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设施选址与评价(4学时)
- 格式:ppt
- 大小:789.00 KB
- 文档页数:37
设施选址与设施布置概述设施选址和设施布置是在规划和建设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设施选址和合理的设施布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运行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讨论设施选址和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并介绍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
设施选址的基本原则设施选址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便利性设施选址应考虑到用户的便利性。
设施应该位于接近用户的地方,方便用户的进出和使用。
例如,在选择超市的位置时,应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居住地和购物习惯,并选择离他们最近的地方。
2. 可扩展性设施选址还应考虑到未来的可扩展性。
设施应该位于一个能够容纳未来增长的区域,以免在不久的将来需要重新选址或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因此,对于大型商业项目或工业项目来说,选择一个能够容纳未来扩展的地点是至关重要的。
3.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是设施选址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设施应该容易通过多种交通方式到达,包括公路、公共交通和步行。
此外,设施的选址还应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不稳定的地区,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在城市规划中,交通便利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4. 安全性设施选址还应考虑到安全因素。
设施应该远离自然灾害和环境风险区域,如地震、洪水和工业污染等。
此外,设施应该遵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以确保用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选择设施的地点时,综合考虑安全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设施布置的基本原则设施布置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逻辑性设施布置应该符合逻辑,使得设施之间的关系明确和流程合理。
例如,在办公楼中,会议室和办公室应该配备在一起,以方便员工开会和讨论。
在工厂中,生产线和仓库应该有一个顺畅的物流通道,以确保生产效率。
2. 空间利用率设施布置应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设施之间的距离应适当,以便于操作和交流。
在办公室中,工作区和休息区应有明确的划分,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在零售店中,陈列柜和货架应合理摆放,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3. 通风与照明设施布置还应考虑到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第二章设施选址及评价第一节设施选址意义及其考虑因素一、设施选址概述设施是指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运行所需的固定资产。
设施选址(Facility Location)是指组织为开拓新市场、提高生产能力或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等目的而决定建造、扩展或兼并一个物理实体的一种管理活动。
设施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1)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置设施,沿海还是内地,南方还是北方,等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或许还要考虑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选址。
(2)定址在已选定的地区内选定一片土地作为设施的具体位置。
设施选址还包括这样两类问题:一是单一设施的场址选择。
根据确定的产品(或服务)、规模等目标为一个独立的设施选择最佳位置。
单一设施选址无需考虑竞争力、设施之间需求的分配、设施成本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考虑运输成本。
二是在复合设施的场址选择。
为一个企业(或服务业)的若干个下属工厂、仓库、销售点、服务中心等选择各自的位置,并使设施的数目、规模和位置达到最佳化。
设施选址常常需要其他有关人员(如环保部门)的参与,而不能由设计人员单独完成。
二、设施选址的意义设施选址恰当与否,对生产力布局、城镇建设、企业投资、建设速度及建成后的生产经营状况都具有重大影响。
对一个新建企业来说,设施选址是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也是事业扩大的第一步。
设施选址对设施建成后的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旦确定,设施建设完工,一般无法轻易改动。
因此,在进行设施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慎重决策。
其次,除新建企业的设施选址问题以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很多企业面临着选址的问题。
综上所述,设施选址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制定后续经营策略、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科学选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设施选址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与勘察,应科学分析,不能凭主观意愿决定,不能过于仓促;要考虑自身设施、产品特点,注意自然条件、市场条件、运输条件;应有长远观点。
设施选址与设施布局1. 引言设施选址和设施布局是一个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设施选址和布局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
科学合理的设施选址和布局能够提高设施的效能,减少资源浪费,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设施选址的重要性设施的选址是指在城市或地区内选择适合建设特定设施的地点。
合理的设施选址能够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并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以下是设施选址的重要性:2.1 提高设施效能选择合理的设施选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设施的效能。
以医院为例,选择在人口密集区域附近建设医院,可以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2.2 减少资源浪费科学合理地选址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以公园为例,选择在城市中心或者人口密集区域附近建设公园,可以减少人们长途出行的需求,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
2.3 促进可持续发展合理的设施选址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选址时考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开发和生态破坏,为城市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3. 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设施选址的选择离不开对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以下是设施选址常常要考虑的影响因素:3.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设施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设施周边的地形、水系、土质等因素。
地理位置的选择要考虑设施的功能需求以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3.2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是设施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施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范围。
交通便利性包括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等方面。
3.3 人口密度和需求人口密度和需求是设施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施应当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根据设施所服务的人群不同,设施选址的侧重点也会有区别。
3.4 土地利用和规划土地利用和规划是设施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设施应当选择在合适的土地上建设,符合当地的土地规划和利用要求。
遵循土地规划和利用原则,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土地浪费。
设施选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设施选址的基本概念,掌握影响设施选址的主要因素。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设施选址模型,并分析其适用条件。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设施选址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设施选址的初步分析和模拟。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撰写设施选址报告,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学、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兴趣,增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认识到设施选址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相关课程,结合实际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其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设施选址概念与意义- 设施选址的定义与重要性- 设施选址与地理学、城市规划的关系2. 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交通、市场等- 政策法规因素: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3. 设施选址模型与方法- 重心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等- 中心地理论、最小成本分析等4. 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案例,如商业设施、工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选址- 讨论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5. 设施选址实践操作-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周边设施选址现状- 数据收集与分析:指导学生运用GIS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小组合作撰写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设施选址报告6.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设施选址概念与意义、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 第二课时:设施选址模型与方法、实践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实地考察与数据收集- 第四课时:小组合作撰写报告与展示教材关联章节: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区域地理等相关章节紧密关联,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