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等级考试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220.72 KB
- 文档页数:9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报名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报名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机器人技术的优秀青少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应运而生。
报名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要求。
一、年龄要求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的考生必须满足固定的年龄要求。
一般来说,考试对象为13-18岁的在校学生,即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因为这个年龄段正处于学习和探索的关键时期,适合培养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
二、报名资格除了符合年龄要求外,报名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的考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般来说,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以及机器人编程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是参加考试的前提,也是考生能够顺利完成考试内容的保障。
三、报名方式报名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通常是通过学校或机构组织的方式进行。
学校可以将相关信息通过校园通知或网站发布,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并交给指定的老师或工作人员办理报名手续。
机构则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报名信息,考生可以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完成相关手续。
四、报名材料报名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时,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身份证复印件、最近一张免冠照片、报名费用等。
这些材料是参加考试的基本条件,考生必须按照规定准备好,以免影响正常的报名流程和考试顺利进行。
五、考试内容和形式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机器人原理、机器人编程、机器人制作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形式一般为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考试评测考生对机器人技术的掌握情况。
考试难度和内容设置根据不同等级的考试而有所不同,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等级参加考试。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是一个提升青少年科技能力和机器人技术水平的重要机会。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标准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标准分为一级和二级。
一级标准包括机械结构搭建和机器人常用知识,需要掌握基本结构认知、重心和重力的概念、六种简单机械原理、齿轮和齿轮比的概念、链传动和带传动的概念以及机器人常用底盘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主流的机器人影视作品及机器人形象、稳定结构和不稳定结构的特性、齿轮组变速比例的计算、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等。
二级标准同样包括机械结构搭建和机器人常用知识。
在机械结构搭建方面,采用实际操作的形式,而在机器人常用知识方面,采用上机考试形式。
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软件知识、硬件知识、机器人常用知识等。
此外,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还设有独立的标准工作组、教材编写组和考试服务组,考试采用在线计算机考试与动手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试标准汲取国内外高校的人才选拔标准,支持创客教育的实践与工程化理念,全面考察青少年在机械结构、电子电路、软件编程、智能硬件应用、传感器应用、通信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标准的详细信息,建议查询官网。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一二级教学内容及安排H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一二级教学内容及安排机器人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领域。
为了促进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发展,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一二级考试的教学内容及安排,为参与考试的学生和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等级考试概述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是由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科学问题和工程实践能力。
一二级考试是最基础的考试等级,适合初学者。
二、考试内容1. 机器人基础知识考试要求学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机器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的分类、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基础知识。
2. 机器人编程考试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编程语言对机器人进行编程控制。
学生需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逻辑,能够实现机器人的基本动作,如移动、转向、抓取等。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解决简单编程问题的能力,如条件判断、循环等。
3. 机器人应用实践考试要求学生运用机器人知识和技能,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任务。
这些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任务内容可能涉及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传感器应用、环境感知等方面。
三、教学安排1. 教学内容分析根据考试内容的要求,教师应逐一解析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对于机器人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进行。
对于机器人编程,可以采用线上教学平台、编程软件等工具进行讲解和实践。
对于机器人应用实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2. 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实践环节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考试内容,应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些实践任务。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三级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是中国全国性的机器人技术水平评价体系之一。
三级考试是该体系中的中级水平考试,旨在测试青少年学习和掌握机器人技术的能力和知识的程度。
三级考试的内容涵盖了机器人的基础知识、编程技能和机器人应用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机器人的组装、调试和操作技能,理解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完成一系列与机器人相关的任务或项目,如组装指定的机器人模型并使其完成特定的动作,编写控制程序使机器人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进等。
考试不仅要求考生的机器人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三级,考生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和等级评定。
这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机器人技术的成果的认可,也可以作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基础。
机器人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参加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机器人技术还涉及到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学习和掌握机器人技术,青少年可以培养跨学科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的推行也有助于推动机器人教育的发展。
通过考试的评价体系,可以对学生的机器人技术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估,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机器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三级是对青少年机器人技术水平的重要评估,也是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样的考试,可以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器人四级考试合格标准机器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机器人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机器人四级考试应运而生。
通过此考试,能够衡量操作员在机器人操作、编程和维护方面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机器人四级考试的合格标准。
一、机器人操作能力(600字)机器人四级考试的首要要求是操作能力。
考生需要展示自己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人进行各种任务。
例如,他们需要掌握机器人的起动和停止、底盘和机械臂的操作、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使用等。
在考试中,考生将接受模拟任务,例如将物体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或者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一系列动作。
操作员需要通过正确的控制和操作指令来完成任务。
二、机器人编程能力(600字)机器人的编程能力是机器人四级考试的重要方面。
考生需要展示他们对机器人编程的掌握程度。
他们需要熟悉常见的机器人编程语言,例如C++和Python,并能够使用编程语言编写机器人的运动和控制代码。
在考试中,考生将接受编程任务,例如编写程序使机器人自主导航、避障或执行特定的任务。
考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和实现合适的算法和程序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行动。
三、机器人维护能力(600字)机器人维护能力是机器人四级考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机器人操作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维护技能,以保持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性能。
他们需要具备机器人的基本维护知识,例如机械结构的基本原理、电子元件的使用和更换,以及故障排除和修理。
在考试中,考生将接受维护任务,例如更换机器人的零部件、排除机器人的故障、修复机器人的编程代码等。
考生需要根据提供的信息迅速准确地找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
四、机器人抗压能力(200字)机器人四级考试的最后一个要素是机器人的抗压能力。
机器人操作员需要证明他们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稳定和高效的工作。
在考试中,考生将接受一系列紧急情况模拟任务,例如机器人突然遇到障碍物,或者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发生技术故障。
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调整机器人的操作和编程,以克服困难并顺利完成任务。
初级机器人工程师证书报考条件及要求初级机器人工程师证书是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颁发的一项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是机器人行业的基础证书,对于想要从事机器人工程师职业的人员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下面将介绍初级机器人工程师证书的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条件1.学历要求:报考人员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
如果没有相关专业学历,需具备相关技术职称或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
2.年龄要求:报考人员年满18周岁,无年龄上限。
二、报考要求2.学习培训:报考人员可以选择参加由相关机构开设的初级机器人工程师培训班进行学习。
培训内容包括机器人基础知识、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编程及算法等。
参加培训班有助于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3.考试科目:初级机器人工程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主要考查机器人相关知识的掌握,包括机器人构造、控制系统、传感器应用、编程等内容。
面试主要考查报考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机器人的组装、调试、故障排除等。
4.通过标准: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笔试和面试的分数占比都有一定的权重。
一般需要达到60%以上的总分才能取得初级机器人工程师证书。
三、考试内容1.机器人概论: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2.机器人机械结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结构的基本原理、传动系统、关节、装置等。
3.机器人电气控制:主要内容包括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
4.机器人编程:主要内容包括编程语言、控制系统软件、编程方法等。
5.机器人算法:主要内容包括路径规划、运动规划、定位导航等。
6.机器人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工业制造、医疗行业、农业等。
7.机器人安全:主要内容包括机器人安全意识、安全标准、安全措施等。
四、补充说明此外,初级机器人工程师证书的考试时间、地点、费用等信息可以通过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和了解,报名和报考流程也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找到相关信息。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标准V3.0.0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与应用推广中心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科普服务平台: 官方考试平台:2018年1月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与应用推广中心制定。
V1版本由中国电子学会培训认证科普部开发;V2/V3版本由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标准工作组开发,由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审核通过,适用于由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由经授权的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中心承担招生和考试服务工作。
本标准旨在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学习现代机器人技术的热情和兴趣,充分适应我国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和水平,从力学、机械原理、电子信息和软件技术的入门实践出发,引导青少年建立工程化、系统化的逻辑思维,使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更具科普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本标准不以评价教学为目的,考核内容不是按照学校要求设定,而是从制作机器人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国内机器人教育的普及情况而确定,主要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
所有考核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掌握和熟练,了解指对该项内容有初步的认知,掌握指具备基本的知识结构,可以在实操中运用该项内容的知识,熟练指具备系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本标准依照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由低到高分为一级至八级,其中一二级对应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时代,三四级对应电子时代,五六级对应信息时代,七八级对应智能时代。
八级及以上与中国电子学会全国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QCEIT)体系衔接,进入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序列。
本标准版权属中国电子学会所有。
本标准使用者仅限于经中国电子学会直接授权的相关合作单位,包括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服务中心/服务网点、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
未经中国电子学会允许,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复制、摘编、变造本标准所含文字、图片、链接等信息,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级标准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形式:机器人搭建采用实际操作的形式,机器人常用知识采用上机考试形式器材:结构件:能够满足考试要求的结构件均可考核内容:(一)实践1.基本结构认知2.知道六种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滑轮,斜面,楔,螺旋)3.齿轮和齿轮比4.传动链5.机器人常用底盘(二)知识1.了解主流的机器人影视作品及机器人形象2.会分辨稳定结构和不稳定结构3.会计算齿轮组的变速比例4.能够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5.能够区分那种滑轮会省力一.机器人常识1. 机器人历史事件及重要理论古代机器。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
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机器马车。
西周时期,中国的能工巧匠偃师用动物皮、木头、树脂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木头机器人雏形。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
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
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木马车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机器人的产生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根据Robota和Robotnik两个单词,创造出了“Robot”机器人这个词。
从此之后机器人在历史舞台上拉开了序幕。
1939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制造出家用机器人,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话,甚至可以抽烟,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更加憧憬。
1942年,美国 科幻巨匠阿西莫夫 在的科幻小说中提出“机器人三大定律”: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前两条条相抵触者除外。
全国“少年电子技师”-RoboCom青少年机器人技术与编程水平测试标准(机器人技术版讨论稿)(2018年1月20日)说明本标准由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组委会与RoboCom 国际公开赛组委会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考试中心审核通过,适用于由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及编程能力水平测试,由经授权的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搜获科技有限公司等支持并承办相应的考试组织和服务工作。
本标准依据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制定,旨在普及机器人技术,鼓励青少年参与教育类机器人相关的创意设计、制作、实验等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学机器人及相关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兴趣与热情,拓展青少年科技学习的国际视野,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科技素养,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在科技实践中逐步锻炼,成长为未来的国家人才。
本标准从机器人技术必备知识点及K12阶段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空间结构、机械动力、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工程模拟的学习与实践,达到对机器人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与创新并行的机器人技术学习水平评测体系。
本标准由低到高分为一级至六级。
所有相关本标准的解释权属于全国少年电子技师科普活动组委会与RoboCom国际公开赛组委会。
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一级标准了解物体的基本空间结构;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四面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异面体等图形和几何体的基本特征;掌握三角形稳定结构和四边形的伸缩结构应用;会测量和计算部分图形和几何体的数量、长度、角度、边长、半径、周长、面积、体积等基本参数;认识部分常用材料,如:金属、木材、塑料等;能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如:秒表、直尺、螺丝刀等;掌握销连接、卡扣连接、胶连接、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能够运用板、块、梁、销、轴、套、卡扣等基本构件进行交叉搭建,搭建出部分模拟结构、机械结构和创意结构;理解中心对称原则、平衡原理、重心原理、稳定性原理、摩擦力、惯性、能量转化等基本物理规律;能设计和描述两种支撑结构和轮式车辆结构;掌握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原理;认识控制器,了解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
机器人等级考试要求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最新机器人等级考试要求
机器人等级考试一共分为八级
1-2级:对应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时代;
3-4级:对应电子时代电子电路/机器人搭建;
5-6级:对应信息时代集成电路/通信/I2C总线/机械臂;
7-8级:与中国电子学会全国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QCEIT)体系衔接,进入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序列。
??
“
一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 了解主流的机器人影视作品及机器人形象
2. 会分辨稳定结构和不稳定结构
3. 会计算齿轮组的变速比例
4. 能够区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5、能够区分那种滑轮会省力
6、了解链传动和带传动各自的优缺点
7、了解不同种类的齿轮
(二)?实践
1. 基本结构认知
2. 知道六种简单机械原理(杠杆,轮轴,滑轮,斜面,楔,螺旋)
3. 齿轮和齿轮比
4. 链传动和带传动
5. 机器人常用底盘(轮式和履带)
二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了解中国及世界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历史事件
2.知道机器人领域重要的科学家
3.知道重要的机器人理论及相关人物
4.知道凸轮、滑杆、棘轮、曲柄等特殊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践
1.使用电池盒类型的遥控器控制电机运转
2.能够连接独立的电池盒、开关以及电机
3.完成凸轮、滑杆、棘轮、曲柄、连杆等特殊结构模型制作
4.驱动电机完成一定任务
5.掌握如何区分不同的曲柄连杆机构
6.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
7.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分类
8.了解凸轮结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轨迹
三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常用知识、电子电路搭建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掌握电流、电压、电阻、导体、半导体等概念
2.掌握串联、并联的概念
3.了解模拟量、数字量、I/O口输入输出等概念
4.了解电子电路领域的相关理论及相关人物
5.了解二极管特性
6.掌握程序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7.掌握程序流程图的绘制
8.掌握图形化编程软件的使用
9.掌握变量的概念和应用
10.了解函数的定义
(二)电子电路
1.掌握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连接
2.掌握搭建不同LED显示效果电路的内容
3.掌握处理按键类型的开关输入信号的内容
4.掌握使用光敏电阻搭建环境光线检测感应电路的内容
5.掌握通过可调电阻控制LED的亮度变化的内容
6.掌握控制蜂鸣器发声的内容
四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掌握数学(加减乘除)、比较(大于小于等于)及逻辑(与或非)运算
2.了解数值在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进行换算
3.掌握驱动电机和伺服电机运转的内容
4.掌握已有的一些传感器功能函数的使用
5.熟练通过编程实现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6.掌握函数的应用,能够完成自定义的函数
7.了解类库的概念
8.了解自律性机器人的行动方式
9.了解细分领域的机器人理论及相关人物
10.掌握较为合理的使用变量和自定义函数的内容
(二)机器人搭建
这部分实践操作主要是搭建能够完成指定任务的机构,与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内容有部分交叉
1.掌握使用输出数字信号的传感器的内容,如灰度传感器、接近开关、触碰传感器
2.掌握使用输出模拟量信号的传感器内容,如光线强度传感器
3.掌握使用输出数字脉冲信号的传感器的内容,如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遥控信号接收传感器
4.掌握驱动电机或伺服电机运转的内容
5.掌握数学(加减乘除)、比较(大于小于等于)及逻辑(与或非)运算
6.熟练应用控制器I/O口实现数字量输出
7.掌握控制机器人平台移动的内容
8.了解利用三极管完成控制电路通断的电路
9.掌握简单的自律型机器人的制作(如简单避障、单线条巡线)
10.熟练通过编程实现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11.掌握函数的应用,能够完成自定义的函数
五级标准
考试科目:电子电路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了解集成电路、微控制器领域的知名产品,重大工程项目
2.了解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的优缺点
3.了解ROM、RAM、Flash、EEPROM多种存储器之间的不同
4.了解中断程序的运行机制
5.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应用
6.了解I2C总线通信
7.了解UART? 串行通信
8.了解SPI总线通信
9.掌握类库的应用
10.了解报文的含义和组成
(二)电子电路的搭建
1.熟练使用数码管显示数字,会使用译码器功能的集成电路
2.掌握通过I2C总线通信获取传感器的值,如I2C总线的姿态传感器、RTC实时时钟
3.掌握通过I2C总线通信控制芯片I/O口的输出,如使用芯片PCA8574
4.掌握使用其他串行方式控制芯片I/O口的输出,如使用芯片74HC595
5.掌握通过串行通信端口进行数据通信,如使用蓝牙模块或与计算机通信
6.掌握LED点阵或液晶的显示
7.掌握类库的应用
六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了解中国及世界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产品,重大工程项目
2.了解一些常见的机器人的工作方式
3.了解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
4.掌握库文件编写
5.了解控制理论及PID控制
6.了解机构材料中强度和稳定的概念
(二)机器人搭建
1.掌握机器臂运转的控制
2.掌握机械夹持开合的控制
3.掌握将数据保存在EEPROM中的内容,保证机器人意外掉电时能够记录之前的状态
4.掌握十字路口的巡线动作
5.掌握走迷宫操作
6.掌握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器件的使用,能够利用它们完成特定的功能
7.掌握通过WIFI模块进行数据通信,如ESP8266
七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掌握解释型编程语言的应用
2.了解多种编程语言的形式和特点
3.了解不同处理器之间的差别
4.了解常用Linux命令行操作
(二)机器人搭建
掌握一个通过网页来控制机器人的制作,服务器端运行在机器人上,可控制机器人的移动以及机械臂的运动,同时机器人能够自己处理避障、防跌落的情况。
八级标准
考试科目:机器人搭建、机器人常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知识
1.了解常用嵌入式系统软件
2.了解进行语音处理的主要公司
3.了解常见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4.了解数据处理的内容
5.了解智能算法的内容
(二)机器人搭建
1.掌握非特定语音控制机器人的内容,机器人通过网络来处理语音信息
2.掌握机器人跟随特定的颜色或物体进行移动的内容
3.掌握让机器人识别人类的面部表情并完成指定的任务和内容
精选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实操样图(二级)资料word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
考试试卷(二级)
一、实操模型样例(70分)
评分标准:
(1)模型框架(20分)
a. 框架零件的位置(10分)
b. 螺丝的固定程度(5分)
c. 框架整体协调性(5分)
(2)动力传递和表现形式(15分)
a. 减小摩擦力的装置(5)
b.齿轮装置的正确传动(5分)
c. 机翼安装的准确性(5分)
(3)模型整体(25分)
a. 模型整体完整性(10分)
b. 外形美观(5分)
c. 模型整体动作顺利流畅(10分)
(4)时间
a.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超5分钟扣2分(10分)
二、简答题(30分)
1. 请在下面写出该模型的名称(2分)
答案:直升飞机。
2. 请下面写出该模型中蕴含的知识点(请同学分条作答,28分)
(1)请写出模型起飞的原理(12分)
答:直升飞机的起飞是靠升力,也就是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其合力可以使物体上升,这个合力就是升力。
当直升飞机旋翼转动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快,产生的气压小;而下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气压大。
上下的气压差,就是飞机的升力。
当升力大于飞机本身的重力时,合力方向向上,直升机起飞。
(2)请写出电机的工作原理(10分)
答: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转动装置。
模型中用到的电机为直流电机,使用直流电源供电。
电动机利用定子绕组提供旋转的磁场,直流电源向转子提供电流,由于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产生转动,从而使电动机转动。
(3)除了以上两个知识点,模型中还应用了哪些理论(6分,答出一点合理即可)
答:(1)减速机构:电机上的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减速装置,减速装置将速度减小可以获得更大的动力。
(2)齿轮垂直啮合:齿轮之间通过垂直啮合改变了传动力和运动的方向,从而使直升机螺旋桨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