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历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3
《古代汉语》教学日历(授课计划)附:《古代汉语》课外作业学时:76学时(18周,每周4课时,共72课时,自学4学时)学分:6学分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现代汉语附:《古代汉语》课外作业第一单元一、背诵《九方皋相马》、《原宪居鲁》,翻译《钱神论》(见教材)。
二、请举例说明字典与词典的区别。
三、简要说明下列工具书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经籍籑诂》《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佩文韵府》第二单元一、翻译《包牺氏之王天下》二、解释下面加词的古义和今义,并指出词义变化的类型(教材第四题)。
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史记·游侠列传》)②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③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史记·游侠列传》)④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尚书·尧典》)⑤目略微盼,精彩..相授。
(《文选·宋玉〈神女赋〉》⑥剧孟行大.类朱家。
(《史记·游侠列传》)⑦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⑧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左传·文公十七年》)⑨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⑩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在句中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教材第九题)。
①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
(《孟子·公孙丑下》)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③夫人将启.之。
(《左传·隐公元年》)④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⑦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第1篇一、教学目的通过集中实践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时间安排集中实践课为期两周,共计10天。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第一周:1. 第一天(周一)- 上午:开班仪式,介绍集中实践课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 下午: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 第二天(周二)- 上午:专业理论讲解,复习与集中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
- 下午:分组讨论,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头脑风暴。
3. 第三天(周三)- 上午:实际操作培训,讲解设备使用及注意事项。
- 下午: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第四天(周四)- 上午:小组汇报,分享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实际操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5. 第五天(周五)- 上午:项目策划,分组进行项目策划与设计。
- 下午:项目汇报,各小组展示项目策划与设计成果。
6. 第六天(周六)- 上午:项目实施,各小组根据项目策划与设计进行实施。
- 下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讨论与解决。
7. 第七天(周日)- 上午:项目总结,各小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第二周:8. 第八天(周一)- 上午:项目展示,各小组展示项目实施成果。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9. 第九天(周二)- 上午: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 下午:考核结果公布,教师点评。
10. 第十天(周三)- 上午:集中实践课总结,回顾集中实践课的学习成果。
- 下午:颁发证书,表彰优秀学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集中实践课的学习成果,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策划与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课程概要: 教学日历基础英语(I):备注:1.为了简化, 表中字母A代表上外综合教程; B代表新视野听说教程;2.自主学习安排从第九周起,每个课堂周次不一样,一共占用10学时。
上机学习内容为新视野视听说教程。
3.作业要求:每完成一个读写单元布置一次作业,共批改4次。
以写作为主。
4.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自主学习占10%。
5.期末考试涵盖四本教材所有内容。
6.请各位老师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度,注意与其他老师基本保持一致。
基础英语(II):备注:1.为了简化, 表中字母A代表上外综合教程; B代表新视野听说教程;2.自主学习安排从第九周起,每个课堂周次不一样,一共占用10学时。
上机学习内容为新视野视听说教程。
3.作业要求:每完成一个读写单元布置一次作业,共批改4次。
以写作为主。
4.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自主学习占10%。
5.期末考试涵盖四本教材所有内容。
6.请各位老师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进度,注意与其他老师基本保持一致。
提高课程ESP(专门用途英语)模块:学术英语听说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材:自编讲义参考书:1.《朗文英语听说教程》,Rost M,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3.2.English for Academic Study, Listening Colin Campbell and Jonathan Smith,Gernet Education提高课程ESP(专门用途英语)模块:学术英语读写教材:大学英语阅读进阶John Langan(外研社)参考书(其他资源):–美国大学英语写作第六版John Langan(外研社)–英语写作手册修订本丁往道等(外研社)–英汉写作对比研究(蔡基刚)–提高课程视听说模块:英语媒体视听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课后的学生辅助练习:1. 提供课外自主学习时间的听力练习材料,主要是慢速及常速英语新闻,逐步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日历表(2020年春、夏季学期)
上课时间表
说明
一、春季学期于2月16日开学注册,2月17日上课,6月
19日学期结束,共计18教学周。
一、二年级部分课程期末考试于夏季学期第1-2周进行。
二、夏季学期于6月22日开始,7月24日结束,共计5教
学周,各院系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三、秋季学期于8月30日开学注册,8月31日上课(新生
9月7日上课)。
四、“三·八”妇女节女同志放假半天。
清明节、劳动节、
端午节各放假一天,具体放假安排见学校通知。
五、2020届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安排在6月上旬进行。
教务处
2019年12月。
《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日历【教学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一讲比较文学的定义主讲人:曹顺庆,第1周第二讲比较文学的历史主讲人:曹顺庆,第2周第三讲比较文学的特点与方法主讲人:曹顺庆,第3周第二章文学的国际关系与相互影响第一讲流传学主讲人:梁昭,第4周第二讲渊源学与媒介学主讲人:梁昭,第5周第三讲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主讲人:赵毅衡,第6周第四讲变异学主讲人:曹顺庆,第7周第三章文学的类型研究与比较诗学第一讲类型学与主题学主讲人:梁昭,第8周第二讲比较诗学主讲人:王晓路,第9周第四章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主讲人:唐小林,第10周第五章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讲跨文明研究主讲人:曹顺庆,第11周第二讲文学人类学的中国历程主讲人:徐新建,第12周第六章学生课堂学术实践第一讲编纂刊物、小组讨论主持人:赵渭绒,第13周第二讲课堂学术报告主持人:李菲,第14周第七章专家讲座负责人:曹顺庆第一讲接受学主讲人:高利克,第15周第二讲类型学主讲人:黄维樑,第16周考试第17周【课后作业】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世纪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4、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5、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的。
二、简要回答: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三、论述1、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第二章文学的国际关系与相互影响请思考并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流传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从历史材料与文本出发,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之间的渊源关系。
3.电子媒介在人类文学传播历史上的革命性意义。
4.翻译研究对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拓展和内容深化有哪些具体表现?5.指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是否会导致当前翻译的乱译、误译?为什么?6.“变异学”的定义是什么?其主要研究内容为何?第三章文学的类型研究与比较诗学请简要论述以下问题:1.类型学研究中,文学相类似的原因主要包括哪些?2.主题学研究中,母题、题材、主题三者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3.为什么说比较诗学在中国的兴盛,主要不是外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直接影响的产物,而是中国学界探索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内在需求的结果?4.什么是比较诗学意义上的古今对话和中外对话?这两种对话之间的关系如何?第四章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请简要论述以下问题: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