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振《初春》ppt课件(15页)
- 格式:ppt
- 大小:765.00 KB
- 文档页数:15
课题初春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王宜振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同学们的诗歌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法选择诵读与探究相结合课型新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 1课时备课总数第 23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的无穷的魅力。
对于春天,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在《春》这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对春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倾吐了深情的赞颂。
那么在诗人王宜振的眼中的春天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现代诗《初春》。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指导学生先学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2.从画面感受意境;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四、学生先学,教师巡视:1.题目解说:“初春”指早春,作者选取了早春时的“新芽”,“新叶”,“蝌蚪”等自然景象来描写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2.作者简介:王宜振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诗人,他是继柯岩,金波等诗人之后中国当代儿童诗的第三座艺术高峰,被儿童文学界誉为“西北的笛王”和“儿童诗的重镇”。
3.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掌握朗读节奏和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3)齐读课文,感情要饱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强调学习的重、难点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
多媒体出示作者、课题解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把握好朗读节奏和读音学生倾听、思考看幻灯片,明确学习任务。
看幻灯片,掌握先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朗读感知文意。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分析诗歌的内容:(1)诗歌中都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去感受春天的?其中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先从视觉,再从听觉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早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