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涂膜缺陷及对策
- 格式:pptx
- 大小:174.60 KB
- 文档页数:31
塑料涂装中涂膜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在涂装中遇到一些涂膜弊病和涂装缺陷等可能是不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遇到过的了。
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涂装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掌握足够多的涂膜弊病的处理方法,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加以修复。
塑料涂装中涂膜是有很多缺陷的,不过针对这个方面的缺陷我们都有相应的对策。
涂料能均匀稳定地涂覆于塑胶件表面的最主要条件,为涂料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被涂覆物的表面张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一、橘纹现象橘皮现象是涂装设备涂漆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原因及对策如下:1、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黏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而产生橘皮。
措施是根据环境季节温度变化来选择合适的稀释剂,例如聚氨酯涂料的稀释剂有冬用和夏用之分。
?2、涂料黏度过大。
涂料粘度大时,涂料雾化性和湿膜流平性都差。
因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兑稀并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喷涂设备。
3、环境温度偏高,或闪干时间不足就进行烘烤。
?4、喷涂室内空气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而难以流平。
(2)塑料工件温度太高,使溶剂瞬间挥发,湿膜来不及流平。
?5、喷涂时出漆量太小或喷涂距离太远,表面沉积涂膜太薄,涂装设备流平变得困难。
?6、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大也产生橘纹。
降低出漆量并提高压缩空气输出量,改善雾化性能。
?7、喷涂距离太近。
喷距太近虽然涂膜厚有利于流平,但压缩空气的冲击力使厚涂膜产生更大的橘纹,反而使流平性变差。
二、颗粒现象涂膜表面常见的缺陷是颗粒,严重影响外观。
对于少数微细颗粒,采用1 500目以上水砂纸打磨修饰,颗粒过大时或而积大时用800目水砂纸打磨重新喷涂。
由干塑料涂膜要求外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颗粒现象是塑料涂料涂装过程中返修率高的主要原因,涂膜颗粒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
三、底漆与清漆层间附着力问题 ?如果第一道底漆的表面张力低干第二道罩光清漆的情况下,那么两层涂层间的附着力不佳,所以塑胶底漆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张力不应太低,能与底材咬合最佳为止,并使面漆对底漆的润湿性良好,两层涂膜要有一定厚度的界而层才能有稳定的附着力。
1.流挂A.流挂的原因:涂层太厚,涂料的粘度影响:喷涂太厚的原因:多次喷涂,喷枪与工件的距离太近,一次喷涂太厚,如喷枪移动的太慢后停顿。
B.解决办法:在湿对湿施工时二道喷涂应有足够的闪干时间,薄涂时闪干时间为3-5Min,随着喷涂的次数的增加,闪干的时间增加到5-8min。
C.保证喷枪与工件要垂直,距离恒定。
D.喷枪移动速度要均匀一致,避免对工件直接开枪和折返。
E.涂料粘度太低导致的应严格按照稀释剂比例规定进行对稀F.溶剂挥发太慢采用专用的稀释剂,提高施工环境温度加强通风。
G.在光滑的旧涂层上润湿性差。
事先要对其进行打磨。
2.桔纹A.溶剂挥发过快,粘度急剧增加流平困难。
根据季节环境温度选用合适的稀释剂,工件温度过高的药对其降温,降到40度以下。
B.喷出的油漆量太少距离太远表面漆膜太薄。
难流平。
C.喷枪雾化不良,颗粒过大,难流平。
降低出漆量,增加压缩空气输出量。
D.喷枪太近,空气造成的波动对其造成桔纹。
喷枪与工件保持距离。
E:底材不平或稀释剂挥发过快。
底材不平或稀释剂挥发过快。
3.露底原因:因稀释剂加入过多导致涂料遮盖力下降,涂料部分颜料产生沉淀,使用时没有将沉淀的颜料充分搅匀。
涂装的涂膜厚度太薄,或者局部有漏涂的现象底材表面处理未达要就,造成涂装时涂料对表面润湿状况不一致,涂膜不均匀,发生局部露底。
解决办法控制稀释剂的用量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前充分搅拌均匀对木器底材涂装时,注意表面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封闭涂装仔细涂装防止少涂,漏涂,力求均匀一致对于已经露底的麦克根据情况对个别部位进行点补,或者将涂抹用砂纸整体打磨后,重新涂装。
4.针孔产生病状的原因:1.稀释水加入过多。
2.每次喷漆太多太厚,重喷时间不当。
3.物面不平、不洁、形状复杂及含有油水。
4.喷嘴过大,喷嘴与物面距离太近。
5.喷涂速度不均匀,层间间隔时间不够。
解决病状的方法1.按比例加稀释剂。
2.应分两次喷涂,每次间隔单十分钟为宜,每道涂刷不宜过厚。
涂膜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汇总大全颗粒涂膜表面的颗粒严重影响外观,对只是少数微细频粒,可以采用1500#水磨砂纸打磨修饰;颗粒多或大时,用800#水磨砂纸打磨后重新喷涂。
涂膜表面颗粒是高级涂层返修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避免涂膜出现颗粒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引起涂膜颗粒的因素如下:① 作业环境灰尘多。
在车间布局时,要进行分区管理,打磨工段应远离喷涂作业区,车间地面应刷涂地面涂料防止起灰。
同时应该经常清洗,保持整洁。
车间内要进行增湿处理,减少尘埃飘扬;② 涂料没过滤。
涂料兑稀后应进行过滤,底漆采用120目滤网过滤,面漆用200目滤网过滤;③ 易沉淀的涂料,兑稀前搅拌不充分;或者在兑稀时没按要求调漆,固化剂或稀释剂比例过大,或搅拌不均匀,造成颜料凝返粗(例如黑漆中的炭果特别容易絮凝返粗);(相关仪器:搅拌器)④ 存在溶解性差的树脂,在溶解性差的稀料兑稀时,不溶物析出,产生树脂颗粒,或者破碎的漆皮残留于涂料中;⑤ 闪光漆生产时,铝粉浆分散不到位,导致喷涂时产生大量颗粒;⑥ 由于尘埃容易被涂层表面电荷吸附,面漆喷涂前最好使用离子化压缩吹净或用粘性抹布擦净。
大部分颗粒是由工作制服、喷房过道材料或千性抹布的纤维造成的,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纤维性颗粒。
露底原因与措施:① 选用涂料遮盖力差;(相关测试仪器:遮盖力纸)② 使用前,沉降的颜料未被搅起,或搅拌不充分,造成遮盖力下降;③ 涂料太稀,喷得太薄;④ 喷涂厚薄不均匀;⑤ 底面漆色调反差太大,对于金属闪光漆,对于底色会喷得很薄,中涂颜色最好与面漆相近。
咬底咬底是上层涂膜喷涂时,涂料中溶剂对底层产生严重的溶胀起皱而脱离的现象。
原因和措施如下:① 底层未干透就涂下一道。
针对不同涂料品种,严格按施工间隔周期来涂装;② 底漆与面漆不配套。
底漆涂膜易被面漆中强溶剂溶胀,例如硝基面底漆/PU 面漆,最易产生咬底现象,因为硝基面底漆是物理成膜,漆膜本身不耐溶剂,PU 漆中的强溶剂容易渗入底层使之溶胀起皱,施工时,必须避免此种操作;对于双组份涂料偶尔也会出现咬底現象。
涂膜常见问题及其对策1、墙面泛碱干净平整的涂膜被雨水润湿后,雨过天气转晴,涂膜表面泛出白色粉末状物质,出现墙面风化现象,该层粉料可以轻轻除去,但粉末物质可以再三地泛出。
涂膜泛碱会影响到涂膜的装饰保护寿命,泛碱导致涂层颜色变化,出现颜色不均,泛碱导致涂膜起皮、开裂、脱落减短涂层的保护寿命。
涂膜经历3——6月的泛碱,涂膜表面将发生起粒、褪色、起泡、开裂、脱落现象。
泛碱原因:基材中碱性盐类物质的存在,墙体内部积聚有水分,由于水分蒸发,水蒸气将墙体内可迁移的碱性物质一起带出涂层,在表面碳化成盐沉积在涂膜表面泛白粉。
具体原因如下:基底碱性:涂膜泛碱因基材碱性太高或地基为盐碱地基,或腻子质量太差,选用高碱性水泥。
封闭底漆封闭性差,不耐水、耐碱。
墙体内部积水过多,通过外墙表面逸出。
外墙面漆的抗雨水渗透性差,大量雨水的渗透,在雨过天晴后,水气往外蒸发。
泛碱的预防:减低墙体碱性:保证新墙面基材的pH值小于10,对高碱性墙面使用10%的草酸溶液洗刷中和,再用清水冲洗墙面,干燥后封底涂刷涂料。
寻找并杜绝水分的源头:保证涂膜防水和抗雨水渗透,增强涂膜的疏水性,减少雨水的渗透,从而减少泛碱行为。
加强对底材的封闭:选用渗透封闭作用强的封闭底漆,如溶剂型封闭底漆,溶剂型封底漆封闭性最好,乳液-硅溶胶复合体系封闭底漆有很强的封闭作用。
硅溶胶为纳米级粒子,对基材的渗透性好,封闭开放的毛细孔,增加封闭孔数,减少开放孔数,增强对基材的封闭作用。
硅溶胶成膜后,成为二氧化硅立体网状结构涂膜,不水解粉化、不降解,封闭作用长。
并且硅溶胶析出时活性强,与基材中碱性物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硅酸钙,降低基材碱性,同时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涂膜黄变浅色或白色漆膜经受光、氧和水或其他化学物质的的作用,在短期内发黄现象。
涂膜发黄原因:1)涂料中黏结基料易于变色,如苯丙乳液因苯乙烯的存在,苯乙烯氧化导致涂膜泛黄。
2)涂料配方使用某些性能不稳定的白颜料,在接受光氧作用,或附近有引起化学反应的发生源存在,如硫化合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下,导致化学反应而变色。
1、涂膜光泽不足:固化时烘烤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烘烤内混有其它有害气体;工件表面过于粗糙;前处理方法选择不当。
2、涂膜变色:多次反复烘烤;烘箱内混有其它气体;固化时烘烤过度。
3、涂膜表面桔皮:喷涂的涂层厚薄不均;粉末雾化程度不好,喷枪有积粉现象;固化温度偏低;粉末受潮,粉末粒子太粗;工件接地不良;烘烤温度过高;涂膜太薄。
4、涂膜产生凹孔:处理不当,除油不净;源受污染,压缩空气除油,除水不彻底;工件表面不平整;受灰尘或其它杂质污染。
5、涂膜出现气泡:工件表面处理后,水分未彻底干燥,留有前处理残液;脱脂,除锈不彻底;底层挥发物未去净;工件表面有气孔;粉末涂层太厚。
6、涂膜不均匀:粉末喷雾不均匀;喷枪与工件距离过近;高压输出不稳。
7、涂膜冲击强度和附着力差:磷化膜太厚;固化温度过低,时间过短,使固化不完全;底金属未处理干净;涂工件浸水后会降低附着力。
8、涂膜产生针孔:空气中含有异物,残留油污;喷枪电压过高,造成涂层击穿;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近,造成涂层击穿;涂层太薄;涂膜没有充分固化。
9、涂膜表面出现少量沙粒:喷雾堵塞或气流不;喷枪雾化不佳;喷粉室内有粉末滴落;有其它杂物污染工件表面。
10、涂层脱落:工件表面处理不好,除油除锈不彻底;高压静电发生器输出电压不足;工件接地不良;粉时空气压力过高;11、供粉量不均匀:供粉管或喷粉管堵塞,粉末在喷嘴处粘附硬化;空气压力不足,压力不稳定;空压机混有油或水;供粉器流化不稳定,供粉器粉末过少;供粉管过长,粉末流动时阻力增大。
12、粉末飞扬、吸附差:静电发生器无高压不足;工件接地不良;气压过大;回收装置中风道阻塞。
13、喷粉量少:气压不足,气量不够;气压过高,粉末与流的混合体中空气比例过高;空所中混有水气和油污;喷枪头局部堵塞。
14、喷粉管阻塞:由于喷粉管材质故,粉末容易附着管壁;输出管受热,引起管中粉琳结块;输粉管弯拆,扭曲;粉末中混有较在的颗粒杂质。
第1篇一、引言涂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船舶等领域的材料,具有装饰、防腐、绝缘等多种功能。
然而,在涂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缺陷,影响涂料的性能和外观。
本文将对常见的涂料缺陷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涂料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二、涂料缺陷类型1. 漆膜缺陷(1)起泡:漆膜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气泡,导致涂层剥落。
(2)针孔:漆膜表面出现细小的孔洞,影响涂层的美观和性能。
(3)裂纹:漆膜表面出现细小的裂纹,导致涂层剥落。
(4)缩孔:漆膜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小坑,影响涂层的外观和性能。
(5)麻点:漆膜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小凸起,影响涂层的美观和性能。
2. 基材缺陷(1)腐蚀:基材表面出现锈蚀、氧化等腐蚀现象,导致涂层附着力下降。
(2)裂纹:基材表面出现裂纹,导致涂层剥落。
(3)变形:基材表面出现变形,影响涂层的外观和性能。
3. 涂料生产缺陷(1)颜料分散不良:颜料在涂料中分散不均匀,导致涂层颜色不均。
(2)溶剂挥发不均:溶剂在涂料中挥发不均,导致涂层出现缩孔、起泡等缺陷。
(3)配比错误:涂料配比错误,导致涂层性能不符合要求。
三、涂料缺陷解决方案1. 漆膜缺陷解决方案(1)起泡:提高涂料干燥速度,减少漆膜内部应力;加强基材处理,提高涂层附着力。
(2)针孔:调整涂料配方,提高涂料流平性;加强基材处理,去除表面杂质。
(3)裂纹:提高涂料干燥速度,减少漆膜内部应力;加强基材处理,提高涂层附着力。
(4)缩孔:调整涂料配方,降低溶剂挥发速度;加强基材处理,去除表面杂质。
(5)麻点:调整涂料配方,提高涂料流平性;加强基材处理,去除表面杂质。
2. 基材缺陷解决方案(1)腐蚀:采用防腐涂料,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能;加强基材处理,去除腐蚀物。
(2)裂纹:采用弹性涂料,提高涂层抗变形能力;加强基材处理,修复裂纹。
(3)变形:采用弹性涂料,提高涂层抗变形能力;加强基材处理,去除变形物。
3. 涂料生产缺陷解决方案(1)颜料分散不良:采用高效分散剂,提高颜料分散效果;加强生产设备维护,确保生产过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