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1、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对人和事的管理是伴随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
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从美国的人事管理演变而来。
70年代后,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用,它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向人力资源转变。
从80年代开始,西方人本主义管理的理念与模式逐步凸现起来。
人本主义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人本主义管理被作为组织的第一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便应运而生。
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差别,已经不仅是名词的转变,两者在性质上已经有了较本质的转变。
1)、传统人事管理(1)、传统人事管理活动。
早期的人事管理工作只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管理之类琐碎的工作。
后来逐渐涉及职务分析、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事制度的制定、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
(2)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
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以短期导向为主,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
(3)传统人事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
由于人事活动被认为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因而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人事管理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力可言。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1)区别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提高扩大、从行政的事务性的员工控制工作转变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系统,以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
它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管理,从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架构中分离出来。
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成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1、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对人和事的管理是伴随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
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从美国的人事管理演变而来。
70年代后,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用,它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向人力资源转变。
从80年代开始,西方人本主义管理的理念与模式逐步凸现起来。
人本主义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人本主义管理被作为组织的第一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便应运而生。
它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差别,已经不仅是名词的转变,两者在性质上已经有了较本质的转变。
1)、传统人事管理(1)、传统人事管理活动。
早期的人事管理工作只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管理之类琐碎的工作。
后来逐渐涉及职务分析、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事制度的制定、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
(2)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
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以短期导向为主,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
(3)传统人事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
由于人事活动被认为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因而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人事管理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力可言。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1)区别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提高扩大、从行政的事务性的员工控制工作转变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系统,以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
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
它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管理,从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架构中分离出来。
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成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
从时间上看,从18 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 世纪 70 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
从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事管理阶段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
(一)科学管理阶段20 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
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 ,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
1911 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二)工业心理学阶段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雨果·芒斯特伯格于 1913 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1929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 1954 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
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想要准确、全面地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面目,就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回到其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去观察,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要求。
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源、发展、演化和趋向为线索,试图勾勒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轮廓,从而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人力资源管理。
一、起源:福利人事与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人事管理,而人事管理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
18世纪末,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引发工业革命,改变了以前家族制和手工行会制的生产方式,并带来大量的实行新工厂制度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则成为19世纪初的时代特色。
竞争与发展要求这些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但制约扩大规模的主要瓶颈却是企业主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劳工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人们不喜欢也不习惯于工厂的劳动方式。
首先,当时的人们不喜欢工厂的劳动方式,对工厂劳动的单调性、一年到头都得按时上班以及时时刻刻都要全神贯注等没有任何好感,这导致企业很难招募到足够的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
于是,企业被迫采取各种各样的福利措施来吸引工人。
如,当时的美国"沃尔瑟姆制"工厂就通过建立寄宿所来吸引女工,并竭力营造工厂生活在道德和教育方面的优越性。
其次,进入工厂的人们也不习惯于工厂的劳动方式,比如严守时刻、按时出勤、接受新的监督制度和按机械速度劳动等。
为增进工人对企业的忠诚、消除一年中的工作单调性和加强个人间的关系,一些企业也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福利措施以留住工人,如经常利用传统的节日组织工人进行郊游和野餐等。
劳工问题的解决措施导致了福利人事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福利人事,即由企业单方面提供或赞助的、旨在改善企业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工作与生活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直至今天,我们仍能从人力资源管理中找到传统福利人事的影响,如企业设置澡堂和餐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修建各种娱乐和健身设施,兴办员工托儿所,甚至派福利代表到员工家中问寒问暖,提供营养和卫生方面的咨询等。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管理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发展和管理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会从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的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这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一、人力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的员工和相关资源,他们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源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管理等方面,它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人力资源的定义不仅包括人的因素,还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二、人力资源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资源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人力资源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美国尤为明显。
随着公司不断扩张,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仅包括劳动力的流动和供应,还包括员工的培训、绩效管理、员工福利、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还将慢慢增加。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包括人才计划、人才激励、人才流动等方面。
人力资源的管理旨在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还包括员工评估、绩效考核和人员流动等方面。
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满足员工的需求。
人力资源的发展和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应该充分了解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构建专业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持续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员工的育成、培养和激励,实现企业和员工共赢。
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广阔背景,明确是在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形成。
以相对动态的观点,从纵剖面的角度来考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
能把握西方学者总结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九大基础,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以及各阶段对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九大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有代表性四类观点。
难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有代表性的四类观点,包括六阶段论、五阶段论、四阶段论和三阶段论。
三、教学内容本章分别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九大基础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演变过程。
(一)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九大基础1、工业革命的影响;2、集体谈判的出现;3、科学管理运动的推动;4、早期工业心理学的实践;5、公务员服务委员会的成立;6、私营企业对人事管理的态度以及人事专家的出现;7、人际关系运动的发展8、行为科学的研究;9、20世纪60—70年代的立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目前西方学者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行划分时主要有四类观点.1、六阶段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科学管理运动、工业福利运动、早期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运动、劳工运动和行为科学与组织理论时代。
2、五阶段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工业革命、科学管理、工业心理、人际关系和工业生活质量时代。
3、四阶段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档案保管、政府职责、组织职责和战略伙伴阶段。
4、三阶段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可依据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的角色、内容对其发展过程进行详细划分。
四、练习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基础()。
A.第三产业的发展B.行为科学的研究C.集体谈判的出现D.公务员服务委员会的成立2、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创建了可以说是最早的工作()系统。
第3章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
1、最早试图解决由劳动分工产生的问题的改革家是
2、工业革命的三大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
1、()促使企业在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关注员工关系的管理。
A、集体谈判的出现
B、早期工业心理学的实践
C 、科学管理运动D、人际关系运动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几类:()
A、六阶段论
B、五阶段论
C、四阶段论
D、三阶段论
E、七阶段论
2、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可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
A、现场事物管理阶段
B、档案业务管理阶段
C、指导协调管理阶段
D、组织职责阶段
四、简答题
1、简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即工业革命时代,时间大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2)建立阶段:即科学管理时代,时间大致从20世纪初至1930年左右
3)反省阶段:即人际关系时代,时间大致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发展阶段:即行为科学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5)整合阶段::即权变管理时代,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6)战略阶段:即战略管理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五、论述
1、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产生的历史基础是什么?
(一)、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三大特征机械设备的发展人与机器的联系;需要雇用大量人员的工厂的建立。
导致了两个现象,一是劳动专业化的提高;二是工人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集体谈判的出现
1、1886年美国芝加哥爆发了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大罢工;
2、1935年美国颁发了国家劳动工关系法案,规定了工人组织和集会的权利以及与词语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
(三)、科学管理运动的推动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将工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再最有效地加以组合;工人体力和脑力应与其工作要求尽可能地匹配;员工应该由主管人员进行训练,以保证其操作动作恰如科学分析所规定的那样精确,并不能于于他们健康;只要工人正确地按规定时间完成了工作,就要示意性相当于工资30-40的奖金,最初的劳动计件奖励制度。
(四)、早期工业心理学的实践
1913年雨果芒斯特伯格,用工人的智力主情感要求来分析工作;用研制的实验装置来分析工作。
方式采用选择性问答的方式做调查,即问卷调查。
(五)、公务员服务委员会的成立
现在的名称是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办公室。
1883年,美国政府规定在公共毛坯占领市场匠雇用,要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从而为公平和安全的雇用与录用提供了措施。
(六)、私营企业对人事管理的态度以及人事专家的出现
这些专家管理诸如雇用、员工福利、工资、、培训及用健康等问题,形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基础。
(七)、人际关系运动的发展
1、1923年,芝加哥电气公司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照明会不会影响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人们参与的工作中随着某一种条件的改变,不可能有给其他变量带来影响,但对员工的激励和群体气氛才是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2、20世纪30年代初,梅奥继续实验,表明生产率直接与集体合作及协调程度有关,而集体合作与协调程度又与主管人员及研究人员对工作群体的重视程度有关,与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提高生产率的办法相联系,还与为变化过程中的工人提供参与制相联系。
(八)、行为科学的研究
工业或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社会学这些学科对行为科学都有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领导方式进行研究;组织本身对人们的表现起着造就、限制和调整的作用,加之人的行为还受不同职位上的权威、工作及技术影响的要求,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对个人的影响;综合系统理论。
(九)、20世纪60-70年代的立法
1866年民权法案;1871年又规定可起诉;1963年公平报酬潮安1964年又对民权法案进行了修正;1967年颁布了雇用中的年龄歧视法案;1986年颁布了移民改革与控制法案;1990年颁布了美国残疾人法案;1991年修改了民权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