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五章:领导
- 格式:ppt
- 大小:725.50 KB
- 文档页数:21
管理学基础说课稿领导管理学基础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管理学基础中第五章领导。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这次说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章节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
我将对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采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方法及主要教学程序进行一下讲解。
一、对本章节的分析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项基本职能,其中领导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贯穿于管理活动中一门艺术。
因此本章节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其他章节的讲授中也涵盖如何领导的问题。
因此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是管理的核心职能,是发挥好其他职能的关键所在。
本章节系统分析领导的概念、影响力及各种领导理论。
共分六课时进行讲授。
一二课时主要讲授领导的概念、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领导影响力的来源及领导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三四课时主要讲授领导特质理论及领导行为理论,五六课时主要讲授权变领导理论及如何运用好领导理论等。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领导的概念、弄清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明确领导影响力的来源、掌握领导基本理论、知晓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领导。
教学重点包括领导的概念及各种领导理论,教学难点有领导行为理论及权变领导理论。
本章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教学法。
每节课都有导入案例,然后提出案例思考问题和任务,以此引入理论讲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
并在讲解过程中模拟企业现实情景,使学生仿佛进入实际企业情景,以深刻理解有关领导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企业领导工作实际。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不时进行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法指导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教学对象。
本课程所讲授的学生是大一新生,刚刚从中学步入大学,对大学教育还没有完全适应,听课和学习中还存在不少中学生的影子。
如老师说是什幺就是什幺,不进行思考,不质疑,而是意味地记笔记。
第五章领导题解答复习题1、领导的含义是什么?答:领导是一种影响力,它是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实现所设定目标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其所处的环境三个因素组成。
2、常见的人性的假设有哪些?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对应不同的假设应采用何种管理方法?答:关于人性的假设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又称为X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 M. McGregor)在1960年出版的《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式之所以对人的管理不当,其根本原因是对人的看法不正确,把人当作消极因素对待,对人的本性做了错误的假设,这种错误的假设可归纳为如下的X理论:1)人生来就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
2)人生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3)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并做出一些不适宜的举动。
4)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无组织的需要,所以对多数人必须使用强迫、惩罚的办法,去驱使他们工作,方可达到组织目标。
基于上述假设,管理者必须采取“命令与统一”、“权威与服从”的管理方式,把被管理者看成物件一样,忽视人的自身特征和精神需要,只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把金钱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惩罚作为有效的管理方式,采用软硬兼施的管理办法。
(2)自我实现人假设麦格雷戈对人的需要、行为的动机进行了重新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新的假设理论,即自我实现人假设,又称为Y理论。
Y理论对人的本性做了如下假设:1)人生来并不一定厌恶工作,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够承担责任,而且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任,并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
2)人所追求的需要与组织的需要并不矛盾,并非对组织的目标产生消极和抵触态度,只要管理得当,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使用这种理论进行管理要求管理者重视人的自身特点,把责任最大限度地交给工作者,相信他们能自觉地完成任务;外部控制、操作、说服、奖罚,不是促使人们努力工作的唯一办法,应该采用启发、诱导、信任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工作人员。
第五章行政领导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领导的含义及其特点1.领导的含义及其特点领导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组织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指挥与统御的行为过程。
领导按权力基础进行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按行为发生的层级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按行为发生的领域分类,有政治领导、行为领导和具体业务领导等。
2.领导的特点①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此系统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个要素构成。
②领导是动态的行为过程。
客观环境具有二重性(自在性和为我性),领导活动主体作用于客观环境的过程,表现为客观环境由“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过程。
③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
领导主要处理带有方针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独立性较强。
④领导是体现高度权威的管理活动。
领导权威表现欲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既反映领导者的权力和威望,也反映被领导者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与服从。
3.“领导”与“管理”①在广义或外延层次上二者具有相等性。
在现实活动中,存在着包括决策及其实施的领导,即广义的领导;也存在包括决策执行和决策制定的管理,即广义的管理。
②在狭义上二者具有本质的差异性。
领导是决策,管理就是对决策的执行。
③二者广义和狭义的混合关系。
“管理”也是“领导”,只不过不是一般的领导,而只是低层次的领导。
二、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1.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含义领导、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是领导、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其含义是:领导、管理者应由无专业业务知识转变为具有业务专长,再由具有业务专长转变为有领导、管理工作专长。
2.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的意义①在实践方面,准确地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领导、管理效能。
a.领导、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b.纠正被扭曲的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标准,是科学选材用人的需要;c.有利于提升领导、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②在理论方面,准确地认识领导、管理工作专业化有利于领导、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第五章领导本章内容要点·领导的含义·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自我实现人、社会人、复杂人假设;·典型的领导理论:性格理论、行为理论、权变领导理论;·领导与用人;·中国企业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本职能,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即使组织计划完美,组织结构合理,如果没有有效的领导去协调、影响该组织成员的行动,也很容易产生混乱,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影响组织功能的发挥。
本章将介绍管理学中的领导职能,主要内容包括:领导的含义、人性假设理论、典型的领导理论、领导与用人以及中国现阶段对企业领导者素质的要求等。
第一节领导的含义本节首先引入领导的概念,然后讨论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最后介绍领导的功能。
一、领导的概念日常工作中,谈到领导一词,很容易理解为组织的领导人,如企业的经理、公司的总裁等。
实际上,“领导”一词有两种含义,作为名词时,指领导者,作为动词时,指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或领导的活动。
关于领导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述,孔茨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力,它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目标努力的艺术或过程”。
他还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个人的作用和特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把领导定义为:“率领和引导任何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上面的表述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领导包含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个方面。
第二,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超过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领导是由在影响被领导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所期望的行为而组成的。
第三,领导者的目的是影响被领导者实现群体的目标。
综合以上观点和认识,便得出领导的含义:领导是一种影响力,它是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实现所设定目标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周三多管理学第五章领导领导教学⽬的:明确领导本质、内容、领导理论及领导艺术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领导艺术。
教学要求:弄清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明确领导权⼒与本质,了解领导的⼀般理论与有效领导的要求,了解有关领导的最新概念,阐明领导艺术本质是规律与经验的有效结合,基本了解管理中的主要领导艺术。
教学重、难点:领导本质与领导理论,领导艺术特点及主要领导艺术。
教学内容:领导本质与内容、领导素质、领导理论、领导艺术的特点与作⽤、⽤⼈与⽤权的艺术、决策艺术。
最完善的组织也不能⾃动地保证组织中的⼈们有效地⼯作,⼈有思想、感情,使组织中⼈们的⼯作积极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组织中领导者的使命。
为了帮助学⽣掌握领导本领,本章拟重点阐述领导本质、领导理论及领导艺术三个问题。
第⼀节领导本质与内容领导是领导者作⽤于被领导者的⼀种活动,有效实⾏领导必须明确领导的本质内涵。
⼀.领导与管理1.领导的含义(1)领导—领导者(名词属性)。
最⼀般地理解(2)领导—领导者作⽤于被领导者的⼀种活动(动词属性)。
(3)领导—在某种条件下,经由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出来的⼀种达到某种⽬标的影响⼒。
┈┈罗伯特(4)领导—⼀种说服他⼈热⼼于⼀定⽬标的能⼒。
┈┈戴维斯(5)领导—对组织内群体或个⼈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斯托格狄(6)领导—影响⼈们⾃动为达到群体⽬标⽽努⼒的⼀种⾏为。
┈┈泰瑞(7)领导—是通过⼈际关系,借助某⼀种或⼏种⼒量来对他⼈⾏使影响,并使被影响者的⾏为和态度发⽣变化,以达到组织或团体的特定⽬标。
┈┈许庆瑞主编《管理学》由此可看出,领导的本质是⼀种影响⼒,即领导通过其影响⼒来影响追随者的⾏为以达到组织⽬标。
影响⼒是⼀种追随、是⼀种⾃觉、是⼀种认同、是⾮制度化的。
2.领导的权⼒(1)职权及其特性A.职权拥有⼀定的职权是领导者发挥影响⼒的基本因素。
所谓职权,就是处在领导岗位上的⼈,组织和上级授予他⼀定的法定权⼒(或称⾏政权⼒),这种职权使领导者具有⽀配下级的⼒量,凭借职权可以左右被领导者的⾏为、处境、得失,甚⾄前途和命运,并使被领导者产⽣敬畏感。
【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领导者采用何种领导风格,应当视其下属的“成熟”程度而定。
当某一下属既不愿也不能负担工作责任,学识和经验较少时,领导对于这种下属应采取如下哪种领导方式?(A )A.命令式B.说服式C.参与式D.授权式.领导者运用权力的最重要原则是(B )A.慎重原则B.公正原则C.例外原则D.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土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D )A.上下级之间的友情B.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C.为下属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D. 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1.有些领导事必躬亲、劳累不堪,但管理的效果不理想,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他忽视了(C )A.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B.运用现代的办公设施C.过分集权的弊端和分权的重要性D.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从管理方格理论中,我们体会到,欲使领导工作卓有成效则应(C )A.采取集权领导注重完成任务B.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C.注重组织目标的达成和对职工的关心D.充分发挥激励作用2.属于领导非权力影响力的是(C )A.奖金B.晋升C.专长I).地位3.某部门主管将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了对任务的完成上,而对下属的心理因素、士气和发展很少关心。
根据管理方格理论,该主管的领导作风属于(B )A.放任式B.任务式C.中庸式1).集体式.根据权变理论,领导是否有效取决于(C )A.稳定的领导行为B.领导者的品质权威C.领导者能否适应其所处的具体环境D.是专制型领导还是民主型领导4.关系式的领导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出(A )A.更多地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和较少地注意管理效率的提高B.在更多地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也非常注意管理效率的提高C.虽不大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但却非常注意管理效率的提高D.既不大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也不注意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10.依照路径一目标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成就导向型领导导致了更高的满意度B.当下属执行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导致了员工高绩效和高满意度C.对知觉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卜属,指导型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好领导D.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明确化,领导者越应表现出控制型行为二、多项选择1.关于领导的基本涵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
第5章领导教学指南一、本章要点·领导的本质与内容·领导的权力基础·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及有关的领导理论·领导职能的主要构成·人性假设·人的行为基本模式与主要的激励理论·沟通的含义、过程、渠道与网络·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类型二、概念原理总结(一)重点概念领导者: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
领导的本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地追随领导者前进,自觉自愿而又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组织,促进组织目标的更有效实现。
权力:一个人主动影响他人行为的潜在能力,它是领导者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基础。
权力有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之分。
专制式领导风格:领导者主要凭借发号施令和实施奖惩的权力进行领导。
民主式领导风格:领导者在采取行动方案或作出决策之前听取下属意见,或者吸收下属参与决策的制定。
放任式领导风格:领导者极少行使职权,而留给下属很大的自由度,让其自行处理事情。
仁慈专制式领导风格:专制式领导风格朝民主式方向的一种变异。
支持式领导风格:靠近民主式的一种变异形态的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论:认为领导风格的分类多种多样,最理想的领导风格是将关心任务与关心人员紧密结合起来的团队式领导方式或风格。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作为一个情境因素,考察能取得最好效能的领导方式是怎样因情境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一种权变领导理论。
领导的随机制宜理论:从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三方面情境条件来考察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怎样受环境条件强烈影响的一种权变领导理论。
激励: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自觉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从而确保组织达成既定的目标。
主导需要:员工在某一特定时期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以及自我实现的五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