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中国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85.11 KB
- 文档页数:9
目录一、前言二、欧莱雅公司概况------------------------------1三、欧莱雅公司中国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宏观环境分析-----------------------------2微观环境分析-----------------------------3四、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细分--------------------4五、欧莱雅公司在中国营销策略组合分析-------------8六、结语:欧莱雅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我们的启示-----12前言国际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集团自1966年进入香港市场起,就全面展开了其在中国市场疯狂而辉煌的市场攻略行为。
自97年在中国正式设立总部以来,中国欧莱雅在大陆已经实现连续十年的两位数同比增长比例,令众多在华设立的跨国公司望尘莫及。
本文主要是对欧莱雅在中国已有的市场状况、营销策划策略进行分析,包括欧莱雅品牌初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基本情况及做法;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的宏观、微观环境分析及适应;对中国市场的细分策略及顾客群、目标市场的选定;营销组合4Ps策略分析等。
最后,通过对欧莱雅中国之旅竞争策略的综合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存在的几点问题,希望能够在市场营销方面给我国的涉外企业带来一点借鉴和警示作用,以促进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好更快的长足发展。
二、欧莱雅公司概况法国欧莱雅集团为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由发明世界上第一种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立于1907年。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为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
2003年,欧莱雅荣登《财富》评选的2002年度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地23名。
欧莱雅集团的事业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以及100多个代理商,5万多名员工、42家工厂和500多个优质品牌,产品包括护肤防晒、护发染发彩妆、香水、卫浴、药房专销化妆品等等。
欧莱雅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基于4P理论的分析欧莱雅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基于4P理论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基于4P理论对其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进行分析,探讨了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研究发现,欧莱雅公司通过对产品进行创新和研发,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功能,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在价格策略方面,欧莱雅公司结合中国市场消费能力和竞争环境,制定了多样化的定价策略;在渠道策略方面,欧莱雅公司通过建立多渠道销售网络,提高产品覆盖率和市场渗透率;在促销策略方面,欧莱雅公司通过各类促销活动和协同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和销售额。
研究结果将为其他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欧莱雅公司;市场营销策略;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一、前言市场营销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和利润最大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至关重要。
欧莱雅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妆品集团,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的消费者基础和销售网络,其市场营销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其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为其他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产品策略分析产品是市场营销的核心,也是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
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满足了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
首先,欧莱雅公司推出了符合中国肤质特点的产品,如控油、保湿、美白等系列,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和肤质的产品。
其次,欧莱雅公司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通过国际权威认证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再次,欧莱雅公司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品牌形象传播,通过优雅简洁的包装设计和明星代言人的力量,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品牌知名度。
欧莱雅营销策略分析欧莱雅是全球领先的美容护肤品牌之一,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括化妆品、护肤品、香水等。
它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其出色的营销策略。
首先,欧莱雅在市场定位上做得非常成功。
该品牌专注于高品质的美容护肤产品,注重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丽的追求。
欧莱雅的产品以中高端定位,同时也有一些更经济实惠的系列,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这种市场定位策略,欧莱雅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龄、收入和地区的消费者。
其次,欧莱雅在产品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品牌不断投资于研发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安全和效果显著的产品的需求。
欧莱雅的研究机构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最新的科技成果,把它们应用于产品开发中。
这种不断创新的努力使欧莱雅能够推出许多备受欢迎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
此外,欧莱雅也非常注重市场推广。
他们在广告、社交媒体和活动中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将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传达给全球消费者。
欧莱雅善于运用明星代言人来推广产品,如梁咏琪、奚梦瑶等,这些名人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并且,欧莱雅还经常与时尚界合作,参与时装周等大型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示其最新的产品。
通过这些市场推广活动,欧莱雅成功地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和声誉。
总之,欧莱雅的营销策略非常成功。
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创新的产品和精确的市场推广,欧莱雅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忠诚。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美丽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欧莱雅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成为美容护肤品市场的领导者。
欧莱雅是全球领先的美容护肤品牌之一,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括化妆品、护肤品、香水等。
它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其出色的营销策略。
首先,欧莱雅在市场定位上做得非常成功。
该品牌专注于高品质的美容护肤产品,注重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丽的追求。
欧莱雅的产品以中高端定位,同时也有一些更经济实惠的系列,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这种市场定位策略,欧莱雅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龄、收入和地区的消费者。
欧莱雅(中国)化妆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欧莱雅(中国)化妆品网络营销策略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妆品企业,欧莱雅在中国市场也积极运用网络营销策略,以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欧莱雅(中国)化妆品的网络营销策略,并探讨其成功之处。
一、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网络营销战略的背景1. 网络消费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消费已经成为人们购买商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化妆品领域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化妆品,这为欧莱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2.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消费者对化妆品品牌的认知和选择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注重个性化,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时尚资讯和产品推荐,因此,网络营销成为欧莱雅吸引这一消费群体的有效手段。
二、欧莱雅(中国)化妆品网络营销策略的特点1. 品牌塑造欧莱雅通过网络营销策略巧妙地营造了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对其产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信任。
欧莱雅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品牌相关的内容,展示其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时尚性,以此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
2. 社交媒体营销欧莱雅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很高,其重点关注微信、微博和抖音等平台。
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分享,利用有趣、有价值的内容推广其产品,并鼓励用户参与互动。
欧莱雅还精心策划各类线上活动,如美妆挑战赛、明星代言人直播等,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参与。
3. 电商推广欧莱雅积极利用电商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通过与知名电商合作,欧莱雅在电商平台上设立专卖店,并提供独家优惠和限量产品,吸引用户在线上购买。
此外,欧莱雅还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线上活动,如限时抢购、满额赠品等,进一步促进产品销量。
4. 精准定位欧莱雅的网络营销策略注重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
通过大数据分析,欧莱雅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相应的产品和营销活动。
欧莱雅中国营销策略研究报告引言本研究报告对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欧莱雅是全球知名的美容化妆品品牌,其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以及营销传播策略四个方面,对欧莱雅的中国营销策略进行探讨。
1. 品牌定位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定位主要侧重于高端、专业和可信赖。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美容化妆品品牌,欧莱雅在中国市场通过强调其创新研发、科学配方和高质量产品来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
同时,欧莱雅在中国市场也注重产品的可信性,高度关注产品成分的安全性和质量,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容需求。
2. 产品策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实施了多元化的产品策略。
该策略主要包括不同产品线和系列的创新与推广。
欧莱雅不仅提供基础护肤品和彩妆产品,还积极推出针对不同肤质和需求的专业化产品。
此外,欧莱雅还与中国市场的明星代言人合作,打造明星同款产品,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3. 渠道策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采取了多渠道销售的策略。
除了在各大百货商场设立品牌专柜外,欧莱雅还积极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线上渠道拓展销售渠道。
此外,欧莱雅还通过在中国各大城市开设经营店铺和专卖店等渠道,增加品牌的曝光度,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4. 营销传播策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非常注重营销传播策略。
通过明星代言人和网红营销等方式,欧莱雅与消费者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欧莱雅不仅在电视和杂志上投放广告,还积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宣传。
此外,欧莱雅还举办各类线下活动,如产品发布会和美妆培训活动,以进一步互动消费者,提高品牌影响力。
结论综上所述,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实施了以高端、专业和可信赖为核心的营销策略。
通过品牌定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营销传播策略的有机结合,欧莱雅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欧莱雅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变化。
参考文献(此处省略参考文献列表)。
欧莱雅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基于4P理论的分析欧莱雅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基于4P理论的分析引言:市场营销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欧莱雅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美容化妆品企业,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其市场营销策略。
本文将采用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对欧莱雅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对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一些相关建议和思考。
一、产品策略: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通过不断推出适应本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欧莱雅公司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的系列,如护肤、彩妆和个人护理系列,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肤质的消费者需求。
其次,欧莱雅公司注重研发创新,不断推出适应国内市场的新产品,并在产品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从而使其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例如,针对亚洲市场推出了控油护肤产品、防晒产品以及针对亚洲肤质的护理品。
这些产品的研发和推出,有助于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二、价格策略:在中国市场,欧莱雅公司采取了不同的价格策略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
首先,欧莱雅公司推出了高端系列的产品,以追求高品质和奢华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其次,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中低价位的产品线,以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这种多价格带的策略,使得欧莱雅公司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进一步拓展其市场份额。
三、渠道策略:欧莱雅公司在中国市场采用多元化的渠道策略,以便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并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首先,欧莱雅公司通过与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等合作,将产品销售到线下实体渠道。
其次,欧莱雅公司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提高产品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此外,欧莱雅公司还在一些一二线城市设立了专卖店,提供更直接和个性化的销售与咨询服务。
通过多种渠道的组合,欧莱雅公司能够更好地触达消费者,并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欧莱雅化妆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欧莱雅是全球领先的化妆品品牌之一,拥有广泛的产品线,涉及护肤、彩妆、香水等领域。
欧莱雅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其成功之路的基石。
本文将分析欧莱雅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策略,并探讨其背后的成功因素。
首先,欧莱雅注重产品研发创新。
欧莱雅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品牌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例如,欧莱雅在护肤领域引入了多款护肤产品,如面膜、精华液等,针对不同肌肤问题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这种研发创新帮助欧莱雅保持了其领先地位,并使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其次,欧莱雅注重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
欧莱雅一直将自己定位为高端化妆品品牌,强调品质和科技。
欧莱雅在广告宣传中经常使用名人代言人,如明星和时尚icon,以提高品牌认知度,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此外,欧莱雅还注重与时尚界的合作,与一些著名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产品,吸引潮流消费者的关注。
所有这些努力都有助于巩固欧莱雅在市场上的高端品牌形象。
再次,欧莱雅注重线上线下整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渠道成为化妆品市场竞争的重要一环。
欧莱雅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并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线上商城提供产品销售和咨询服务。
此外,欧莱雅也注重线下零售渠道的建设,通过与各大百货公司和零售商合作,在各个城市设立专柜和专卖店。
通过线上线下的整合,欧莱雅能够更好地接触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最后,欧莱雅注重社交媒体和口碑营销。
欧莱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积极传播品牌信息,并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欧莱雅还邀请一些时尚和美妆博主参与产品试用和推广活动,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扩大品牌口碑。
通过社交媒体和口碑营销,欧莱雅能够更好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欧莱雅的市场营销策略侧重于产品研发创新、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线上线下整合以及社交媒体和口碑营销。
这些策略的成功实施使欧莱雅成为全球领先的化妆品品牌之一,并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继续阐述欧莱雅的市场营销策略,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1.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策略:欧莱雅了解到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和偏好在不断变化,因此将消费者放在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地位。
欧莱雅在中国的运营策略研究分析引言欧莱雅集团作为世界第一大化妆品公司,自1996年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以来,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兼并和收购的资本运营方式不断扩张,一贯执行以价格、档次为区分的金字塔品牌战略,在进驻中国城市上取得了骄人业绩。
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加上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以及人种等的不同,欧莱雅在运营策略上也存在者一些问题。
面对竞争的不断加剧,欧莱雅该如何借助自身实力以及国外运营经验来更好地应对多元化的中国市场。
对此,本文在分析欧莱雅在中国成功运营策略的同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运营方式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
一、运营策略综述(一)运营综述运营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品牌运营和市场运营都属于运营的范畴。
品牌运营就是企业以品牌为核心所做的一列综合性策划工作,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明显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的知名品牌,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市场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品牌管理等市场开发行为以取得利润或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着重以提高自身竞争力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它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信息博弈,所处运营周期和经营基础总在不断地变化。
(二)运营策略综运营策略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其产业的运作与营销进行全局性的策划,运用人的智能,对该产业即将进行的各运营活动环节进行合理的预测、分析,使之能更加有效的完成。
它的着眼点是企业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它的目标是使生产系统成为企业立足于市场,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
二、欧莱雅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一)欧莱雅集团简介欧莱雅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创建于1907年。
总部在法国巴黎,是《财富》全球500强之一和《财富》“全球50家最受赞赏公司”之一。
作为全球化妆品行业的领袖,欧莱雅公司拥有全球500多个品牌,涉及五大专业领域:护发、染发、护肤、彩妆及香水;业务活动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300多家分公司及100多个代理商,并且在世界各地拥有63,000多名员工、42家工厂和500多个优质品牌。
欧莱雅集团中国营销策略的研究中文摘要欧莱雅集团于1996年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达203亿元人民币的化妆品龙头企业,同时,欧莱雅意识到,就欧莱雅在中国的品牌结构而言,中高端市场欧莱雅都己经有相应的品牌占据相应的市场份额,要在中国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拓展新的市场空间,因此,要取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就必须正视中国庞大的大众化妆品消费市场。
本文总结了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现状、特点以及挑战,分析了欧莱雅集团目前在中国的营销状况,探讨欧莱雅集团通过市场细分对旗下各品牌进行市场定位、多品牌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和品牌策略。
最后对这些营销组合策略在中国市场的实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欧莱雅,发展状况,营销策略iL'Oreal Group's marketing strategy in ChinaAbstractL'Oreal Group enter China in 1996 , has developed into cosmetics leading enterprises with annual sales of 20。
3 billion yuan, while L'Oreal realized on the L'Oreal brand structure, the high-end market, L'Oreal has a corresponding brands occupy market share in China to seek greater market sha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and into new market space, therefore, to obtain a larger market space, we must face up to the huge mass cosmetics consumer market。
基于4P理论的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基于4P理论的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结合4P理论对其产品、价格、渠道和推广等营销要素进行深入剖析。
研究发现,欧莱雅集团通过不断创新,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取得了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
本文旨在通过对欧莱雅集团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为其他企业在中国市场开展营销活动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引言欧莱雅是全球化的美容品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化妆品、护肤品和美发产品。
作为全球领先的美容品牌,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美容和个人护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欧莱雅集团不断调整其市场营销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二、产品策略在产品策略方面,欧莱雅集团不断推出新产品,保持产品线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美容和个人护理的需求。
欧莱雅集团通过内外部创新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欧莱雅集团注重研发和推广绿色环保产品,以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三、价格策略在价格策略方面,欧莱雅集团采取了差异化定价策略。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欧莱雅集团设定了多个不同价格层次的产品线,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和需求。
并且,欧莱雅集团经常推出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并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
四、渠道策略在渠道策略方面,欧莱雅集团采取了多元渠道的经营模式。
除了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渠道,欧莱雅集团还通过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直播等新兴渠道来推广和销售产品。
特别是在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欧莱雅集团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欧莱雅集团能够更好地覆盖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消费者,提升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五、推广策略在推广策略方面,欧莱雅集团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推广方式。
欧莱雅集团通过在电视、网络等媒介上的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法国欧莱雅的中国营销及跨文化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法国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及其跨文化因素。
通过对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手段、策略调整以及文化适应性的详细分析,探讨其在全球化和跨文化背景下的成功之道。
我们将从欧莱雅的品牌定位、产品线调整、市场策略、广告传播、渠道布局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中国市场的独特文化背景和消费者需求,分析欧莱雅如何巧妙地融合中西方元素,实现本土化的营销战略。
本文还将对欧莱雅在跨文化营销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国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法国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法国欧莱雅作为全球知名的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既体现了其全球战略的一致性,又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
在中国,欧莱雅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执行其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欧莱雅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针对性地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
例如,欧莱雅针对中国消费者对于美白、抗衰老等特定需求,推出了多款深受欢迎的产品。
欧莱雅还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不断引入最新的技术和配方,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竞争力。
价格策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既考虑了成本和市场接受度,也考虑了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价格。
对于高端产品线,欧莱雅通过提供高品质和独特的产品体验来维持高价策略;对于大众市场产品线,则通过合理的定价和促销活动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渠道策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大型百货商店、专卖店、在线商城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等。
通过与多个渠道的合作,欧莱雅不仅扩大了产品的覆盖面,还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欧莱雅还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活动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促销策略: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促销策略灵活多样,包括限时优惠、买一赠满额赠品等多种形式。
欧莱雅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开展各种互动营销活动,如线上抽奖、用户分享等,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品牌忠诚度。
跨文化营销:在中国市场,欧莱雅注重跨文化营销,通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欧莱雅中国搭建金字塔营销策略(讨论)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一位赛车的狂热爱好者。
曾经与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CEO欧文中打赌:如果欧莱雅中国未来5年的业绩再增长5倍,欧文中就奖励他一部法拉利跑车。
现在看来,盖保罗很有希望得到这份“大奖”。
本月上旬,欧莱雅集团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
其在华销售增长速度仍然高居欧莱雅全球榜首——较去年同期增长85.3%。
此前,欧莱雅中国已经连续两年销售额增长超过60%:2003年,欧莱雅中国增长69.3%(中国美容护理产品市场总体增长12%),销售收入达一五亿元人民币,并首度迎来了盈利。
如今,欧莱雅已是中国市场上第三大美容护理品生产商。
而在1996年盖保罗第一次迈进中国之时,以上数据还全部都是零。
从巴西到中国事实上,此前盖保罗甚至连亚洲都没来过。
尽管在得知将被派往中国的消息时,他“吓了一跳”,但盖保罗还是欣然受命,“因为我喜欢接受挑战,而且我觉得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这个能力已经在巴西得到了充分证明:1990年,盖保罗就任欧莱雅巴西总经理,刚到任就碰上巴西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很多跨国公司都被迫撤出巴西。
而盖保罗则审慎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根据市场状况,实行短、平、快的决策和作业方法;利用业务放缓之际,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等等。
欧莱雅巴西公司在盖保罗的带领下渡过难关,甚至没有裁减一名雇员。
到1996年,巴西公司在欧莱雅全球分公司中的排名由他上任时的第29名飙升到第9名。
于是,当欧莱雅决定开发中国市场时,欧文中点了盖保罗这员“猛将”。
而为了全面进军中国市场,欧莱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1 979年,欧莱雅就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
“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我们进入时间晚了一点,但针对当时中国市场的现状,我们认为来得恰到好处。
”盖保罗表示,“这使我们避免了犯错误,或者说避免犯更多错误。
”“前车之鉴”是,有些公司进入中国时,由于认为中国消费者买不起或者其他一些原因,没有把最新最好的产品、或者把原有的在其他市场已经成功的品牌拿到中国市场,而是在中国市场创立一个新的品牌,结果却往往行不通。
欧莱雅中国搭建金字塔营销策略(讨论)
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一位赛车的狂热爱好者。
曾经与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CEO欧文中打赌:如果欧莱雅中国未来5年的业绩再增长5倍,欧文中就奖励他一部法拉利跑车。
现在看来,盖保罗很有希望得到这份“大奖”。
本月上旬,欧莱雅集团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
其在华销售增长速度仍然高居欧莱雅全球榜首——较去年同期增长85.3%。
此前,欧莱雅中国已经连续两年销售额增长超过60%:2003年,欧莱雅中国增长69.3%(中国美容护理产品市场总体增长12%),销售收入达一五亿元人民币,并首度迎来了盈利。
如今,欧莱雅已是中国市场上第三大美容护理品生产商。
而在1996年盖保罗第一次迈进中国之时,以上数据还全部都是零。
从巴西到中国
事实上,此前盖保罗甚至连亚洲都没来过。
尽管在得知将被派往中国的消息时,他“吓了一跳”,但盖保罗还是欣然受命,“因为我喜欢接受挑战,而且我觉得自己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
这个能力已经在巴西得到了充分证明:1990年,盖保罗就任欧莱雅巴西总经理,刚到任就碰上巴西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很多跨国公司都被迫撤出巴西。
而盖保罗则审慎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根据市场状况,实行短、平、快的决策和作业方法;利用业务放缓之际,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等等。
欧莱雅巴西公司在盖保罗的带领下渡过难关,甚至没有裁减一名雇员。
到1996年,巴西公司在欧莱雅全球分公司中的排名由他上任时的第29名飙升到第9名。
于是,当欧莱雅决定开发中国市场时,欧文中点了盖保罗这员“猛将”。
而为了全面进军中国市场,欧莱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1 979年,欧莱雅就在香港成立了分公司。
“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我们进入时间晚了一点,但针对当时中国市场的现状,我们认为来得恰到好处。
”盖保罗表示,“这使我们避免了犯错误,或者说避免犯更多错误。
”
“前车之鉴”是,有些公司进入中国时,由于认为中国消费者买不起或者其他一些原因,没有把最新最好的产品、或者把原有的在其他市场已经成功的品牌拿到中国市场,而是在中国市场创立一个新的品牌,结果却往往行不通。
另外,一些进入较早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非常复杂的合资模式,直到现在仍难以解决。
因此,1996年欧莱雅与苏州医学院建立合资公司的模式非常简单:医学院仅以技术投入,并未牵涉到现金交易。
随即,欧莱雅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占地9.8万平方米的工厂建设。
一年后,欧莱雅在上海成立中国分公司总部。
工厂第一期竣工后,产能即达到5000万件。
盖保罗心里有点犯嘀咕:“这么大的工厂,用唇膏这小东西能填满吗?”
与宝洁不一样
“开始看起来的确不可能,但是当工作展开以后,我发现欧文中交给我的使命是可以完成的。
”
首先让盖保罗有了一定底气的,是美宝莲在市场上得到了良好反馈。
1996年,欧莱雅在美国收购美宝莲,而在一年前,美宝莲即开始在中国销售。
“美宝莲是我们跟中国消费者接触的第一个中介。
”盖保罗如是评价欧莱雅在中国的第一个品牌。
实际上,欧文中交给盖保罗的任务便是“让每一个中国女性都拥有一支美宝莲的唇膏”。
而这个目标“今天仍然适用”。
接下来,盖保罗需要确定集团内各大品牌在中国上市的先后顺序。
1996年,巴黎欧莱雅在中国上市。
之所以选择这个与公司同名的品牌,大有讲究。
“尽管欧莱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集团,但在当时的中国,消费者对我们的认知度几乎为零。
”盖保罗的任务就是“培养欧莱雅公司及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随着巴黎欧莱雅在中国的上市,欧莱雅中国开拓了与国外市场不同的销售模式。
在其它国家,欧莱雅主要是在超市、大卖场的货架上销售产品,而当时中国的现代商场、超市并不发达。
于是,欧莱雅中国决定在百货商店建立专门柜台。
“开放式的专柜模式使我们一下子就受到了消费者好评。
”当然,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对我们来说,专柜是一整套全新的商业理念和策略,包括促销手段等都得改变。
”
“我们的策略是,推动销售网点的扩张,通过不同的渠道占领市场空间,在中国尽可能多的地方出现,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欧莱雅和其品牌的存在。
”盖保罗道。
在某种意义上,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渠道是欧莱雅进入中国8年来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特别是在分销商体系的建设上——之前,欧莱雅在其它国家基本是通过零售渠道直营,几乎就没有分销商。
“由于欧莱雅只卖化妆品,所以我们的经销商跟宝洁、****的不一样。
”巴黎欧莱雅品牌总经理张耀东深有体会,“我们对经销商要求更多的是服务。
”
因此,欧莱雅中国需要在分销商的选择和管理上下更大的功夫,比如在分销商库存管理体系方面给与支持等。
到1997年底,巴黎欧莱雅品牌在中国50个城市铺设了销售网点,而如今则已在100多个城市设立了500多个专柜。
“1997年欧莱雅第一个专柜在上海开业的时候,欧文中在现场问我,‘像这样的专柜,在中国我们能开上100家吗?’。
”盖保罗笑道,“现在,这个任务我们完成了。
”
之后,盖保罗又陆续引进了8个欧莱雅集团的品牌。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上市的10个品牌都比较成功。
“盖保罗显得很自信,“比如兰蔻,这是高档化妆品的明星品牌;大众层次的化妆品美宝莲;还有薇姿品牌,在药房里面遥遥领先。
”
这正是盖保罗从进入中国开始就着手搭建的“金字塔”策略——全方位的品牌和产品结构,实行差异化的多品牌渗透策略。
这是欧莱雅在中国的“第一阶段”——引入欧莱雅的各大品牌,部分产品实现本土生产,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市场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感到,要加快在中国的发展,收购或许是一个好主意。
”盖保罗发现。
于是,欧莱雅中国步入了“第二阶段”——收购本土品牌。
小护士与羽西
去年12月11日,欧莱雅终于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的协议。
这起欧莱雅在中国的首次收购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在1999年,盖保罗拟定了快速切入中国大众护肤品市场的计划之后,就相中了小护士,并向其表达“爱慕之情”,不想却被婉拒。
尽管在高端市场,欧莱雅中国已经基本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占中国化妆品主体的大众市场上,欧莱雅的份额不大——盖保罗逐渐意识到,要在未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必须依赖于这部分市场。
于是,欧莱雅开始了对“小护士”4年的追求。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进行双方的沟通,跟小护士品牌的拥有者讲明我们为什么对这个品牌感兴趣,这样合作的好处。
”
直到去年年底,双方“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盖保罗表示,得到小护士意味着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真正进入大众护肤品领域”,体现了“有消费者的地方就有欧莱雅”的口号。
欧文中也说:“这是欧莱雅在中国迈出的重要一步。
”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盖保罗又从宝洁手中抢得了另一大众品牌——去年销售收入为3800万欧元的羽西。
相对于跟“小护士”长达4年的“马拉松式恋爱”,欧莱雅与羽西的结合堪称“闪电婚姻”——原本
一直是宝洁同羽西谈判,但就在外界几乎已经认定宝洁将抱得美人归时,欧莱雅突然半路杀出并一举胜出。
这两次收购下来,不仅使“金字塔”中原来相对较弱的塔基坚实了许多,也让欧莱雅超负荷运转的苏州工厂得到了缓解——小护士的宜昌工厂和羽西的上海工厂共拥有1.6亿件的产能。
更为重要的是,对国际化妆品巨头来说,中国的销售渠道昂贵且复杂,而羽西有着中国250个城市800个柜台的销售渠道,小护士更让欧莱雅获得了遍及全国的28万个销售点——这些销售点大多位于二三线城市,也是欧莱雅之前所没有触及到的市场盲点。
盖保罗表示,今后小护士将与欧莱雅旗下的其他产品实现渠道共享。
而盖保罗现在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整合这两家企业。
目前,欧莱雅在中国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已坐上老二的位置,在药房、高档化妆品和专业美发领域都稳坐头把交椅,只有在大众洗发水领域还没有建树。
接下来,盖保罗计划加速品牌引进步伐,将阿玛尼和拉夫.劳伦两大男士香水品牌以及专业美发品牌引进中国。
盖保罗为2004年欧莱雅中国定的目标是:继续做大份额,将综合排名提到第二位
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05:38:39
4.26.202205:3805:38:3822.4.265时38分5时38分39秒Apr. 26, 2226 April 20225:38:39 AM0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