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305.50 KB
- 文档页数:17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份用于说明一个国家外汇收支情况的账目,是国际收支中重要的金融报表之一。
它包括准确地记载了外国实体支付或接收的任何货币,以及与之相关的任何交易项目。
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的外汇收支状况,并为政府和其他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财务数据,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外汇收支的趋势和与同一期间的收入支出之间的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显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和支
出的情况,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外汇折算收入和支出。
特别是,它涵盖了与支付给外国实体或从外国实体收取的任何货币有关的任何交易
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以及有关任何这些项目有关的收入和支出。
此外,国际收支平衡表也记录了与国际借款有关的一些信息,以及金融机构发行的国际债券的净收入和支出的情况。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收入部分由货物和服务出口利润、非金融资产出口收入、股权投资收入、债券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
支出部分由货物和服务进口支出、非金融资产进口支出、股权投资支出、债券投资支出和其他支出组成。
此外,国际收支平衡表还涵盖外汇折算收入和支出,外汇资本收支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国际债券收支的信息。
总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金融报表,是政府和其他机构评估一个国家外汇收支情况的有力工具。
它涵盖了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所有信息,让政府和其他机构能够更好地评估外汇收支趋势和与间接收入支出的关系,并更好地制定有效的外汇政
策。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1. 简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情况。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帮助读者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2.1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情况。
具体包括出口和进口商品的价值、旅游支出、服务贸易、收入转移和资本利息等。
经常账户的结余与赤字情况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2.2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
资本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2.3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在金融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情况。
包括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投资的变动以及其他投资的变动等。
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
3.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要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3.1 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来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统计机构提供。
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对于正确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至关重要的。
3.2 分析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通常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的重要起点。
如果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可能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了出口,需要通过资本账户或金融账户的资本流动来弥补。
3.3 分析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账户的变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投资趋势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对该国家的信心。
3.4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分析短期波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可能的经济风险和挑战。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11至2014上半年一、经常项目账户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一直坚持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对外发展。
所以反映到国际收支表上,经常项目账户一直都是顺差,尤其是货物的顺差是经常项目保持顺差的主要原因。
从国际的角度看,近几年,可以看到货物的顺差基本维持不变,而服务的逆差继续扩大,尤其是运输、旅游、金融服务方面成为服务逆差的主要来源。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呈现多元化发展,加之人民币一直保持着逐渐升值的趋势,出境旅游和出国留学变得频繁,这些境外消费和咨询等带动旅游项目逆差的逐年扩大,形成了较大的旅游逆差。
另一方面,大量出口的货物和服务也带动了运输项目的逆差。
而随着我国金融的逐步市场化和全球化,金融作为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项目逆差的重要来源之一。
服务贸易逆差过大的问题在我国并非很快就能解决,我国服务贸易大但并非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出口的增长速度大于进口,带动了运输,金融服务等方面的逆差,而近几年较为火热的出境旅游和出国留学带动了旅游逆差的扩大,此外,由于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且相对投入周期较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服务贸易的规模仍然会继续增长。
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服务贸易的逆差格局在短期将难以改变。
另外,通过经常项目账户可以注意到的是我国的经常转移项目一直是顺差,而在13年却变为了-87亿美元,出现逆差,这除了国际上的一些援助变化外,可能与我国的相关外交政策有关,如对朝鲜的援助在减少等。
从国内的角度看,经常项目的顺差在国内表现为储蓄大于投资,我国一直是投资主导型经济,人们更倾向于储蓄而少消费,国内消费不足,投资甚至过热使得对外资产增加,这对经常项目的顺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经常项目账户的顺差也反映了我国政府部门的盈余,即政府部门的收支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常项目的差额。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是一个“双顺差”的格局,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一直都是顺差,金融项目顺差的扩大是形成该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
第1章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第3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Analysis of BOP Statements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The meanings of imbalance : means the expenditure totalamount exceed receipts ,or contrary circumstance in acountry‘s balance of payments . The former is BOP deficit ,The latter is BOP surplus .(surplus (favorable):顺差 deficit( unfavorable):逆差)是指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或相反的情况。
前者称国际收支顺差,后者称国际收支逆差。
Notice:1.国际收支失衡指的是经济意义(economic meaning)上的失衡。
2.国际收支失衡既包括逆差(deficit)也包括顺差(surplus)。
3.国际收支失衡通常是指经常的(frequent )、持续的( continuous)和大量的(a great deal )失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三种情况:平衡 balance基本平衡 basic balance不平衡 imbalance4.国际收支失衡可以从国际经济交易的性质(quality)和发生的原因(reason )来进行判断。
国际经济交易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种。
Divided into:autonomous transactionregulative transaction前者指单个经济主体(如进出口商、银行、个人),基于自身的需要或目的(the demand or purpose of the oneself)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E.g.市场 market利润 profit风险 risk价格 price税率 tax rate投机 speculation管制 control后者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本币汇率稳定,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gap)后,为填平其缺口(fill up )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描述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交易和交流情况的一种表格形式。
它包括了该国在一定时间内所有的国际收支项目,包括国际贸易、服务交易、资本流动、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收支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当前账户和资本账户。
当前账户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收益转移三个方面的收支情况,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收支情况。
资本账户则包括了国际投资、资本转移和储备资产等方面的收支情况,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此外,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还有一个净国际投资头寸的概念。
净国际投资头寸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资产和负债的净额,即国家对外资产减去对外负债的差额。
总的来说,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内的收支平衡情况和资本流动情况,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分析国际经济形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描述一个国家与外界经济关系的一种统计表格,通常包括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净错误与遗漏。
经常账户是指一个国家与外界的货物、服务、利息和分红等日常交易的收支情况。
其中,货物贸易账户是指买卖商品的交易,服务贸易账户是指提供服务的交易,利息账户是指利息收支,分红账户是指公司派发的收益分配。
经常账户的收支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也影响着国际货币流通和外汇储备的积累和稳定。
资本账户是指一国与外界资本交易的收支情况。
包括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银行债务等项目。
资本账户的收支情况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和外资对国内经济的投资情况。
净错误与遗漏是指记录外汇收支过程中的漏报、多报、遗漏等问题,可能产生的结余或赤字。
净错误与遗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微小的,但是如果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净错误与遗漏的大小也会随之变化。
在一个完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三个部分的余额应该保持为0,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在多年的时间内应该是平衡的。
如果某一年度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出现了偏差,净错误与遗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保持平衡。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连续多年出现赤字,净错误与遗漏的大小可能会非常大。
这时,这个国家需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加强自身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以避免外汇储备的过度减少。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和发布需要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积极参与和管理。
除了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信息也对于投资者、贸易商和政策制定者等群体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国际收支平衡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国际收支平衡表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记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和交易情况。
通过对各类经济活动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统计和分类,国际收支平衡表格可以提供有关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转移支付等方面的信息。
国际收支平衡表格的作用是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转移支付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经济往来和交易进行分类和统计,国际收支平衡表格可以为政府、企业和学者提供有关国际收支状况的详细信息,并为制定国际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国际收支平衡表格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贸易余额、服务收支、资本和金融账户、转移支付等。
贸易余额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即如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贸易余额为正,反之则为负。
服务收支包括旅游、运输、保险和金融服务等非实物贸易方面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外界之间的资本流动情况,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债务等方面的收入和支出。
转移支付则包括政府间的赠款、捐款和外汇储备等方面的资金转移。
总之,国际收支平衡表格的概念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全面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往来和交易情况的视角,对于制定国际经济政策和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讨论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
本文采用三个主要部分的结构,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和内容,以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国际收支平衡表格进行概述,介绍其定义和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简要描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以使读者对本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国际收支平衡表格的构成要素。
这包括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其他国际收支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将介绍每个要素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相互关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格的重要性和用途。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国家与世界各国之间经济交往情况的统计表,它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包括进出口商品、服务、资本和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收支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是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核心,是国际收支统计的基础,它的编制和公布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金融政策的执行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情况的一个总结。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情况,包括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货物贸易:货物贸易包括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商品进出口活动。
其中,出口商品是指国家向其他国家出售的商品,进口商品是指国家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
货物贸易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之一,也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常常关注的重点。
2.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进行的服务进出口活动。
包括了各种服务,如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交流服务等。
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资本与金融:资本与金融项目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进行的资本和金融活动。
包括了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政府部门的借贷活动、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借款等。
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收支情况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
4.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其他国家的个人、家庭和政府进行的不需要直接对应的支付,比如国家间的援助、捐助以及国际组织的捐赠等。
转移支付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一个相对较小但是不容忽视的项目,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非商业性的收支活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国际间经济往来的一个总结,它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情况,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与金融、转移支付等项目。
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国际平衡收支表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分析该表的内容和变动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各种经济政策的效果。
下面是一个国际平衡收支表分析报告的示例:1.经常账户分析: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四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出现逆差,说明该国家的进口大于出口,可能存在贸易不平衡的问题。
如果经常账户出现顺差,说明该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可能存在贸易优势。
2.资本账户分析:资本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外资流入和外资流出的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账户出现净流入,说明该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反之则说明该国家的资本外流较多。
3.资金账户分析:资金账户包括国际机构借贷、政府借贷和其他借贷等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债务的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资金账户出现净借入,说明该国家的债务增加,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和本金。
反之,如果资金账户出现净借出,说明该国家的债务减少,可以减轻债务负担。
4.外汇储备分析: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的外汇资产,通常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两部分组成。
通过分析外汇储备的变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支付能力和外汇储备的充裕程度。
如果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可能需要寻求外债或者进行紧缩货币政策。
反之,如果外汇储备充裕,可能有助于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和支付国际债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国际平衡收支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的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经济情况和政策目标会导致国际平衡收支表的差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引言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BOP)是指一定时间期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的统计汇总。
它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国际经济交易,包括货物出口和进口、服务收入和支出、资本流动、金融收支等项目。
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评估其经济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制定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提供参考。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和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收支状况。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实际经济交往情况。
•货物贸易: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物出口和进口的价值,包括原材料、成品、农产品等。
•服务贸易: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出口和进口的价值,包括旅游、运输、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
•收入: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从海外工作、投资以及其他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
•转移支付: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的无偿援助、资金转移等。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债务投资等。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直接投资:记录了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直接投资,包括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等。
•证券投资:记录了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证券市场进行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等。
•债务投资:记录了外国投资者向该国提供的债务融资,包括贷款、债券发行等。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流动,包括储备资产、外债、外汇储备等。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的增减情况。
•储备资产: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汇储备、黄金等外汇资产。
•外债: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借款的金额。
•外汇储备: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储备的增减情况。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第六小组一、国际收支概况根据统计表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呈现顺差,而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出逆差,国际储备仍然保持较快地增长。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78%。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20569亿美元,货物进口17353亿美元,顺差3216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1914亿美元,支出2812亿美元,逆差898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1604亿美元,支出2026亿美元,逆差422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512亿美元,支出477亿美元,顺差35亿美元。
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而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655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91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7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2600亿美元。
虽然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了小幅的逆差,但是在经常项目存在较大顺差的推动下,2012年中国国际储备也出现了较为快速增长,但是较2011年的增速慢。
其中,特别提款权减少了5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987亿美元,总体上储备资产增量低于去年同期增加3878亿美元的水平,外汇储备的增量也低于去年的3848亿美元的水平。
外汇贮备较多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增强,对加强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其货币的信心十分有利,相应的也有助于本币汇率的上升。
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偿债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二、具体分析(一)经常项目差额分析经常项目差额是由经常项目的借方和贷方之差,经常账户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为货物与服务项目(又称贸易项目)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因此经常账户差额就可以写为: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如果差额为正,则经常账户盈余,如果为负则经常账户赤字,如果为零,则经常账户平衡,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其子项目和内部结构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经常账户的变化。
说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如下内容:
一、贸易项目:
1. 出口:指国家出口商品和服务所实现的总收入;
2. 进口:指国家购买其他国家出口商品和服务所承担的总支出;
3. 贸易差额:即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可用正负号表示贸易的赤字或盈余。
二、资本项目:
1. 资本出口:指企业家、投资者外汇出口,投资海外,以获取相关收益的总额;
2. 资本进口:指外商来华投资的总额;
3. 资本净流出:即资本出口与资本进口的差值,可用正负数表示资本净流出或净流入。
三、其他项目:
1. 服务项目:指由国外投资者利用本国货币购买本国服务(如旅游)所实现的总收入和国外投资者利用外币支付本国购买服务的总支出;
2. 其他的服务差额:即服务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可用正负号表示其他服务收支情况。
四、变动现金:
1. 应收外汇:指出口企业以外汇收到交易相对方支付的外汇账款;
2. 应付外汇:指进口企业预付给厂家的外汇账款;
3. 变动现金:即应收外汇与应付外汇的差额,可用正负号表示变动现金收支情况。
五、全年结余:国际收支平衡,按照以上贸易、资本、服务、变动现金的收支,最终的结余项使用签字表示,正数表示流入,负数表示流出。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记录国家经济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工具。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流动等经济交易的总体情况。
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竞争力以及国际贸易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这三个部分合起来构成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总体结构。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的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收益等经济活动的流动性。
具体包括:•货物贸易:记录进出口货物的价值,也就是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的部分。
•服务贸易:记录包括旅游服务、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等非物质性贸易的流动性。
•投资收益:记录投资活动中的利息、股息以及其他投资收益的流入和流出。
经常账户的余额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收益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易的盈亏情况。
经常账户余额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记录了跨国资本的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补偿性支付等。
具体包括:•直接投资:记录企业或个人在其他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例如建厂、股权投资等。
•证券投资:记录跨国投资者进行的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债券等。
•补偿性支付:记录对外提供的劳务、技术等的费用和收入。
资本账户的余额被称为资本账户余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资本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易的盈亏情况。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金融资产的转移,包括外汇储备、国外直接投资、国外居民购买国内资产等。
具体包括:•外汇储备:记录一个国家储备的外汇资产。
•国外直接投资:记录国内居民在国外进行的直接投资。
•国外居民购买国内资产:记录国外居民购买国内资产的活动。
金融账户余额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净资本流入或净资本流出的指标。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竞争力。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08国贸2班项婷婷2007—2008整体经济分析2007年,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国际收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
2007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
银行间外市场全年交易量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
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有所减缓;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持续流人,对外投资稳步推进,资金流出渠道进一步拓宽。
虽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但有利于逐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开始显示作用。
当前,国际收支较大顺差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国内储蓄持续大于投资、需求相对不足的现实问题。
同时,2007年本外币利差变化、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状况。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不少新兴市场出现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公布的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外债基本情况表明,在过去的一年中,面对严重的外部冲击和内部结构调整困难,中国对外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跨境资金实现净流入,国际收支状况逐步改善,外汇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对外经济保持平稳运行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5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增幅较2007年回落25个百分点。
其中,货物贸易(若非特别指出,本文货物贸易均为国际收支口径,下同)进出口总额增长18%,增幅较上年回落9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增长15%,增幅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资本项目顺差19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74%(2007年较上年增长近10倍)。
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2008年,货物贸易顺差3154亿美元,增长14%,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经常项目顺差规模虽有所上升,但由于受名义GDP较快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经常项目顺差相当于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3%降至9.8%,为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显示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拉动的依赖性进一步减弱。
"引进来"与"走出去"开放步伐更加协调,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1478亿美元,增长8%,增幅下降70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56亿美元,增长2.2倍(2007年较上年下降20%);直接投资项下净流入943亿美元,下降22%(2007年较上年增长113%)。
截至2008年末,外债余额为3747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0.4亿美元,增长0.3%,增速同比回落15.7个百分点,其中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56.3%,占比较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外债期限结构有所好转。
全年新增外汇储备4178亿美元,比上年少增441亿美元,表明国家多年来采取的一系列"促平衡、减顺差"的政策措施效果初步显现。
2009年第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77亿美元,国际收支进一步趋于基本平衡。
国际收支运行波动加剧一是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有所放缓,进口迅速增加,货物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下降2%;下半年,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全面下滑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影响,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放缓,其中进口增速下降更为显著,货物贸易顺差止跌回升,增长27%。
2009年第一季度,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额为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5%;外贸顺差623亿美元,增长51%。
二是2008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19亿美元,下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增强,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纷纷投向安全性相对较高的金融资产或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加速回流,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529亿美元。
其中,上半年FDI流入增长28%,下半年转为下降7%;上半年新增外债538亿美元,下半年转为减少527亿美元。
三是2008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达到28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美元;下半年增加1372亿美元,不及上半年的一半,比上年同期少增584亿美元。
2009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新增额同比下降1462亿美元。
国际收支逆转风险较低2008年,我国其他投资逆差1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受上半年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以外汇缴存的存款准备金汇往境外投资,以及境内银行减少证券投资规模、增加对境外的存放和拆放业务等影响,其他投资资产项下净流出1061亿美元,下降30%。
随着全球金融去杠杆化进程加快,我国贸易信贷负债开始减少,新借国外贷款下降较快,其他投资负债项下净流出150亿美元,上年为净流入818亿美元。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金融振荡加剧,境内机构(主要是银行部门)对外证券投资加速回流,我国证券投资项下呈净流入态势,2008年证券投资顺差42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倍,其中外国来华证券投资净流入下降53%,为99亿美元。
2008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和投资收益项下流出合计7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与2006和2007年分别增长39%和45%相比并不突出,表明当前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撤资清算、利润汇出等情况也较为正常。
此外,尽管2008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占比仍达近10%,且对国际收支总顺差的贡献率达96%。
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延续了2008年下半年流入放缓的趋势,但总体仍保持顺差。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月度外汇储备规模最近出现波动,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和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出现较大变化,而不是实际的跨境资本流动。
误差遗漏并非资本外逃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额由上年的正值164亿美元(贷方),转为负值261亿美元(借方)。
这重新引起人们对于资本外逃问题的担忧。
但实际上二者并无必然联系。
误差与遗漏项目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一个平衡项目,而非真实统计的结果。
造成误差与遗漏的原因既包括不同渠道数据与国际收支统计原则是的差异、各数据源统计误差和货币折算差异等,也包括未被记录的跨境资本流动。
如果误差与遗漏主要是因为统计原因导致的,其净额就应当呈正负交替的随机分布。
从1996年正式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以来到2008年,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额4次为正、9次为负,其分布大致符合上述规律。
上次净误差与遗漏额为负出现在2005年和2006年,而当时我国却面临着资本流入压力较大、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宏观经济环境。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可信度来讲,净误差与遗漏额并非没有边界。
通常国际上认为,净误差与遗漏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5%以下是可以接受的。
并且,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动荡时,净误差与遗漏额也可能较大,如美国1998年该项占比为9.4%,2004年占比为4.2%。
随着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净误差与遗漏额正在逐步缩小,1996~1999年净误差与遗漏额占货物贸易总值的比重为4%~6%,2000~2007年占比为2%以下,2008年占比为1%(美国预估值为3.8%)。
汇率预期分化但仍稳定2008年上半年,市场延续了较强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进入9月份和10月份,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经济尤其是出口增长放缓,境外和境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逆转,美元对人民币由贴水转为升水。
12月初,境外不交割的美元升水幅度一度高达5000多点。
此后,随即期外汇市场走稳,美元升水幅度减小,但境内外远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趋势一直持续到年底。
进入2009年,境外一度出现的人民币贬值担忧也随着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信心增强而基本消失。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继续稳中趋升。
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6.9%,其中,上半年升值6.4%,下半年升值0.4%,自2005年6月汇改以来,累计升值21%。
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速度显著放缓,双向波动特征更加突出,126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隔日汇率中间价贬值天数占比达55%,较上半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
由于美元近期在国际市场上对大多数货币走强,人民币多边汇率出现了较快的升值。
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2008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2.9%,其中下半年升值8.4%,较汇改前升值19%;扣除通货膨胀差异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1.9%,其中下半年升值9.4%,较汇改前升值23.9%。
目前,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在发挥积极效果,国内经济增长前景较好,金融体系比较稳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这些都使得各界对我国经济和货币具有较强信心,有利于降低资本出现大规模集中流出的风险。
对外投资收益平稳增长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模扩大,利润利息等投资收益继续增长,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收益达825亿美元,增长8%,其中的相当部分是外汇储备投资收益。
投资利润汇出575亿美元,增长5%;投资收益净流入250亿美元,增长17%。
2008年,在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集中释放、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情况下,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和专业投资机构均出现了投资亏损,全球利率水平也大幅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经营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通过多元化的货币配置和资产摆布仍取得了一定的收益,成绩来之不易。
保增长与防风险两手抓当前外汇管理工作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密切跟踪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进展及影响,按照"保增长、防风险、促平衡"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应对挑战。
"保增长",就是要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首要任务,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强化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意识,通过完善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与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改革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改进服务贸易外汇管理,配合做好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等工作,加大对贸易和投资增长的支持力度。
"防风险",就是要以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为重点,加强对资金流出入的均衡管理,进一步完善国际收支监测预警和危机应对体系,丰富外汇市场避险功能,加大外汇业务合规性检查力度,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的风险管理。
"促平衡",就是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落实中央有关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逐步奠定国际收支平衡的内在基础,同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稳妥有序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