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的宏观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7
网络营销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基础。
经济环境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网络营销,一方面是网络营销壮大的必然结果。
网络社会的形成以及人们消费心理的转变为网络营销形成的提供了必要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网络营销宏观环境一、科技环境1.1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营销奠定了物质基础信息技术的实现是人类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超越了前所未有的时空距离,数字化、网络化生存业,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模式和生存方式,推动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经如下:(1)语音转化技术:使人和人间的距离变得更近。
(2)电子计算机技术:解决数字的处理问题。
(3)多媒体技术:解决了信息的载体问题,丰富了信息的信息的形式。
(4)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的传输问题。
(5)电子商务技术:在前者的基础上解决了信息价值的交换,使网络营销得以使用。
1.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网络营销提供了发展背景①企业: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企业实现了产品生产网络化、企业文化推广网络化和市场营销网络化。
简而言之即为,将现实企业中的东西都搬到网络,像阿里巴巴就是这么一个为所有企业提供网络服务的媒介。
这样做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方便更多的客户以及增加更多的订单,此外还能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大员工办公有效率。
②消费者:使消费者上网是网络营销得以实现的前提。
而在我国,这一前提得以实现基于: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电脑等信息技术产物走近家庭,为其进行网络消费提供了条件。
2)数字化电信基础设施在全国大面积的覆盖,保证了宽阔的通信信道。
例如,电信部门大力发展更高更快的数字化综合业务传输,如isdn、xdsl、atm等使得消费者的网络通道更为通畅。
③业务支付方式:货币信息转化成电子信号在网上传输,从而取代了现实生活中支票,汇款等支付凭证的流通,使得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货币交换得以实现。
其技术的关键在于银行间资金往来的安全、准确、快速,而自动清算中心的建立标志了业务支付的信息网络化。
网络营销环境宏观微观分析网络营销环境宏观分析网络宏观营销环境是指那些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因素。
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社会和文化环境。
这些主要社会力量代表企业不可控制的变数。
影响网络营销环境的宏观因素,具体如下: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
它主要对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经营实践、包装、广告等有重要影响,必须严格依法执行。
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一是保障作用;二是规范作用。
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劳动力结构、物资资源状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诸多宏观变量中最复杂、最深刻、最重要的变量。
社会文化是某一特定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由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规范、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等内容构成,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消费观念、需求欲望及特点、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企业营销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科技环境因素。
科技环境因素它是指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各因素中最直接、力度最大、变化最快的因素。
如今摆在企业面前最大的机会和挑战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网络营销环境微观分析网络营销环境微观分析主要从:1、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2、供应商环境分析。
3、网络营销中介分析。
4、网络顾客分析。
5、网络公众分析。
6、竞争者分析。
这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网络营销及其宏观环境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企业市场营销创造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虚拟的网络世界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与现实环境并行的市场营销环境。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任何的营销活动都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网络营销的市场环境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了解网络营销的社会文化、技术水平、人口因素等宏观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网络营销活动的直接和最终对象是人,网民的规模、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等对消费市场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中,中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与2006年末相比,新增网民2500万。
虽然增长迅速,但普及率仍然偏低,低于全球17.6%的平均水平,与互联网较发达国家美日韩等相比差距更大。
相信在政府、互联网企业和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会有很大的提升,能尽快缩短与互联网发达国家的差距,为网络营销赢得更多的市场。
总体网民中,延续以往网民婚姻结构的特性,未婚网民比例占多数。
影响这一特性的重要因素是网民的年龄结构,中国网民群体具有年轻化的特征,婚姻结构也相应地以未婚为主。
从教育程度来看,中国网民仍以高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超过40%,这些网民中,又有一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
从历史变化情况来看,中国互联网网民学历结构正在变化,高学历网民的比例在逐步下降,网民中学历较低的人群正逐步增多。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技术人员、办事员、国家行政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又在网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人员形成了网民的中间力量,这也是网络营销得以实现的主要客观环境之一。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信息渠道功能、沟通娱乐功能已经在较大范围内被中国网民使用,但互联网的生活助手功能还没有成为网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用程度较浅。
相信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和网络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将会提高互联网的生活助手功能,容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营销策划环境分析网络营销策划环境分析是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营销策划成功的各种关键因素,为制定合理的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下面将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网络营销策划环境分析。
首先,宏观环境分析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研究和分析。
网络营销策划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多方面内容。
政治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法规、政府监管等,经济环境则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状况等。
社会环境则关注网络用户的消费习惯、网络品牌形象等。
技术环境方面主要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对网络营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法律环境方面主要关注法律法规对网络营销策划的限制和规范。
其次,行业环境分析是对所处行业的研究和分析。
行业环境对网络营销策划的影响主要包括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通过对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竞争对手的网络营销策略和优势,从而指导我们制定差异化的网络营销策略。
同时,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购买习惯,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最后,内部环境分析是对企业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的研究和分析。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资金状况、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网络营销的定位和优势,从而为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此外,还需要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沟通协调机制等,以确保网络营销策划的顺利执行和实施。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策划环境分析是一个全面、系统、客观的过程,它旨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网络营销策划提供依据和指导。
只有清楚了解环境因素,把握市场动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络营销策划是企业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的重要手段。
网络营销-环境分析网络营销环境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然而,要想在网络营销中取得成功,了解和适应其所处的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网络营销的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一、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影响不可忽视。
政府的政策法规直接关系到网络营销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例如,关于网络广告的监管政策、消费者隐私保护法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等,都会对企业的网络营销活动产生约束和指导作用。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确保自身的营销活动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网络营销的重要因素之一。
宏观经济的增长态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等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
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较强,企业的网络营销活动可能更容易取得成效;而在经济衰退时期,消费者可能会更加谨慎地消费,企业需要调整营销策略,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形象;而在另一些地区,消费者可能更关注价格和实用性。
企业在进行网络营销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的社会文化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技术环境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创新的营销手段和工具。
同时,技术的快速变革也要求企业不断跟进,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适应新的营销环境。
例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企业需要优化移动端的网站和应用,提供更便捷的用户体验。
二、微观环境分析1、企业自身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
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产品或服务、品牌形象、营销团队、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网络营销策略。
33 网络营销环境第2章⑥ 社区公众。
社区公众指企业所在地临近的居民与社会组织。
⑦ 一般公众。
一般公众指上述关系以外的社会公众。
这些公众比较分散,一般不对企业经营活动采取行动,但不当的企业行为会影响他们的惠顾和产品购买行为。
总之,每个企业都需要掌握、了解目标市场上自己的竞争者及其策略,力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开辟新的市场。
2.3 网络营销的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因素影响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活动的宏观条件。
宏观环境对企业短期的利益可能影响不大,但对企业长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宏观环境的分析研究。
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因素。
1.政治法律环境网络营销的政治环境是指对企业营销活动有影响的政治因素,如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的稳定性、国际关系和网络营销方面的方针政策等,包括价格管制、进出口管制、税收政策、国有化政策等。
网络营销的法律环境是主要是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法规。
在网络营销中有很多新的活动方式,如电子合同的订立、电子签名的效力、网上权益的保护、网上争端的解决等,都需要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来保障。
随着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和逐步深入,商家和用户都开始认识到,网络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媒体,人们可以自由地、毫无约束地使用网络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安全、网络管理、客户的信用和法律纠纷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网络监管。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与网络监管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网络市场秩序,保护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相关的法律法规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1996年2月1日颁布,1997年5月20日修正);《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原邮电部1996年4月3日颁布);《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原邮电部1997年9月10日颁布,自1997年12月1日起施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息管理办法》(原邮电部1996年4月9日颁布);《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原国务院信息办1997年6月3日颁布);《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原国务院信息办1997年6月3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994年2月18日颁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1997年12月30日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国家保密局2000年1月1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4月3日发布;《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国家版权局、工业与信息化部2005年4月30日发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3月17日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