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荧光粉
- 格式:doc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14
LED荧光粉产业以及市场调研报告1 LED荧光粉概述LED荧光粉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GE公司持有多项专利,国内也有一些专利报道。
蓝光LED激发的黄色荧光粉基本上能满足目前白光LED产品的要求。
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粒度。
最好能制备出直径3~4nm之间的球形的荧光粉。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日亚化学公司的Nakamura等人经过不懈努力,突破了制造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关键技术,并由此开发出以荧光材料覆盖蓝光LED 产生白光光源的技术。
半导体照明具有绿色环保、寿命超长、高效节能、抗恶劣环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工作电压低及安全性好的特点,因此被誉为继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电光源,或称为21世纪绿色光源。
美国、日本及欧洲均注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设立专门的机构推动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
2 LED荧光粉的种类2.1 YAG铝酸盐荧光粉(Y3Al5O12:Ce)描述:淡黄色粉末,点涂于蓝光芯片,受蓝光芯片激发产生黄光。
黄光与剩于蓝光合成白光。
优点:亮度高,发射峰宽,成本低,应用广泛,黄粉效果较好。
缺点:激发波段窄,光谱中缺乏红光的成分,显色指数不高,很难超过85,特别是低色温白光LED中,必须使用优质的红色荧光体2.1.1 文摘1:YAG粉合成工艺2.2 硅酸盐荧光粉优点:激发波段宽,绿粉和橙粉较好。
缺点:发射峰窄,对湿度较敏感,缺乏好的红粉,不太耐高温,不适合做大功率LED,适合用在小功率LED。
2.2.1硅酸盐绿色荧光粉传统的硫化物基质荧光粉在空气中化学稳定性差,容易被气化,亮度也低,在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已逐步被替代;而铝酸盐体系具有2.3 氮化物荧光粉优点:激发波段宽,温度稳定性好,非常稳定.红粉、绿粉较好。
缺点:制造成本较高,发射峰较窄。
2.3.1 氮化物荧光粉的主要类型及制造摘文1:LED氮化物荧光粉主要类型及制造2.4 硫化物荧光粉优点:激发波段宽红粉、绿粉较好。
led荧光粉涂覆方法
LED荧光粉涂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制作发光二极管(LED)的荧光
涂层。
荧光粉涂覆能够改善LED的发光效果和颜色饱和度,并提高其在照明和显
示领域的应用性能。
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这些包括荧光粉、适当的溶剂、涂覆设备(如喷涂枪或转盘涂覆机)和干燥设备(如烘箱或红外线烘干器)。
第一步是制备荧光粉溶液。
将所需量的荧光粉加入适量的溶剂中,并充分搅拌
混合,直至荧光粉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确保荧光粉与溶剂的比例适当,以获得所需的荧光效果。
第二步是涂覆荧光粉溶液。
使用涂覆设备将荧光粉溶液均匀地涂覆在LED芯
片上。
喷涂枪或转盘涂覆机可实现均匀的涂覆过程。
确保涂覆层的厚度均匀,以避免不必要的光学效果失真。
第三步是干燥涂覆层。
将涂覆后的LED芯片放置在干燥设备中,使其在适当
的温度和时间下干燥。
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具体的荧光粉和溶剂选择而定,以保证涂覆层的稳定性和质量。
最后一步是测试和包装。
完成涂覆过程后,对涂覆的LED芯片进行光学性能
和质量测试,确保其达到预期的发光效果和稳定性。
如果测试通过,将LED芯片
进行包装,以便于后续的使用和销售。
总而言之,LED荧光粉涂覆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荧光涂层的技术。
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制备荧光粉溶液,使用涂覆设备将溶液均匀涂覆在LED芯片上,然后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干燥,最后进行测试和包装。
这种涂覆方法可以改善LED的发光效果和颜色饱和度,提高其应用性能。
浅谈LED荧光粉一,LED荧光粉的种类YAG铝酸盐荧光粉,优点:亮度高,发射峰宽,成本低,应用广泛,黄粉效果较好缺点:激发波段窄,光谱中缺乏红光的成分,显色指数不高,很难超过85硅酸盐荧光粉优点:激发波段宽,绿粉和橙粉较好缺点:发射峰窄,对湿度较敏感,缺乏好的红粉,不太耐高温,不适合做大功率LED,适合用在小功率LED氮化物荧光粉优点:激发波段宽,温度稳定性好,非常稳定红粉、绿粉较好缺点:制造成本较高,发射峰较窄硫化物荧光粉优点:激发波段宽红粉、绿粉较好,缺点:湿度敏感,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对人有害,有很强的臭味,会腐蚀支架 (属于淘汰的产品但市场有卖假粉的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有可以用这种成份的荧光粉来充当好荧光粉)荧光粉对白光LED光衰的影响实现白光LED的途径有多种,目前使用最为普遍最成熟的一种是通过在蓝光晶片上涂抹一层黄色荧光粉,使蓝光和黄光混合成白光,所以荧光粉的材质对白光LED的衰减影响很大。
市场最主流的荧光粉是YAG钇铝石榴石荧光粉、硅酸盐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与蓝光LED 芯片相比荧光粉有加速老化白光LED的作用,而且不同厂商的荧光粉对光衰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这与荧光粉的原材料成分关系密切。
选用最好材质的白光荧光粉,使做出的白光LED 相比同行在衰减控制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介绍常用的YAG成份荧光粉的相关知识1.YAG合成工艺比较固相法缺陷:1)合成温度高、反应时间长2)对原料品质要求高3)粉体团聚严重、样硬、需机械破碎、球磨等后处理4)形貌不规则、颗粒流动性差、无法进一步进行包膜等后处理工艺5)难以有效地控制粒径分布控制反应沉淀法1)合成温度低、反应时间短2)合成粉体疏松,无需机械破碎、球磨等后处理工艺3)形貌规则,颗粒呈球形,流动性和稳定性好4)颗粒粒径可控5)容易实现包膜等后处理工艺2.YAG粉体制备流程比较 控制反应沉淀法固相法三、结果与讨论1.YAG荧光粉XRD分析图1不同反应方法制备的YAG荧光粉XRD谱图(a)商用固相法合成 (b)控制反应沉淀法合成2.控制反应沉淀法制备YAG前驱体颗粒生长机制及SEM分析前驱体颗粒生长机制前驱体SEM分析图2 颗粒在反应器平均停留时间6h,连续通料(a)10h,(b)15h,(c)20h前驱体颗粒生长形貌图 YAG形貌SEM图图3 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的YAG粉体的形貌(a)控制反应沉淀法合成 (b)商用固相法合成3.YAG粉体荧光发射光谱分析图4 YAG发射光谱图结论1.采用控制反应沉淀法在1200℃成功地制备了由许多大小约1mm的一次粒子紧密团聚而成宏观粒径为9mm左右的球形纯相Y2.94Al5O12:Ce0.06黄色荧光粉,合成温度比传统的高温固相法降低了约300℃2.在控制反应沉淀制备球形YAG粉体的过程中,微细粒子的团聚是前驱体颗粒长大的主要方式,连续通料反应20h后,前驱体颗粒球形化程度较好,粒径分布在9mm,因此通过控制反应器内的流体运动状态及连续通料时间能够较好的控制前驱体颗粒形貌及粒径大小,并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合成粒径更小的YAG荧光粉。
青色LED用荧光粉的制备与应用1. 引言青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器件,在照明、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荧光粉被广泛应用于青色LED的制备中,可以提升其光电性能和发光效果。
本文旨在介绍青色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2. 青色LED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青色LED用荧光粉的制备主要包括荧光粉的原料选择、制备工艺和后处理等环节。
2.1 荧光粉的原料选择荧光粉的原料选择对青色LED的发光效果和色彩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选择具有良好发光性能、高稳定性和优异的光电特性的荧光粉原料。
2.2 制备工艺荧光粉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物料混合、粉碎和分级、固相反应等步骤。
具体制备工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2.3 后处理荧光粉的后处理是为了提高其发光效果和稳定性。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烧结、表面修饰和混合等步骤。
3. 青色LED用荧光粉的应用技术要点在实际应用中,使用青色LED荧光粉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3.1 光学性能调控通过调控荧光粉的组成和粒径,可以实现对青色LED的光学性能的调控。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荧光粉制备方法和后处理工艺,以实现对LED发光颜色和色温的控制。
3.2 荧光粉和LED的匹配荧光粉的选择应考虑与LED器件的光谱性质相匹配。
合理选择荧光粉的颗粒大小和分布,可以提高荧光粉和LED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从而提高LED的发光亮度和效率。
3.3 荧光粉的稳定性荧光粉的稳定性对青色LED的寿命和性能稳定性有着关键影响。
在荧光粉制备过程中,应注重对其稳定性的控制,并优化制备工艺和后处理方法,以提升青色LED的长期稳定性。
4. 结论青色LED用荧光粉的制备和应用是提升LED光电性能和发光效果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的荧光粉选择、制备工艺和后处理方法,并注意光学性能调控、荧光粉和LED的匹配以及荧光粉的稳定性,可以实现青色LED的优化制备和应用。
led荧光粉储存
摘要:
1.LED 荧光粉的概述
2.LED 荧光粉的储存方法
3.储存LED 荧光粉的注意事项
4.结语
正文:
【LED 荧光粉的概述】
LED 荧光粉,全称为发光二极管荧光粉,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材料。
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
【LED 荧光粉的储存方法】
LED 荧光粉的储存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防潮:LED 荧光粉对水分敏感,储存时必须保持干燥。
可以使用干燥剂或者密封容器来储存,以防止水分进入。
2.防止高温:LED 荧光粉的储存温度应该低于40℃,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荧光粉的性能下降。
3.避免阳光直射:LED 荧光粉对光敏感,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其性能降低。
因此,储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4.避免氧化:LED 荧光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会导致其性能下降,因此,储存时应尽量隔绝空气。
【储存LED 荧光粉的注意事项】
在储存LED 荧光粉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LED 荧光粉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可能会导致其性能下降。
因此,储存时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
2.避免受潮:LED 荧光粉受潮后,可能会出现结块、粘附在其他物品上等问题,影响其使用。
3.定期检查:储存LED 荧光粉时,应定期检查其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结语】
LED 荧光粉的储存对于其性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4年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具有高光效和长寿命的照明光源,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照明、显示屏以及智能设备等领域。
而白光LED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荧光粉。
本文将对白光LED用荧光粉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提供行业发展参考。
2. 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概述随着白光LED市场的迅速发展,对荧光粉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荧光粉可以将蓝光转化为黄、红光,从而实现白光发光。
在白光LED市场中,荧光粉被广泛应用于提高色域和色温的调节,以及改善光源的色彩再现性。
3. 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竞争情况目前,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的荧光粉制造商包括台湾奇美材料(QMC)、日本尼晶(Nichia)等。
这些厂商在荧光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都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占据市场份额。
4. 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发展趋势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4.1 高效节能趋势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意识的提升,市场对高效节能的白光LED需求不断增加。
荧光粉作为白光LED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需要不断提高其转化效率和光谱特性,以满足市场对高效节能照明产品的需求。
4.2 光质提升趋势消费者对照明产品的光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色彩还原度、色温调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荧光粉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更加注重光质的提升,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4.3 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白光LED用荧光粉除了在传统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外,还在室内装饰、农业照明、医疗照明等新兴应用领域发展迅猛。
随着这些应用领域的扩大,对更多类型的荧光粉进行研发和生产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5. 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前景展望随着白光LED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白光LED用荧光粉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未来几年内,高效节能、光质提升和新兴应用领域的需求将促使荧光粉行业进行更多的创新和研发。
led荧光粉原理LED荧光粉原理LED荧光粉是一种用于LED显示屏和照明设备中的重要材料,其原理是通过激发荧光粉分子中的电子,使其跃迁至高能级,再经过非辐射过程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能。
本文将从荧光粉的基本结构、激发机制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LED荧光粉的原理。
一、荧光粉的基本结构荧光粉是一种由稀土元素或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无机晶体材料,其基本结构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基质和活性中心。
基质是一种无机晶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将活性中心固定在晶格中。
活性中心则是指掺杂在基质中的离子,其能级结构决定了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二、激发机制LED荧光粉的发光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激发和发射。
激发是指外加能量将荧光粉分子的电子激发到高能级,使其处于激发态。
而发射是指激发态的荧光粉分子经过非辐射过程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能。
激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子束激发,即通过电子束轰击荧光粉表面,使其分子中的电子跃迁到高能级;另一种是光激发,即通过外界光源照射荧光粉,使其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
其中,光激发方式是LED荧光粉常用的激发方式。
三、发光机制荧光粉的发光机制主要包括荧光和磷光两种方式。
荧光是指荧光粉分子在激发态下通过非辐射跃迁回到基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而磷光是指荧光粉分子在激发态下通过非辐射跃迁回到基态时,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再通过热激发使荧光粉分子再次跃迁到激发态并释放出光能。
LED荧光粉的发光主要是通过荧光机制实现的。
在激发态下,荧光粉分子中的电子通过非辐射过程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同时释放出光能。
这种发光方式具有高效、高亮度和颜色可调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屏、LED照明以及荧光标识等领域。
四、应用领域由于LED荧光粉具有高效、高亮度和颜色可调的特点,因此在LED 显示屏和LED照明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LED显示屏中,荧光粉被用于提高显示效果。
LED荧光粉可以将蓝光或紫光转化为其他颜色的光,如绿光、红光等,从而实现彩色显示。
LED荧光粉是制造白色LED的必须材料。
首先,我们要了解白色LED的发光原理。
白色LED芯片是不存在的。
我们见到的白色LED 一般是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发出白色光的。
好比:蓝色涂料和黄色涂料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白色。
其次,不同波长的LED蓝光芯片需要配合不同波长的黄色荧光粉能够最大化的发出白光。
所以说,LED荧光粉是制造白色LED必须的东西(白色LED也有另外几种发光方式,但是市面上白色LED95%都是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的原理)。
黑体(热力学)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本领。
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各个波段是不同的,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谱分布。
这种谱分布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及其温度有关,因而被称之为热辐射。
为了研究不依赖于物质具体物性的热辐射规律,物理学家们定义了一种理想物体——黑体(black body),以此作为热辐射研究的标准物体。
所谓黑体是指入射的电磁波全部被吸收,既没有反射,也没有透射( 当然黑体仍然要向外辐射)。
显然自然界不存在真正的黑体,但许多地物是较好的黑体近似( 在某些波段上)。
黑体辐射情况只与其温度有关,与组成材料无关.基尔霍夫辐射定律(Kirchhoff),在热平衡状态的物体所辐射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之比与物体本身物性无关,只与波长和温度有关。
按照基尔霍夫辐射定律,在一定温度下,黑体必然是辐射本领最大的物体,可叫作完全辐射体。
用公式表达如下:Er =α*EoEr——物体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辐射能;α——该物体对辐射能的吸收系数;Eo——等价于黑体在相同温度下发射的能量,它是常数。
普朗克辐射定律(Planck)则给出了黑体辐射的具体谱分布,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面积的黑体在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和单位波长间隔内辐射出的能量为B(λ,T)=2hc2 /λ5 ·1/exp(hc/λRT)-1B(λ,T)—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W,m-2 ,Sr-1 ,μm-1 )λ—辐射波长(μm)T—黑体绝对温度(K、T=t+273k)C—光速(2.998×108 m·s-1 )h—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K—波尔兹曼常数(Bolfzmann),1.380×10-23 J·K-1 基本物理常数由图2.2可以看出:①在一定温度下,黑体的谱辐射亮度存在一个极值,这个极值的位置与温度有关,这就是维恩位移定律(Wien)λm T=2.898×103 (μm·K)λm —最大黑体谱辐射亮度处的波长(μm)T—黑体的绝对温度(K)根据维恩定律,我们可以估算,当T~6000K时,λm ~0.48μm(绿色)。
这就是太阳辐射中大致的最大谱辐射亮度处。
当T~300K,λm~9.6μm,这就是地球物体辐射中大致最大谱辐射亮度处。
②在任一波长处,高温黑体的谱辐射亮度绝对大于低温黑体的谱辐射亮度,不论这个波长是否是光谱最大辐射亮度处。
如果把B(λ,T)对所有的波长积分,同时也对各个辐射方向积分,那么可得到斯特番—波耳兹曼定律(Stefan-Boltzmann),绝对温度为T的黑体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各方向辐射出的总能量为B(T)B(T)=δT4 (W·m-2 )δ为Stefan-Boltzmann常数, 等于5.67×10-8 W·m-2 ·K-4但现实世界不存在这种理想的黑体,那么用什么来刻画这种差异呢?对任一波长,定义发射率为该波长的一个微小波长间隔内,真实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同温下的黑体的辐射能量之比。
显然发射率为介于0与1之间的正数,一般发射率依赖于物质特性、环境因素及观测条件。
如果发射率与波长无关,那么可把物体叫作灰体(grey body),否则叫选择性辐射体。
[编辑本段]黑体的模型(热力学)黑体的吸收率α=1,这意味着黑体能够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的辐射能。
尽管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黑体,但用人工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十分接近于黑体的模型。
黑体模型的原理如下:取工程材料(它的吸收率必然小于黑体的吸收率)制造一个球壳形的空腔,使空腔壁面保持均匀的温度,并在空腔上开一个小孔。
射入小孔的辐射在空腔内要经过多次的吸收和反射,而每经历一次吸收,辐射能就按照内壁吸收率的大小被减弱一次,最终能离开小孔的能量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认为所投入的辐射完全在空腔内部被吸收。
所以,就辐射特性而言,小孔具有黑体表面一样的性质。
值得指出的是,小孔面积占空腔内壁总面积的比值越小,小孔就月接近黑体。
若这个比值小于0.6%,当内壁吸收率为60%时,计算表明,小孔的吸收率可达99.6%。
应用这种原理建立的黑体模型,在黑体辐射的实验研究以及为实际物体提供辐射的比较标准等方面都十分有用你好荧光粉的配置一般都是各家公司的机密性文件,具体配比不方便透露。
但是荧光粉的配比也是有规律,一般都是AB胶+YAG荧光粉+扩散剂(粉),粉的浓度决定了白光的颜色,浓度大颜色黄红,浓度小颜色兰白。
荧光粉的种类也有很多,各种粉做对应的产品,比如有做高亮的,有做高显色的,有做漂亮光斑的,不过各种粉都有它的优弊端,有时候往往需要添加多种粉来达到您想要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经验的积累了。
1. 改变树脂内YAG荧光体浓度之后,LED色区坐标的结果,由图可知只要色坐标是在LED 与YAG荧光体两色坐标形成的直线范围内,就可任意调整色调,依此可知YAG荧光体浓度较低时,蓝色穿透光的比率较多,整体就会呈蓝色基调白光;相对的如果YAG荧光体浓度较高时,黄色转换光的比率较多,整体呈黄色基调白光。
如上所述将部份蓝色LED当作互补色的方式,不需要高密度(与树脂的百分比)的荧光体涂布,因此可以有效降低荧光体的使用量。
一般而言荧光体与树脂的百分比,虽然会随着YAG荧光体的转换效率,与碗杯的形状而改变,不过10~20wt%左右低配合比就能获得白光。
此外由于蓝光LED放射的光强度,在中心轴与周围的分布并不相同,即使LED芯片周围的YAG荧光体的密度完全相同,仍然会造成轴上与周围的光线不均等问题,这也是今后必需克服的课题之一。
2. 白光LED的显色指数(CRI)与蓝光芯片,YAG荧光粉,相关色温等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YAG粉,不同色温区的LED,用的粉及蓝光芯片不一样,目标色温越低的管子用的粉发射峰值要越长,芯片的峰值也要长,低于4000K色温,还要另外加入发红光的粉,以弥补红成分的不足,达到提高高显色指数的目的,在保持的芯片及粉不变的条件下,色温越高CRI越高,另外,半峰宽值大的蓝光芯片也有利于提高显色指数。
至于,制作工艺我认为对CRI影响不是很大。
我们在生产中总结出来,蓝光与Y AG的最佳匹配关系如下:YAG发射峰值/nm 蓝光峰值波长/nm530±5 450-455540±5 455-460550±5 460-465555±5 465-470这样做出的白光比较白,一般芯片厂家提供的都是主波长,峰值波长要用专门仪器测试,测出来的值一般都比主波长短5nm左右。
荧光粉与芯片波长决定了色座标中一条直线·确定了荧光粉与晶片波长.只要增加减少配比都可以调节色座标在此一条直线上位置·迄今致力于制造及销售以萤光粉(无机萤光粉)为中心的精密化学品。
在研制发光物质的过程中,于1993年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蓝色LED 以来,相继实现了紫外~黄色的氮化物LED及白色LED的商品化,大幅度扩大了LED的应用领域。
YAG 荧光粉为日亚专利,转化效率最高。
补充LED知识如下:LED采用荧光粉实现白光主要有三种方法,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成熟,由此严重地影响白光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
具体来说,第一种方法是在蓝色LED芯片上涂敷能被蓝光激发的黄色荧光粉,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互补形成白光。
该技术被日本Nichia公司垄断,而且这种方案的一个原理性的缺点就是该荧光体中Ce3+离子的发射光谱不具连续光谱特性,显色性较差,难以满足低色温照明的要求,同时发光效率还不够高,需要通过开发新型的高效荧光粉来改善。
第二种实现方法是蓝色LED芯片上涂覆绿色和红色荧光粉,通过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绿光和红光复合得到白光,显色性较好。
但是,这种方法所用荧光粉有效转换效率较低,尤其是红色荧光粉的效率需要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种实现方法是在紫光或紫外光LED芯片上涂敷三基色或多种颜色的荧光粉,利用该芯片发射的长波紫外光(370nm-380nm)或紫光(380nm-410nm)来激发荧光粉而实现白光发射,该方法显色性更好,但同样存在和第二种方法相似的问题,且目前转换效率较高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粉多为硫化物体系,这类荧光粉发光稳定性差、光衰较大,因此开发高效的、低光衰的白光LED用荧光粉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LED的显色性发布时间:2012-02-21 9:10:47 发布人:原则上,人造光线应与自然光线相同,使人的肉眼能正确辨别事物的颜色,当然,这要根据照明的位置和目的而定。
光源对于物体颜色呈现的程度称为显色性。
通常叫做"显色指数"(Ra)。
显色性是指事物的真实颜色(其自身的色泽)与某一标准光源下所显示的颜色关系。
Ra值的确定,是将DIN6169标准中定义的8种测试颜色在标准光源和被测试光源下做比较,色差越小则表明被测光源颜色的显色性越好。
显色性是一个相对值,在太阳光下或白炽灯的照射下物体的显色性定为100,在其他光的照射下物体的显色性就0——100的范围中,目前LED灯具的显色性一般在60-80。
色温编辑词条色温是可见光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的特征。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
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目录基本介绍详细介绍1.原理2.作用3.摄影4.显示屏色温相关1.色温定位2.色温选择3.色温效应4.色温平衡灯光谱图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介绍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
一般用Tc表示。
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
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编辑本段详细介绍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