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走向灵活性和开放性
- 格式:docx
- 大小:73.79 KB
- 文档页数:23
你觉得中考语文难在哪儿?为什么?你有哪些应对办法。
作者:来源:《作文通讯·初中版》2020年第04期我认为中考语文的难点有两个:一是课内学习内容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二是课外积累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课内内容比较基础,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到应知应会、牢固掌握、一分不丢,非常不容易,尤其现在的试题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创新,对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同学失分也是因为不会灵活运用。
同时,语文是综合学科,对同学们涉猎课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较高。
比如综合实践题,内容非常广泛,涵盖许多领域,需要同学们长期的课外积累。
应对办法有四个:一是勤背诵,多默写。
二是精阅读,多思悟。
三是多练笔,写好字。
四是多观察,增见识。
———吉林省長春市南湖实验中学九年级解佳宜指导教师王江春现在的中考语文试题愈加灵活,考高分不易,使语文成为难学的学科之一。
难点尤其在文言文。
文言文中有许多现代汉语中已消失的表达方式,让天天说白话文的我们难以理解。
我上初一时第一次读《西游记》,心情十分烦躁,连一节都看不下去。
就是因为里面有好多文言文,甚至有一大半字都不认识,还有兴趣读下去吗?所以,遇上拦路虎了,我们就需要变通,得绕道才成。
怎么绕道呢?很简单,实词虚词不会?没关系,当时的我就是通过阅读《世说新语》解决的。
《世说新语》在文言文中算简单的,都是短文。
市面上的《世说新语》大多有注释与原文翻译,这两者是学习文言文的“高速公路”。
日积月累,中考要求的那些知识不就都会了吗?还有一点就是上课认真听讲。
课本上文言文的考查点很死,但这些实词、虚词、通假、活用等文言文独有的知识点有必要整理一下,一定得掌握这些最基础的知识。
我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增长可以通过两本书来证明:经过一年的积累,我读《水浒传》已经游刃有余了,再读《西游记》没有太多障碍了。
所以,积累是消除文言文阅读“拦路虎”的法宝。
中考语文的灵活性一般体现在占总分值一半的阅读部分。
中考的灵活性题目越来越多,也许到我们这届,整张试卷全是灵活性题目,所以,必须要加油才行。
中考命题题型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考命题热点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加大了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考查力度。
考查的主要内容有:1、以开放性题目为主导,无统一、固定答案。
2、加强语文与生活、自然、社会、个性品质的联系,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
3、关注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如:抗震救灾、健康意识、奥运会、环保、新科技、风土人情等。
考点透彻剖析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兴趣、研究素养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性。
民主性。
实践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引起了中考命题者的极大关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崭新的考查领域,加强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试卷侧重考查学生语文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能力以及听、读、写能力的综合性、整体性的发展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
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涉及的范围很广泛,考查方式丰富多彩、开放,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如:给新闻拟标题、写导语,给报纸设计相关栏目,概括图表信息,结合表格复述其内容,点评广告语,拟写邮件、手机短信,评价社会现象,拟写生日贺卡,理解漫画内涵等,有时还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
在考查时,题型都比较灵活。
从大的方面说,主要有材料探究类和活动设计类两大类型。
其特点如下: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大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生存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注重考查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注重语文学科中知识的综合性,将汉字的书写、词语的正确使用、修辞的运用、语言的连贯、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等综合起来考查,既是题型的创新,又考查了大家的创新精神。
中考语文卷子的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一、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参照人数48人,人平87.58分后。
二、试题特点从卷面情况来看,英语试题的题型多样,内容深浅相对较低,出题内容全面,归纳了所学科学知识,题型存有五类,分别就是汉语拼音、字词和句子以及写作题和作文题。
从整体题型看看,这次试题非常著重综合能力的检测,以培育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自学力居多,彰显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三、分析情况第一大题看看拼音写下汉字和第二小题挑选恰当的读音,第三大题就是补足四字词语,第四大题就是选词填空题,第五大题和第六大题就是各种句子练,这些主要就是实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内容比较熟识,所以难度不是非常大。
第七大题就是排序语序,第八题按课文内容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堂拒绝接受情况,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弱,答题的难度还是比较小。
因为没任何时间的备考,也存有部分学生对课文忘掉比较慢,有的无法忘记所学生字、生词。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1、注重字词教学,打牢语文基础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
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
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词语在平时的练习册中也常出现的,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还不高呢?必须提升学生的成绩,首先应当注重字、词的闯关。
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不懈努力,就可以罚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词语拼读,词语抄录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词语接龙、问答)去训练和稳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控。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写作题的得分率就是最高的,说明了学生写作的能力还较弱。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命题趋势分析1. 引言1.1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重要性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口语交际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设置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口语交际试题,考生能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进行口头交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应用和实际交际技巧。
而且口语交际试题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口语交际试题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这一环节的考核,不仅可以全面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1.2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命题趋势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命题趋势一直是备考学生和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中考评价体系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口语交际试题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命题者在设计口语交际试题时也要符合一定的趋势和规律。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命题趋势呈现出内容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语言交际的需求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试题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问答或情景小品,而是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启发性,如校园生活、社会热点话题等。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除了传统的口头表达和角色扮演外,还可能出现图表分析、情景模拟等更加复杂的形式。
这样一来,考生需要在口头表达的还要具备分析、思考和综合能力,考验其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中考语文口语交际试题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也越来越凸显。
考题可能涉及当下社会问题、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要求考生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表达个人见解,展现出思想的成熟和时代的责任感。
2016北京中考语文命题呈现五大特点符合改革思路
2016北京中考语文命题呈现五大特点符合改革思路,更多2016中考成绩查询、2016中考分数线、2016中考志愿填报、2016中考真题答案等信息,请及时关注2016年中考真题及答案※中考作文※成绩查询
2016年中考语文科目现已结束,为进一步秉持当下教育改革精神,落实整体素质教育要求,分析未来2017中考命题趋势,预测2018中考改革方向,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研团队现从试题命题思路维度进行试卷分析。
具体内
容如下:
2016年中考语文命题仍然处于新一轮改革的中期。
其命题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以考试引导教学,将以往更多地关注试卷难度、题型、解题方法转移到
密切关注教学的导向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强调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对学生
的综合素质考查。
即通过试卷引导教学如何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立德树
人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由此,其命题的基本原则为,体现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
习成果,将语文素养作为考查重点;全面体现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命题方向上力求“宽”与“活”的有效统一,为学生展现个人才能和语文学习
水平提供基本的舞台;将学生的课内外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理论综合运用能力。
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的类型与解法四川泸县百和中学谢治平代士群开放性试题,是指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化而非唯一的一种考题形式。
这类试题由于其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语文开放性试题更是被广泛地使用在了各级考题中,对当前的考试改革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语文开放性试题已经相当成熟,但它究竟有哪些类型?对这些类型的开放性试题,我们能不能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解法?值得我们对它作全面的研究。
下面所选例题未注明年份的就都是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注明的例外)。
一、仿写类。
这类试题,要求仿照选文中有关句子的句式或修辞方法另写句子,或直接提供例句进行仿写,或在文章段落中找出要求仿写的句子进行仿写。
如:例1、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照例句补充下列句子。
(长春市毕业卷)例: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眨着眼睛呼唤你前行!①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
②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的画面,。
例2、模仿例句的写法,续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湾型城市的深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厦门不息的浪涛;,(厦门市)例3、请仿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家”的感受。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远征,那么家是一辆舒适的马车,家是恬静的小巷,家也是永恒的驿站。
仿写:如果,那么,,。
(益阳市课改区)例4、阅读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发挥你的想像,在后面再仿写一个结构相似的句子。
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与。
(深圳市)解析:做仿写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例句的句式和结构,锁定不变和要变的话,为仿写句搭建正确的骨架;其次要明确仿写的要求,如例1要求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例2要求表达对厦门这个城市的深情;例3要求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写出“家”的感受;例4要求发挥想象,与例句的结构要相似;最后是进行生动流畅的表达,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力求将句子写得丰满、形象、生动,符合例句的要求。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题特点分析
1.综合性: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通常会涉及各种不同的语文知识
和技能,如阅读理解、写作、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这样的试题能够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命题灵活多样:综合性学习试题的命题形式多样,题型种类丰富,
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写作题等。
这些题型能够考察学生
多方面的语文能力,使得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需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和技能。
4.考察层次分明:综合性学习试题一般会按照难度逐渐加深的原则进
行命题,从基础知识到高级知识,从简单题到复杂题,从浅层次到深层次。
这样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得试题的难易程度适应不同层次的
学生。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的
命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开放性问题、论述题等,要求学
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并能够合理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这样能够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综合素养。
中考语文走向灵活性和开放性,非连续性文本因其材料鲜活、形式多样、贴近生活,逐渐成为考量学生语文综合探究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
在考前复习中,这个版块亦是重中之重。
今天,她将和我们一起面对中考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分类阅读和阅读策略一、非连续性文本定义关于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在中考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又考查哪些能力点?提取信息;筛选辨析;探寻规律;联想想象;概括归纳;探究评价;理解运用……二、结合试题分类阅读目前“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有这几种形式:一是单一的图与表等文本或内含图表的综合性文本,一般出现在试卷的综合性学习部分;二是往往同一话题、包含图表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文本集群,一般出现在阅读理解部分。
这几者有交叉重叠处,目前共同出现了下列题型:图示类文本、文字类文本、表格类文本、徽标类文本、图画类文本、汉字图说类文本。
鉴于非连续性文本出现的形式比较丰富,可以考虑采用分类阅读策略。
分类阅读就是根据文本类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思路,各个击破。
现在就让我们结合具体试题一起来探究具体该如何应对。
(一)图示类文本这是(2013·台州) 卷的综合性学习。
题目要求是请根据图示,写出进入医院的行车路线。
爸爸和你陪奶奶去杭州浙一医院看病,车子开到压院庆春路正门,发现过里禁止机动车进入,车子只能从直大方伯巷侧门进去。
请根据图示,写出进入医院的行车路线。
示例:从浙一医院正门沿庆春路继续前行(东行),到人行横道(路口)向右(向南)拐弯,进入直大方伯巷,约170米后从侧门进入医院。
(意对即可)这道题,学生在做的时候,集中在这样几个问题上,一找不准几个点,出发点,转弯点,终点;二缺乏方向感,比如仅仅写“到了人行横道就转个弯”,而忽略了方向(向南);第三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尝试用以下解决方法:1.找准出发点在示意图中的位置;2.看清方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找准目的地的位置,同时(如果有比例尺)看清比例尺,准确判断距离;3.组织语言,通顺流畅。
(二)文字类文本这是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试卷综合性学习中的一题。
(3)材料一: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鲁迅《现在我们如何做父亲》材料二: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心中理想的父亲形象该是怎样的。
(2分)1.文字类文本中常见题型:(1)提取关键信息(2)概括文本内容这道题就是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心中理想的父亲形象该是怎样的。
即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简单概括。
对这样一类题,一般情况下,肯定要先关注标题信息,再关注有无中心句并需要关注文本的结构。
总分结构:抓中心句;并列结构:关键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层次中,要整合归纳;递进结构:重要信息主要在最后的层次中。
以这道题目为例,它没有标题,没有中心句,那么就必须从它的结构入手。
通过阅读,可以判断为并列结构:关键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层次中,要整合归纳;如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有:背着重担,肩住闸门可归纳为责任感,有担当。
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有:儿女,现在,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保持童心可归纳为尊重孩子,民主,有童心。
最后,只需要将分散在各层的答案归纳一下就基本上完整了。
理想中的父亲形象应该是有担当的,民主的,有童心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持尊重态度,是儿子生命中的引路人。
(“民主”“尊重”“引导”“童心”“担当”“负责任的”,答出其中二点即可,一点1分。
)文字类文本中还经常出现这一个考点:2.探究文本中蕴含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问题。
探究题,可以先在文本中看作者的观点态度,同样是根据中心句或者不同结构的文本层次中去提取或整合。
如果作者没有明显的态度、结论,再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判断。
这个材料来自于2013嘉兴卷。
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
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
”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道题要求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3分)我们先看一下文本内容,共三句话。
第一句:孩子喜欢玩手机,旁若无人。
第二句:母亲责怪孩子只玩手机,不和家人交流。
第三句:父亲认为孩子玩手机,使父母关系极大程度上疏远。
(这三者形成了递进关系,也就意味着重要信息主要在最后的层次中。
这第三句的画线句基本上已表达出了这则材料的观点,即不应过多玩手机。
而题干中,也要求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也就是把握材料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劝说两个字,态度更为明确,即不赞同孩子这样的举动。
再联系材料一材料二,也都是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在表述中要和文本观点保持一致,即不赞同过度玩手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淡漠了亲人间的情感。
参考示例:乐乐,手机游戏确实很好玩(很精彩),我也很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过度啊。
长时间沉迷其中,既会伤害身体,又会影响学习,还会淡漠亲人间的感情(疏远亲人间的心灵距离),甚至还可能会误入歧路,你说呢?(三)汉字图说文本例5.“囧”是古代汉字“冏”的变体,原意为“光明”,但在网络上意思却大为不同。
有同学借用“囧”图(见右图)来调侃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这幅图的寓意是▲ ;你对这种运用汉字变形来表意的方式的看法是▲ 。
(3分)寓意:重重(层层)(1分)受困(困扰)(1分)。
(意对即可)看法:在不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偶尔使用可以增加汉语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1分,言之成理即可)考点:文字图标:说明变形文字图案的寓意。
方法:首先观察该文字图案由******构成(先主体后次要,依照一定的顺序,注意拼音或英文字母的变形);再审清题目,抓住关键词语,依照变形特征,发挥想象,概括寓意。
说明变形文字图案的寓意,首先观察该文字图案由******构成。
先来看这幅图案,囧字里面套了好几个囧;再来看关键词“大为不同”“调侃学习状况”,联系起来,可以推测囧字在网络上一般意思为困窘,困扰,所以这幅图的寓意是重重受困。
除了这几种之外,也有以前就经常碰到的,诸如比如表格类文本、徽标类文本、图花类文本等,我就简单概括,不详细展开。
(四)目前“非连续性文本”除了单一的图与表等文本和内含图表的综合性文本外,还有刚才提到的文本集群。
2013年台州卷《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和九年级期末质量抽测卷中的《当大黄鸭遭遇山寨》都是这种与话题相关,包括图表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文本集群。
这种文本集群,文本较长,干扰性信息较多,形式多样,较为复杂。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必须进行快速阅读,养成勾画圈连的习惯,提炼关键信息。
那么如何抓关键信息呢?其实,细细看来,难度并不特别大。
基本上文本都进行了内容上的分类,如《当大黄鸭遭遇山寨》中有事件回放,媒体观点,网络调查等类别,降低了难度。
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细化分类,按照每一个大类是什么,有针对性地提炼信息。
如媒体观点,这里提到了三家报纸《中国新闻报》、《新京报》、《知识产权报》那么这三家报纸分别有哪些观点,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提炼。
10、请结合材料,说说引发“大黄鸭热”的原因有哪些?(4分)11、大黄鸭遭遇山寨,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什么现象?(4分)12、《新京报》认为“在如此氛围之下,永远不可能创造出周游列国、赢得世人尊重的艺术品”请你谈谈如何创造出“周游列国、赢得世人尊重的艺术品”?(4分)13、假如你是“大黄鸭之父”霍夫曼,针对中国各地的“山寨”现象,你会怎么做?(4分)接着,分析题目,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题目答案比较集中,只在一个话题中就可以找全。
这种最为简单,确定准确的区域之后,注意抓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就不容易失分,比如11、12题;另一种是分散在较多个话题中,那么就要从相关的话题中,一一提炼整合。
比如10题。
不要有抓住一点就完成任务的心里,忌讳同一方面,不断重复,却忽略了其他方面,致使答案不完整;第三种题型,往往比较主观,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而非连续性文本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套用文本中的观点和看法。
当然文本中,往往也出现了图表等,要有把图转化为文的意识,才能灵活提取信息。
三、训练策略在应试的世界里,没有训练是不成方圆的。
自然,为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自然少不了训练。
如何提高训练的效率,也是我们大家一直追求的目标。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们平常是这样训练的。
1.广练:在进行专题指导之前,尽可能让学生多见识各种相关的题型,进行批改之后,确定学生的疑难点。
2.讲练:针对疑难点,进行专门训练。
比如漫画题一直是学生的难点。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揭示寓意题难度更大,学生更容易出现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即使是画面说明和描述题,学生也仍然会出现混淆,不能很好地根据要求作答。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进行了专门训练。
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三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最后一只小狗戴着墨镜,拄着盲杖。
他们的正前方有一口窨井。
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镜,靠盲杖探路的盲狗却绕过了窨井。
漫画上方是四只小狗排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最后一只戴着墨镜,拄着盲杖,它们的前面有一个窨井。
图下方只剩下了那只盲狗和一串脚印,而且盲狗已经绕过了窨井。
先呈现误区,让学生思考问题之所在;再让学生自行尝试;再通过同题对比训练,使学生明白这描写漫画和说明漫画之间细微的区别,才能避免混淆,有所提高。
3.精练:针对专题训练的题型,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数量上不必求多,一两题即可,方便老师批改,有利于对学生情况的掌握。
时间上可以持续地稍长,疑难点,可循环往复地练,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4.补练:针对有部分学生未掌握的情况,单独或集中讲解,讲解该生存在的问题,再行训练,以期提高。
四、训练方向鉴于非连续性文本表现出越来越注重其应用价值和综合能力的趋势,自然我们在实践上也需要一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