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电测法-热电偶的定标和测温
- 格式:pdf
- 大小:649.26 KB
- 文档页数:14
热电偶的使用方法
热电偶是一种测量温度的设备,结构由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焊接等方式制成,一端称为测温点,另一端连接到温度计或其他测量设备。
使用热电偶的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热电偶,通常根据所需测量温度的范围、环境条件等来选择适合的型号。
同时,确保热电偶的接线正确,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2. 连接热电偶:将热电偶的连接端与温度计或其他测量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注意保持良好的接触。
3. 定位测温点:将热电偶的测温点放置于待测物体或环境中,确保测温点与待测物体或环境接触良好,以获取准确的温度测量值。
4. 读取温度值:通过温度计或其他测量设备读取热电偶产生的电压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温度值。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实时监测或记录温度变化。
5. 维护保养: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热电偶,保持其良好状态,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测量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热电偶的测量精度受到环境条件、连接质量、测温点位置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使用时应尽量保证这些条件的稳定性,以获得高质量的温度测量结
果。
热电偶的定标实验总结
热电偶是测量温度变化最常用的传感器,其定标实验十分重要。
为了保证定标
数据的准确性,定标实验需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并严格要求仪器使用和定标环境的管理。
首先,要仔细阅读热电偶使用说明书,明确其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安全注意
事项。
调整热电偶连接线的电阻为约500Ω,以使传递的电流更准确地表征温度变化。
在实验前确定定标温度,可以准备常温水、沸水或冰水,以便进行标准温度的热电偶定标。
其次,测量的元件空热部应考虑对环境条件的影响,确保实验环境可控,用彩
色布罩温度控制器,来避免外部温度对实验结果的不利影响。
另外,在使用仪器时,应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以及探头连接安全可靠。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需要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合理设置定
标温度范围和时间,以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在实验完成后,要根据实际数据,完善仪器使用说明书,方便以后使用及更新替换。
综上所述,热电偶定标实验是一项很重要的实验,需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及做
好详尽的数据记录,以确保定标数据的准确性,并合理对定标曲线进行修正,以便以后正常使用。
实验(实训)报告
辽宁科技大学学院(系)年月日
3、用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的温差电系数;
图2 热电偶测量示意图
为了测量温差电动势,就需要在图2的回路中接入电位差计,
引入不能影响热电偶原来的性质,例如不影响它在一定的温差
值。
要做到这一点,实验时应保证一定的条件。
两种金属之间插入第三种金属C时,若它与A
,则该闭合回路的温差电动势与上述只有A
B两根不同化学成份的金属丝的一端焊在一起,构成
图6 电位差计工作原理
为工作回路,回路2为校准电流回路,回路
、误差分析;
、查阅资料,说明关于热点现象的有哪些应用?。
热电偶检定项目及方法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不同金属的接触产生的热电势来测量温度。
为了确保热电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定。
本文将介绍热电偶的检定项目及方法。
一、检定项目1. 热电势测量误差:热电偶的主要测量参数是热电势,检定时需要测量热电偶输出的电压,并与标准温度计进行比较,计算其测量误差。
2. 热电偶线性度:线性度是指热电偶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线性特性。
检定时需要在不同温度下测量热电偶的热电势,并绘制热电势-温度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直线度来评估热电偶的线性度。
3. 热电偶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热电偶从温度变化到输出电压稳定所需的时间。
检定时需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温度变化,并记录热电偶输出电压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输出电压的稳定时间来评估热电偶的响应时间。
4. 热电偶温度漂移:温度漂移是指热电偶在长时间使用后,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
检定时需要将热电偶长时间暴露在恒定温度环境中,并记录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电压的漂移程度来评估热电偶的温度漂移。
二、检定方法1. 热电势测量误差检定:将热电偶与一个标准温度计同时插入一个恒温槽中,分别记录两者输出的电压值。
然后计算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即热电偶输出电压与标准温度计的电压差。
2. 热电偶线性度检定:选取几个不同温度点,在每个温度点上测量热电偶的输出电压,并记录下来。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热电势-温度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直线度来评估热电偶的线性度。
3. 热电偶响应时间检定:将热电偶置于一个恒定温度中,然后突然改变温度,记录热电偶输出电压的变化过程。
通过分析输出电压的稳定时间来评估热电偶的响应时间。
4. 热电偶温度漂移检定:将热电偶长时间暴露在一个恒定温度环境中,并记录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电压的漂移程度来评估热电偶的温度漂移。
通过以上检定项目及方法,可以评估热电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检定结果进行校正或更换热电偶,以确保温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四 热电偶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定标
【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和调试技巧。
【实验仪器】
热学综合实验平台、加热井、单端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模板。
【实验原理】
1、温差电效应
在物理测量中,经常将非电学量如温度、时间、长度等转换为电学量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叫做非电量的电测法。
其优点是不仅使测量方便、迅速,而且可提高测量精密度。
温差电偶是利用温差电效应制作的测温元件,在温度测量与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果用A 、B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一闭合电路,并使两接点处于不同温度,如图4-1所示,则电路中将产生温差电动势,并且有温差电流流过,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电效应。
图4-1
2、热电偶
两种不同金属串接在一起,其两端可以和仪器相连进行测温(图4-2)的元件称为温差电偶,也叫热电偶。
图
4-2 A 金属:铜 B 金属:康铜
t 0 0t t。
使用热电偶测量物体温度的步骤与要点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它利用热电效应将温度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测量这一电压信号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下面将介绍使用热电偶测量物体温度的步骤与要点。
一、选择合适的热电偶在开始测量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热电偶。
热电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K型、J型、T型等。
不同的热电偶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和环境条件。
因此,在选择热电偶时,需要考虑测量的温度范围、环境温度、测量精度等因素,并选择相应的热电偶型号。
二、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热电偶的接头和引线没有损坏,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其次,将热电偶的接头清洁干净,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将热电偶连接到测量仪器上,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三、测量操作1. 将热电偶放置在待测物体的表面或内部。
根据测量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将热电偶直接接触待测物体的表面,或者将热电偶插入待测物体的内部。
2.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热电偶与待测物体达到热平衡。
由于热电偶的响应速度较快,通常只需等待几秒钟或几分钟,即可使热电偶与待测物体达到热平衡。
3. 读取热电偶的电压信号。
使用测量仪器读取热电偶的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温度值。
在读取电压信号时,需要注意避免干扰源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1. 避免热电偶的过热。
过高的温度会对热电偶造成损坏,因此,在使用热电偶进行高温测量时,需要确保热电偶的耐温性能符合要求,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陶瓷保护管等。
2. 避免热电偶的过冷。
过低的温度会使热电偶的测量精度下降,因此,在使用热电偶进行低温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热电偶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并采取保温措施。
3. 注意热电偶的接线方式。
热电偶的接线方式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接线时需要按照热电偶的标准接线方法进行接线,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 定期校准热电偶。
由于热电偶的使用寿命有限,且受到使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热电偶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4.8温差电偶的定标和测量热电偶的重要应用是测量温度。
它是把非电学量(温度)转化成电学量(电动势)来测量的一个实际例子。
热电偶在冶金、化工生产中用于高、低温的测量,在科学研究、自动控制过程中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用热电偶测温度具有许多优点,如测温范围宽、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度等。
此外由于热电偶的热容量小,受热点也可做得很小,因而对温度变化响应快,对测量对象的状态影响小,可以用于温度场的实时测量和监控。
【实验目的】1.观察并了解温差电现象;2.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箱式电位差计;3.通过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作出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温度差之间的关系曲线,能够运用图解法求出热电偶温差系数;4. 掌握标定热电偶的方法;5.了解校准热电偶温度计的基本方法。
【实验仪器】UJ36型箱式电位差计、热电偶、光点式或数字式检流计、标准电池、直流稳压电源、温度计、电热杯、保温杯。
【预习要求】1. 电位差计是利用什么原理进行测量的?2. 使用电位差计测量位置电压前要进行那些操作?【实验仪器介绍】1.标准电池标准电池是一种作电动势标准的原电池,分为饱和式(电解液始终是饱和的)和不饱和式两类。
不饱和式标准电池的电动势E t随温度变化很小,一般不必作温度修正,但在恒温下E t仍有变化,不及饱和式的稳定,而且当电流通过不饱和式标准电池后,电解液增浓,长期使用后会失效。
饱和式标准电池的电动势较稳定,但随温度变化比较显著。
本实验所用的为饱和式标准电池,该电池在20℃时的电动势为E20=1.01860V,在偏离20℃时的电动势可以下式估算:E s(t)=E20-[39.94(t-20)+0.929(t-20) 2×10-5-0.0090(t-20)3]×10-6V电池的温度可由其上所附的温度计读出。
使用标准电池时需注意正负极不能接错,不能短路,不准用万用表测其端电压,不可摇晃、振荡、倒置,不准超过容许电流。
供热室内温度测量方法室内温度测量在供热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调节供热系统的运行,确保用户在冬季获得舒适的室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供热室内温度测量方法。
1. 热电偶测温法热电偶测温法是一种常用的室内温度测量方法。
它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差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由两种金属导线组成,当热电偶的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就会产生热电势差。
通过测量热电势差,可以计算出温度的数值。
2. 热敏电阻测温法热敏电阻测温法是一种利用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电阻值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方法。
热敏电阻是一种温度敏感的电阻,它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之亦然。
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可以计算出温度的数值。
3. 红外线测温法红外线测温法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方法,它利用物体自身发射的红外线辐射来测量温度。
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辐射越强。
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接收红外线辐射,将其转换为温度数值显示出来。
这种方法不需要接触物体,适用于测量远距离或难以接触的物体的温度。
4. 温度传感器测温法温度传感器测温法是一种常用的室内温度测量方法。
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电子温度传感器,如硅温度传感器或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测温法的原理是利用温度传感器的电特性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特点来测量温度。
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测量电信号的数值,可以计算出温度的数值。
综上所述,供热室内温度的测量方法包括热电偶测温法、热敏电阻测温法、红外线测温法和温度传感器测温法。
每种测温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可以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测温设备的安装位置、环境影响因素等因素,以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热电偶温度测量步骤说明书前言: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利用温度和电压的线性关系进行测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热电偶温度测量的步骤和操作要点,以帮助用户正确、准确地使用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I. 器材准备在进行热电偶温度测量之前,首先要确保以下器材准备齐全:1. 热电偶:选择适合测量温度范围的热电偶,并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
2. 测温仪表:使用符合要求的数字温度计或其他温度测量仪表,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3. 连接线:选用符合要求的热电偶连接线,连接端子牢固可靠。
II. 步骤说明1. 确定测量位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热电偶的测量位置。
注意选择位置避开可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如辐射热源、振动源等。
2. 清洁准备: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或纱布将测量位置进行清洁,确保无尘、无油污等污染物存在。
3. 连接热电偶:将热电偶的接头插入测量位置,确保插头与测量物体紧密接触。
注意避免弯曲或拉伸热电偶连接线,避免产生测量误差。
4. 连接测温仪表:将测温仪表的热电偶输入端与热电偶连接线的接线端子相连,确保接触良好。
5. 仪器校准:在进行真实温度测量之前,对测温仪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可采用标准温度源进行对比校准,或根据仪表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
6. 测量读数:打开测温仪表的电源,观察读数稳定后记录温度值。
注意及时记录读数,避免温度变化导致测量误差。
III. 注意事项1. 安全性:在进行热电偶温度测量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火灾等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2. 精度要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热电偶和测温仪表,以满足精度要求。
注意不同型号的热电偶和仪表可能具有不同的测量误差范围。
3. 温度范围:在使用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温度范围,避免超出热电偶的工作范围造成损坏。
4. 环境干扰:避免热电偶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如强磁场、电磁辐射等,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5.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热电偶和测温仪表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热电偶定标的方法
热电偶定标的方法是指使用标准热电偶(也称为外部控制热电偶)在预先设定的温度点上测量热电偶标准点的温度差,并将所测得的温度差与标准温度差进行对比。
以此来调整热电偶的特性以及热电偶的准确性。
热电偶定标的步骤如下:
1、准备:准备好标准温度差、热电偶参考特性曲线、标准热电偶以及所要定标的热电偶。
2、检查:检查标准热电偶的读数,以确保其准确性。
3、连接:将标准热电偶和所要定标的热电偶连接到热电偶参考特性曲线中,并调整热电偶参考特性曲线的读数以符合标准温度差。
4、测量:测量所要定标的热电偶在不同温度点上的温度差,并将实测温度差与标准温度差进行对比,以此来调整热电偶的特性以及热电偶的准确性。
5、保存:保存定标后的热电偶特性曲线、定标结果以及标准热电偶的读数。
热电偶的定标实验报告热电偶是常用的测量温度的实验仪器,它的优势在于简单易用、分布均匀、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等。
热电偶定标是指通过一定的实验,确定热电偶测温质量特性及对应关系,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测量准确的温度,获得准确的热量数据。
本文将就热电偶的定标实验报告进行深入研究。
一、实验编号为了可以追溯定标实验,确定定标实验所用器材的型号,追踪相关材料质量,使定标实验更加规范,这里我们为定标实验编号,每一次定标实验,都要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二、实验材料1.电偶:热电偶是热电偶定标实验不可缺少的实验仪器,需要确保它的性能可靠,在定标实验中,热电偶是保证定标质量的重要因素。
2.度标定装置:为了保证定标实验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在定标实验中,使用精确的温度标定装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完成定标任务,保证定标精度。
3.据采集设备:为了记录定标的实验数据,需要使用数据采集设备,该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并记录定标实验数据,并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的定标精度。
三、实验方法1.量热电偶电阻:首先,在定标前,我们需要知道所用热电偶的电阻值和输出电压,使用电路测量仪,测量热电偶的电阻值。
2.定温度:使用温度标定装置,连接热电偶,并调节相应温度,观察热电偶的输出电压,记录采集的数据。
3.准:根据定标实验数据,绘制电阻和电压之间的曲线,校正热电偶的特性系数,以保证热电偶的精度。
四、实验结果1.电偶电阻:定标实验中,我们测量了热电偶的电阻值,为100Ω。
2.度标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热电偶的温度特性曲线,表明在-18℃~73℃的温度范围内,热电偶的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很明显。
3.准:通过上述曲线,我们可以得出热电偶的特性系数,根据标准进行校准,实现热电偶的精度提升。
五、实验结论通过定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热电偶特性系数,从而确定热电偶在实际测量中,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热电偶的精度,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测量温度。
根据定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电偶的定标实验可以更准确的测量温度,提高实验的准确性;2.据定标实验,可以确定温度范围内热电偶的特性系数,使热电偶的精度得到改善;3.量前必须编号,追踪器材的型号,质量,保证定标实验的质量;4.验过程中必须采用精确的温度标定装置,和精密的数据采集设备,以保证定标实验的准确性;五、结论通过本次定标实验,我们得出热电偶特性系数,可以更准确的测量温度,以及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温度是怎么测量的温度是一个描述物体热度或冷度的物理量,它对于我们了解天气、环境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温度的测量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发展和改进,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温度的方法。
一、接触式测温法接触式测温法是通过物体与温度计直接接触来测量其温度。
常见的接触式温度计包括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1. 水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接触式温度测量仪器。
它主要由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内封有水银和气体组成。
当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上升至标尺上的刻度线,通过刻度线的位置来测量温度值。
水银温度计在常温到高温的范围内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 电子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利用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电性质来测量温度。
例如,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阻值与温度呈正比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即可得到温度信息。
电子温度计具有灵敏度高、反应迅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领域。
二、非接触式测温法非接触式测温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发射的热辐射来推算出其温度。
1. 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测温仪利用物体的热辐射特性来测量温度。
物体在一定温度下会发射热辐射,红外线测温仪通过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物体的温度。
这种测温方法适用于无法接触或难以接触的物体,如热液体、高温炉内物体等。
2. 基于声音的测温方法一些物体在温度变化时会发出特定的声音,这种声音与温度呈一定的关系。
利用声音的变化来计算温度就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温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高温环境或需要远距离测温的场合。
三、其他常见测温方法除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测温方法,包括:1. 热电偶测温法:利用不同金属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适用于高温和特殊环境。
2. 热电阻测温法:通过测量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来确定温度值,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领域。
3. 光纤测温法:利用光纤内部的光信号在不同温度下传输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总结起来,温度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非常重要。
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温度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舒适度、健康和许多工艺过程。
为了准确地测量温度,人们开发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设备。
其中,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
热电偶是一种温度传感器,它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
一般来说,热电偶由两种金属线或合金线制成,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
当热电偶的一端受到热量的影响时,两个金属之间会产生一个电势差(即热电势),该电势差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有许多种。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将热电偶置于待测温度的介质中,通过测量热电势来确定温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许多常见的温度测量情况。
例如,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使用热电偶来测量溶液的温度。
将热电偶插入溶液中,然后通过连接的测量设备读取电势差,就可以得到溶液的温度。
除了直接测量温度,利用热电偶还可以进行温度差测量。
这在一些工艺过程中特别有用。
例如,在冶金行业,热电偶被用来测量两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差,以监测冶炼过程中的炉温分布。
通过将两根热电偶的一端分别插入不同位置,然后测量它们之间的热电势差,就可以得到温度差。
这样,冶炼操作员可以及时调整炉内温度,以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常温条件下,也可以在极端条件下使用。
例如,在航天器的太空探测任务中,热电偶是必不可少的温度测量设备。
在太空中,温度可以非常低,甚至接近绝对零度。
热电偶以其良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测量这些极端条件下的温度,为科学家们提供宝贵的数据。
除了上述的基本方法外,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还有一些衍生形式。
例如,现在有一种被称为热电阻的设备,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热电偶,只是用一个电阻元件来测量热电势差。
热电阻在某些应用中可以提供比传统热电偶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总之,利用热电偶测量温度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且广泛应用的技术。
无论是在实验室中,还是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都可以看到热电偶的身影。
万用表热电偶测量方法引言:万用表是一种常用的电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电学量。
而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装置,通过测量两个不同金属的接触处产生的电动势来间接测量温度。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热电偶的温度。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热电偶测量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1. 一根热电偶:热电偶由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组成,常见的有铜-常数an、铜-铜镍和铜-银。
2. 一台万用表:万用表可以选择直流电压测量档、电流测量档和电阻测量档。
3. 温度校准设备:用于校准热电偶和万用表的温度。
4. 其他辅助工具:如电线、夹子等。
二、测量步骤1. 将热电偶的两个导线分别与万用表的正负极连接。
注意要保持导线与正负极的良好接触。
2. 打开万用表,并选择直流电压测量档。
3. 将热电偶的另一端与温度校准设备的探头接触,使热电偶处于所需测量的温度环境中。
4. 观察万用表显示的电压数值,即为热电偶在所测温度下的电动势。
5. 重复以上步骤,可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
三、注意事项1. 在测量之前,需确保热电偶的接线正确,导线间没有短路或断路。
2. 测量时应注意避免热电偶与其他金属材料接触,以防干扰测量结果。
3. 在进行温度校准时,需使用已知温度的校准设备来确定热电偶的准确温度。
4. 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热电偶与温度环境的稳定接触,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5. 在选择万用表测量档位时,应根据热电偶的电动势范围选择合适的电压测量档位。
6. 在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关闭万用表,避免能源浪费和设备损坏。
结语: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使用万用表来测量热电偶的温度。
热电偶测量方法简单易行,且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偶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领域,如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
通过合理使用和操作万用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热电偶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温度测量需求。
热电偶的标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温差电现象的理解;2、了解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热电偶定标基本方法。
二、实验仪器铜――康铜热电偶、YJ-RZ-4A 数字智能化热学综合实验仪、保温杯、数字万用表等。
三、实验原理1、温差电效应在物理测量中,经常将非电学量如温度、时间、长度等转换为电学量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叫做非电量的电测法。
其优点是不仅使测量方便、迅速,而且可提高测量精密度。
温差电偶是利用温差电效应制作的测温元件,在温度测量与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是研究一给定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如果用A 、B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一闭合电路,并使两接点处于不同温度,如图1所示,则电路中将产生温差电动势,并且有温差电流流过,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电效应。
图12、热电偶两种不同金属串接在一起,其两端可以和仪器相连进行测温(图2)的元件称为温差电偶,也叫热电偶。
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二接头温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但是在较小温差范围内可以近似认为温差电动势E t 与温度差)(0t t -成正比,即)(0t t c E t -= (1)图2 A 金属:铜 B 金属:康铜t 0 0t t >式中t为热端的温度,t为冷端的温度,c称为温差系数(或称温差电偶常量)单位为⋅Vμ℃1-,它表示二接点的温度相差1℃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其大小取决于组成温差电偶材料的性质,即c =(k/e)ln(nA0/nB) (2)式中k为玻耳兹曼常量,e为电子电量,nA0和nB为两种金属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目。
如图3所示,温差电偶与测量仪器有两种连接方式:(a)金属B的两端分别和金属A焊接,测量仪器M插入A线中间(或者插入B线之间);(b)A、B的一端焊接,另一端和测量仪器连接。
图3在使用温差电偶时,总要将温差电偶接入电势差计或数字电压表,这样除了构成温差电偶的两种金属外,必将有第三种金属接入温差电偶电路中,理论上可以证明,在A、B两种金属之间插入任何一种金属C,只要维持它和A、B的联接点在同一个温度,这个闭合电路中的温差电动势总是和只由A、B两种金属组成的温差电偶中的温差电动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