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种子类中药资料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5
果实类中药干燥成熟的果实藜科:地肤子 木兰科:五味子 蔷薇科:覆盆子、山楂 豆科:补骨脂 芸香科:香橼、佛手 苦木科:鸦胆子 大戟科:巴豆 伞形科:小茴香、蛇床子 木犀科: 黄翘或老翘、 女贞子 茄科:枸杞子 茜草科:栀子 葫芦科:瓜蒌 菊科:牛蒡子 姜科:砂仁、草果、豆蔻、红 豆蔻、益智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干燥未成熟的果实 干燥成熟果皮 干燥未成熟或近成熟果皮 干燥成熟的果肉 干燥果穗 种子类中药 干燥种仁 干燥成熟的种子蔷薇科:木瓜、乌梅 芸香科:吴茱萸 芸香科:枳壳 木犀科:青翘 芸香科:陈皮 芸香科:化橘红 山茱萸科:山茱萸 唇形科:夏枯草 肉豆蔻科:肉豆蔻 禾本科:薏苡仁 十字花科:葶苈子 蔷薇科:苦杏仁、桃仁 豆科:沙苑子、决明子、 鼠李科:酸枣仁 梧桐科:胖大海 马钱科:马钱子 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车前科:车前子 棕榈科:槟榔 姜科:草豆蔻(近成熟种仁)其他果实类中药1.入药部位 完整的果穗:桑葚 完整的果实:五味子、枸杞子 果肉:山茱萸 果皮:大腹皮 部分果皮:陈皮 带有部分果皮的果柄:甜瓜蒂 果实上的宿萼:柿蒂 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橘络、丝瓜络种子类中药1.入药部位 多为成熟的种子,少数为未成熟的种子,如枣儿槟; 假种皮:肉豆蔻衣、龙眼肉; 种皮:绿豆衣 除去种皮的种仁:肉豆蔻 除去子叶的胚:莲子心 以种子为原料的加工品:大豆黄卷(发了芽的种子) 、淡豆豉(种子的发酵品)各科共性或主要药材特性 科名 藜科 木兰科 肉豆蔻科 十字花科 药材 地肤子 五味子 肉豆蔻 葶苈子 表皮细胞微细角质线纹, 油细胞周围有 6-7 个表皮细胞围绕 错入组织(外胚乳与内胚乳交错) 膨胀度测定: 北葶苈子不得低于 12, 南 葶苈子不得低于 3 黏液细胞 除木瓜外都含有草酸钙簇晶, 木瓜含有 草酸钙方晶; 多含有石细胞(覆盆子没有提到) 单细胞非腺毛:覆盆子、乌梅 沙苑子、补骨脂栅状细胞层含有光辉 带,补骨脂栅状细胞 V 型增厚; 栅状细胞下为支持细胞 1 列 (补骨脂支 持细胞哑铃状) ; 子叶细胞含大量糊粉粒和脂肪油滴 特征蔷薇科覆盆子、木瓜、山楂、乌梅 苦杏仁、桃仁豆科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芸香科枳壳、 香橼、 陈皮、 化橘红、 外果皮为 1 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 佛手、吴茱萸 有气孔,气孔不定式; 中果皮薄壁细胞含大型的油室, 性状上 表现为下凹的油点; 含陈皮苷结晶针簇状; 草酸钙方晶或棱晶存在于中果皮薄壁 细胞中,呈多面体形、菱形、或双锥形 等;吴茱萸含有草酸钙簇晶,偶有方晶 导管螺纹、网纹,管胞细小 吴茱萸特性:腺毛头部多细胞 鸦胆子 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内果皮由 2 条石细胞环带和 1 条厚壁细 胞环带组成 表皮细胞具星状毛; 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中果皮 4-7 列纤维状石细胞环带; 内果皮 3-5 层纤维状厚壁细胞交叠排列 光辉带;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内种皮细 胞壁连珠状增厚 含聚戊糖及黏液质 背面纵棱间各有维管束(共 5 个) ,其 周围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 1 个, 接合 面 2 个,共 6 个。
超全的果实种子类中药资料总结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第一节果实类中药的鉴定第二节种子类中药的鉴定种子类中药的显微鉴别特征:种皮在植物器官中只有种子含:糊粉粒。
为蔷薇科植物的药材:山楂、木瓜、苦杏仁、金樱子、乌梅。
为伞形科植物的药材:蛇床子、小茴香。
为茄科植物的药材:天仙子、枸杞子。
为木犀科植物的药材:连翘、女贞子。
为木兰科植物的药材:五味子、厚朴、、辛夷。
为茜草科植物的药材:栀子、茜草、钩藤。
为菊科植物的果实、种子类药材:鹤虱、牛蒡子。
为姜科植物的果实类药材:益智、豆蔻、砂仁。
为芸香科植物的果实类药材:枳壳、吴茱萸。
为旋花科植物的种子类药材:牵牛子、菟丝子。
为蔷薇科植物的种子药材:苦杏仁、桃仁。
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药材:山楂、乌梅、木瓜、金樱子。
为豆科植物的种子药材:沙苑子、决明子。
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入药的药材:橘络、丝瓜络以假种皮入药的种子类药材:肉豆蔻衣、龙眼肉。
以果实上的宿萼入药的药材:柿蒂。
用胚入药的药材:莲子芯。
除去种皮的种仁入药的药材:肉豆寇。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南葶苈子)或独行菜(北葶苈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爆成熟果实。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巴豆:为大戟科。
酸枣仁:为鼠李科。
小茴香:为伞形科。
连翘:为木犀科。
女贞子:为木犀科。
菟丝子:为旋花科。
牵牛子:为旋花科。
栀子:为茜草科。
瓜蒌:为葫芦科。
鹤虱:为菊科。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超全的果实种子类中约资料总结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约第一节果实类中药的鉴定第二节种子类中药的鉴疋种子类中药的显微鉴别特征:种皮在植物器官中只有种子含:糊粉粒。
为蔷薇科植物的药材:山楂、木瓜、苦杏仁、金樱子、乌梅。
为伞形科植物的药材:蛇床子、小茴香。
为茄科植物的药材:天仙子、枸杞子。
为木犀科植物的药材:连翘、女贞子。
为木兰科植物的药材:五味子、厚朴、、辛夷。
为茜草科植物的药材:梔子、茜草、钩藤。
为菊科植物的果实、种子类药材:鹤虱、牛莠子。
为姜科植物的果实类药材:益智、豆蔻、砂仁。
为芸香科植物的果实类药材:枳壳、吴茱萸。
为旋花科植物的种子类药材:牵牛子、菟丝子。
为蔷薇科植物的种子药材:苦杏仁、桃仁。
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药材:山楂、乌梅、木瓜、金樱子 C 为豆科植物的种子药材:沙苑子、决明子。
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入药的药材:橘络、丝瓜络以假种皮入药的种子类药材:肉豆蔻衣、龙眼肉。
以果实上的宿萼入药的药材:柿蒂。
用胚入药的药材:莲子芯。
除去种皮的种仁入药的药材:肉豆寇。
陈皮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的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
药用部位为果实的药材:补骨脂、五味子、金樱子、蛇床子、女贞子、枸杞子、梔子、牛劳子。
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桃仁、沙苑子、酸枣仁、牵牛子、菟丝子、苦杏仁、尊苗子。
含生物碱的种子药材:马钱子、槟榔、牵牛子。
含皂昔及隸质的药材:山楂、木瓜。
含皂昔及黄酮的药材:酸枣仁、山楂。
含氧昔类的药材:苦杏仁、桃仁。
含挥发油及皂昔的药材:豆蔻、酸枣仁、砂仁。
含挥发油的药材:五味子、枳壳、蛇床子、吴茱萸、小含剧毒的药材:川乌、马钱子。
香、豆蔻、砂仁。
含蔥醜类成分的药材:何首乌、大黄、茜草、决明子。
豆科含蔥醍类化合物的药材:决明子、番泻叶。
具有错入组织的果实种子类药材:槟榔、肉豆蔻。
具有镶嵌细胞的药材:小茴香、蛇床子。
具有光辉带的药材:牵牛子、菟丝子。
含油细胞的果实种子类药材:五味子、豆蔻、砂仁。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的药材:枸杞子、甘草、丹参、金银花、黄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总结1.葡萄籽:葡萄籽被称为“天然维生素C食品”。
它富含一种强效抗氧化剂,原花青素,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预防和改善血管疾病。
葡萄籽还有抗过敏和消炎作用,对改善皮肤健康、调节血糖、降血脂等也有显著功效。
2.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功效,被称为“长寿果”。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枸杞子还有抗衰老、保护肝脏、降血压、改善睡眠、抗癌等作用。
3.花椒:花椒是一种具有独特辛香味道的调味品,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花椒具有温中散寒、驱寒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胃寒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花椒还有杀菌、解毒、驱蚊、止痒的作用。
4.大枣:大枣是一种常见的果实类中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大枣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改善心情,促进睡眠。
大枣还有调理脾胃、润肠通便、补血养颜等作用。
5.花粉:花粉被誉为“天然营养库”,是一种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的天然营养品。
花粉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延缓衰老、调节内分泌、提高记忆力等作用。
它还有抗过敏、养肝护肝、润肺等功效。
6.黑芝麻:黑芝麻是一种优质的食疗和药膳材料,具有润肠通便、补血养颜的作用。
黑芝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够滋养肝肾、润肺潤腸,并有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等作用。
黑芝麻还有滋补头发、明目润肤的效果。
7.莲子:莲子被誉为“安神圣品”,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肾的功效。
莲子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能够增强体力,改善心情,提高免疫力。
莲子还有润肺止咳、降血压、排毒养颜等作用。
8.花菜:花菜是传统的蔬菜和中药材,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和矿物质。
花菜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抗癌抗氧化等作用。
花菜还有养胃、健脾、消食、安神的作用。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可以作为日常调理和药膳食材使用。
果实及种⼦类中药⽂字版果实及种⼦类中药商品情况果实(fructus)和种⼦(semen)在植物体中是两种不同的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格区分,常有以下⼏种情况:①药⽤果实——和种⼦⼀起⼊药,如马兜铃、乌梅、枸杞等。
②药⽤种⼦——仅以种⼦⼊药,如⾁⾖蔻等③其它——少数以果实贮存、销售,临⽤时再剥去果⽪取出种⼦⼊药,如巴⾖、砂仁等。
果实的⼊药部位(种⼦除外)包括——以果序⼊药:桑椹⼦,路路通等。
以完整果实⼊药:五味⼦,马兜铃,佛⼿等。
以果⽪(果⾁)⼊药:⼤腹⽪,青⽪,陈⽪,化橘红,⼭茱萸等。
以果柄⼊药:甜⽠蒂等;以果核⼊药:荔枝核等以假果(花托)⼊药:⾦樱⼦,⽆花果,莲房等以中果⽪维管束⼊药:橘络,丝⽠络等。
以宿萼⼊药:柿蒂等;加⼯品:⾕芽、麦芽。
种⼦类中药⼤多数是采⽤成熟种⼦种⼦的⼊药部位:(1)完整种⼦:苦杏仁、桃仁、菟丝⼦、酸枣仁等⼤多数。
(2)种仁:柏⼦仁、⾁⾖蔻等(去种⽪)(3)种⽪:绿⾖⾐、扁⾖⾐等。
(4)假种⽪⼊药:⾁⾖蔻⾐,龙眼⾁等。
(5)发酵加⼯品:淡⾖豉等。
性状鉴别要点:确定药⽤部位——区分果实类型、成熟程度辩认是果实还是种⼦单果、聚合果或聚花果、浆果、柑果或瘦果成熟或未成熟、真果或假果观察性状特征——形状、⼤⼩、颜⾊、表⾯特征、⽓味等果实表⾯:观察颜⾊、皱纹及附属物等种⼦表⾯:观察种脐、种脊、合点、种⾩等各论王不留⾏王不留⾏——⽯⽵科植物麦蓝菜的种⼦【性状特征】(1)圆球形(2)表⾯⿊⾊,略有光泽(3)种⽪外有均匀分布的颗粒突起(4)质地坚硬(5)破开后胚乳⽩⾊。
(5)⽆臭,味淡。
⼴东王不留⾏——桑科植物薜荔的⼲燥近成熟花托。
【性状特征】(1)花托全形似梨,常剖成四纵或⼆纵瓣。
呈瓤状或槽状。
(2)表⾯灰黄绿⾊或暗棕⾊,略皱缩。
(3)内表⾯红棕⾊或棕褐⾊,常有未除净的长形⼩瘦果。
(4)质硬⽽脆,易折断五味⼦【来源】均为⽊兰科植物五味⼦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的⼲燥成熟果实。
---------------------------------------------------------------最新资料推荐------------------------------------------------------果实种子类中药资料总结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第一节果实类中药的鉴定第二节种子类中药的鉴定为蔷薇科植物的药材:山楂、木瓜、苦杏仁、金樱子、乌梅。
为伞形科植物的药材:蛇床子、小茴香。
为茄科植物的药材:天仙子、枸杞子。
为木犀科植物的药材:连翘、女贞子。
为木兰科植物的药材:五味子、厚朴、、辛夷。
为茜草科植物的药材:栀子、茜草、钩藤。
为菊科植物的果实、种子类药材:鹤虱、牛蒡子。
为姜科植物的果实类药材:益智、豆蔻、砂仁。
为芸香科植物的果实类药材:枳壳、吴茱萸。
为旋花科植物的种子类药材:1 / 15牵牛子、菟丝子。
为蔷薇科植物的种子药材:苦杏仁、桃仁。
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药材:山楂、乌梅、木瓜、金樱子。
为豆科植物的种子药材:沙苑子、决明子。
用中果皮部分的维管束组织入药的药材:橘络、丝瓜络以假种皮入药的种子类药材:肉豆蔻衣、龙眼肉。
以果实上的宿萼入药的药材:柿蒂。
用胚入药的药材:莲子芯。
除去种皮的种仁入药的药材:肉豆寇。
陈皮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的部分果皮或全部果皮。
药用部位为果实的药材:补骨脂、五味子、金樱子、蛇床子、女贞子、枸杞子、栀子、牛蒡子。
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最新资料推荐------------------------------------------------------ 桃仁、沙苑子、酸枣仁、牵牛子、菟丝子、苦杏仁、葶苈子。
第三节果实及种子类常用中药【来源】地肤子:为藜科。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南葶苈子)或独行菜(北葶苈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补骨脂:3 / 15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爆成熟果实。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巴豆:为大戟科。
酸枣仁:为鼠李科。
小茴香:为伞形科。
连翘:为木犀科。
女贞子:为木犀科。
菟丝子:为旋花科。
牵牛子:为旋花科。
枸杞子:为茄科。
栀子:---------------------------------------------------------------最新资料推荐------------------------------------------------------ 为茜草科。
瓜蒌:为葫芦科。
鹤虱:为菊科。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槟榔:为棕榈科。
砂仁:为姜科。
【药用部位】五味子:干燥成熟果实。
葶苈子:干燥成熟种子。
山楂:干燥成熟果实。
苦杏仁:干燥成熟种子。
金樱子:干燥成熟果实。
5 / 15枳壳:干燥未成熟果实。
蛇床子:干燥成熟果实。
山茱萸:干燥成熟果肉。
女贞子:干燥成熟果实。
马钱子:干燥成熟种子。
菟丝子:干燥成熟种子。
牵牛子:干燥成熟种子。
栀子:干燥成熟果实。
牛蒡子: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木瓜:主产于安徽、湖北、四川、浙江等省。
山楂:主产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省。
---------------------------------------------------------------最新资料推荐------------------------------------------------------ 枳壳:主产于江西、四川、湖北、贵州等省。
巴豆:为大戟科。
小茴香: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省区。
连翘: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等省。
马钱子:主产于印度、越南、泰国等国。
枸杞子:主产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
栀子:主产于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等省。
槟榔:主产于海南省。
砂仁:阳春砂:主产于广东省。
绿壳砂:主产云南。
7 / 15海南砂:主产海南省。
豆蔻:白豆蔻:产于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国。
爪哇白豆蔻:产印度尼西亚。
【采收加工】木瓜: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山楂:切片,干燥。
枳壳: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
连翘:果实初熟时采收,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习称老翘。
【性状鉴别】地肤子:呈扁球状五角星形。
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最新资料推荐------------------------------------------------------ 果肉柔软,种子 1~2 粒,肾形,种皮硬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
木瓜: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
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
气微清香,味酸。
木瓜饮片:呈类月牙形薄片。
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
切面棕红色。
气微清香,味酸。
山楂: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
苦杏仁:呈扁心形。
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气微,味苦。
桃仁:呈扁长卵形。
9 / 15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
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扁斜,边缘较薄。
乌梅:呈类球形或扁球形。
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种子扁卵形,淡黄色。
气微,味极酸。
金樱子: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
有突起的棕色小点,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切开后,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气微,味甘、微涩。
沙苑子:决明子:略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
种皮薄,子叶 2,黄色,呈S形折曲并重叠。
气微,味微苦。
补骨脂:呈肾形,略扁。
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
气香,味辛、微苦。
枳壳:---------------------------------------------------------------最新资料推荐------------------------------------------------------ 呈半球形。
外果皮棕褐色至褐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
质坚硬,不易折断。
气清香,味苦、微酸。
吴茱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
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
巴豆:呈卵圆形,具三棱。
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 6 条。
破开果壳,可见 3 室,每室含种子 1 粒。
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一端有种脐及种阜。
酸枣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
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面较平坦,中央有 1 条隆起的线纹,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
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小茴香:为双悬果,呈圆柱形。
背面有纵棱 5 条,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11 / 15蛇床子:呈椭圆形,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
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质柔软。
气微,味酸、涩、微苦。
连翘:女贞子: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
马钱子:呈纽扣状圆板形,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
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
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 5~7 条。
气微,味极苦。
菟丝子:呈类球形,直径 1~2mm。
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粗糙,质坚实,不易以指甲压碎。
用水浸泡,表面粘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胚,形如吐丝。
---------------------------------------------------------------最新资料推荐------------------------------------------------------ 牵牛子:似橘瓣状。
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
横切面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黏滑感。
枸杞子: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
表面红色或暗红色,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
种子类肾形,扁而翘,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
栀子: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 6 条翅状纵棱,顶端残存萼片,种子多数,集结成团,气微,味微酸而苦。
瓜蒌: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
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
易破开,内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牛蒡子: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
13 / 15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 1~2 条较明显。
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气微,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薏苡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
表面乳白色,背面圆凸,腹面有 1 条较宽而深的纵沟。
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微甜。
槟榔:呈扁球形或圆锥形。
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 1 明显疤痕状种脐。
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砂仁: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
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而软。
种子集结成团,具三钝棱,分成 3 瓣。
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
---------------------------------------------------------------最新资料推荐------------------------------------------------------ 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果皮厚而硬。
种子团较小;气味稍淡。
豆蔻: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 3 条较深的纵向槽纹,柱基和果柄均具浅棕色绒毛。
益智:呈椭圆形,两端略尖。
表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 13~20 条。
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