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构造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18.75 MB
- 文档页数:82
第2节滑轮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使用.2。
对实践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有好奇心.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会按要求组装滑轮,并画出它的绕线,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
【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分类和特点。
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用了其他简单机械。
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升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我们会看到国旗缓缓上升;工人在动滑轮的帮助下,居然用50N的力提起重95N的物体,你知道这些是应用了什么吗?生思考、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先不急于解答.师你们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进行新课】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师好,请大家先看教材P81页图12.2-1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大人能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却被重物吊了起来?生思考、发表看法。
教师展示一架定滑轮、动滑轮装置,并利用它们分别提起钩码,对滑轮的构造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生:定滑轮工作时,轴不动,轮转动;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一起上或下运动。
师回答正确.好,下面请大家分组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可参照教材P82页《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指导,这样便于降低学生实验难度.设计表格(供参考)学生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并讲解。
教学设计课题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构造、特点及其作用;3.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滑轮的应用,初步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构造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会按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滑轮、细绳、钩码、弹簧测力计、自制带刻度的铁架台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提问:三类杠杆及特点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为本节学习变形的杠杆做准备引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种简单的机械——滑轮定义:周边有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位置是否移动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举例生活中哪里用到了滑轮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反映出物理是有用的。
展示目标多媒体展示学生认真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本节课内容新课学习观察和欣赏漫画一、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特点:《演示实验一》:教师演示定滑轮试验结合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什么?2.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3.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吗?总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理论分析》:1、L1=L2,F=G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认真看动画结合刚才的动画尝试理解这一概念观察实验,分析数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不能省力。
不能省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师生共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数据思考和总结定滑轮的特点。
结合上节课的力臂画法得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走进文本2、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物体升高的距离h关系:S=h;3、速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V物;二、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