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 格式:doc
- 大小:52.51 KB
- 文档页数:8
(一) 确定主语,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主语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以免结构混乱,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主题突出,主语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
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要读者用心识别。
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确定主语,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
例如:(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 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语,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不自然。
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因而正确的翻译是: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
又如:(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这句话可译为:众所周知,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原文主语是“2003”,但译文没有以“2003”作主语,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作主语。
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
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
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
英美人强调客观,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称it 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
英汉句式差异及翻译中的语序调整——定语及定语从句语序的调整一.定语语序调整见课本P96二.定语从句语序调整(1) 前置译法限制性定语从句往往要译成‚……的‛这种句型的前置定语结构,因为限制性定语从句与所修饰的词关系密切,若分开译则会影响主句意思的完整。
也有一些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或因结构较短,或因与被修饰词关系较为密切,或因拆译后将会造成译文结构松散,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译成前置定语结构。
1.The pressure is also heavy on students who just want to graduate and get a job.2.My brother’s laugh, which was very infectious, broke the silence.3.There will come the day when people the world over will live a happy life under the sun of socialism.4.A writer’s work is a constant struggle to get the ri ght word in the right place, to find that particular word that will convey his meaning exactly, that will persuade the reader or soothe him or amuse him.5.An eminent American historian, Barbara Tuchman, who has been highly acclaimed for her narrative histories, gained her first significant recognition in 1958.(2) 后置译法后置译法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使用得比较普遍。
汉译英之语序调整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对语序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句子一般由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构成。
主位是指句子中占重要地位的部分,一般位于句子的句首,述位是指在句子中叙述和说明主位并为其提供新信息的部分,一般位于主语之后。
而中英文这两种语言在主述位的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
英语属于主语显著,而中文属于主题显著。
因此英语在表达思想时主语对句子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文则往往突出主题而非主语。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调整语序这样才能有效传递语言的信息。
㈠词的顺序调整大部分词序的调整是因为固定结构如sum total(总数),time immemorial (远古时代)the body politic(政治团体) court martial(军事法庭)。
还有分词作定语的情况如the problem discussed(讨论的问题)the martial needed (需要的材料)the department concerned(相关部门)the man speaking(发言人)。
还有时间、地点、次序等排列也与中文的语序有所不同,汉语往往是从大到小,年月日排列,而英语却是从小到大,月日(日月)年。
如:August 8,2008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㈡句子翻译中的语序调整①通常作表语的形容词,用作定语时必须后置。
例如:他是当今最伟大的诗人。
He is the greatest poet alive.②某些以-ible或-able结尾的形容词用作定语,与every, the only,或形容词最高级连用来修饰一个名词时,也常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这是这儿能找到的唯一参考书This is the only reference book available here.③某些分词用作定语时,也须后置。
例如他们收下了赠送的礼物,十分高兴。
They were very glad to have accepted the presents offered.④某些表示位置、方向的副词用作定语时,也可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这儿的书很好看。
英语翻译技巧中的语序调整法探析在英语翻译中,语序调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
语序调整不仅有助于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意思,还可以使翻译结果更加地通顺自然。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例,探究英语翻译中常用的语序调整法。
一、倒装法倒装法是一种常见的语序调整方法,主要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内容。
在倒装法中,一般情况下是把谓语动词放在主语之前,也可以倒装其他成分,如状语、介词短语等。
比如:1.原句:He spoke and walked away.翻译:他说完就走了。
2.原句:The boy was playing with the ball in the garden when his mother called him.翻译:孩子在花园里玩球,他妈妈叫他的时候。
二、强调句强调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子结构,通过调整语序,使某一句子成分或成分组获得强调效果。
在强调句中,通常用it来引导句子,然后再用动词to be或助动词do/does/did来强调被强调的部分。
翻译:我昨天见到了约翰。
强调句:It was John that I met yesterday.翻译:她英语讲得很好。
三、省略句式在英语中,一些句子成分可以省略,但在翻译时需要补充上去。
这种省略句式在语序调整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翻译:他们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去电影院。
省略“can”的句子:I can’t speak French as well as you.总之,在英语翻译中,语序调整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技巧。
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熟练掌握这种技巧可以让你的翻译更加流畅、自然。
汉译英之语序调整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对语序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句子一般由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构成。
主位是指句子中占重要地位的部分,一般位于句子的句首,述位是指在句子中叙述和说明主位并为其提供新信息的部分,一般位于主语之后。
而中英文这两种语言在主述位的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
英语属于主语显著,而中文属于主题显著。
因此英语在表达思想时主语对句子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文则往往突出主题而非主语。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调整语序这样才能有效传递语言的信息。
㈠词的顺序调整大部分词序的调整是因为固定结构如sum total(总数),time immemorial (远古时代)the body politic(政治团体) court martial(军事法庭)。
还有分词作定语的情况如the problem discussed(讨论的问题)the martial needed (需要的材料)the department concerned(相关部门)the man speaking(发言人)。
还有时间、地点、次序等排列也与中文的语序有所不同,汉语往往是从大到小,年月日排列,而英语却是从小到大,月日(日月)年。
如:August 8,2008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㈡句子翻译中的语序调整①通常作表语的形容词,用作定语时必须后置。
例如:他是当今最伟大的诗人。
He is the greatest poet alive.②某些以-ible或-able结尾的形容词用作定语,与every, the only,或形容词最高级连用来修饰一个名词时,也常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这是这儿能找到的唯一参考书This is the only reference book available here.③某些分词用作定语时,也须后置。
例如他们收下了赠送的礼物,十分高兴。
They were very glad to have accepted the presents offered.④某些表示位置、方向的副词用作定语时,也可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这儿的书很好看。
翻译中的语序调整作者:赵萌来源:《广东蚕业》 2020年第1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01.77赵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语序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不同的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语序。
语序的不同也体现了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调整语序是不同语言之间翻译最重要的问题。
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策略能够更好地把英语翻译成汉语。
硏究语序可以克服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便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文章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语序区别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英汉翻译中语序调整方案。
关键词翻译;英汉翻译;句子成分;语序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0)01-129-02语序对于翻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语言的语序问题常常让翻译人员投入巨大的精力来尽可能妥善的解决。
语言实际上是思维的表达,理清语序能让我们更为清楚直接的了解原文意义,也能让我们对英语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在翻译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严格按照原文的顺序亦步亦趋地翻译往往行不通。
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如果不改变原文语序而直接硬译的话,几乎都是死胡同。
语序调整分为两种。
一种是句内的语序调整,这是最常见也最重要的语序调整;另一种是句间的语序调整。
如果能运用得当,会使译文增色不少。
1 句内的语序调整1.1 主谓宾位置的调整我们知道英语是比较规整的主谓宾结构,即SVO语序,而汉语的语序排列则比较灵活。
宾语有时会跑到主语的位置,如:早晨的公园里,①遛狗者②时常可见。
我们试着把这句话翻译一下。
首先按照原文的语序硬翻:Early in the park, ① people walking dogs ② can often see.译 1 显然有问题,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需调整。
常用的步骤是将非SVO结构的原文调整为SVO结构,然后再来译。
以这句话的翻译为例,其步骤如下。
【翻译技巧】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的。
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其特点。
语序调整主要指词序、句序两方面的调整。
首先我们谈谈词序的调整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言中则有同有异。
汉语说“他正在卧室里睡觉”,而在英语中却说He is sleeping in the bedroom.(他睡觉在卧室。
);英语汉语都说“他出生于北京”,“He was born in Beijing”。
一、定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汉语中也大体如此。
有时英语中有后置的,但译成汉语时一般都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后置)重要的事情(前置)如果英语中名词前的定语过多,译文中则不宜完全前置,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
a little,yellow,ragged beggar(前置)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2.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汉语则反之,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视汉语习惯而定。
their attempt to cross the river(后置)他们渡江的企图(前置)the decimal system of counting(后置)十进制计算法(后置)二、状语位置的调整1.单词作状语。
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相同。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前置)他在班上很活跃。
(前置)英语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里则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后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汉英翻译技巧语序变换汉英翻译中,语序变换是一种常用的技巧,用于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加地道和自然。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序变换技巧。
1.主谓宾语顺序变换:在英文中,主谓宾的顺序很常见,但在汉语中常采用宾谓主的说法。
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语境和意义把宾语放在主语前面。
例子:- 她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 She put the book on the table.-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你考虑。
- I leave this question for you to consider.2.状语顺序变换:在汉语中,状语的位置往往在动词或者谓语的前面,而在英文中,常放在动词或者谓语的后面。
在翻译时,可以把状语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使句子的表达更加流畅。
例子:- 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 I went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 我每天早上都喝一杯咖啡。
- I drink a cup of coffee every morning.3.主从句顺序变换:汉语中经常使用主从句结构,而英语中从句通常放在主句后面。
在翻译时,可以把从句提前,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例子:- 我喜欢看书,因为它可以让我放松。
- I like reading books because it helps me relax.4.形容词顺序变换:在英语中,形容词的顺序通常是:大小、形状、年龄、颜色、国籍、材料、目的/用途等。
在翻译时,可以调整形容词的顺序,使之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子:- 一只小黑狗。
- A small black dog.- 我买了一件红色的新衣服。
- I bought a new red shirt.5.强调结构顺序变换:在英语中,强调结构通常是通过在句子中使用特殊的强调词或者重音来实现的。
在翻译时,可以根据强调的内容和语境,调整句子的语序,使之突出强调的部分。
例子:- 他不是我的朋友,是我的老师。
- He is not my friend, but my teacher.- 这本书他居然会忘记还给我。
英语翻译中的语序调整语序调整是翻译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中,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周老师为考生详细解析翻译中的语序调整,希望对考生英语复习有所帮助。
(一) 确定主语,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主语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以免结构混乱,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主题突出,主语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
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要读者用心识别。
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确定主语,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
例如:(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语,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不自然。
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因而正确的翻译是: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
又如:(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这句话可译为:众所周知,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原文主语是“2003”,但译文没有以“2003”作主语,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作主语。
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
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
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
英语翻译中的语序调整来源:智阅网语序调整是翻译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中,我们将为您详细解析翻译中的语序调整,希望对考生英语复习有所帮助。
(一) 确定主语,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主语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以免结构混乱,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主题突出,主语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
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要读者用心识别。
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确定主语,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
例如:(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语,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不自然。
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因而正确的翻译是: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
又如:(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这句话可译为:众所周知,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原文主语是“2003”,但译文没有以“2003”作主语,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作主语。
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
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
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
汉英翻译技巧语序变换在进行汉英翻译时,语序变换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度。
语序变换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将句子的语序重新调整,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汉英翻译技巧和语序变换的方法。
1.主谓宾语语序变换在英语中,主语通常位于句子的前面,而宾语位于动词之后。
而在汉语中,主谓宾语的语序通常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句子的语序将主语移到谓语之前,宾语置于动词之后。
例如:汉语句子:“我喜欢吃苹果。
”英语翻译:“I like eating apples.”2.定语语序变换在汉语中,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词之前,而在英语中,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词之后。
在进行翻译时,可以将定语移到被修饰词之后,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汉语句子:“他有一头黑色的长发。
”英语翻译:“He has long black hair.”3.状语语序变换在汉语中,状语通常位于句子的后面,而在英语中,状语通常位于句子的前面或句子的特定位置。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可以将状语移到句子的前面或特定位置,使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汉语句子:“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英语翻译:“Yesterday I went to the library.”4.倒装语序变换在一些特定的语法结构中,英语中的句子语序需要进行倒装。
在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情况将句子的语序进行倒装,使译文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例如:汉语句子:“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英语翻译:“Only by studying hard can we achieve good results.”5.选择适当的连词在进行语序变换时,有时需要选择适当的连词来引导从句或连接句子。
常用的连词有并列连词(and, but, or, so)、条件连词(if, unless)、原因连词(because, since)、目的连词(in order to, so that)等。
英译汉中的语序调整作文有中心。
造句有重点。
重点就是句子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就是作者要表明的主要意图。
翻译也有一个传达原句的主要信息和主要意图的问题,也就是再现原文重点。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习惯上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行文层次及主次(先说原因还是先说结果。
先说条件或前提还是先说结论,先说主要信息还是先说次要信息等)方面。
一般说来,汉语的句子重心(说话人或作者的观点)通常在句末,而英语的主要信息一般是在句首。
因此,在翻译时有必要在语序上做一些调整,以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下面介绍一下英译汉时需调整语序的几种情况。
一、结论与结果英语重结论,汉语重结果。
一个句子如果既谈个人感受,也谈感受的原因,英语往往先说个人感受,再说产生感受的原因;汉语则相反.往往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来叙述,最后才说个人的感受。
也就是说英语往往先说结果后说原因,汉语则先说原因,后说结果。
如: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to China,which I intended to pay in January.试比较下面的译文:(1)这使我非常失望,我不得不推迟对中国的访问,我原打算在一月份访问中国。
(2)我原打算一月份访问中国,后来不得不推迟。
这使我深感遗憾。
原文没有逗号,一环扣一环,接得很紧。
第一部分表示失望,第二部分表明失望的原因,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第二部分的情况。
显然,译文(2)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突出了重点,读者能得要领。
二.提前处理When deeply absorbed in work,which he often was,he would forget all about eating and sleeping.他常常聚精会神地工作,这时他会废寝忘食。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提前处理)三.留后处理翻译时,原文中有些词语按原序在译文中不好安排,可用留后处理的方法。
英译汉中的语序调整英译汉中的语序调整作文有中心。
造句有重点。
重点就是句子所传达的主要信息,就是作者要表明的主要意图。
翻译也有一个传达原句的主要信息和主要意图的问题,也就是再现原文重点。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习惯上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行文层次及主次(先说原因还是先说结果。
先说条件或前提还是先说结论,先说主要信息还是先说次要信息等)方面。
一般说来,汉语的句子重心(说话人或作者的观点)通常在句末,而英语的主要信息一般是在句首。
因此,在翻译时有必要在语序上做一些调整,以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下面介绍一下英译汉时需调整语序的几种情况。
一、结论与结果英语重结论,汉语重结果。
一个句子如果既谈个人感受,也谈感受的原因,英语往往先说个人感受,再说产生感受的原因;汉语则相反.往往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来叙述,最后才说个人的感受。
也就是说英语往往先说结果后说原因,汉语则先说原因,后说结果。
如: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to China,which I intended to pay in January.试比较下面的译文:(1)这使我非常失望,我不得不推迟对中国的访问,我原打算在一月份访问中国。
(2)我原打算一月份访问中国,后来不得不推迟。
这使我深感遗憾。
原文没有逗号,一环扣一环,接得很紧。
第一部分表示失望,第二部分表明失望的原因,第三部分补充说明第二部分的情况。
显然,译文(2)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突出了重点,读者能得要领。
二.提前处理When deeply absorbed in work,which he often was,he would forget all about eating and sleeping.他常常聚精会神地工作,这时他会废寝忘食。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提前处理)三.留后处理翻译时,原文中有些词语按原序在译文中不好安排,可用留后处理的方法。
翻译干货确立主干与语序调整展开全文一、确立主干1、确立主语(1)避免主语机械对应这个地区雨比较多。
It rains a lot in this area.(2)方位词或时间词在主语位置山下住着一位老妇人。
There lives an old lady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3)用it做主语翻译主语是复合结构的汉语信不信是你的事。
It is your concern whether you believe me or not.最好是等他们回来。
It is advisable to wait till they come back.勤能补拙It is diligence that makes for deficiency.2、确立谓语:英语的动词通常只能由某个动词或者系表结构担任在人际关系上我们不要太浪漫主义。
We shouldn't be too romantic about personal relationship.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As long as he is living, he always works and studies as hard as possible, unwilling to dream his life away, let alone waste evena single moment of life.二、语序调整1、定语的位置:英语中,单词充当定语时多为前置,短语和从句充当定语时多为后置。
钓鱼是一项能陶冶性情的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Fishing is an outdoor sport that can cultivate your mind and it is good for you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2、状语的位置他是1970年5月20日在北京朝阳区出生的。
中译英语序调整法中译英语序调整法是一种翻译技巧,涉及到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状语、定语、语态和时态等八个方面的调整。
下面将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主语调整在中文原句中,主语的位置通常在句子的开头。
而在英语中,主语的位置则不一定。
因此,在进行中译英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对主语的位置进行调整。
例如:中文原句:他很努力地工作。
英语译文:Working very hard, he was able to complete the task.在这个例子中,中文原句的主语是“他”,放在了句子的开头。
而在英语译文中,主语“Working very hard”被放在了句子的中间,这样的调整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 谓语调整在中文原句中,谓语的位置通常紧随主语之后。
而在英语中,谓语的位置则不一定。
因此,在进行中译英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对谓语的位置进行调整。
例如:中文原句:他喜欢看电影。
英语译文:He enjoys watching movies.在这个例子中,中文原句的谓语是“喜欢”,放在了主语“他”之后。
而在英语译文中,谓语“enjoys”放在了主语“He”的前面,这样的调整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3. 宾语调整在中文原句中,宾语的位置通常在谓语之后。
而在英语中,宾语的位置则不一定。
因此,在进行中译英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对宾语的位置进行调整。
例如:中文原句:我看了一本书。
英语译文:I read a book.在这个例子中,中文原句的宾语是“一本书”,放在了谓语“看”之后。
而在英语译文中,宾语“a book”放在了谓语“read”的前面,这样的调整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4. 介词调整在中文原句中,介词的位置通常在宾语之前。
而在英语中,介词的位置则不一定。
因此,在进行中译英翻译时,需要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对介词的位置进行调整。
例如:中文原句:我在学校学习。
英语译文:I study at school.在这个例子中,中文原句的介词是“在”,放在了宾语“学校”之前。
(一) 确定主语,调整语序。
英语为主语显著的语言,主语突出,除省略句以外,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主语;句法重形合,要求句子各成分特别清楚,以免结构混乱,影响句意。
而汉语则是主题显著的语言,主题突出,主语不突出;句法重意合,指代关系在形式上不明显。
在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常常可以省略,有时必须省略;有些主语难以一眼看清,需要读者用心识别。
因而在英译汉过程中,确定主语,调整句序往往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
例如:(1) 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 appointed preaching place. 这句话按原文的语序,Nightfall (夜幕) 作主语,按原语序照样翻译下去,译文会显得别扭,不自然。
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选用“他”作主语,因而正确的翻译是:夜幕降临时,他离预定的布道地点还有好多英里路。
又如:(2)As is known to all ,2003 saw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这句话可译为:众所周知,中国在2003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原文主语是“2003”,但译文没有以“2003”作主语,而以“中国”这一行为主体作主语。
用时间作主语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这种用法不仅强调了时间的观念,而且也使句子简洁、生动。
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表达习惯,英语还可以用地点等名词作主语。
如:Nanjing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 events. (在南京城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行文习惯、思维模式不同。
英美人强调客观,常用物、抽象概念、非人称it 作主语,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使叙述显得公正、客观,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
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常用人作主语,主语的思维模式往往是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的行为或状态。
英汉翻译时,所确定的主语是否恰当,必须考虑译文是否符合汉族人民的思维模式。
例如:(3)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 (这位曾使全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自己却饱经辛酸。
)(4) It never occurred to her that he was a dishonest man. (她从来没想到他是个不诚实的人。
)例3 英文用抽象名词bitterness 作主语,汉语却用“这位曾使世界人发出笑声的人”作主语;例4 英文用形式主语it 作主语,汉语用“她”作主语,看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例4 意思是:这种念头从来没有闪过她的脑际。
原句当然可以说She has never thought that he is a dishonest man. 但两相比较,前一句强调“他是个不诚实的人”是客观事实,字里行间显露出她对这事感到惊异,后一句只强调了主观印象。
译文清楚明白地写出了“她”对“他为人不诚实”这一点的认识。
(二) 突出信息焦点,调整语序。
信息焦点即信息单位的焦点所在,是信息单位内在主重音或调核体现的一个或多个作为信息高峰值的单元。
语言现象分析常用的方法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其实这远远不够,还要进行交际分析或实义分析,即主述位分析。
主位是陈述的对象(或称话题) ,是谈话的出发点,也是读者从上下文或从语言外的知识得知的内容,表达的是已知信息;述位则是对陈述对象所作的陈述,即对已知事物说了些什么,是交际的中心,叙述的目的,是读者未知或假定读者未知的内容,表达的是新信息。
通常新信息是句子内容的重点或句子的强调点。
由于新信息往往需要比已知信息陈述得更详细,因此需要用更长、更重的句尾。
这种结构是按句尾重心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
但是,英语中有些句子成分后置,并不是因为代表新信息,而是因为太长,太复杂,若不后移就会使句子结构头重足轻。
所以,英汉翻译要根据不同情况弄清原文句子的信息焦点是什么,原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突出这一焦点,而译文又应以什么方法来突出这一焦点,以达到对等效果。
在英语句子中,信息焦点总是由新信息构成的,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焦点一般出现在句末。
例如:(5) I am painting my room blue.在一般情况下,blue 应为信息焦点,因此该句可译为:我在把我的房子刷成蓝色。
如果上例是回答Are you painting John’s room blue ? 这一问题的话,那么句中的信息焦点就落在my 上,因为这是新信息。
所以,译文也需作相应的调整,以反映信息焦点的变化。
那么该句就可译为:我是在把我自己的房间刷成蓝色。
英语突出信息焦点的主要方法有三种:语序调整、强调句型和拟似分裂句。
在句子中,信息单位的重要性与其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有关。
若要提高某一词语在句中的信息价值,办法之一就是调整语序,将其前置或后移。
虽然汉语的次序在信息处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如英语那么重要,但语序调整仍然是突出信息焦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
例如:(6) This jug is difficult to pour cream out of . (这把壶里很难倒出奶油来。
)(7) Cream is difficult to pour out of this jug. (奶油很难从这把壶里倒出来。
)(8)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9) Sitting at her desk in deep concentration was my sister Flora. She looked as though she had spent a sleepless night . (全神贯注地坐在桌旁的是我妹妹弗洛拉,她看上去好像是通宵未睡。
)例6将this jug置于句尾,强调这把壶嘴子小,奶油很难倒出来。
例7将cream 置于句尾,强调奶油很稠。
例8 通过语序调整强调四川人不怕吃辣的东西,贵州人辣了一次后第二次仍不怕辣,湖南人辣的东西不怕,怕就怕在不辣,因为他们对辣东西已习以为常了。
在这三个分句中,说话人当然在强调湖南人最不怕吃辣椒。
例9 采用倒装句来调整信息焦点, 设置悬念,使文章更为生动,汉语译文也采用倒装句,收到同样的效果。
强调句型It is. . . that . . . 和拟似分裂句是英语用来突出信息焦点的重要语法手段,可以强调句中不同的成分。
英译汉时,为了突出重点可以适当地调整句型,把原文的信息焦点转换为汉语的“是. . . . . . 的”等信息价值较高的句子成分。
例如:(10) It was Jane who played Mozart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昨晚在晚会上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是珍妮。
)(11) It was Mozart that Jane played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珍妮昨晚在晚会上演奏的是莫扎特的作品。
)(12) What I am doing is teaching him a lesson. (我眼下在干的是就是教训他一顿。
)(三) 依据汉语时间句序特点,调整语序。
句序是以句为单位,包括语段中句子的顺序和复句内分句的次序。
汉语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汉语中特多流水句。
我国的翻译工作者也指出:时间顺序是汉语安排动词的基本规律。
功能主义语言学派则从语言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角度对汉语进行了研究,发现汉语的象似性程度很高,语言符合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排列的强趋势。
例如:(13) 华老栓忽然坐起来,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
(14)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15)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看,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
对汉语句子时间顺序进行实证性考察,发现除了现实的时间顺序原则外,还有抽象的时间顺序和心理的时间顺序。
抽象的时间顺序是指未进入现实时间流程的时间顺序,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只存在于人们的逻辑推理中。
例如:(16) 你先出去,让我们起来。
上例前后两分句的动词“出去”、“起来”在说话者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进入现实的时间流程,还不具备实际发生的时间,但两个分句的时间先后一目了然。
心理的时间顺序是指人说话时主观心理轴上的时间顺序,一种是先交待已知的、次要的,然后交待未知的、重要的信息。
“已知+ 未知”的信息结构是人们主观心理轴上的时间顺序在汉语中的反映。
另一种是先认识的先说,后认识的后说。
例如:(17) 玫瑰花儿可爱,棘多扎手。
(18) 这句话不只说出了气候上的一条规律,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条哲理。
(19) 袭人羞得脸紫胀起来,想想原是自己把话说错了。
这句话是前果后因句,句序似乎跟前两种顺序相悖,但仔细体会一下人们说这话的心理:人们在叙述中顺着上文先说出某种结果,接着想到有必要,于是又补充说出一个理由或原因。
补充说明的内容是事后的想法,它置于结果句后,是因为它是说话者后来想到或意识到的。
由上观之,汉语的句序比较固定,时间顺序是复句安排分句次序的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原则。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汉语表达的需要,常需改变原文的句序,即使很短的句子也有句序调整的问题。
例如:(20) I am glad to see you. (见到你很高兴。
)在英语里,一般都是先说出个人的感受,然后再说有关的情况,说明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
汉语则往往相反,先说具体情况,然后再说个人的感受。
由于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句子成分叠床架屋,层层叠叠,形成一个立体的空间构架,英语这种构造手法使得时间顺序的格式显示不出来。
而汉语则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它是由结构上现对独立的单句连接而成的,整个复句呈现出平面线性延伸。
尽管分句流放不拘,疏散铺排,但整个复句并不杂乱无章,而是贯通一气。
这其中之章法就是一定的顺序:一个个事件、一层层意思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整个句子形散而神聚。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有时可以从源语到目的语直接传译,如下图所示:X ————→Y但由于两种语言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差异,而译者往往要走一条曲折的路,如下图所示:X Y└—————————↑也就是说,为了顺利地进行传译,首先要对英语句子进行拆卸(unpack) 和逆转换(back - transform) ,将拆卸下来的各部分转换成核心句(kernel sentence) 形式,然后再由核心句传译成汉语的一个个分句,最后将分句按时间顺序作句序调整,生成汉语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