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随心唱响《中国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演唱:☆我的祖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欣赏《我的祖国》,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a、b两部分的对比。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以及学唱歌曲的a部分,注意速度、力度、情绪。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孩子们还记得吗?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一首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欣赏《我的祖国》。
(一)、初步了解作品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欣赏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名叫《我的祖国》。
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前我已经给同学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上网查找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相关的内容,为了检验同学们的自学成果,请同学们来回答几个问题:
词作者?曲作者?原唱?电影名?时代背景?
师小结: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支援朝鲜人民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当时我志愿军战士与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反攻,坚守着阵地,缺水、断粮、忍着伤痛,在女卫生员的带领下,唱起了这首优美的,荡气回肠的《我的祖国》。
(二)、完整欣赏作品(播放视频)。
国乐飘香一、教学目标1、能够在欣赏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器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2、欣赏《雨打芭蕉》,引导学生感受体脸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并认识了解丝竹乐。
3、欣赏《小放驴》,能通过音响听辨管子特有的音色,感受《小放驴》风趣、泼辣的音乐情绪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感受体验广东音乐和河北吹歌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民族管弦乐队图片,并聆听一小段音乐,让学生来判断由哪些乐器演奏?(二)进入新课1、民族管弦乐队介绍(1)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低胡(2)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阮、扬琴、筝、古琴(3)打击乐器:云锣、木鱼、钺、锣、鼓(4)吹管乐器:笛、箫、喷呐、管子、笙2、《雨打琵琶》(1)初听全曲设疑:①全曲的速度和音乐情绪特点?②该川I的主奏乐器?③全曲表现的音乐场景?(2)分析乐曲①全曲速度轻快;音乐情绪清新明快②整首乐曲描绘出雨滴打在蕉叶上清脆的声音,反映出人们愉悦的心情。
③该曲的主奏乐器为高胡(扬琴、琵琶、洞箫等)高胡:(高音拉弦乐器),是一种高音乐器,是“高音二胡”的简称,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演奏。
(3)再次聆听全曲,看三幅图片为《雨打芭蕉》音乐场景面排序。
(2、1、3)(4)场景分析①第一部分以流畅明快的旋律展现出岭南风光的诗情画意。
②第二部份节奏顿挫,短促的断奏,犹似雨打芭蕉淅沥之声。
(聆听第二部份)③第三部分为气氛热烈的快板段落,给人雨后清新愉悦之感。
(5)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我国南方等城市。
主要乐器有高胡、扬琴、洞箫等。
音乐具有活泼轻快、流畅动听的特点。
⑹丝竹乐以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核心的器乐合奏。
(广东音乐、江南丝竹)3、《小放驴》(1)初听全曲,并设疑:①全曲的速度和情绪特点?②该曲的主奏乐器?③全曲表现的场景?(2)乐曲分析①全曲速度轻快;情绪活泼热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随心唱响:国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用附点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国家》。
2、通过演唱此曲,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一节课手语学习,掌握这首歌的手语舞蹈。
2学情分析整首歌曲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太难演唱,但由于歌曲中旋律的变化都是细微变化,对于稍粗心的学生来讲,就很容易混淆,特别是自学过这首歌,并且养成习惯的学生,不宜唱准确,所以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分析乐谱。
而且作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学生还不会手语舞蹈,手语舞蹈相对简单,学生会特别感兴趣。
3重点难点【重难点】:1、指导学生唱好《国家》歌曲,学习手语,以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在识谱过程中初步掌握切分音节奏型,提高识谱演唱能力。
3、手语学习与舞蹈性相结合。
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播放开国大典珍贵录像。
师:知道这是什么么?学生:开国大典录像。
3、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包括三十多的省市及行政区,虽然面积很大很大,其实它是由无数个家庭、学校、工厂的“小家”组合而成的。
这个家的兄弟姐妹很多很多,他们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用自己聪明的才智战胜了一切困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建设成了伟大的具有现代化的强国。
那么,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什么呢?一起说——中国。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唱歌曲《国家》,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二、歌曲教学:国家(播放课件)要求:请同学们初步感受歌曲。
师:听了这首歌,歌词上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词曲作者介绍王平久词小柯金培达曲5、朗诵歌词:。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唱歌:依呀呀噢咧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演唱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噢列噢》,并能准确表现音乐的风格。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魅力。
3、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4、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
2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简单易唱,我准备通过翻译成生动有趣的中文来教学生学唱,相信一定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
3重点难点
1、会唱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噢列噢》,学习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2、能运用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3、能模仿和学习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伊呀呀噢咧噢
一、情境导入:
1、师:很高兴大家又如约来到了我这音乐王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插上音乐的翅膀去环游世界。
我请来了一位朋友给大家做向导,我们来看看他是谁?他要带我们去哪儿?(播放成龙影视视频)
2、在环球之旅这个板块中我们六年级学过亚洲、欧洲、大洋洲的音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去了解非洲的音乐。
——(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初中音乐中国话教案篇一: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时安排表第1课时大海啊故乡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能运用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段(力度演唱情绪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海的音乐形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大海啊,故乡》。
三、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四、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1:老师做一个海鸥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联想其动物形象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提示,我们会联想到海鸥,那海鸥一般生活在那里呢?(大海)提问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在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二)歌曲欣赏:作品介绍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2、创造背景: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交流讨论后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三)教学活动学唱歌曲分析音乐要素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完整版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八年级音乐教材第二单元《民族音乐巡礼》中的第4课时《京剧的声腔与行当》。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及其声腔特点;学习京剧的主要行当及其表演特点;欣赏并学唱京剧经典选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声腔和行当。
2. 通过学唱京剧选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的声腔特点和行当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京剧选段,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京剧脸谱面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京剧脸谱,引导学生猜测并讨论其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3. 声腔学习:讲解京剧的声腔特点,如西皮、二黄等,并举例演示。
4. 行当介绍:介绍生、旦、净、末、丑等主要行当,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各行当的表演特点。
5. 选段学唱:选取《沙家浜·智斗》选段进行教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京剧的韵律、唱腔和表情。
6.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演唱《沙家浜·智斗》选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的声腔与行当》2. 内容:(1)京剧的起源与发展(2)声腔特点:西皮、二黄(3)主要行当:生、旦、净、末、丑(4)经典选段:《沙家浜·智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课后查找并了解一部自己喜欢的京剧作品,写一篇简短的介绍和心得体会。
答案示例:作品名称:《霸王别姬》作品简介:《霸王别姬》是京剧的经典剧目,讲述了楚汉争霸时期,霸王项羽与爱妃虞姬的生死离别。
该剧以悲壮、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唱腔著称。
心得体会:通过观看《霸王别姬》,我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尤其是虞姬的唱腔和表演,让人为之动容。
这部剧让我更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也让我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魅力1.2 生活中的音乐2. 第二章:民族音乐2.1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2.2 外国民族音乐概述3. 第三章:音乐家与名作3.1 巴赫与莫扎特3.2 贝多芬与柴可夫斯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对我国及世界民族音乐的认识。
3. 通过学习音乐家与名作,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其分类,古典音乐名作的欣赏。
2. 教学重点: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举例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介绍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播放代表性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
(3)讲述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名作的背景及内涵。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内容:(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2)民族音乐特点与分类(3)音乐家与名作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举例说明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
(3)介绍一位你喜欢的音乐家及其名作。
2. 答案:(1)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身影,如电影、电视剧、广告等。
(2)民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异,如我国的京剧、昆曲,印度的拉格音乐等。
(3)示例: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洪湖水,浪打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歌:洪湖水,浪打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 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 通过欣赏和学唱《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以及独唱和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3.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知道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2) 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和《白毛女》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者名字。
(3) 能够分辨独唱与对唱这两种演唱形象。
(4) 能够了解中国歌剧与中国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学习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纯民族的音乐欣赏的话还行,演唱起来难度较大。
3重点难点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 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 通过欣赏和学唱《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 以及独唱和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演唱:☆雪绒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演唱:☆雪绒花》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爱国之情。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唱歌方面比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所以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3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内涵。
2通过电影片段的播放让学生在感受中体会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雪绒花》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看电视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其中有许多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都能让我们记忆犹新,其中的影视歌曲也令我们百唱不厌。
我想请同学们把你喜欢的影视歌曲演唱一下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好吗?
(个别学生演唱)
师:你们唱的很好,也激发了老师的演唱欲望,下面老师给大家唱一首歌曲,同学们想一下它的曲名及它是选自哪部电影。
(老师自弹自唱) (学生回答)
师:你们说的很对,《雪绒花》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请同学们
把这部电影的大致内容给我讲述一下好吗?
(学生发言)。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剧《白毛女》选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歌剧;了解中国歌剧的定义及发展脉络;欣赏中国歌剧代表作《白毛女》,培养学生对中国歌剧的兴趣和爱好。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音乐鉴赏能力,偏向于喜欢流行音乐而对课本内容是不感冒甚至是排斥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一些视频、音频等,紧紧抓住学生兴趣,让他们紧跟思路,然后发现中国歌剧乃至中国优秀音乐的魅力所在。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歌剧《白毛女》,掌握代表唱段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理解歌剧《白毛女》的深层含义。
4教学过程1【导入】一、导入课前教师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洪湖水浪打浪》,上课后提问:这是什么歌?选自哪部歌剧?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歌剧。
2【讲授】二、歌剧歌剧在说中国歌剧之前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歌剧教师: 我想问一下大家所理解的歌剧是什么?教师: 歌剧是集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发源地是16c末的佛罗伦萨。
(可举例,歌剧中运用到文学、戏剧、美术等等具体有哪些因素)16c西方正处于什么时期啊?教师: 16世纪末正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些进步的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音乐家们组成一个团体,叫“同志会”,他们首先创作了一些表现人的感情的独唱曲, 1954年,他们创作并上演了第一部抒情音乐剧《月桂女神和太阳神》,又称《达芙妮》,有人称这部“抒情音乐剧”是世界上的第一部歌剧,但它已失传。
所以人们通常就把他们创作的并于1600年在佛罗伦萨上演的《尤丽狄茜》作为当今世界最早的并流传至今的歌剧。
1600年也被认为是歌剧开始的年代。
17世纪歌剧传到法国,18到20世纪,歌剧艺术遍及全球。
歌剧的演唱形式有很多种,比如独唱、重唱、对唱、合唱等歌剧的曲调通常有两种,分别是宣叙调和咏叹调。
宣叙调:类似说话,一般用于叙述故事情节和介绍事件,歌唱性不强,常用半说半唱的形式(可举例,有音调的说话)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一般篇幅较大,音域宽,技巧性强,用于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
初中音乐湘文艺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演唱:年轻的朋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藏族的风土人情及藏族民歌;
2、能认真聆听藏族歌曲《年轻的朋友》,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对藏族音乐作品特点进行讨论、分析;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并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3、发挥学生的表现力,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藏族文化,了解藏族民歌,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丰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点:学生对藏族酒歌风格特点的了解与把握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走进西藏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你们知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一共生活着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生:55个!
(屏幕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等。
)
师:同学们反应得很快。
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着五十五个能歌善舞的兄弟民族,由于每个民族的居住环境都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各民族的语言不同、性格不同等,所以各民族就有了自己特色的民族音乐风格,有了自己特色的民歌,这些就成为各民族音乐特征的重要标志。
和汉族一样,民族歌舞也是各少数民族音乐中最基本的音乐形式。
它们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目录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第一课时:大海啊,故乡第二课时:《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第三课时:东方之珠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第一课时:雪绒花第二课时:回忆第三课时:欣赏《云中的城堡》《总有一天》第三单元雪域天音第一课时:献上最洁白的哈达第二课时:天路第三课时:欣赏《阿玛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第四课时:欣赏《热巴舞曲》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时:我的祖国第二课时:沃尔塔瓦河第三课时:欣赏图画展览会第四课时:黄鹤的故事第五单元国乐飘香第一课时:彩云追月第二课时:雨打芭蕉第三课时:小放驴第四课时:欢乐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第一课时:大海啊,故乡一、单元目标分析:本单元《七子之歌》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
本单元着重陈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有对数千年文明荣耀的赞颂;也对百年受帝国主义凌辱的苦难屈辱的回顾;更有对三十年来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赞颂及对祖国统一和复兴的祝愿。
音乐借对历史、对民族、对山河、对亲人、对恋人的深情讴歌,其抒情性更强,音乐表情手段丰富,表演形式更多彩。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和乐曲内涵,体会歌曲和乐曲情感,在学生演唱歌曲、分析演唱风格、聆听、体验、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情感。
二、课时教学内容一课时: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三、课时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能用圆润、流畅、舒展的歌声深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过程与方法: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圆润、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附点、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中国话-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话词曲创作背景和艺人组合的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中国话歌词韵律和节奏特点•学习人声模仿器的运用和演唱技巧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培养学生对中国话音乐的喜爱和表达欲望2. 教学重点•中国话歌曲的表演技巧和人声模仿器的运用3.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表达和模仿中国话歌曲的韵律和节奏4.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示范教学、合作学习5. 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中国话歌曲的短片,并简述中国话词曲创作背景和艺人组合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中国话音乐的兴趣。
5.2 学习中国话歌曲(30分钟)•首先,课堂教师放一首中国话歌曲,并对歌曲进行简要介绍。
•其次,教师通过示范口型、注意节奏和韵律等方面,引导学生学唱中国话歌曲。
•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加强合作和交流。
5.3 学习人声模仿器(20分钟)•首先,教师用人声模仿器演示基本的效果和技巧,并讲述人声模仿器的基本原理。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人声模仿器并练习创新表演。
•最后,学生进行个人表演并进行交流分享,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4 总结(5分钟)通过学生展示及总结,讲解课程内容,并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激励,加强学生的情感目标。
6. 教学参考资料无7. 课后拓展•学生自行选择一首中国话歌曲并进行模仿尝试,并在下节课进行表演展示。
•学生可在家中制作一个简单的人声模仿器并用于自己的创作。
中国话-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话、人音版等唱片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2.通过学习歌曲《中国话》,了解抒发情感的重要性,同时对中国文化充满热爱;3.提高学生听辨歌曲的能力,加深对音乐表达的理解和感受;4.通过唱、跳、演三者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与舞蹈表现力;5.理解乐曲中的基本节奏、旋律和和弦,以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背景介绍唱片《中国话》是“人音版”唱片旗下的一张原创音乐专辑,由著名歌手李宇春、那英、谭晶等知名歌手献唱。
这张唱片以中国元素为主题,通过有趣的歌曲和歌词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敬意和赞美。
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歌颂和讽刺。
2. 歌曲学习歌曲名称:《中国话》演唱者:李宇春歌曲链接:在这里输入歌曲链接(要求不能带网址)歌曲简介:这首歌是一首流行音乐,歌词夸奖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音乐节奏明快而简单,旋律简单易记,同时歌曲中的歌词也是非常好记的。
3. 教学重点及难点3.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引导学生参与到唱、跳、演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自信心。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或者了解不深入,要引导学生认真了解歌曲内容和背景故事;•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引导学生更好地走进歌曲的世界。
4. 教学过程4.1 导入1.师生互动,说说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2.让学生观看《中国话》MV,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4.2 学习1.导入歌曲,在现场播放,在播放的时候,逐字逐句地听一下歌词,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2.针对歌曲,在学生中间挑选部分人进行舞蹈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舞蹈表现力;3.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感悟歌曲中的情感表达;4.教学乐曲中的基本节奏、旋律和和弦,以及其特点。
4.3 拓展1.学生自己进行舞蹈创编,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舞蹈表现力;2.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大地的厚重和文化内涵。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随心唱响《中国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随心唱响《中国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中国话》;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培养学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以说中国话而自豪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1.山区的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差。
2.山区的好些学生不知道rap(说唱)是什么,更不要说会rap了。
3.现在很多年青人物质欲强、崇洋媚外、什么都觉得外国的东西好,忘了自己国家的国粹性东西。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中国话》的旋律及节奏和乐感教学难点: 歌曲的绕口令部分。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1、打开电脑及电子白板,插入U盘,叫学生聆听并可以跟着唱老师播放的歌曲《国歌》、《国家》、《我的中国心》。
2、问学生:“这三首歌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唱什么?”学生肯定都能回答“爱国”等。
顺着学生的回答就自然进入新课《中国话》的学习。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歌曲,请大家翻到音乐书第六十页《中国话》,然后先听这首歌,并看电子白板上的思考题,听后回答问题。
活动2【讲授】中国话问学生:“这三首歌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唱什么?”学生肯定都能回答“爱国”等。
顺着学生的回答就自然进入新课《中国话》的学习。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歌曲,请大家翻到音乐书第六十页《中国话》,然后先听这首歌,并看电子白板上的思考题,听后回答问题。
同时,老师出示思考题在电子白板上,并播放歌曲《中国话》。
老师说:“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主题后,我们现在就来开始学习这首歌,在学这首歌之前,老师简单地来介绍一下这首歌:这首歌作词是郑楠,作曲是施人诚和郑楠。
这首歌深受青少年喜欢,因为它把中国的绕口令与。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2、欣赏《夜莺》教学目标: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
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英文歌词。
3、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子乐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教学难点:做到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安全提示:教学后记:第2 课时[ 教学目标]1 、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2 、能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多种体验,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 、通过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 教学重点]1 、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 、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 、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类比法、分析、讨论与实践法。
[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教学用具。
[ 教学过程]一、“音画同步法”引导欣赏1 、欣赏交响乐《1997?天地人》序曲。
2 、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乐曲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描绘的意境?3 、议论:曲作者用那庄严的钟声、美妙的歌声和乐声谱写一曲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声。
作品形象再现“1997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那神圣、令人难忘的时刻。
乐曲不但唤起我们对往日的记忆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乐曲还唤起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与深深的爱国情。
4 、师:《1997?天地人》序曲让我们再次认识: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具有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功能,它还能通过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人、影响人,所以,作者常利用乐曲表现生活感受,抒发情感。
从人的审美能力发展看,认识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功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作品,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他们对情感的表达。
那么,请大爱与我一起再欣赏两首同风格、同题材的作品。
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随心唱响《中国话》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
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中国话》;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以说中国话而自豪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
1.山区的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差。
2.山区的好些学生不知道rap(说唱)是什么,更不要说会rap了。
3.现在很多年青人物质欲强、崇洋媚外、什么都觉得外国的东西好,忘了自己国家的国粹性东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话》的旋律及节奏和乐感
教学难点: 歌曲的绕口令部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1、打开电脑及电子白板,插入U盘,叫学生聆听并可以跟着唱老师播放的歌曲《国歌》、《国家》、《我的中国心》。
2、问学生:“这三首歌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唱什么?”学生肯定都能回答“爱国”等。
顺着学生的回答就自然进入新课《中国话》的学习。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歌曲,请大家翻到音乐书第六十页《中国话》,然后先听这首歌,并看电子白板上的思考题,听后回答问题。
2【讲授】中国话
问学生:“这三首歌的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唱什么?”学生肯定都能回答“爱国”等。
顺着学生的回答就自然进入新课《中国话》的学习。
老师接着说;“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歌曲,请大家翻到音乐书第六十页《中国话》,然后先听这首歌,并看电子白板上的思考题,听后回答问题。
同时,老师出示思考题在电子白板上,并播放歌曲《中国话》。
老师说:“大家知道这首歌的主题后,我们现在就来开始学习这首歌,在学这首歌之前,老师简单地来介绍一下这首歌:这首歌作词是郑楠,作曲是施人诚和郑楠。
这首歌深受青少年喜欢,因为它把中国的绕口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