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复习解剖
- 格式:pptx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8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教学内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实验操作:如何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3. 凸透镜成像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测量尺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2. 理论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成像性质等;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4. 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6.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8.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1. 物距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 > v > f,应用于照相机、摄像头等;2. 物距u =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 = 2f;3. 物距f <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 > 2f,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等;4. 物距u = f,无像;5. 物距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老花镜等。
七、作业设计(1)投影仪的物距和像距分别是多少?为什么?(2)放大镜的物距和像距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答案:(1)投影仪的物距大于2f,像距在2f和f之间,因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大镜的物距小于f,像距大于f,因为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内容归纳】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对任何光束都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折射后通过实焦点。
2.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凹透镜对任何光束都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的两次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虚焦点。
3. 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其一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光线不改变。
其二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
其三是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4.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5. 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二倍焦距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3)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电影机。
(4)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放大镜。
(实像总是倒立的,像与物分居透镜的两侧,虚像总是正立的,虚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二倍焦距是成缩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焦点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当物体向凸透镜移动时,像也移动,物和像移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6. 在照相时,拍摄近景应将镜头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拉长暗箱);拍摄远景应将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缩短暗箱)。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学习目标】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能说出主轴、焦点、焦距、光心的含义。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会作光路图。
3.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进一步理解“会聚”与“发散”的含义。
5.知道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6.能判断成像的变化,如何调节物距和相距。
【自主预习】1.通过两个 的直线是透镜主光轴,简称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这个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 。
2.凸透镜又叫 透镜。
如果将光源放在焦点上,光通过透镜后将 。
3.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 透镜。
一束平行光射到透镜上,有 作用,所以它又叫透镜。
4.图中AB 代表物体,请作出A 点发出的两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F F ABF FA BF F AB F F A BF F5.放大镜本质上是一块 透镜,观看物体时,物体必须在这个透镜的 以内。
这时生成的像的性质是 。
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 成像的位置。
F FAB6.用放大镜看书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字,书报到放大镜的距离(u )应该_______放大镜的焦距(f )(小于、大于、等于、)。
而且报纸要靠近____________。
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成像的性质是 。
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 成像位置。
F FAB8.投影仪是利用 透镜来成像,投影胶片必须放在透镜的 。
成像的性质是 ,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人像,胶片必须 放。
请在图3中作出物体AB 成像的位置。
F FAB9.通过投影(仪)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投影胶片应_________(靠近、远离)凸透镜的焦距。
同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要调__________(远一些、近一些)。
10.下列四组答案中,左边是光学仪器,右边是成像是性质,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A .照相机:正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D.平面镜:正立、放大的实像【课堂探究】123.补充完成下面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