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作文之递进式议论文满分作文

议论文作文之递进式议论文满分作文

递进式议论文满分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递进式议论文技巧】

高考议论文布局(之一):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

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是议论文经常使用的一种

结构方式。

二、布局方式

第一种: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

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者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

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感受诗意

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

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

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

意的地方。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偏

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

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

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

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

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

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

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

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

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

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

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你看乌

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

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

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他正是放下了

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所以,

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

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

描绘诗意的天空。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

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

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

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或许,发现它们

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

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

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

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

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

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你看乌

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

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

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他正是放下了

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所以,

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他摆脱官场、回归田园之日,

便是他用心开创、精心描绘诗意生活之时。她开辟了自己诗意的天地,更用诗意装点了世界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

里奋力的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

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

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到收获人

生一片金黄麦田。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

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

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

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

理想。现实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

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

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

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

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

之泉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

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

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

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

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

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

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

信终会有“雁引秋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做有责任心的人

责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

责任心呢?

首先,我们要敢于承担责任。就是遇到麻烦的事,不要总推给别人,而应该勇敢地说:“让我来承担!”当然,敢于这样说的人要有一定

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他的主人翁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的人,才能把集体中的每一件事看做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才能义无反

顾地说:“集体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要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既然勇敢地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还要尽力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有的

人做起事来马马虎虎,心想,这些事反正是公共的,只要完成就算了。其实,这种人缺少的是对自己的高目标、严要求。没有一个高

的目标,我们做事情就很难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没有严格要求自己

的态度,我们做起事来就会打折扣。我们要负起责任,就必须努力

地工作,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尽心尽力。能不能以这样的态度完

成好自己的任务,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责任心的主要标准。

最后,做错了事不要推卸责任。人总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工作中难

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既然做错了,就要敢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诚实和责任心是孪生姐妹,只有诚实,才能帮助我们改正错误,也

只有诚实,才能加强自己的责任心。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繁重艰巨的任务。这些挑战需要我们用责任心来承担,这些任务需要我们用责任

心来完成,有时还需要我们用责任心来改正错误。只有这样做了,

我们才能骄傲地说: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江苏如东中学初三何峥嵘

这篇文章先分后总,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的道理论证法:“敢于承担”是起码的素质,“尽力做好”是衡量的主要标准,“认错善改”则是一

种更高的境界。三个观点之间有着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不可随意

换序。这样构思,其意渐现,其旨渐明,引人入胜,让读者的感悟

螺旋上升,最终获得关于“责任心”的较为丰富的理性认识。

节俭是美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

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

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

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

尊重。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念过这样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

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盘中餐”凝结着农民们

的辛勤汗水,我们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样没有饱

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对这些东西的浪费,就是对他人

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过来说,

节俭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道理论证、正反论证)

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

节俭是一种美德,还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每一个人的职责。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

度电,这是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房间

里空无一人却华灯大放;用起水来不管有无必要,总把笼头开得哗

哗的。朋友,你浪费的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钱财,更是国家的资源,

整个人类的资源呀!还有,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

粮食问题日趋严重。当你若无其事地把吃剩的饭菜倒掉时,你有没

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还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呢?这些

不讲节俭、浪费资源、浪费粮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无

责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节俭美德的人才是对国家对人类有责

任感的人。

第二种: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

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

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

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

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

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006广东高考高分作文)

实现心中的理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何谓“天使”呢?天使就是心中向

往的东西,渴望实现的美好的东西,正如你的理想。要实现心中的

理想,必须用心地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你手上的雕刻刀,把天使雕

刻出来,展现出来。“天使”展现了微笑,理想之花绽放着光彩。

(是什么)

理想是你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灯,理想是你在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

理想还是你焦急干渴时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我们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为什么)

那要怎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雕琢心中的天使呢?

实现理想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刘翔,一个代表速度的名字,已经载入田径史册。他从参加110栏比赛开始,就有着与世界

短跑名将同台比赛的理想,同时他为实现理想而努力。跨越一道道栏,战胜一个个障碍,他用毅力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实现心中的理想。

实现理想需要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坚持。撒切尔夫人,一个被誉为“铁娘子”的女人,她不畏惧政治场上的黑暗和腐败,凭着一个弱女

子的勇气和坚持,终于入主英国唐宁街十号,实现了她当首相的理想,把心中的天使雕琢出来。

天使总是美好,但天使不容易展现出来。要使天使成型和理想成真,不能缺

少一颗认真的心。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他们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了提炼钋和镭元素,他们日日夜夜焚膏继晷地在实验室工作,忘记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终于提炼那两个饱含汗水的

元素,他们实现了理想,雕琢上心中的天使。

天使之美,犹如春天争芳斗艳的花儿,理想之美,犹如夏天郁郁葱

葱的树儿。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们需要

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和一颗专注的心,只有这样,天使才能成型,理想才能成为现实,才能看到天使的美丽和理想的光彩。(怎

么样)

评分理由:本文是议论文写法的一等卷。评分54。(满分60)基

础等级:1、开头就准确界定了“天使”与“雕琢”的内涵。2、从怎样

雕琢的角度入题,采用举例论证法,最后点题。思路清晰,举例恰当,论证充分。缺点:叙述事例显得笼统,比如刘翔的例子,写了“雕琢”,但没能写他怎样用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来“雕琢”自己。撒切尔夫人的例子也有这一毛病。“发展等级”参照“基础等级”给分。

【篇二:递进式议论文结构】

看高考作文《要做老实人》的分论点,思考它们的关系?

高考作文《要做老实人》第一层:做一个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

大的享受。第二层:做一个老实人,对别人是一种莫大的尊重。第三层:做一个老实人,是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莫大贡献。

文章分别从对己、对人、对整个社会三个角度由近及远加以论述,

这三个方

面是层层深入的,从而构成了递进式结构,使文章说理更有说服力。(引出课题——议论文递进式结构)

三、递进式结构的格式:递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两种格式:(一)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例:严于剖析自己 1.中心论点: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分论点: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

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

从去“病”。)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

难以真正去“病”。)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例:《谈惜时》

分论点①珍惜时间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思想认识)? 是什么分论

点②珍惜时间是学有所

成的保证. (作用) ? 为什么分论点③珍惜时间应落实到行动中去. (做法) ?怎么做解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这一中心论点,其实

包含着三层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

逻辑关系的,只有先有了正确的

【篇三: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一、明确模式: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

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

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

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

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

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

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

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

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

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模式:标题:命题或自拟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三层层进)

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结论:照应全文

例1 写作《要钻牛角尖》的提纲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

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

创造(为什么)

(3)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4)“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

学的方法(怎么办)例文2 200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

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

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

对幻想的渴望。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

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

述“是什么”)

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塌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

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

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

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

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

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

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

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

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

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

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

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

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

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最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

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以上三段

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

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06山东高考作文,关于远看近

看星星不同的材料话题)

例3 200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2号文,以类比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

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第1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

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

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

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

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

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

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

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

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

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

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2-4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

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

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

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

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

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

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

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

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例文4

说疑

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在客

观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个“疑”字。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发明。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

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出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

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

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

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具有探求精神的人对

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

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见疑不疑,主观臆测,强不知以为知,那就会走到真理面前却失之

交臂,悔恨终身。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认

为这只是“氯化碘”。后来,法国波拉德在做同样的试验时.对深褐

色的液体细加研究,发现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新的元素——溴。这件事对利比息教训很深。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件事说:“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亚里士多德曾

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断言,流传了

一千八百年。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是真理。他拿着

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

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

物体的运动轨道,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见疑,才

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打开真理的大门。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

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可尼就不可能设法不用导线把信号送

过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不怀疑格林关于人体血液“遍布全身就

在体内消耗干净”的说法,哈维就不会发现人体血液是循环的真理;

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生物进化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不都是敢于向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疑”,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学的探索,不随主观臆测乱下判断,不被陈规旧章捆住手脚,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学上“掀翻天地重扶起”。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而是不执迷于一切权威的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从解释“疑”的含义入手,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论证分论点二: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论证分论点三: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训练提高】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

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

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

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

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

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

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

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

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

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点评

文章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理想、奋斗与收获是“诗意地生活”

的真谛,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简明有力地收束全文。文

章干净利索,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楚,语言流畅、优美。作者有

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论述中能随时加以引用。

文章的思想比较深刻,作者对“诗意地生活”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观

点明确,文章整体上一气呵成,大气而老到。

动手写一写:

请概括《诗意地生活》(07年高考湖南考生优秀作文)的结构 :

写作训练:

1、2008安徽高考作文: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

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链接】

(2010年课标全国Ⅰ高考作文)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

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

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请试着审题立意,写出一个递进式的提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