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课件 造词法和构词法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43
现代汉语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
一、造词和造词法(一)造词概说1.造词所谓造词就是指创制新词,是解决一个词从无到有的问题。
2.人们的造词活动人们的造词活动就是人们为新事物、新现象命名的行为(不限人、地)。
(二)造词法1.含义:创制新词的方法。
2.汉语的造词法:(1)音义任意结合法——就是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现已少用,多是单纯词);如:手、足、蜻蜓(2)摹声法①摹仿自然界事物发出的声音来造词。
a.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给事物命名;如:猫、布谷b.根据事物发出的声音创制新词,以描写该事物的性状的;如:嗯、哎呀、哗哗、轰隆隆②摹仿外语词的声音来造词(一般称为音译词);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3)音变法——通过语音变化的方式产生新词。
①儿化韵造词;如:盖--盖儿尖--尖儿②改变读音造词;如:好(三声)--好(四声)(4)说明法——通过对事物加以说明从而产生新词的造词方法。
①情状;如:国营、胆怯②性质特征;如:方桌、石碑、丁字尺③用途;如:雨衣、牙刷、洗衣粉、书桌④领属;如:树叶、羊毛、鞋带⑤颜色;如:红旗、绿豆、白云⑥数量;如:三秋、六书、八卦⑦通过注释的方法进行说明。
a.用所属物类注释说明;如:菊花、芹菜、吉普车b.用单位名称注释说明;如:人口、马匹c.用事物情状进行注释说明;如:静悄悄、恶狠狠、光秃秃⑧运用语言中习用的虚化成分,对原有词的意义做某些改变以说明事物。
如:聋子、甜头、黑乎乎(5)比拟法——用现有材料,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①整个词就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属于借喻,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
如:鸡眼、猫眼②新词的一部分是比喻成分;如:雪花、瓜分、木马、刀子嘴(6)引申法(借代法)——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如:手足--兄弟(7)双音法——通过双音化产生新词的方法①A=AA 如:妈妈、渐渐、哥哥②A≠AA 如:奶奶、区区、万万③A+B=AB 如:道路、人民、增加④A+B=A/B 如:石头、老虎、泥巴(8)简缩法——通过简缩而改变成词的造词方法。
造词法与构词法构词法分析关于合成词在构词法角度的学习,要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具有一定的语素类别知识。
第二,熟悉语素组合的几种基本的语法关系。
第三,合成词分析的几个具体问题。
1.并列式:两个语素是联合的,有的意思相近,如“开放、解放”,有的意思相关,如“尺寸、姐妹、兄弟”,有的意思相反,如“矛盾、动静、反正、好歹”。
2.限定式:无论是什么语素构成,一定是以后一个语素作为整个词义的中心,例如“白菜”,是一种菜,“拖鞋”是一种鞋,“火红”是一种红,“笔直”的中心是直。
3.补充式:后一个语素作补充说明,理论上中间可以加上“得”、“不”,如“打倒、推翻、放大、缩小”,还有一种是表示集合名词的,后一语素是量词,如“船只、纸张、诗篇、布匹”,可以反过来说“一只船……”4.支配式:前一语素是动作,后一语素是名词性的,是动作涉及的对象,例如“吹牛、打靶、理事、司机、司令”。
5.陈述式:前一语素表示名称,后一语素是陈述,如“月亮、地震、眼红、自立”。
以上1-5类是组合式合成词,理解的关键是要认识并弄清楚构词成分的意义、作用和语素相互之间的语法关系。
有一些容易混淆,例如“围脖-围墙”,似乎都一样,其实前者是支配式,后者是限定式,因为后者词义中心是后一个语素体现的,这是限定式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支配式没有这样的中心。
又如“火热-眼热”,结构似乎相同,其实前者是限定式,后者是陈述式,因为前者的词义中心是通过后一语素的意义体现的,中心意义是“热”,“眼热”,词义中心不是“热”。
注意不要把“雪白、笔直、天蓝、粉碎”理解为陈述式,只能是限定式,因为,这四个词的词义中心是后一个语素意义体现出来的,这正是限定式合成词的特点,前后语素之间的关系是修饰和被修饰关系。
6.前附式:意义很虚化的语素在前面,如“老鹰、老鼠、老虎”中的老不同于“老人、老年”中的老。
7.后附式:意义很虚化的语素在词的后面,例如“棍子、凳子、作者、氧化”。
第四章构词法和造词法一、造词法1、任学良《汉语造词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什么是造词法?研究用什么原料和方法创造新词,这是造词法问题。
修辞法造词:无聊—有聊;阴谋—阳谋(仿词)什么是构词法?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形式,这是构词法的问题。
造词法和构词法是什么关系?是纲和目的关系。
我们应当既要认识纲,又要了解目:只认识大的造词法(如句法学造词法),不了解具体的构词方式(如主谓式、谓宾式……),问题就不会深入;只认识个别的具体的构词方式,就不能从总体上去认识造词规律,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大部分的词既有造词法又有构词法的问题,其余的词则只有造词法没有构词法的问题,因此应当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修辞学造词法、语音学造词法却不存在构词法的问题,因为这些词的内部或者不必分析结构形式(修辞学造词法),或者分不出结构形式(语音学造词法),当然就没有构词法的问题了。
为什么一定要区别造词法和构词法?造词的素材和方法可以决定词的结构,可是词的结构却不能完全反映造词方法,因为不同的造词方法是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构关系和形式的。
白菜——木马“白菜”是用句法学造词法造成的,属于主从式构词法。
“木马”是用“主从——比喻式”这两种方法(综合式造词法)造成的。
造词方法不同,作同样的构词分析就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不同的原料和方法造成的词可能有相同的结构,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可见造词法是决定的因素,构词法只能在造词法统属下起作用。
只从结构形式上看问题,往往就不能区分形同实异的词语。
银币——银河——银耳“银币”是取实际的“银”和“币”做原料,用句法学的方法造成的,从构词法上说,是主从式。
“银河”、“银耳”是取事物的形象作造词原料(像银、像河、像耳)。
用修辞手法造成的,属于比喻式的词。
造词法还要研究一个问题,即造词意图。
什么是造词意图?就是造一个词所想表示的意思。
人造丝那就要看造词意图如何。
造出“人造丝”的时候,是想表达它是一种“丝”,不过是“人造”的罢了,用“人造”限制“丝”,只就成了主从式的词,不是句子。
4. 词汇•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词汇本身既有语音属性,又有语义内容,除了自身规律外,还要受到语法规律的制约。
4.1.1 词汇•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指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词组的总和。
•词汇不能用来指单个词或单个的固定词组,因为它是一个集合概念。
单个的词或固定词组只能称为词汇单位。
•汉语的词汇很丰富/英语词汇教学要循序渐进/方言词汇4.1.2 词汇学•词汇学是以词汇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学科,一般认为,词汇学研究词的性质、词的构成、词义的本质、词义的发展、词的各种关系,以及词汇的划分、关系、发展等。
•词汇学可以分为具体词汇学、一般词汇学、历史词汇学、描写词汇学、历史比较词汇学等。
4.2 语言的词汇•4.2.1 语言词汇的特点•1. 词汇的系统性•词汇的特点之一就是其系统性,词汇系统不像语音和语法系统那样清晰严密,但其内部依然是有规律的。
•词汇的系统性是潜在的,它主要通过词汇单位的聚合体现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标准把词汇分成不同的系列。
•口语词汇/书面语词汇、常用词汇/非常用词汇•2. 词汇的绝对任意性和相对理据性•词汇的绝对任意性体现在词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词汇的相对理据性体现在具体语素与语素的组合、词与词的组合是非任意的、相对可论证的。
•白菜/*菜白、出国/*国出•3. 词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词汇的普遍性体现在相同的概念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
•日、月、sun、moon•词义的民族性体现在表达相同概念的词在所指和感情色彩上往往存在差别。
•sister、uncle•狗•4. 词汇的变化性和稳定性•词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变化最快。
•神马、有木有、伤不起、富二代•词汇的稳定性体现在词语的声音、意义和结构形式一旦形成就固定下来,不能随意改变。
•半斤八两•新词的出现往往是根据现有的词汇、固定的词汇结构造出来的。
现代汉语词汇语法专题研究第一讲词和词汇一、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
(二)现代汉语词的辨识1、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2、不能单说,能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词。
3、扩展法。
扩展法的要点是:在两个以上语言成分组成的语言单位中插入别的语言成分,如果得到的新的语言单位可以接受,则原来的语言单位就是短语;如果得到的新的语言单位不可以接受,或者意义有很大的改变,则原来的语言单位是词。
4、剩余法。
把句子中所有的可以单说、可以做句子的主要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也不是词的一部分的,也是词。
注意:1、在汉语词汇中,确实存在一些组合体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江湖红花笔墨2、离合词的问题。
所谓离合词,就是指某些词可以被经常拆开使用的情况。
对于这类词应该认为:未扩展的是词,扩展了的都是短语。
(三)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词和语素的关系:语素的功用是构成词词都是语素构成的。
2、语素的分类(1)语音形式: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2)语言功能: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是指既可以充当语素,又可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不成词语素是指只能充当语素,不能单独构成词的语素。
(3)意义性质方面从意义性质方面分析,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附加语素两种类型。
词根语素通常也称为词根,它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是组成新词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新词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附加语素是附加在词根语素上表示某些语法意义或某些附加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附加语素又有词缀语素和词尾语素之分。
词缀是附在词根的前后或中间,表示附加的意义和起语法作用。
词缀又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三种情况。
词尾语素是附加在词根和词缀或词根后面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缀,通常也称作词尾。
二、词汇(一)什么是词汇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和。
(二)词的总汇词的总汇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的核心部分,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