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轴轮系中各轴转向
- 格式:ppt
- 大小:901.50 KB
- 文档页数:13
课程机械基础班级15级加工制造升学1、2班任课教师阙建军钟的齿轮系统大钟的齿轮系统某发动机传动系统《闲置的机器》--《摩登时代》传动比一般不大于5-7 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轮系的功用:用于原动机和执行机构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传(一)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都是固定的.)平面定轴轮系:各齿轮在同一个平面或互相平行的平面内运动。
特点:均是由圆柱齿轮组成,各齿轮轴线平行。
含蜗杆的定轴轮系.swf空间定轴轮系2)周转轮系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是由中心轮、行星轮和行星架组成的。
在行星轮系中,与行星轮相啮合且轴线位置固定的齿轮称为中心;内齿中心轮称为齿圈;齿轮同时与中心轮和齿圈相啮合,其既做自转又做公转称为行星轮;行星轮系与差动轮系两种。
第一课时.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可作较远距离的传动.可以方便地实现变速和换向要求.可以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不能过大(一般i12=3~5,i max≤8),而采用轮系传动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以满足低速工作的要求。
.可以方便地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滑移齿轮变速机构利用中间轮变向机构转向用画箭头的方法表示,主、从动轮转向相反时,两箭头指向相反。
2,圆柱齿轮啮合-内啮合主、从动轮转向相同时,两箭头指向相同。
两箭头指向或相背啮合点。
4,蜗杆蜗轮啮合传动(二)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轮系中输入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即:和k分别表示输入和输出轮;也等于各对啮合齿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大小等于各对啮合齿轮中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各级传动比的连乘积分析如图所示轮系传动路线。
Z1=1,Z 2=48,Z 3=24,Z 4=36,求轮系的传动比。
Z7第三课时当首轮(或末轮)的转向为已知时,其末轮(或首轮)的转向平面定轴轮系:各齿轮在同一个平面或互相平行的平面内运动。
机械设计基础轮系在机械设计中,轮系的设计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轮系,或者称为齿轮系,是由一系列齿轮和轴组成的,它们通过精确的配合和排列,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或者改变轴的转速。
这种设计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飞机、机床等。
一、轮系的基本类型根据轮系中齿轮的排列和组合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定轴轮系:在这种轮系中,齿轮是固定在轴上的,因此轴的旋转速度是恒定的。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改变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2、行星轮系:在这种轮系中,有一个或多个齿轮是浮动的,它们可以随着轴一起旋转,也可以绕着轴旋转。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平衡轴的转速和改变动力的方向。
3、差动轮系:在这种轮系中,有两个或多个齿轮的旋转速度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速度差。
这种轮系主要用于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在设计轮系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确定传递路径:根据机械设备的需要,确定动力从哪个轴输入,需要传递到哪个轴。
2、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齿轮类型(直齿、斜齿、锥齿等)。
3、确定齿轮的参数: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
4、确定齿轮的排列方式:根据需要实现的传动比、转速等因素,确定齿轮的排列方式(串联、并联等)。
5、确定轴的结构形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轴的结构形式(实心轴、空心轴、悬臂轴等)。
6、确定支承形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支承形式(滚动支承、滑动支承等)。
7、确定润滑方式:根据需要传递的动力大小、转速等因素,确定润滑方式(油润滑、脂润滑等)。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轮系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1、优化齿轮参数:通过调整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降低噪声。
2、优化齿轮排列:通过优化齿轮的排列方式,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传动噪声和减少摩擦损失。
成都市技师学院教案
【例1】分析如图所示轮系传动路线
2.传动比计算
轮系的传动比等于首轮与末轮的转速之比,也等于轮系中所有从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与所有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
齿数的连乘积
各级齿轮副中主动齿轮齿数的连乘积各级齿轮副中从动齿轮总m
k i i )1(1-==
【例2】如图所示轮系,已知各齿轮齿数及n 1转向,求i 19并判定n 9转向
问题4:请根据运动简图,给出n9的转向? 【例3】已知z 1=24,z 2=28,z 3=20,z 4=60,z 5=20,z 6=20,z 7=28,齿轮1为主动件。
分析该轮系的传动路线并求传动比i 17;若齿轮1转向已知,试判定齿轮7的转
向
问题4:请根据运动简图,求出传动比i17?三、惰轮的应用(5mins)
在轮系中既是从动轮又是主动轮,对总传动比毫无影响,但却起到了改变齿轮副中从动轮回转方向的作用,像这样的齿轮称为惰轮
惰轮常用于传动距离稍远和需要改变转向的场合;
问题5:对于本次课的内容,大家还有些什么问题需要老师解答?。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机械原理课程阶段练习四(第8章—第10章—第11章)第八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一、填空题1、周转轮系根据自由度不同可分为 差动轮系 和 行星轮系 ,其自由度分别为 2 和 1 。
2、组成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有: 太阳轮 ; 行星轮 , 系杆 。
3、K i 1与H K i 1不同,K i 1是 构件1和K 的传动比 ;HK i 1是 构件1和K 相对系杆H 的传动比 。
二、简答题1、什么是复合轮系?写出计算复合轮系传动比的步骤。
复合轮系: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或者由两个以上的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
步骤:(1)划清组成复合轮系中的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2)分别采用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列出计算方程式; (3)根据这些轮系的组合方式联立解出所求的传动比。
2、在图示轮系中,根据齿轮1的转动方向,在图上标出蜗轮4的转动方向,并指出蜗轮4的旋向。
答:蜗轮4为顺时针转动,蜗轮4的旋向为左旋。
3 在图示的手摇提升装置中,已知各轮齿数为:z 1=20,z 2=50,z 3=15,z 4=30,z 6=40,z 7=18,z 8=51,蜗杆z 5=1,且为右旋,试求传动比i 18;并指出提升重物时手柄的转向。
答:所示轮系为定轴轮系;各轮转向为:8-逆时针、7-顺时针、4-箭头向左、3-箭头向上、2-箭头向上、1-箭头向上;传动比:67.56618=i4 在图示的蜗杆传动中,试分别在左右两图上标出蜗杆1的旋向和转向。
答:左图为右旋蜗杆;右图蜗杆逆时针转动。
三 计算题1 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z 1=20,z 2=30,z 3=18,z 6=48,齿轮1的转速n 1=150 r/min ,试求系杆 H 的转速n H 的大小和方向。
1.667.534124114-=⨯-=--=Z Z Z Z i H H Hωωωω因为:04=ω所以:667.511+=Hωω m in/5.22r H =ω2、在图中,已知:Z 1=20 ,Z 2=30 ,Z 2’=25,Z 3=75,Z 4=30,Z5=25,。
机械基础试题100题机械基础试卷(100题)⼀、判断题:(每⼩题1分,共50分)1、传动的终端是机器的⼯作部分。
()2、构件是加⼯制造的单元,零件是运动的单元。
()3、机构就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
()4、铰链连接是转动副的⼀种具体形式。
()5、车床上的丝杠与螺母组成螺旋副。
()6、键与滑移齿轮组成移动副。
()7、齿轮机构中啮合的齿轮组成⾼副。
()8、⾼副⽐低副的承载能⼒⼤。
()9、机床的主轴是机器的⼯作部分。
()10、⾃⾏车的链轮与链条组成转动副。
()11、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副的机构称为⾼副机构。
()12、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13、机械传动是最基本的传动⽅式。
()1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个连架杆均为曲柄时,该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
()15、带传动属于啮合传动。
()16、⼀切摩擦传动的传动⽐都不准确。
()17、在相同的条件下,普通V带的传动能⼒约为平带传动能⼒的3倍。
()18、V带和平带均利⽤带的底⾯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来传递运动和动⼒。
()19、V带传动使⽤张紧轮的⽬的是增⼤⼩带轮上的包⾓,从⽽增⼤张紧⼒。
()20、V带传动装置必须安装防护罩。
()21、平带传动中,当负载阻⼒过⼤时,会产⽣“打滑”现象。
()22、摩擦轮传动适⽤于两轴中⼼距较近的传动。
( )23、带传动适⽤于两轴中⼼距较远的传动。
()24、V带安装时越紧越好。
()25、V带更换时不须成组更换,只需更换坏的⼀根就⾏。
()26、为增强连接紧密性,连接螺纹⼤多采⽤三⾓形螺纹。
()27、两个相互配合的螺纹,其旋向相同。
()28、曲柄和摇杆都是连架杆。
()29、公称直径相同的粗⽛普通螺纹的强度⾼于细⽛螺纹。
()30、滚珠螺旋传动的传动效率⾼,传动时运动平稳,动作灵敏。
()31、普通螺纹的⽛型特征代号为“G”。
()32、差动螺旋传动可以产⽣极⼩的位移,因此,可⽅便地实现微量调节。
()33、M20×1.5代表细⽛普通螺纹。
定轴轮系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授课班级高二综合预科班授课地点教室(多媒体设备)课 时6课时学习单元定轴轮系课 题定轴轮系教学内容 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2.定轴轮系末端带移动件的传动计算;3.定轴轮系中齿轮受力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2.掌握定轴轮系末端带移动件的传动计算;3.掌握定轴轮系中齿轮受力分析。
【能力目标】1.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吸收;2.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3.利用分解组合法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1.语言表达能力;2.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1.定轴轮系的识读、传动路线的分析。
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末端带移动件的传动计算分析。
教学难点定轴轮系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行为能力分析【专业能力】熟练绘制定轴轮系,领会定轴轮系的识读,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轮回转方向的判定、末端带移动件的传动计算和齿轮受力分析。
【方法能力】知识的获取和消化吸收,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分解组合应用,自学能力;【社会能力】语言表达、团队意识、展示技术。
教学方法任务式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分解组合教学法、分组测试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任务发布与分解】【定轴轮系部分任务单】(该类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现有一定轴轮系,已知各齿轮齿数Z1=20,Z2=40,Z3=15,Z4=60,Z5=18,Z6=18,Z7=1,Z8=40,Z9=20,齿轮9的模数m=3mm,齿轮1的转向如箭头所示,n1=100r/min,请完成一下任务:【任务一】用箭头法判别齿条10的移动方向?【任务二】计算出传动比i18?【任务三】确定蜗轮8的转速n8为多少?(r/min)【任务四】计算齿条10移动的速度v6为多少?(m/s)(注:了解其他几种末端形式,并分别掌握其移动速度计算。
)【任务一】用箭头法判别齿条10的移动方向?【复习回顾】1.一对齿轮传动类型:(1)另外包括齿条传动、螺旋传动、毂轮提升重物几种情况2.两对及以上情况:【任务一】3.轮系中惰轮的定义和作用轮系中,只改变齿轮副中从动轮回转方向,而不改变齿轮副传动比大小的齿轮称为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