黑格尔B.培根C.孔子D.柏拉图6.揭示了机械运动规律的是(B)A.量子力学B.牛顿力学C.光学D.相对论7.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结构繁荣发展的是(C )A.启蒙运动B.宗教改革C.文艺复兴D.五四运动8.20世纪,现代科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代表是( A )A.相对论和量子力学B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C.相对论和光学D.牛顿力学和相对论9.下列匹配正确的是(D )A.《九章算术》张仲景B.《齐民要术》孙思邈C.《伤寒杂病论》李时珍D.《天工开物》宋应星10.爱因斯坦的思维时空连续观属于(C)A.古代自然科学B.近代自然科学C.现代自然科学D.未来自然科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1.恩格斯的自然科学人类,揭示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
2.现代自然科学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生产科学。
3.古代自然科学逐渐形成的标志是“希腊科学”的诞生。
4.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自然科学、生产科学、社会科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三、解答题1.自然科学的定义.(2分)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2.自然科学的社会作用(4分)①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②自然科学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③自然科学对人类思想文明的进步骑着巨大的推动作用④自然科学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3.简述古代自然科学的的发展(3分)经过准科学数千年以后,古代自然科学逐渐形成,其标志是“希腊科学”的诞生,以后有经历了“阿拉伯科学”时代和“中国科学”时代。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自然科学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自然哲学在西方最早出现在英国。
()2、班固编撰的《汉书·地理志》是中国古代地理学体系的代表。
()3、现代物理理论表明,物体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4、无论观察者如何运动,他所测量到的真空中光速是恒定不变的。
()5、天文观察表明,太阳系内每个行星的运动规律都与牛顿力学理论精确地吻合。
()6、现代物理学发现,我们不能同时精确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是微观世界的一条基本规律。
()7、近代物理表明,物质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一些分裂的数值。
()8、与化学元素周期率一样,我们是以质量为主要指标对基本粒子分类的。
()9、在引力很强的地方,空间的几何性质发生了变化,欧几里得几何已经不适用,例如圆的周()10、相对论指出,物体静止时质量最大,高速运动时质量会有所下降。
()11、“光电效应”主要体现了光的波动性。
()12、在宇宙中除了我们看到的各种发光天体外,还存在大量不发光的“暗物质”,其总量很可能大大超过发光天体。
()13、相对论认为,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
()14、量子是指一种特定的微观粒子。
()15、介子和重子都由夸克组成。
()16、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17、除光子外,所有基本粒子都有反粒子。
()18、电子、质子、中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19、量子力学对原子结构的描绘是:电子沿着固定的轨道围绕原子核运转。
()20、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轻子有进一步的结构。
自然科学概论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A. 物理学B. 化学C. 生物学D. 历史学2. 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实验性B. 数量性C. 系统性D. 以上皆是3.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揭示自然界的规律B. 发现新知识C. 推动社会进步D. 所有选项都对4.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A. 牛顿B. 爱因斯坦C. 特斯拉D. 达尔文5. 如果将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放大到全球范围,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A. 全球变暖B. 自然灾害增多C. 污染扩散D. 生态系统受损...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 请解释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之间的关系。
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和描述,是科学研究的核心。
科学事实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出的客观结果。
科学理论依赖于科学事实的验证和支持,而科学事实则是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得出的。
科学事实为科学理论提供了依据和证据,而科学理论则对科学事实进行解释和推广。
2. 请简要介绍科学研究的步骤。
科学研究的步骤包括问题提出、背景调研、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出结论等。
首先,研究者要明确研究的问题或目标,并进行相关背景调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理论基础。
然后,制定研究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建立起初步的解释模型。
接下来,设计实验或采集数据,收集所需的信息和观察结果。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验证或修正研究假设。
最后,根据结果得出结论,总结研究的成果并提出展望。
3. 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有何区别?科学方法是一种严谨的思维和实践方式,以逻辑性、实证性和可重复性为特征。
它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步骤,以系统化的方式来获取和验证知识。
而非科学方法则没有严格的逻辑性和实证性要求,常常以主观偏见、信仰或个人意见为基础,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验证。
科学方法追求客观真理和普遍规律,而非科学方法则可能受到情绪、偏见或特定利益的影响。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和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2 ,3 ,4 。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科学、科学、科学所构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和。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四个阶段。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1、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A、金B、银C、铜D、铁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波义耳B、拉瓦锡C、门捷列夫D、维勒3、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A、波义耳B、拉瓦锡C、门捷列夫D、维勒4、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A、数理统计B、运筹学C、泛函分析D、数理逻辑5、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是()A、数理统计B、运筹学C、泛函分析D、数理逻辑6、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A、球形B、椭球体C、梨状体D、苹果形7、“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C、热力学第一定律D、分子运动论8、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
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
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9、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A.适者生存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A、生态学B、物理学C、化学D、生物学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或“╳”)()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构成中,与、共同构成了现代科学的三大门类。
2、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和等都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3、最基本的物质形态包括、、、、、以及态,这些基本形态按照内部结构特点可分为和两种基本类型。
4、、和是常温状态下物质的三种普通形态。
5、物质结构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和两种基本类型。
6、自然科学体系结构是随着人们科学实践的长期演进而形成的,它经过了一个从到高级,从简单到,从零散到的发展过程7、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由科学的、、、、构筑起来的。
二、选择题1、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形态B:物质结构C: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D:物质运动规律2、钱学森按照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还是间接地联系到改造客观世界,将自然科学划分为三个层次,即()。
A: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B:基础科学、生产科学和社会科学C:基础科学、自然学科和工程技术D:想象的科学、判断的科学和工程技术3、基础科学是()A:将基础科学知识向实践应用的中间环节,是研究通用性技术理论的科学;B:一般的基础理论,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和运动的科学;C:研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从而提供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D:以上答案都不对。
4、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包括()等等A:物理学、化学、生物学;B: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C: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D: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数学。
5、按照—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科学方法一般分为()A:感性方法B:理性方法C:综合方法D:感性方法、理性方法和综合方法。
6、科学理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是()A:解释功能;B:预见功能;C: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D:解释功能和推理功能。
三判断题1、时间结构是指—种历时态的变动结构,指结构的流动性和变化性。
()2、不同的结构决定着物质具有相同的性质。
自然科学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同时,还要研究物质的性质。
自然科学导论习题---练习题[5篇模版]第一篇:自然科学导论习题---练习题自然科学导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地球生态学2.健康3.低碳生活4.细胞5.生命科学6.中国生态农业7温室效应8、.细胞凋亡9、虫洞10、生物技术11、染色体病12、食品13.光热转换技术14.黑洞15.赤潮16.收缩压17.富集原理18.非晶态金属19.海洋能技术 20.健康21.营养不良22.减毒疫苗 23.酸雨24植物毒素25 土壤盐渍化26.生物入侵27.纳米材料28.地热能29.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30.有机食品二、判断题地球生态学是在人类活动的强度和广度已经发展到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形成的。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室内环境污染与高血压、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
()有机农产品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是严格限量的使用化学产品,而生产出来的一类农作物产品。
()平均预期寿命是指指在一定年龄组的死亡率水平下,该年龄组的一批人从出生到死亡平均可能生存的年(岁)数。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生态农业就是农业环境保护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存。
()转基因技术是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而扩大可利用基因的范围。
()全球变暖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
()酸雨对湖泊中的鱼虾等生物没有破坏作用。
()被誉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的全球气候变化峰会是()。
家养动物的人工驯化是自然选择的有力佐证。
()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材料的变化直接影响社会的变革。
()农业生态系统兼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复杂属性二氧化碳是引起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黑洞能吞噬宇宙中靠近它的所有物质,连光线也不能幸免。
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也有有利的影响。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各章自测)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于国开小学教育专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考试;形考比例100%,即全网核课程。
第一章实践活动实验: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的体积量筒通常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但也可以用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如铁块、石块等)的体积。
办法是在大小合适的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平后读出其体积,再放进被测固体物,使其沉底或用线悬挂于水中,此时水面上升再读出其体积。
两次体积之差,即为该固体物的体积。
想一想这是根据什么力学原理进行的。
如果被测物体是浮在液面上的,测量该怎样进行?实验要求:1.阅读本实验,按实验所提及的办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2.将实验的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上传到平台。
3.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并将答案整理后提交。
[答案]固体物沉入液体中会排出与固体物体积相同体积的液体。
要用两个测量筒AB,把固体物先用相同液体浸润后放入A中,然后从B中向A中加入已知体积的液体b,此时A中的体积读数为a,固体物体积V=a-b第二章自测练习1.关于物体内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吸热过程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4.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答案]胆矾5.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第三章自测练习1.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振子在t1时刻的动量为p、动能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簧的弹力的功一定为零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入射角大于反射角3.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自然科学概论》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古代,科学主要是包含在哲学的文化形态中。
()
2、早在夏代、中国已有观察天象的记录,已有天干记日法。
()
3、19世纪下叶,麦克斯韦总结出了电磁场的四个基本方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4、如果某人准确无误地观察到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那么其他人来观察也是同时的。
()
5、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因而对时间和空间的测量与观测者本身的运动状态无关。
()
6、天文观察发现,水星轨道的近日点有进动,这一现象牛顿力学理论给出了精确的解释。
()
7、我们之所以不能同时精确测定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由于测量的仪器不够先进。
()
8、爱因斯坦发现,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
9、宇宙中有许许多多星系,银河系是太阳系的一个近邻。
()
10、量子力学表明,电子不再是原来设想的一个小球,而是一团难以捉摸的迷雾,因而称它为电子云。
()
mc这么大的能量。
()
11、任何物体都包含有相当于2
12、太阳和大多数恒星能量来源于类似于原子弹爆炸的核裂变能。
()
13、在宇宙中“暗物质”所占的比例很小。
()
14、时间的长河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她总是以恒定的速率在流逝。
()
15、介子和重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因而统称为强子。
()
16、物理学家已经找到了单独存在的夸克。
()
17、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证明了真空中的光速是不变的。
()
18、“基本粒子”就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的、不可再分割的微粒。
()
19、“光电效应”主要体现了光的粒子性。
()
20、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公理化思想的创始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欧几里得;
D、阿基米德。
2、我国农历特有的24节气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A、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B、月亮在绕地球运转轨道上的位置;
C、月亮和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
D、实际气候的变化。
3、第一个系统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开普勒;
C、哥白尼;
D、布鲁诺。
4、地球观察站观察到一艘飞船以0.8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速度飞过地球,这时飞船以0.6c 的速度向前发射一颗导弹,则地球观察站观察到导弹的速度为()
A、1.4c;
B、c;
C、0.95c;
D、0.8c。
5、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我们测量高速飞行飞船的长度和飞船中的时钟,与飞船中乘客所测量的结果相比()
A、长度增加时钟走快;
B、长度缩短时钟走快;
C、长度增加时钟走慢;
D、长度缩短时钟走慢。
6、根据现代天文学,我们的宇宙是这样演化的()
A、已经存在无限长的时间,还将继续存在无限长时间;
B、大约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的大爆炸,并不断膨胀到现在;
C、宇宙是永恒不变的;
D、宇宙因万有引力而不断收缩。
7、相对论指出,高速运动的竿子在运动方向的长度缩短,其实质是()
A、竿的分子与分子间吸引力增大,从而分子间靠得更近,使竿的长度缩短;
B、是空间本身的收缩,而不是竿的物理变化;
C、这仅仅是竿高速运动而造成的视觉现象,而不是真实的变化;
D、以上三条都有一定的道理。
8、当铀原子裂变时能放出大量能量,但物理学家发现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略小于反应物原来的质量,这是由于()
A、亏损的质量已转化程能量释放了;
B、这说明反应还生成了某种我们未知的微粒,它们带走了部分质量;
C、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这些微小的差异可能是实验误差所允许的;
D、以上三条都有一定的道理。
9、九大行星的位置从太阳系的中心望外数,地球位于()
A、第2个;
B、第3个;
C、第4个;
D、第5个。
10、下述哪一项不是恒星走向死亡的最后归宿()
A、红巨星;
B、白矮星;
C、中子星;
D、黑洞。
三、填充题(每题3分,共30分)
1、19世纪建立的电磁学理论指出,电场和磁场是一种,而且变化的电场会产生,而变化的磁场也会产生。
2、18、19世纪生物学的革命,一是建立了学说,二是的提出。
3、1830至1833年间出版的《地质学原理》提出了观点,使地质学变为科学;18世纪末,拉瓦锡和道尔顿分别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状态,建立了。
4、1905年,物理学家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5、根据基本粒子参与相互作用的特点,可分为、和三大类。
6、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绝大多数星系的光谱都存在红移,这意味着宇宙中的星系都在彼此,宇宙处于。
7、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场将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这一现象后来在日全食时观察太阳附近恒星的时得到证实。
8、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看法,认为空间长度和时间进程都不是,而是。
9、现代宇宙学的理论基础是,这个理论是1915年德国物理学家提出的。
10、自然界里有4种基本相互作用,最强的是,它的作用距离。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简述相对论力学对牛顿力学观念的改变之处。
3、什么叫引力频移?
附: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2、A
3、C
4、C
5、D
6、B
7、B
8、A
9、B 10、A
三、填充题(每题3分,共30分)
1、①实在的东西(或:物质);②磁场;③电场;
2、①细胞;②生物进化论;
3、①地球地质演化的渐变论;②大气科学的物理基础;
4、①爱因斯坦;②光的量子;
5、①传播子;②轻子;③重子;
6、①远离;②膨胀之中;
7、①弯曲;②位置变化;
8、①绝对的;②与运动状态不可分的;
9、①广义相对论;②爱因斯坦;
10、①强相互作用;②小于10-15米(或原子核大小的尺度)。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一是出现了专职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二是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在特定的社会圈子内进行。
2、一是物体的质量不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二是物体的质量与能量是有联系的,其关系是2mc E 。
这里m 是物体的质量,c 是真空中的光速,E 是物体的总能量。
3、根据广义相对论,在强引力场中时钟要比在弱引力场中走慢,因而从引力较强的星体发射的光传到地球上时频率会降低、波长会增长,这种现象称为引力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