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通信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通信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通信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通信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 所谓数据传输链路是指在________上利用一定的________形成的传输规定速率(和格式)的________。

答案:物理传输媒介传输标准数据比特通道

解析:所谓数据传输链路是指在物理传输媒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传输系统、卫星传输电路等)上利用一定的传输标准(它通常规定了电气接口、调制解调的方式、数据编码的方式、比特同步、帧格式和复分接的方式等)形成的传输规定速率(和格式)的数据比特通道。

2. 路由器区别于交换机的关键特征是它可连接使用不同________、具有不同________的数据链路。

答案:物理传输媒介传输协议

解析:路由器区别于交换机的关键特征是它可连接使用不同物理传输媒介、具有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链路。在一个典型的网络中,通常会有一种以上的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技术,而每个子网都有独立的数据链路传输协议和寻址方式。

3. 链路层常用的检错方法有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

解析:链路层常用的检错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奇偶校验,另一类是循环冗余校验(CRC)。其基本思路是发端按照给定的规则,在K个信息比特后面增加L个按照某种规则计算的校验比特;在接收端对收到的信息比特重新计算L个校验比特。比较接收到的校验比较和本地重新计算的校验比特,如果相同则认为传输无误,否则认为传输有错。

4. 目前单播的Ad Hoc路由算法为分________、________和地理位置辅助的路由算法。

答案:平面式路由算法分层路由算法

解析:消息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的通信方式称为单工通信,消息可以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的通信方式称为半双工通信,消息可以同时实现双向传送的通信方式称为全双工通信。

5. 对于一个方向图G,若G的每一对节点之间都有一条方向性路径,则称图G是的方向图。

答案:强连通

解析:对于有向图,若边去掉方向后是连通的,则称该图为连通的有向图。若对于有向图的

任意两个顶点u 和v 之间存在u 到v 的路径和v 到u 的路径时,称该图为强连通的。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请简述Little 定理。

答案:

【1】令N (t )=系统在t 时刻的顾客数,N t 表示在[0,t]时间内的平均顾客数,即

(1) 系统稳态时的平均顾客数为

(2) α(t )=在 [0,t]内到达的顾客数, 则在 [0,t]内的平均到达率为

(3) 稳态平均到达率为

(4) 令T i =第i 个到达的顾客在系统内花费的时间(时延),则在 [0,t]内顾客的平均时延为 (5)

稳态的顾客平均时延为

(6) N 、λ、T 的相互关系是

(7)

这就是Little 定理(公式)。

【2】该公式表明:系统中的用户数(顾客数)=[用户(顾客)的平均到达率]?[用户(顾客)的平均时延]。

评分标准:【1】中公式(1)~(7)每式2分,回答出【2】得6分。

2. 请简述网络层差错控制方式与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方式的异同。

答案:

【1】网络层的差错控制方式与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方式类似,采用ARQ 方式,发端有发送序号SN ,收端应答有接收序号RN 。ARQ 的方式可为返回式ARQ 或选择重发式ARQ 。

【2】网络层的差错控制与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的主要差别在于:

()0

1t t

N N t dt t =?lim t t N N →∞

=()t

t t αλ=lim t t λλ→∞

=()

()

0t i i t T T t αα==∑lim t t T T →∞

=N T λ=

(1) 使用的位置不同。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是用于一条物理链路的两端,而网络层的差错控制是用于网络中的任意两节点之间。

(2) 分组编号的方式不同。在网络层是对一个session 中的分组(或字节,消息)进行统一编号。而在链路层上是对不同session 中所有分组进行顺序编号。

(3) 传输顺序的差别。在链路层,所有的帧都是按顺序传输的;而在网络层中,相同源和目的节点的分组可能会经过不同的路径,分组的传输可能会出现乱序现象。

(4) 时延不同。在链路层,传输时延(包括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帧传输的时延)在小范围内变化;而在网络层,传输时延会在大范围内变化。

评分标准:正确回答相同点【1】给4分,正确回答【2】中不同点每个给4分。

3. 请简述集中式最短路径算法中的Bellman-Ford 算法。

答案:

【1】Bellman-Ford 算法是一种集中式的点到多点的路由算法,即寻找网络中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路由。

【2】定义:最短( )行走(Walk )是指在下列约束条件下从给定节点i 到目的节点的最短Walk 。

① 该行走(Walk )中最多包括h 条链路,即Walk 中包含的链路数至多为h 条。 ② 该行走(Walk )仅经过目的节点1次。

最短行走Walk 长度用 表示。节点i 经过h 条链路到达目的节点1的行走长度

【3】对所有的h ,令 。 B-F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下面的公式进行迭代,即 【4】下面给出从h 步Walk 中寻找最短路由的算法。 第一步:初始化。即对所有i (i≠1)令 。 第二步:对所有的节点j (j≠i ),先找出一条链路的最短(h≤1 )的Walk 长度; 第三步:对所有的节点j (j≠i),再找出经两条链路的最短(h≤2 )的Walk 长度;

依次类推:如果对所有i 有: (即继续迭代下去以后不会再有变化),则算法在h 次迭代后结束。

评分标准:第【1】点2分,第【2】点6分,第【3】点4分,第【4】点8分。

三、计算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 设到某自动提款机取钱的用户数N(T)组成Poisson 流,平均每小时到达的用户数为10h ≤h i D 10h D =1min[]i h h

ij j j D d D +=+1

i ≠∞=

0i D 1

h h i i D D -=

人,求下午14点到16点之间有2个用户到达的概率?

答:

【1】 由题意,A(t)为[0,t)时间内到达的用户数,则A(t)服从泊松分布,有 λ=10人/小

时, =16-14=2小时,n=2,代入下式

【2】 (),...2,1,0!))()((=-==-+n e n n n t A t A P λτλττ

【3】 求得

()2102201022002!P e e -?-?==

评分标准:答出【1】给5分,写出公式【2】给5分,正确计算【3】得10分,计算过程正确但是结果错误给5分,只有结果没有计算过程只能给5分。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一份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D A B C D B C 1. 以下方法中,( D )不能作为增大视距传播的距离的方法。 A. 中继通信 B. 卫星通信 C.平流层通信 D.地波通信 2. 在光纤中,( A )。 A. 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 B. 纤芯的折射率小于包层的折射率 C .纤芯的折射率等于包层的折射率 D. 不能确定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哪个大 3. 提出部分响应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并( B )。 A. 消除码间干扰 B. 加速传输波形的尾巴衰减 C .降低噪声的影响 D. 使得传输波形的频谱变成理想低通特性 4. 高斯白噪声通过窄带理想带通滤波器后为窄带高斯噪声,后者包络的一维分布为(C )。 A. 高斯分布 B. 莱斯分布 C. 瑞利分布 D. 均匀分布。 5. 在AM 、DSB 、SSB 、VSB 等4个通信系统中,有效性最好的通信系统是( D )。 A. AM B. VSB C. DSB D. SSB 6. 设基带信号为()f t ,载波角频率为c ω,?()f t 为()f t 的希尔伯特变换,则DSB 信号的一般表示式为( B )。 A. 0()[()]cos c s t A f t t ω=+ B. ()()cos c s t f t t ω= C. 12?()[()cos ()sin ]c c s t f t t f t t ωω=- D.12?()[()cos ()sin ] c c s t f t t f t t ωω=+。 7.2DPSK 中,若采用差分编码加2PSK 绝对相移键控的方法进行调制,a n 为绝对码,b n 为相对码,则解调端码型反变换应该是( C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AM 系统,无门限效应的解调方法是___相干解调_________。 2.已知FM 波的表达式63()10cos(21010sin(10))s t t t ππ=?+(V),可求出载波频率为__106 Hz ___ ,已调波的卡森带宽为_11_kHz ,单位电阻上已调波的功率为_50_W 。 3. 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如果时域上波形畸变可引起相邻码元波形之间发生部分重叠,造成 码间干扰 。 4. 多径传播会引起 频率选择性 衰落 5. 带宽为 6.5MHz 的某高斯信道,若信道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为45.5MHz , 则其信道容量为()s MBit C /5.195.6/5.451log 105.626 =+?=。 6. 双极性基带信号,当满足 等概 条件时,其功率谱无离散谱分量。 7. 2DPSK,2ASK,2PSK,和2FSK,采用相干解调时,抗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从好到坏排列 顺序为 2PSK, 2DPSK, 2FSK ,2ASK 。 8. 2DPSK 调制解调系统是为了解决2PSK 系统中的 倒π 现象而提出来 的。 n n n b a b ⊕=-11 -⊕=n n n b a b 1 -⊕=n n n b b a 11--⊕=n n n b b a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盛敏)课后习题答案

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 网络,分组数据网络,PSTN ,ISDN ,移动通信网等。 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 链路,利用PSTN 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 和56kb/s ;(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 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 ,x 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 ,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 信道(64kb/s ),D 信道(16kb/s 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 ~2Mb/s ;(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 网络链路有:(1)提供48kb/s ,56kb/s 或64kb/s 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 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s ;(3)SDH (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 ;(4)光波分复用WDM ,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 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 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答:差别:ATM 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 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 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 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 ,再将CS-PDU 分成信元,再传输。 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 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 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 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解: ()()Y t t X +=π2cos 2 ()()Y Y X cos 22cos 21=+=π

网络基础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逻辑结构包括通信子网和 - 资源子网 两部分。 (主要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主要功能:资源共享(就是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 数据通信、分配式处理) 2.ARPANET 是Internet 的前身。 (互联网:ISO、 IEEE、ARPA) 3.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范围分为局域网LAN 、城域网 MAN 和广域网WAN 3 种。 ( 常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混合型) 4.模拟数据的数字化必须经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 5.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其中分组交换交换技术有数据报和虚电路之分。(存储交换:报文 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模拟通信系统通常:信源、调制器、解调器、信宿以及噪声源组成。)(数字数据调制:移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移相键控PSK) 6.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拓扑 结构和传输介质三个方面。 7.局域网体系结构仅包含OSI 参考模型最低两层,分别是_物理层 __ 层和 _数据链路 __层。

(OSI 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8. CSMA/CD方式遵循“先听后发,__边听边发 __, _冲突停发 __,随 机重发”的原理控制数据包的发送。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它定义了 局域网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使用CSMA/CD技术,并以 10M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 9 .广域网由局域网及城域网组成。 10 .现在以太网接入技术主要的解决方案有DSL 和Cable Modem 。 11. Internet 上的文件服务器分专用文件服务器和匿名文件服务 器。 二、选择题 1.电视频道的带宽是 6MHz,假定没有热噪声,如果数字信号取 4 种离散值,那么可获得的最大数据率是 C 。 A. 6Mbit/s B. 12Mbit/s C. 24Mbit/s D.48Mbit/s 2.如果一个码元所载的信息是两位,则一码元可以表示的状态为 B 。 A.2 个B.4 个C.8 个 3.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C D.16 个。 A.模拟信号的放大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D.数字信号的编码4.基带系统是使用 C 进行传输的。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盛敏-)课后习题答案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 TM 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 ,ISDN ,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 链路,利用PSTN 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 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 和56kb/s ;(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 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 ,x 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 ,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 信道(64kb/s ),D 信道(16kb/s 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 ~2Mb/s ;(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 ,56kb/s 或64kb/s 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 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 ;(3)SDH (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 ;(4)光波分复用WDM ,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 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 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 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 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 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 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 ,再将CS-PDU 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 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 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 模型 TCP/IP 参考模型 1.10解:()()Y t t X +=π2cos 2

西电通信网络基础答案

第一章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 信道(16kb/s或64kb/s);(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 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ATM Adaptation Layer),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模型TCP/IP参考模型 1.10 1.11)0=θd 显然,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是广义平稳的。 故()t X 的均值和相关函数都具有各态历经性, ()t X 是各态历经过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Internet最早起源于(A )。 A.ARPAnet B.MILnet C.以太网D.环状网 2、网关工作在OSI模型的(B )。 A.传输层以上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 3、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校验是(B )的主要功能。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 4、以下哪个是正确的MAC地址(B )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C.1031 D.、一般说来对于通信量大的吉比特以太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 C )。 A.双绞线B.微波C.光纤D.同轴电缆 6、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是(D )。 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 7、在IP数据报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为头部长度字段,一个为总长度字段。其中(C )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C.头部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8、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C )。A.报文、帧、比特B.分组、报文、比特C.分组、帧、比特 D.数据报、帧、比特 9、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 A )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全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66666666666666666666(A卷、闭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A(2009.12)专业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题分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 (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 分) 1.出现概率越大的消息,其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2.随机过程广义平稳则必将严格平稳。() 3.恒参信道的特性是可以通过线性网络来补偿的。() 4.由于DSB信号的调制制度增益是SSB的一倍,所以抗噪声性能比SSB好一倍。()5.2PSK存在反相工作现象,而2DPSK不存在,所

四.已知0 ()(1cos cos 2)cos AM s t K t K t t =+Ω+Ωω,且0 Ω<<ω。 1. 画出此已调波的频谱示意图。 (3分) 2. 画出包络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3分) 3. 试求使此AM 信号无包络失真的K 值。 (4分) 五.若消息代码序列为110000010100001, 1. 画出对应的全占空双极性码波形;(2分) 2. 画出对应的AMI 码波形; (4分) 3. 画出对应的HDB3码波形。 (4分) 六.图1、图2分别给出两种基带系统传输特性 图1 图2 1.试分析两个基带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码元速率。(6分) 2.设传输信息速率为3Mbps ,图1和图2系统能 否实现无码间串扰。(4分) 七.设某数字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000Bd , 载波频率为2000Hz 。 1.若发送数字信息为111010,试画出2A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5分) 2.数字信息不变,试画出2DP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设初始相位为0)。(5分)。 八.在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中,若采用13 折线A 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118个单位:试求:

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连网计算机系统的 ( c )。 (A)硬件共享(B)软件共享 (C)资源共享(D)数据共享 (2)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WAN (B)LAN (C)MAN (D)ADSL (3)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 b )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A)最小(B)最大 (C)一般(D)未知 (4) ISO的中文名称是( c )。 (A)国际认证(B)国际经济联盟 (C)国际标准化组织(D)世界电信联盟 (5)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 a )。 (A)语法、语义、定时(B)语法、语义、语素 (C)语法、语义、词法(C)语法、语义、格式 (6) OSI参考模型的( c )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D)应用层 (7)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c )。 (A)工作站(B)网卡 (C)网络服务器(D)网络互连设备 (8) 现行IP地址采用的标记法是( b )。 (A)十六进制(B)十进制 (C)八进制(D)自然数 (9) 在局域网中,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设备是 ( b )。 (A)网络工作站(B)网络服务器 (C)网卡(D)路由器 (10) 路由器设备工作在 ( b )层 (A)物理层(B)网络层 (C)会话层(D)应用层 (11) 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采用RJ-45头作为连接器件的是( a )。 (A)双绞线(B)粗同轴电缆 (C)细同轴电缆(D)光纤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b )。 (A)DOS (B)Windows NT (C)FoxPro (D)Windows 98 (13)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b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OCTOPUS (B)ARPANET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 传输频带利用率 衡量,可靠性用 差错率 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连续 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 离散 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 时间 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2n σ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 是 乘性噪声是否存在? 否 。 6、信道容量是指: 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 ,香农公式可表示为:)1(log 2N S B C +=。 7、设调制信号为f (t )载波为t c ωcos ,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t t f c ωcos )(,频域表达式为)]()([2 1c c F F ωωωω-++。 8、对最高频率为f H 的调制信号m (t )分别进行AM 、DSB 、SSB 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 2f H 、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 ,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 2W 波特。 10、PSK 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 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 相位差 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 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 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 加性噪声 。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13 折线近似,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 折线近似。 二、填空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试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总分10分,每空0.5分) (1)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________子网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信息服务等。 (3)数据通信系统中,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4)DTE是指________________,DCE是指________________。 (5)常用的数据通信传输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光纤。 (6)网络协议是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需的,任何一种通信协议都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7)IP地址有数值和域名两种表示形式,一个数值地址包含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8)Internet通过将__________各个网层互联起来。 (9)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网络应用软件。 (10)SNMP管理模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管理代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从资源共享的观点出发,认为一台带有多个远程终端或远程打印机的计算机系统不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原因是()。 A.远程终端或远程打印机没有可共享的资源 B.计算机系统无法控制多个远程终端或远程打印机 C.远程终端或远程打印机不是独立的计算机系统 D.远程终端或远程打印机无法和计算机系统连接 (2)按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四类,这四类是()。 A.局域网、广域网、X.25与因特网 B.局域网、广域网、宽带网与因特网 C.局域网、广域网、ATM网与因特网 D.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与因特网 (3)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是()。 A.所需带宽不同 B.脉冲速率不同 C.异步传输时时钟混合在数据中 D.同步传输时时钟从数据中提取 (4)双绞线的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的目的是()。 A.阻止信号的衰减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推荐文档)

1、某个信息源由“1”、“0”两个符号组成。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3/4,则信息源中符号“1”的信息量为( 2 )bit。 2、若一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为R(τ),则R(0)是该平稳随机过程的(总)功率。 3、若语音信号的频率在300-3400Hz之间,则按照抽样定理理论上信号不失真的最小抽样频率为(6800 )Hz。 4、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采用相干检测法对2ASK、2PSK和2FSK解调之后,误码率最低的是(2PSK )。 5、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类型主要有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6、设有一个信号可表示为:t≥0时,x(t)=4exp(-t);t≥0时,x(t)=0。则该信号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能量信号)。 7、对一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时,若抽样频率为1000Hz,量化电平数为16,则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000 )b/s。 8、为了能纠正2个错码,同时检测3个错码,则要求的最小码距为( 6 1、某个信息源由A、B、C、D四个符号组成,出现概率均为1/4。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毫秒的脉冲传输,则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和码组速率分别为( C )。 A、200b/s和200波特 B、100b/s和200波特 C、200b/s和100波特 D、100b/s和100波特 2、模/数转换的三个步骤是依次( A )。 A、抽样、量化和编码 B、量化、抽样和编码 C、量化、抽样编码和 D、编码、量化和抽样 3、模拟通信系统中的线性调制方式主要有( B )。 A、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 B、振幅调制、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 C、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振幅调制 D、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 5、无码间串扰系统的传输函数的特性为( B )。 A、传输函数为实函数,且在带宽W处偶对称 B、传输函数为实函数,且在带宽W处奇对称 C、传输函数为虚函数,且在带宽W处偶对称 D、传输函数为虚函数,且在带宽W处奇对称 6、右图中表示的调制方式为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中的哪种调制方式( C )。 A、2ASK B、2PSK C、2FSK D、2DPSK 8、数字系统的最佳接收准则中的“最佳”指的是( D )。 A、码元速率最佳 B、传输速率最高 C、信息速率最大 D、错误概率最小 、DSB调制系统和SSB 13 ------3 因为单边带信号所需带宽仅 带的大1. 什么是门限效应?AM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时 为什么会产生门限效应? 答:门限效应:就是当包络检波器的输入信噪比降低到一个特定的数值后,检波器输出信噪比出现急剧恶化的一种现象。 因为,门限效应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所引起的,而AM信号采用了包络检波法,所以会产生门限效应。 2.FM系统中采用加重技术的原理和目的是什么? 答:FM系统中采用加重技术的原理是针对鉴频器输出噪声谱呈抛物线形状,而高频端的信号谱密度最小,目的是提高调频解调器的高频端输出信噪比。 3.等概时对于传送单极性基带波形和双极性基带波形的最佳判决门限各为多少?为什么 答:A/2和0。因为此时误码率最低。 4.与二进制数字调制相比较,多进制数字调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是提高了频带利用率,缺点是抗噪声性能降低。 5.随参信道对所传信号有何影响?如何改善? 答:对信号传输有衰耗,并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产生多径传播,而多径传播对信号传输的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n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 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C B log 2(1 鲁)。 7、设调制信号为f (t)载波为cos c t,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1 f(t)cos c t,频域表达式为—[F( c) F( c)]。 2 8、对最高频率为f H的调制信号m (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 H 、2f H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 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_折线 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_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 3分) 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doc

附录: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通过通信手段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1.2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与连网的计算机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独立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不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高;缺点是:资源不能提供共享;也不能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困难。 连网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资源可以提供共享;也可以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方便。缺点是:容易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低。 1.3计算机网络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联机系统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并遵从国际化标准化协议的标准化网络阶段和网络互联阶段。 1.4网络的基本用途是什么? (1) 信息共享与办公自动化、(2) 电子邮件、(3) 电子公告与广告、(4) IP电话、(5) 在线新闻、(6) 在线游戏、(7) 网上交友与实时聊天、(8) 电子商务及商业应用、(9) 虚拟时空、(10) 文件传输、(11) 网上教学与远程教育、(12) 万维网冲浪WWW、(13) 超并行计算机系统、(14) 网格计算机系统。 1.5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协调用户。提供网络通信服务。控制用户访问。文件管理。系统管理。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1.6网卡有什么作用?是否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 (1)数据转换功能。(2) 数据缓存功能。(3) 通信服务功能。 不是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比如采用电话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就不需配置网卡。 1.7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由终端发送数据时,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送到调制解调器; 接收数据时,将由调制解调器送来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 产生定时信号,并用硬件确定本机的地址号,以便与主机交换信息。 1.8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什么场合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 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将计算机送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调制过程),再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收端接收信息时,把电话线上传送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传送给计算机,供其接收和处理(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解调过程)。

通信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通信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 所谓数据传输链路是指在________上利用一定的________形成的传输规定速率(和格式)的________。 答案:物理传输媒介传输标准数据比特通道 解析:所谓数据传输链路是指在物理传输媒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传输系统、卫星传输电路等)上利用一定的传输标准(它通常规定了电气接口、调制解调的方式、数据编码的方式、比特同步、帧格式和复分接的方式等)形成的传输规定速率(和格式)的数据比特通道。 2. 路由器区别于交换机的关键特征是它可连接使用不同________、具有不同________的数据链路。 答案:物理传输媒介传输协议 解析:路由器区别于交换机的关键特征是它可连接使用不同物理传输媒介、具有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链路。在一个典型的网络中,通常会有一种以上的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技术,而每个子网都有独立的数据链路传输协议和寻址方式。 3. 链路层常用的检错方法有两类: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 解析:链路层常用的检错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奇偶校验,另一类是循环冗余校验(CRC)。其基本思路是发端按照给定的规则,在K个信息比特后面增加L个按照某种规则计算的校验比特;在接收端对收到的信息比特重新计算L个校验比特。比较接收到的校验比较和本地重新计算的校验比特,如果相同则认为传输无误,否则认为传输有错。 4. 目前单播的Ad Hoc路由算法为分________、________和地理位置辅助的路由算法。 答案:平面式路由算法分层路由算法 解析:消息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的通信方式称为单工通信,消息可以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的通信方式称为半双工通信,消息可以同时实现双向传送的通信方式称为全双工通信。 5. 对于一个方向图G,若G的每一对节点之间都有一条方向性路径,则称图G是的方向图。 答案:强连通 解析:对于有向图,若边去掉方向后是连通的,则称该图为连通的有向图。若对于有向图的

交大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抽样频率为6000Hz,每个样值的量化电平数为64并编为二进制码,假定传输波形为滚降因子为0.2的升余弦波形,则传输合路后10路PCM信号所要求的最小带宽为(a) a) 216kHz b) 432kHz c) 600kHz d) 256kHz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 滤波法生成模型可以产生SSB信号 b) 数字键控法模型可以生成2ASK信号 c) 模拟相乘法模型可以生成2FSK信号 d) 相移法生成模型可以生成DSB信号 9.下列关于调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调制是按照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改变载波某些参数的过程 b)可以采用脉冲串或者数字信号作为载波 c)调制可以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d)调制过程不会改变信号所占频带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信道中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 b)信道可以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c)广义信道可以划分为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 d)数字信号是时间离散信号 11.PCM系统中,编码的功能是(d) a)二进制信号变为多进制信号 b)幅度连续信号变为幅度离散信号 c)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 d)多进制信号变为二进制信号 12.若某系统的工作频段为505-1135kHz,采用SSB方式传输具有相同带宽8KHz的模拟基带信号, 则该系统通过FDM复用,在信号复用保护带为0.1KHz时,最多能传输(b)路基带信号 a) 76 b) 77 c) 78 d) 79 13.根据带通抽样定理,如果上截止频率f H=4.2B,其中B为信号带宽,则所需的抽样速率为 (d) a) 8B b) 8.4B c) 2B d) 2.1B 14.如果2PSK信号与QPSK信号具有相同的信息传输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二者具有相同码元周期 b)2PSK信号符号速率为QPSK信号符号速率的两倍 c)2PSK比QPSK具有更好的频谱效率 d)二者具有相同的信号带宽 15.对最高频率为200Hz的模拟低通信号m(t)进行取样,如果取样速率为500Hz,则接收端要由 抽样后的信号无失真恢复m(t)所需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最小值为(c) a) 300Hz b) 500Hz c) 200Hz d) 250Hz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填空题 ⑴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和广域网 (2)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⑶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 2 ?简答题 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 单机系统:在单处理机联机网络中,由单用户独占一个系统发展到分时多用户系统, 被称为第一代网络。多机系统:将多个单处理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以多处理 机为中心的网络,并利用通信线路将多台主机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形成了以通信子网为核心的第二代网络,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遵守网络体构的第三代网系结络。In ternet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典型的实例,该网络的发展也促使新的高速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又提高了网络的发展。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 系统。

主要功能:1.数据交换和通信: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 2.资源 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3.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4.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 衡: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上进行,减轻任务负荷过重的单台主机。 (3)计算机网络分为哪些子网?各个子网都包括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特点? 答: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主机是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为本地用户和网络中远程用户访问网络其他主机设备与资源提供服务。终端控制器负责终端和主计算机的信息通信。终端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交互设备,可以是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的简单的终端,也可以是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外设主要是网络中的一些共享设备,如大型的硬盘机、高速打印机、大型绘图仪等。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 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通信控制处理机也称为网络节点,实现通信子网中的分组存储转发节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和转发等功能。通信线路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控制处理机与主机之间提供通信信道。通信线路包括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通信信道、微波与卫星通信信道等。信号变换设备的功能是对信号进行变换以适应不同传输媒体的要求。 ⑷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 星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容易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缺点是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2. 树型拓扑网络:树型拓扑网络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 3. 总线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 4. 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环中节点出现故障,有可能造成网络瘫痪。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以及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 5. 网状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基础考试试题

网络基础 所有60道单选题 1、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又称为______,是Internet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A:Internet B:全球信息网 C:城市网 D:远程网 答案:B 2、安装拨号网络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A:使Windows完整化 B:能够以拨号方式连入Internet C:与局域网中的其他终端互联 D:管理共享资源 答案:B 3、在拨号上网过程中,连接到通话框出现时,填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应该是______。 A:进入Windows时的用户名和密码 B: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 C:ISP提供的帐号和密码 D: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 答案:C 4、网上交流常见的形式有______。 A:网上讨论(BBS) B:网络会议 C:网上电话等 D:全部都是 答案:D 5、在Internet的通信协议中,可靠的数据传输是由______来保证的。 A:HTTP协议 B:TCP协议 C:FTP协议 D:SMTP协议 答案:B 6、免费软件下载,是利用了Internet提供的______功能。 A:网上聊天 B:文件传输 C:电子邮件 D:电子商务 答案:B 7、域名为的站点一般是指______。 A:文件传输站点

B:新闻讨论组站点或文件传输站点 C:电子公告栏站点 D:电子邮件中对方的地址或文件传输站点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Internet信息服务的是______。 A:远程登录 B:文件传输 C:网上邻居 D:电子邮件 答案:C 9、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标准通信协议是______。 A:TCP/IP B:FTP C:SMTP D:ARP 答案:A 10、缩写WWW表示的是______,它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 A:局域网 B:广域网 C:万维网 D:网上论坛 答案:C 11、目前,Internet为人们提供信息浏览的最主要的服务方式是______。 A:WWW B:FTP C:TELNET D:WAIS 答案:A 12、在互联网上,用来发送电子邮件的协议是______。 A:HTTP B:SMTP C:FTP D:ASP 答案: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多个终端组成 B: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由一台主机和2000多个终端组成 C: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D: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微软合作开发了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有CPU及内存 答案:B

通信网络基础抓包作业答案

网络协议数据获取与TCP/IP协议分析 一、实验环境介绍 网络接入方式:校园网宽带接入,IP获取方式:DHCP; 操作系统为windows7旗舰版; 本机MAC地址为5c:f9:dd:70:6a:89,IP地址为10.104.5.53。 图1 网络状态截图 二、实验步骤 1. 启动wireshark; 2. 启动一个网页浏览器,并键入一个URL地址,如:https://www.doczj.com/doc/2f1714815.html,。注

意此时不要按下回车键; 3. 清除电脑中的DNS缓存,启动wireshark,开始抓包; 4. 在浏览期网页位置按下回车键,开始访问指定的网页。 5. 一旦网页内容下载完毕,立即停止Microsoft Network Monitor抓包,并将抓到的数据包存入文件中,同时将显示的网页存储下来,以便后面参考。 三、实验过程 使用wireshark前清除DNS缓存截图如下。 图2 清除DNS缓存 抓取协议如下图所示:

图3 抓取协议 四、协议分析 1. 抓取的协议类型 检查在Microsoft Network Monitor顶端窗口的协议一列,确认你已经抓到了DNS、TCP和HTTP数据包。 答:由图3可看出抓到了DNS、TCP、HTTP数据包。 2. 以太网帧,IP分组和UDP数据报 (1) 检查客户端发出的第一个DNS分组 a.确定客户端的以太网地址和IP地址 答:如图4,客户端的MAC地址为5c:f9:dd:70:6a:89; IPv4地址为:10.104.5.53。 b.以太网帧结构的TYPE字段是什么内容? 答:如图所示,以太网帧结构的TYPE字段为:0x0800,表示该帧是IP协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