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关系》课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97.00 KB
- 文档页数:39
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 授课对象:大三学生4. 学分:2分5. 学时:32学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操作。
2. 培养学生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要素公共关系的作用2.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公共关系的历史背景公共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發展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3. 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公共关系的策划与实施公共关系的效果评估4. 公共关系的组织与管理公共关系部门的设置与职能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要求公共关系工作的流程与管理5. 公共关系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公共关系法律法规公共关系的伦理困境与应对策略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操作。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公共关系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共关系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务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务演练,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公共关系学》,张小林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2. 辅助教材:《现代公共关系学》,王丽丽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3. 网络资源:相关公共关系学论文、案例、新闻等。
4. 软件工具:Microsoft Office Word、PowerPoint等。
七、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每周四下午2点到4点。
2. 授课地点:教室401。
3. 课程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每周完成两个章节的授课。
《公共关系教案》word版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1 公共关系的定义1.2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1.3 公共关系的目标1.4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公共关系策划2.1 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2.2 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2.3 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2.4 公共关系策划的技巧第三章:公共关系传播3.1 公共关系传播的定义3.2 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3.3 公共关系传播的技巧3.4 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评估第四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4.1 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4.2 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原则4.3 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步骤4.4 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策略第五章:公共关系活动5.1 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5.2 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与实施5.3 公共关系活动的评估与反馈5.4 公共关系活动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公共关系写作6.1 公共关系写作的特点6.2 公共关系写作的技巧6.3 公共关系写作的格式与范例6.4 公共关系写作的实践与训练第七章:公共关系演讲7.1 公共关系演讲的定义与重要性7.2 公共关系演讲的技巧与准备7.3 公共关系演讲的实践与训练7.4 公共关系演讲的案例分析第八章:公共关系社交媒体8.1 公共关系社交媒体的概述8.2 公共关系社交媒体的运用技巧8.3 公共关系社交媒体的案例分析8.4 公共关系社交媒体的实践与训练第九章:公共关系伦理与法律9.1 公共关系伦理的概述与重要性9.2 公共关系伦理的原则与规范9.3 公共关系法律概述与案例分析9.4 公共关系伦理与法律的实践与训练第十章:公共关系案例分析10.1 公共关系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方法10.2 公共关系案例的讨论与评估10.3 公共关系案例的实践与训练10.4 公共关系案例的总结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公共关系概述二、公共关系策划补充说明:公共关系策划应遵循目标明确、策略可行、资源匹配、时间安排合理的原则。
策划步骤包括明确目标、分析环境、制定策略、设计活动、执行计划和评估效果。
《【培训课件】现代公共关系学》xx年xx月xx日•现代公共关系学概述•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学的应用领域•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目•公共关系学的发展趋势•公共关系学案例分析与实践录01现代公共关系学概述定义: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社会科学。
它涉及组织形象、声誉和关系的管理,以及与公众的沟通、互动和协调。
特点以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公共关系学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强调通过有效的沟通、传播和协调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系。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公共关系学不仅注重理论研究,还强调实践和应用。
它旨在帮助组织解决实际的公共关系问题,提高组织的形象、声誉和影响力。
跨学科性质:公共关系学涉及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它借鉴和吸收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与特点010*******提升组织形象和声誉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形象和声誉,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应对危机事件公共关系学为组织提供了应对危机事件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组织迅速应对和化解危机,减少损失。
推动社会发展公共关系学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它通过倡导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实践,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促进组织内外部沟通公共关系学通过有效的沟通手段和方法,促进组织内外部的沟通,加强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程起源公共关系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最初作为宣传和广告手段的补充,用于加强组织和公众之间的联系。
要点一要点二发展20世纪初,随着商业和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共关系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专业的公共关系公司和从业者。
成熟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加速发展,公共关系学逐渐成熟和完善,成为涵盖广泛领域、具有高度专业化和实践性的学科。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前言公共关系是运用沟通、协调、交流等手段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达到良好互动的一门学科。
在当今社会中,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对组织、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公共关系课程的设计也日益受到重视。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公共关系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公共关系课程设计。
建议确定课程目标在进行公共关系课程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应该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密切相关,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科学的公共关系理论,了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2.熟悉公共关系实践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完成公共关系任务;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处理组织、公众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消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合作和互惠互利;4.熟练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公共关系活动,提高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增强组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设计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目标后,就需要制定课程内容。
公共关系课程设计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关系理论:在这一部分,应该包括公共关系的概念、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各种理论模型等基础知识。
2.公共关系实践方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实施方法和技巧,包括媒体关系管理、公众关系管理、政府关系管理和事件应对等方面的内容。
3.公共关系案例剖析:这一部分,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公共关系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4.公共关系实践项目:通过模拟公共关系事件的处理,来让学生实际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和方法。
教学方法公共关系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公共关系理论同时,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共关系的实践应用。
《摩登公共干系的兴起和进步》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本次作业设计旨在援助同砚深度了解摩登公共干系的兴起和进步,通过探究历史和现实案例,探讨公共干系对组织和社会的重要性,培育同砚的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公共干系的定义、进步历程和主要理论;2. 分析公共干系在不同组织中的应用及其影响;3. 精通公共干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方法;4. 培育团队合作、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任务设置1. 课前预习同砚需阅读与摩登公共干系相关的文献资料,理解公共干系的观点、进步历程和主要理论。
老师为同砚提供进修资料和指导,引导他们沉思公共干系对社会和企业的作用。
2. 专题谈论同砚分组进行专题谈论,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干系案例进行分析和谈论。
每组需提交一份谈论报告,内容包括案例梗概、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启迪等。
同时,同砚需要筹办口头表达,向全班汇报谈论效果。
3. 作业撰写同砚需就选定的公共干系案例撰写一篇综合性的作业,内容包括案例背景、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个人心得等。
作业要求结构合理、观点明晰、逻辑周密。
4. 总结评判同砚完成作业后,老师组织班级汇总谈论,选拔出优秀作业并进行分享。
同时,老师赐予全班同砚细致的评判和建议,指导他们提升进修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考核方式1. 参与度:包括教室谈论和小组合作等;2. 作业质量:包括谈论报告和作业撰写等;3. 口头表达:包括小组汇报和总结评判等。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引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升同砚的进修爱好和理解能力;2.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谈论和作业撰写,培育同砚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实地考察:组织同砚参观企业或机构,了解公共干系实际运作状况,加深同砚对公共干系的理解和熟识。
六、参考资料1. 《公共干系导论》(作者:吴静雯)2. 《摩登公共干系传播探究》(作者:李彦真)3. 《公共干系的策略与实践》(作者:王新霞)第二课时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介绍公共干系的观点、历史演变和进步趋势,援助同砚全面了解摩登公共干系的重要性和作用。
《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作业设计方案《摩登公共干系的兴起和发展》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与意义《摩登公共干系的兴起和发展》是一门旨在介绍公共干系的基本理论、实践和发展历程的课程。
公共干系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对于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形象建立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公共干系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方法,掌握公共干系的实践技巧,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和沟通技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干系的观点、特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公共干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运用公共干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解决实际问题;4. 提升学生的传播能力和沟通技巧;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公共干系的观点和特点;2. 公共干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公共干系的发展历程;4. 公共干系在企业、组织和个人形象建设中的作用;5. 公共干系的实践技巧和应用案例分析。
1. 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公共干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公共干系的整体认识;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认识和创新能力;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实地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公共干系的实际操作过程,提升传播能力和沟通技巧。
五、作业设计1. 教室讨论:每周安排一次教室讨论,学生针对当周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2. 个人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公共干系发展历程的个人论文,分析公共干系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3.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开展一个公共干系实践项目,包括项目筹划、执行和总结报告;4. 期末考试:结合课程所学内容,设置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公共干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掌握水平。
六、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教室参与、讨论表现等,占总成绩的10%;2. 个人论文:占总成绩的20%;3. 小组项目:占总成绩的30%;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1(主讲教师:董原、陆凤英、许云斐2(课程性质公共关系学是经济管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54学时,3学分,每年春、秋季滚动开设。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
同时,由于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机构、社团、事业单位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政府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职能。
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1)学科新、发展快。
公共关系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应该说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公共关系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有自己现实的操作价值。
公共关系理论用于指导公共关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是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
公共关系学是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同时它所应用的操作方法也广泛而多样。
公共关系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
3(教学目的和要求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系统地掌握现代公关的理论、方法及技巧,对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为今后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学习与研究本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案例教学,提倡学习者动手、动身、动脑,使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模拟与训练得到提高。
《公共关系教案》word版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1 公共关系的定义解释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含义强调公共关系在组织中的重要性1.2 公共关系的目标描述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作用强调公共关系在塑造组织形象和声誉中的作用1.3 公共关系的功能介绍公共关系的各项功能和任务解释公共关系在组织内外沟通中的作用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2.1 真实性原则强调真实性原则在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性解释真实性的含义和应用2.2 双向沟通原则介绍双向沟通原则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公共关系中双向沟通的重要性2.3 公众参与原则解释公众参与原则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公共关系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基本技巧3.1 媒体关系管理介绍媒体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技巧强调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2 危机公关处理解释危机公关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危机公关的处理流程和技巧3.3 社交媒体运营介绍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强调社交媒体运营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公共关系活动策划与实施4.1 公共关系活动策划解释公共关系活动策划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公共关系活动策划的流程和方法4.2 公共关系活动实施强调公共关系活动实施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介绍公共关系活动实施的步骤和技巧4.3 公共关系活动评估解释公共关系活动评估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公共关系活动评估的方法和指标第五章:公共关系案例分析5.1 成功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公共关系案例的背景和过程强调成功案例中的关键因素和经验教训5.2 失败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失败公共关系案例的背景和原因强调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和避免类似错误的重要性《公共关系教案》word版第六章:企业公共关系6.1 企业公共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企业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含义强调企业公共关系在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6.2 企业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方法描述企业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任务介绍企业公共关系的方法和技巧6.3 企业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企业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分析企业公共关系的失败案例第七章:政府公共关系7.1 政府公共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含义强调政府公共关系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重要性7.2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方法描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任务介绍政府公共关系的方法和技巧7.3 政府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政府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分析政府公共关系的失败案例第八章: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8.1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含义强调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在其运作中的重要性8.2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方法描述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任务介绍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方法和技巧8.3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分析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的失败案例第九章:国际公共关系9.1 国际公共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国际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含义强调国际公共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9.2 国际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方法描述国际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任务介绍国际公共关系的方法和技巧9.3 国际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国际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分析国际公共关系的失败案例第十章:公共关系专业人士的素质与职业道德10.1 公共关系专业人士的素质要求描述公共关系专业人士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强调公共关系专业人士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10.2 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解释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含义强调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在行业中的重要性10.3 公共关系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分析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的成功案例分析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的失败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公共关系的定义和目标: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和目标,以及它在组织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