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ppt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5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
3.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1课时)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资源: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吴慧源)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3(吴慧源)3.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点视频4.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特点和意义活动有什么样的涵义实例:某幼儿园大班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幼儿说道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购物的经历。
“超市有文具卖吗”有个幼儿若有所思的问。
“有啊!”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
“那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超市参观。
每个孩子尝试用一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孩子么不能和教师一起津津有味地分享自己采购的食物、谈论自己在超市购物过程中的发现……当谈到各自购买事物时,有个孩子说:“我买的酸奶最好喝。
因为这是我妈妈单位做出来的。
”(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某酸奶公司的)这一下,孩子们的新问题又来了:“我买的东西是从哪儿来到”面对幼儿的新问题,教师调整自己的方案,开始新的教育设计。
知识要点:(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界定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教学: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在《纲要》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的教与学的活动,目的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
3.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1课时)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资源: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吴慧源)https:///v_show/id_XMTQyMjY4MjM3Mg==.html?spm=a2hbt.13141534.app.5~5!2~5!2~5~5~5!2~5~5!2~5!2~5!2~5~5~A2.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3(吴慧源)https:///v_show/id_XMTQwNzUwMTU4NA==.html?spm=a2hzp.8244740.0.0https:///v_show/id_XMTQwNzUwMTU4NA==.html?spm=a2hzp.8244740.0.03.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点视频https:///v_show/id_XNTA4OTkyMjA0.html4.幼儿园课程https:///x/page/j0720tc85rz.html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特点和意义活动有什么样的涵义实例:某幼儿园大班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幼儿说道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购物的经历。
“超市有文具卖吗?”有个幼儿若有所思的问。
“有啊!”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
“那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超市参观。
每个孩子尝试用一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园课程概述 (⼀)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定义 幼⼉园课程是实现幼⼉园教育⽬的的⼿段,是帮助幼⼉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全⾯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在园的⼀切活动都属于幼⼉园课程的范畴。
2.课程的要素 课程组织是依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式。
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以⽬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测量和评估,为教育⾏政部门鉴定课程⽅案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
课程⽬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程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它们相互作⽤、互相制约、互相调节,从⽽使课程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幼⼉园课程的特点 幼⼉园课程与中、⼩学课程相⽐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较⼤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与⽬标,以及不同年龄段⼉童⾝⼼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决定的。
1.幼⼉园课程融合于⼀⽇⽣活之中 幼⼉在园所进⾏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标和内容,幼⼉园课程融合在⼀⽇⽣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组活动、⾃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离)园等。
另外,从幼⼉园课程的内容来看,由于幼⼉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是注重幼⼉全⾯和谐的整体培养。
因此,在内容上就不仅仅限于⼏门学科,还必须能够满⾜幼⼉⾝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性的以及沟通与创造等各⽅⾯的发展需要。
⽽如此多的内容只通过作业课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综合利⽤幼⼉园的各种教育途径,特别是通过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安排幼⼉的⼀⽇⽣活,使教育渗透在⼀⽇⽣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全⾯落实幼⼉园课程。
2.游戏是幼⼉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游戏是幼⼉园课程的基本形式,幼⼉园通过游戏对幼⼉进⾏全⾯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第七章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你每天要进行哪些活动?其中哪些是日常生活活动?什么是日常生活活动?你是怎样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哪些?一)学生每天要进行的活动有上课、课间休息、劳动、睡眠、吃饭、上厕所、洗脸刷牙等等;其中,日常生活活动有睡眠、吃饭、课间休息、上厕所、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是指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和一些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活动。
二)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和一些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活动。
包括进餐、饮水、睡眠、盥洗、入厕、入园和离园、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以及散步等活动。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案例分析】教师在组织幼儿盥洗活动时可以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分析要点:帮助幼儿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节约用水的良好惯(健康教育);在盥洗活动中,幼儿可能会发生一些冲突和纠纷,可对幼儿进行集体生活教育、友爱教育(德育教育);可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让幼儿运用感官感知洗涤用品的性能和用途,在盥洗活动中观察思考问题(智育);可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社会性)等。
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体现在:1、日常生活活动是完成体育任务,促进幼儿健康必不可少的手段。
2、日常生活活动渗透着幼儿的智育。
3、幼儿品德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处事之中。
4、幼儿最初的美感、糊口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从日常糊口开始的。
三、日常糊口举动的内容和要求(一)列表研讨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活动内教师指导要点入园前,检查举动室的卫生与安全入园教师;准备材料和玩具。
入园时,接待幼儿和家长;按要求进行晨检;组织好幼儿的活动;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组织并指导幼儿整理活动室环境和个人用物;简要评定幼儿在园一天的表离园现;安排安静自由的活动;与家长沟通;严格执行接送制度;照顾好不能按时离园的幼儿等创设安静整洁、轻松愉快的进餐环境;进餐禁止批评训斥或变相体罚幼儿,或催促幼儿进餐,以及强迫幼儿进食;要掌握每个孩子的进食量和进食速率,因人施养成清洁环境和将用物归还原处的惯,学会摒挡个人用物和检查自己仪容的整洁,离园时要向教师告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