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Linux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练Linux系统命令格式及命令使用的方法2、掌握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的作用和命令中各选项的作用二、实验环境安装了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一台三、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结果)1.切换登录用户su功能说明:使一个普通的使用者拥有超级用户或其他使用者的权限。
语法:su 用户名(如果没有输入用户名则预设为root)随后按系统提示输入切换后用户的密码分析:由yanji用户切换为root用户2.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包括:(1) pwd功能说明:显示工作目录。
语法:pwd [--help][--version]补充说明:执行pwd指令可得知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名称。
参数:--help 在线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分析:pwd显示/home/yanji目录下。
功能说明:切换目录。
语法:cd [目的目录]分析:ls显示文件列表,cd切换到“模板”目录,“cd ..”退回目录文件。
(3) ls功能说明:列出目录内容。
语法:ls [-1aAcdlrR]补充说明:执行ls指令可列出目录的内容,包括文件和子目录的名称。
参数:-1 每列仅显示一个文件或目录名称。
-a显示下所有文件和目录。
-A 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但不显示现行目录和上层目录。
-c以更改时间排序,显示文件和目录。
-d显示目录名称而非其内容。
-l 使用详细格式列表。
-R 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分析:ls显示文件列表-a显示下所有文件和目录。
-l使用详细格式列表功能说明:建立目录语法:mkdir [-p][--help][--version][-m <目录属性>][目录名称]补充说明:mkdir可建立目录并同时设置目录的权限。
参数:-m<目录属性>或--mode<目录属性> 建立目录时同时设置目录的权限。
-p 若所要建立目录的上层目录目前尚未建立,则一并建立上层目录。
Linux系统实验2--文件和目录操作一、实验目地1、学会在Linux系统下如何使用命令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操作;2、掌握工作目录、用户主目录与路径;3、掌握硬链接与软链接的区别及使用;4、学会以下操作:显示工作目录、切换目录、创建目录、删除目录、复制文件以及移动文件、创建链接文件等;二、预备知识查找并学习以下命令及其常用参数的使用方法!1、pwd:显示工作目录路径;2、cd: 更改工作目录路径;3、ls: 列出字母和文件信息;4、touch:创建空文件、更改文件或目录时间;5、mkdir:创建目录;6、rmdir:删除空目录;7、cp:复制文件和目录;8、mv:移动或更名现有文件和目录;9、rm:删除文件或目录;10、wc:统计文件字节数、字数或行数;11、ln:创建链接文件(含硬链接与软连接);三、实验内容以下实验内容请特别注意:蓝色文字部分务必使用你的真实信息代替!1、使用命令切换到/etc目录,并显示当前工作目录路径;2、使用命令显示/root目录下所有文件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隐藏文件;3、使用命令在你的用户目录下创建空文件??????.txt(?表示你的学号中的数字),并将该文件的时间记录更改为8月8日8点8分;使用vi编辑器在该文件中输入:My name is XXX. (X为你名字汉语拼音字母);使用命令显示该文件的内容;4、在你的用户目录下创建一个空目录,目录名为你的学号,并将/etc/ntp.conf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中;5、统计文件/etc/ntp.conf的行数、字符数和单词数;6、使用命令在/root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xxx(x为你名字汉语拼音字母),使用命令创建/root/xxx文件的硬链接文件/root/你的学号_b和软链接文件/root/你的学号_c;7、使用命令列出/root目录下的详细信息(所显示的内容会包括隐藏文件和第6步所做的工作结果);8、使用命令列出你的用户目录下的详细信息(所显示的内容会包括隐藏文件、目录以及第1~5所做的工作结果)。
实训项目2--Linux基本命令(带参考答案)实验报告题目:项目二、Linux基本命令院系:信息工程系专业:网络工程班级:2011级1班姓名:??学号:2011????指导教师:201 3 年3 月15 日实训项目2 Linux基本命令一、实训目的●掌握Linux各类命令的使用方法;●熟悉Linux操作环境。
二、实训内容练习使用Linux常用命令,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
三、实训步骤子项目1.文件和目录类命令的使用(1)启动计算机,利用root用户登录到系统,进入字符提示界面。
练习使用cd命令(2)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pwd命令用于显示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
如果用户不知道自己当前所处的目录,就可以使用这个命令获得当前所在目录(3)用ls命令列出此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然后,使用ls命令,并用-a选项列出此目录下包括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最后,用man命令查看ls命令的使用手册。
补充说明浏览信息内容:(以下面图片为例)最后一行内容列表说明- r w - r--r--1 rootroot8 Feb2118:42mybook1 2 3 4 5 6 7 8 9 10 111属性:- 代表文件,l代表链接文件,d代表目录2 所有者权限(文件权限):具有r 读w 写没有x 执行3 同组用户权限(文件权限):只读r4 其他人权限(文件权限):只读r5 链接数:16 文件拥有者:root7 文件所属组:root8 文件大小:8字节9 创建或修改日期:2月21日10 创建或修改时间:18:4211 文件或目录名称(4)在当前目录下,创建测试目录test。
利用ls或ll命令列出文件和目录,确认test目录创建成功。
然后进入test目录,利用pwd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m kdir命令用于创建一个目录。
❖该命令的语法为:mkdir [参数] 目录名❖常用参数–p:如果父目录不存在,则同时创建该目录及该目录的父目录。
linux 基本操作实验报告《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Linux操作系统是一款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安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服务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分享一份Linux基本操作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登录和退出Linux系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登录和退出Linux系统。
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系统。
在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命令“exit”来退出系统。
实验二:文件和目录操作在Linux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ls”来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使用命令“cd”来切换目录,使用命令“mkdir”来创建新的目录,使用命令“rm”来删除文件或目录。
实验三:文件编辑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来编辑文件。
比较常用的编辑器有vi和nano。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vi”或“nano”来打开文件进行编辑,然后保存并退出。
实验四:用户和权限管理Linux系统中的用户和权限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useradd”来添加新用户,使用命令“passwd”来修改用户密码,使用命令“chmod”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实验五:系统管理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命令来管理系统。
比如使用命令“ps”来查看当前系统进程,使用命令“top”来查看系统资源占用情况,使用命令“shutdown”来关闭系统。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
当然,Linux系统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和命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Linux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1:安装Linux系统【实验目的和要求】:安装Linux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系统配置,建立应用环境的过程。
【实验内容】:1、首先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虚拟机。
在网上找到VMwareWorksttionPro版本,确定安装目录。
一直下一步,不需要太多的说明。
2、图为安装完成后的界面。
3、然后在阿里巴巴开源镜像网站下载centos系统镜像,然后虚拟机创建新的虚拟机,进行一些简单的虚拟机设置,设置了网络链接nat模式等等。
安装完成后的界面实验2:Linux下c语言开发【实验目的】:学会和掌握用c语言开发一个应用程序的全过程,包括,编译,调试等等。
【实验步骤】:首先在系统中查看是否已经安装有gcc,输入查看命令发现没有,于是需要安装gcc。
在centos系统中可以使用比较简便的yum命令。
在之前已经配置好了yum源。
直接输入yuminstallgcc。
回车自动安装程序和需要的依赖包。
因为虚拟机中和电脑很多地方切换使用不方便,所以安装了xshell软件。
图为xshell中的截图。
安装完毕。
然后使用vi或者vim编写hello.c运行,在屏幕上打印出hello,world。
实验3:进程创建【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进程的概念及意义;2.了解子进程和父进程3.掌握创建进程的方法。
【实验内容】1.子进程和父进程的创建;2.编写附件中的程序实例【实验步骤】一1、打开终端,输入命令gedit1_fork.c,在1_fork.c文件中输入1_fork.bmp中的代码;2、输入命令gcc1_fork.c-o1_fork,回车后显示无错误;3、输入命令:./1_fork运行程序。
二、1、打开终端,输入命令gedit2_vfork.c,在2_vfork.c文件中输入2_vfork.bmp中的代码;2、输入命令gcc2_vfork.c-o2_vfork,回车后显示无错误:3、输入命令:./2_vfork运行程序。
从上面可以看到两次的运行结果不一样。
1.查看并创建用户的计划任务列表crontab文件;
1)查看crontab命令的帮助信息;
在终端下键入info crontab, 进入crontab帮助手册:
2)查看用户的计划任务列表;
查看特定用户的计划任务列表:
在终端下键入crontab -l -u duke 列出duke用户的所有定时任务,如下:
终端提示no crontab for duke,说明用户duke目前没有计划任务。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列表:
在终端下键入crontab -l 列出当前用户的所有定时任务,如下:
终端提示no crontab for duke,说明用户duke目前没有计划任务。
2.通过crontab文件对调度进程的计划任务进行编排操作。
1)建立crontab文件;
在终端下键入crontab -e ,提示当前无crontab文件,选择编辑器并新建如下:进入VI编辑器,编辑当前crontab文件,可以看到提供了一些注解作说明。
在crontab中输入0 3 * * 1 ls /etc 并保存,实现在每周一早上三点执行ls /etc 命令。
再次查看crontab文件,可以看到已经保存。
2)使用crontab命令安装crontab文件,安排计划任务;
对于位于/home下的crontab文件,使用crontab <filename>载入crontab计划任务中,如图:
3)查看计划任务表,确认计划任务是否已被安排;
键入crontab -l,查看计划任务安排情况,如图:
4)删除计划任务列表。
在终端下键入crontab -r ,删除当前用户的crontab文件,如下:。
实验二Linux的基本命令操作及vi的使用实验目的:1、熟悉Linux操作系统环境2、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结构3、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命令4、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组织方式5、学习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显示以及加工处理文本文件。
实验内容及要求:1、登陆实验室的Linux服务器。
启动电脑,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在“开始”-〉“运行”中输入“Telnet 10.200.41。
178”,即可登陆实验室的Linux服务器.在“Login:”提示后输入“stu”+学号(如02号同学输入stu02),按下回车键。
在“Password:”提示后输入“123”(注意输入密码时屏幕上不会有“*”等符号出现,这和Windows 不同),按下回车键,若出现“[os@root os]$”或“-bash—2。
05b$”,表示已成功登陆系统,可以开始输入指令操作。
思考:(用pwd指令)查看自己登陆后位于Linux的哪个目录,写出该目录的路径,与自己周围的同学比较,看是否相同.(可查阅Linux资料了解“/home"目录的功能介绍)2、在Linux中进行以下基本操作:1)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自己姓名首字母缩写+学号后3位数)的子目录。
写出你所用的指令.(例如:mkdir zq000 )2)进入刚创建的子目录环境下.(提示:指令cd)3)在刚创建的子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abc.txt的文件。
写出你所用的指令。
(提示:新建文件的指令是touch)4)将/目录下(即根目录下)的welcome.txt文件复制到自己的子目录下,写出你所用的指令.cp –i /root/stu62/abc.txt /home/welcome.txt5)写出welcome.txt文件的内容。
(提示:用cat指令查看)Hello, Boys and girls ,welcome to the wonderful Linux world!3、在Linux中进行以下基本操作:1)进入自己的主目录。
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1:安装Linux系统(4学时)目的:1.学会在操作系统安装之前,根据硬件配置情况,制订安装计划。
2.学会在安装多操作系统前,利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分区。
3.学会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简单配置方法。
4.学会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初步熟悉Linux系统的用户界面。
内容:1.安装并使用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为Linux准备好分区。
2.安装Linux系统(如红旗Linux桌面版)。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5.对图形界面进行一般操作。
要求:1.制订安装计划。
2.如果在机器上已安装了Windows系统,而且没有给Linux预备硬盘分区,则安装硬盘分区工具(如PQMagic),运行它,为Linux划分出一块“未分配”分区。
3.在光驱中放入Linux系统安装盘,启动系统。
按照屏幕提示,选择/输入相关参数,启动安装过程。
4.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取出安装盘。
重新开机,登录Linux系统。
5.对Linux系统进行配置,如显示设备、打印机等。
6.利用鼠标对图形界面进行操作。
说明:1.本实验应在教师的授权和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操作,否则可能造成原有系统被破坏。
2.如条件不允许每个学生亲自安装,可采用分组进行安装或课堂演示安装的方式。
实验2:Linux 应用及shell编程(4学时)目的: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和常用命令。
2.学会使用vi编辑器建立、编辑文本文件。
3.了解shell的作用和主要分类。
4.学会bash脚本的建立和执行方式。
5.理解bash的基本语法。
6.学会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
内容:1.正确地登录和退出系统。
2.熟悉使用date,cal等常用命令。
3.进入和退出vi。
利用文本插入方式建立一个文件。
4.学会用gcc编译器编译C程序。
5.建立shell脚本并执行它。
6.学会使用shell变量和位置参数、环境变量。
实验2:Linux系统用户与组操作与管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户帐户和组管理1)理解/etc/passwd和/etc/group文件的含义。
2)掌握桌面环境下管理用户与组群的方法。
3)掌握利用Shell命令管理用户与组群的方法。
二、实验步骤1.桌面环境下管理用户与组群新建两个用户账号,其用户名为xuser1和xuser2,口令为“el2ut59er”和“wfult28er”。
锁定xuer2用户账号。
删除xuer2用户。
新建两个组群,分别是myusers和temp。
修改myusers组群属性,将xuser1用户加入myusers组群。
删除temp组群。
2.使用命令行管理用户和组a)创建测试用户test,并修改用户名为test1useradd/adduser/passwd /usermodb)查看用户ID,组ID,用户所属主组的信息,修改test1用户名为test2、用户ID更改为1110、将其添加到root组中id/usermodc)查看当前登陆系统的用户,删除账户test2who/w/last/d)在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间切换sudo/sue)创建组grouptest并查看,修改指定组的属性,删除指定组groupadd/groupmod/groupdelf)新建一名为duser的用户,其口令是“tdd63u2”,主要组群为myusers。
将duser用户设置为不需口令就能登录。
查看duser用户的相关信息。
普通用户duser切换为超级用户。
一次性删除duser用户及其工作目录。
新建组群mygroup。
将mygroup组群改名为newgroup。
删除newgroup组群。
3.完成本章PPT最后作业,将截图粘贴在下面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计算机一台。
四、实验报告新建文档,命名为:“实验二+学号后四位+姓名”,将以上操作结果截屏粘贴在实验报告中,并附上实验心得。
《操作系统》实验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操作系统设计和实现的认知。
通过实验二,我们将重点掌握进程管理、线程调度、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a.实现进程创建、撤销、阻塞、唤醒等基本操作。
b.设计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算法,如轮转法或优先级调度法。
c.实现进程间的通信机制,如共享内存或消息队列。
2、线程调度a.实现线程的创建、撤销和调度。
b.实现一个简单的线程调度算法,如协同多任务(cooperative multitasking)。
3、内存管理a.设计一个简单的分页内存管理系统。
b.实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c.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保护机制。
4、文件系统a.设计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
b.实现文件的存储和检索。
c.实现文件的备份和恢复。
三、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a.首先,设计一个进程类,包含进程的基本属性(如进程ID、状态、优先级等)和操作方法(如创建、撤销、阻塞、唤醒等)。
b.然后,实现一个进程调度器,根据不同的调度算法对进程进行调度。
可以使用模拟的方法,不需要真实的硬件环境。
c.最后,实现进程间的通信机制,可以通过模拟共享内存或消息队列来实现。
2、线程调度a.首先,设计一个线程类,包含线程的基本属性(如线程ID、状态等)和操作方法(如创建、撤销等)。
b.然后,实现一个线程调度器,根据不同的调度算法对线程进行调度。
同样可以使用模拟的方法。
3、内存管理a.首先,设计一个内存页框类,包含页框的基本属性(如页框号、状态等)和操作方法(如分配、回收等)。
b.然后,实现一个内存管理器,根据不同的内存保护机制对内存进行保护。
可以使用模拟的方法。
4、文件系统a.首先,设计一个文件类,包含文件的基本属性(如文件名、大小等)和操作方法(如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
b.然后,实现一个文件系统管理器,包括文件的存储和检索功能。
实验二linux基本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linux基本命令的使用二、实验设备1)PC机一台2)实验箱一台3)虚拟机vmware,ubantu10三、实验讲解1、登录用户登录分两步:Step1:输入用户的登录名Step2:输入用户的口令当用户正确的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合法的进入系统。
屏幕显示:[root@loclhost/root] #这时就可以对系统做各种操作了。
超级用户的提示符是“#”,其他用户的提示符是“$”。
2、系统终端的启动在启动Linux桌面系统后,Shell已经在后台运行起来了,但并没有显示出来。
如果想让它显示出来,按如下的组合键就可以:<Ctrl> + <Alt> + <F2>组合键中的F2可以替换为F3、F4、F5、F6。
如果要回到图形界面,则按如下组合键:<Ctrl> + <Alt> + <F7>另外,在图形桌面环境下运行“系统终端”也可以执行Shell命令,与用组合键切换出来的命令行界面是等效的。
“系统终端”启动后是一个命令行操作窗口,可以随时放大缩小,随时关闭,比较方便,推荐使用。
启动“系统终端”的方法是:【开始】→【应用程序】→【附件】→【系统终端】就是系统终端的界面。
该软件允许建立多个Shell客户端,它们相互独立,可以通过标签在彼此之间进行切换。
3、系统的关闭在Linux系统中,普通用户是无权关闭系统的!只有root用户才能够关闭它。
当然如果你是按关机按钮则另当别论。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这样系统将重新启动;2) 执行reboot命令,这样系统也将重新启动;3) 执行shutdown -h now命令,这样系统将关闭计算机;4) 执行halt命令,可以关闭计算机。
4、linux命令基本格式Linux命令的组成部分包括:●命令字●命令选项●命令参数命令格式举例如下图5、基本命令ls: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实验一Linux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会安装Linux操作系统2.掌握Linux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3.掌握常用Linux命令的使用方法4.了解Linux命令中参数选项的用法和作用二、实验环境1.Linux软件和计算机三、实验内容或步骤1.安装Linux操作系统,并进行相关配置。
2.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
(一).文件操作命令(1)查看文件与目录用以下命令查看文件与目录:ls /usr/binls –ldir(2)显示文件内容命令(cat)设当前目录下包括两个文件text1、text2,用以下列命令了解cat命令的使用:cat text1cat text1 text2>text3cat text3|more(3)文件复制命令(cp)了解cp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技巧,并注意它们的区别:cp /root/* /tempcp readme text4cp –r /root/* /temp (带目录复制)cp /root/.[a-z]* /temp (复制所有小写字母开头的隐藏文件)(4)文件改名命令(mv)了解mv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注意各命令的区别:mv text4 newtextmv newtext /home(5)删除文件命令(rm)了解rm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rm newtext(二).目录操作命令的使用(1)改变当前目录命令(cd)和显示当前目录命令(pwd)掌握cd命令的功能和使用,并了解以下各命令的区别:cd /root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cd (返回到用户目录内)pwd (显示当前目录在文件系统层次中的位置)(2)建立子目录命令(mkdir)在用户目录下创建如图5-4所示的目录结构。
(3)删除子目录命令(rmdir)在图5-4所建立的目录结构中,删除a1和b1目录。
命令如下:rmdir /home/X/b1rm –r /home/X/a1rm –rf /home/X/a1注意:可选项-r和-f的作用。
实验2一解释下列Linux的常用命令1.ls名称: ls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使用方式: ls [-alrtAFR] [name...]说明: 显示指定工作目录下之内容(列出目前工作目录所含之档案及子目录)。
参数:-a 显示所有档案及目录(ls内定将档案名或目录名称开头为"."的视为隐藏档,不会列出) -l 除档案名称外,亦将档案型态、权限、拥有者、档案大小等资讯详细列出-r 将档案以相反次序显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t 将档案依建立时间之先后次序列出-A 同-a ,但不列出"." (目前目录) 及".." (父目录)-F 在列出的档案名称后加一符号;例如可执行档则加"*", 目录则加"/"-R 若目录下有档案,则以下之档案亦皆依序列出范例:列出目前工作目录下所有名称是s 开头的档案,愈新的排愈后面:ls -ltr s*将/bin 目录以下所有目录及档案详细资料列出:ls -lR /bin列出目前工作目录下所有档案及目录;目录于名称后加"/", 可执行档于名称后加"*" : ls –AF2.chmod指令名称: chmod使用权限: 所有使用者使用方式: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说明: Linux/Unix 的档案调用权限分为三级: 档案拥有者、群组、其他。
利用chmod 可以藉以控制档案如何被他人所调用。
参数:mode : 权限设定字串,格式如下: [ugoa...][[+-=][rwxX]...][,...],其中u 表示该档案的拥有者,g 表示与该档案的拥有者属于同一个群体(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这三者皆是。
+ 表示增加权限、- 表示取消权限、= 表示唯一设定权限。
实验报告2课程名称:Linux程序设计实验名称:Linux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钱振江成绩: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emacs、vi、vim、gedit文本编辑器的使用,掌握在Linux环境下文本文件的编辑方法;2.通过对常用命令mkdir、cp、cd、ls、mv、chmod、rm等文件命令的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命令的用法。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1.emacs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2.vi或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3.gedit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4.掌握mkdir、cd命令的操作,要求能建立目录、进入与退出目录5.掌握cp、ls、mv、chmod、rm等命令的操作,要求能拷贝文件、新建文件、查看文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等操作。
三、实验工具与准备计算机PC机,Linux Ubuntu操作系统预备知识文本编辑器emacs、gedit是一款图形化的编辑器,具体的使用方法按照菜单操作。
文本编辑器vi有三种状态:命令状态、最后行状态、编辑状态。
mv:用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或者将文件由一个目录移入另一个目录中,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rm:删除文件或目录,参数-r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归删除,在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为一旦被删除,它是不能恢复的。
cp:将一个文件拷贝至另一文件,或将数个文件拷贝至另一目录。
chmod:用于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它的使用格式为:chmod [who] [+|-|=] [mode] 文件名who可取u、g、o、a,或它们的组合mode可取r、w、x等参数。
ls:用于显示目录内容,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mkdir:建立子目录,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指导1.学习vi或者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点击”应用程序”→ “附件”→“终端”,打开终端,在终端输入命令:[root@localhost root]#vi kk.c按i键,进入插入状态。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Linux基本操作与编程(验证性 2学时)1、实验目(de):1)熟悉Linux操作系统(de)环境和使用.2)了解LINUX系统(de)安装过程.(注:表示可选择)3)掌握Linux环境下(de)命令操作.2、实验内容:(1)完成LINUX系统(de)登录,启动终端.进行下列操作并记录结果(要求:结果以屏幕截图表示).1)运行pwd命令,确定你当前(de)工作目录.2)利用以下命令显示当前工作目录(de)内容: ls –l3)运行以下命令: ls –al4)使用mkdir命令建立一个子目录subdir.5)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根目录(/)上.6)使用ls-l命令列出/dev(de)内容.7)使用不带参数(de)命令cd改变目录,然后用pwd命令确定你当前(de)工作目录是哪里8)使用命令cd ../..,你将工作目录移到什么地方(2)在LINUX下查看你(de)文件.1)利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你(de)主目录上.2)将工作目录改到你(de)子目录subdir,然后运行命令: date > file1 将当前日期和时间存放到新建文件file1中.3)使用cat命令查看file1文件(de)内容.4)利用man命令显示date命令(de)用法: man date5)将date命令(de)用法附加到文件file1(de)后面:man date >> file16)利用cat命令显示文件file1(de)内容.7)利用ls -l file1命令列出文件file1(de)较详细(de)信息.运行ls -l/bin 命令显示目录(de)内容.8)利用ls -l/bin|more命令行分屏显示/bin目录(de)内容.9)利用cp file1 fa命令生成文件file1(de)副本.然后利用ls -l命令查看工作目录(de)内容.10)用cd命令返回你(de)主目录,输入命令ls –l后,解释屏幕显示(de)第一列内容(de)含义.(3)编写能输出“Hello world”问候语(de)C程序,并在终端中编译、执行.要求记录所使用(de)命令及结果.操作步骤:1)在文本编辑器中,编写C程序如下:include ""main(){ printf("hello"); }2) 在终端中,用gcc命令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a.gcc –o a3) 在终端中执行a (de)命令如下:./a(4)编写一个程序:显示信息“Time for Play”,并能在后台运行一段时间(自定义)后,弹出信息提醒用户.要求记录所使用(de)命令及结果.(提示:使用sleep(s)函数)3、实验结果分析:(对上述实验内容中(de)各题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进程包括哪些特征间断性, 失去封闭性, 不可再现性, 动态性, 并发性, 独立性(2)在Linux中,如何设置前、后台命令和程序(de)执行命令后直接加 & ,这个命令就在后台执行;正在运行(de)命令,使用Ctrl+z ,就挂起; jobs命令,可以现实后台,包括挂起(de)命令;使用 bg %作业号就可以把挂起(de)命令在后台执行;使用 fg %作业号就可以把后台命令调到前台(3)你所使用(de)Linux系统(de)内核版本是多少用什么命令查看内核版本目前你所了解(de)各发行版本(de)情况如何Linux version (gcc version (Red Hat (GCC) ) 1 SMP Tue Jan 2911:48:01 EST 2013(4)你对Linux系统有什么认识linux是一款开放性(de)操作系统,也可以说成是开放(de)源代码系统,这些代码可以完全自由(de)修改可以再任何(de)计算机上去运行它,也就是“可移植性”,其次大家都知道,linux是由UNIX(de)概念所开发出来(de),所以它也继承了UNIX(de)稳定和效率(de)特点4、总结:你对本次实验有什么体会或看法.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二)文件访问权限设置与输入输出重定向(2学时)一、实验目(de)1、掌握linux(de)文件访问权限设置.2、熟悉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操作.二、实验内容1、启动进入红帽linux系统2、设置文件权限: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目录test,进入test目录,用vi 创建文件file1,并输入任意(de)文字内容.用ls -l显示文件信息,注意文件(de)权限和所属用户和组.对文件file1设置权限,使其他用户可以对此文件进行写操作:chmod o+w file1.用ls -l查看设置结果.取消同组用户对此文件(de)读取权限:chmod g-r file1.查看设置结果.用数字形式来为文件file1设置权限,所有者可读、可写、可执行;其他用户和所属组用户只有读和执行(de)权限:chmod 755 file1.设置完成后查看设置结果.3、输入、输出重定向和管道(1) 输出重定向用ls命令显示当前目录中(de)文件列表:ls –l.使用输出重定向,把ls命令在终端上显示(de)当前目录中(de)文件列表重定向到文件list中:ls –l > list.查看文件list中(de)内容,注意在列表中会多出一个文件list,其长度为0. 这说明shell是首先创建了一个空文件,然后再运行ls命令:cat list.再次使用输出重定向,把ls命令在终端上显示(de)当前目录中(de)文件列表重定向到文件list中.这次使用追加符号>>进行重定向:ls –l >> list.查看文件list(de)内容,可以看到用>>进行重定向是把新(de)输出内容附加在文件(de)末尾,注意其中两行list文件(de)信息中文件大小(de)区别:cat list.重复命令ls –l > list.再次查看文件list中(de)内容,和前两次(de)结果相比较,注意list文件大小和创建时间(de)区别.(2) 管道who |grep root命令(de)结果是命令ls –l |wc –l结果是4、退出linux系统操作步骤:在主菜单上选择“注销” ->关闭计算机.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 文件(de)权限如下:-rw-r—r-- 1 root root 19274 Jul 14 11:00回答:-rw-r—r-- (de)含义是什么答:是LINUX/FTP(de)简易权限表示法:对应于本用户-所在组-其他人(de)权限,每一个用执行(x)-读取(r)-写入(w)如本题若是说自己可以读取写入不可以执行,所在组和其他人只能读取.2、文件(de)所有者添加执行权限(de)命令是答:chmod u+x 、赋予所有用户读和写文件权限(de)命令是四、答:chmod a+w,a+r 个人体会(你对本次实验有什么体会或看法)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文件和目录管理一、实验目(de)1) 掌握在Linux系统下(de)文件和文件系统(de)概念及命令;2) 掌握Linux系统下(de)目录操作.二、实验内容1. 进入linux终端后,用命令(de)操作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vi(de)三种工作模式是其中不能进行直接转换(de)是什么模式到什么模式命令模式、文本输入模式、末行模式命令模式不能直接到末行模式2)在vi中退出时,保存并退出(de)操作步骤是Ese:wq3)用vi 创建myfile1文件,并在其中输入任意文字一行,创建myfile2文件,任意输入文字3行.请问执行命令:cat <myfile1 >myfile2 后,myfile2中还有几行内容该命令(de)作用是用命令操作验证你(de)回答.myfile2中还有1行内容该命令(de)作用是替换myfile(de)内容4)请用至少两种不同(de)命令创建一个文本文件(),在其中写入“我是2014级学生,我正在使用Linux系统.”,记录命令及执行结果.1、Vi创建2、5)用___pwd________命令可查看所创建文件(de)绝对路径,写出它(de)绝对路径__/root_________;用___ls -l________命令查看该文件(de)类型及访问权限,其访问权限(数字和字母)分别是多少__-rw- r- - r- - 6 4 4______________.6)若将该文件(de)访问权限修改为:所有者有读写权限;其他用户只读;同组用户可读写,请写出命令,并记录结果.7)查找my开头(de)所有文件,可___find my_________命令,写出命令并记录结果8)在/home下创建子目录user,并在其中创建2个文件,名为file1和file2,file1(de)内容是/root目录(de)详细信息;file2(de)内容任意,最后将这两个文件合并为file3文件,请先写出命令序列,并在终端中验证,记录结果.2. 文件及目录操作,写出操作所使用(de)命令,并记录结果.在终端中完成下列命令操作,并记录结果在root用户主目录下创建一个mydir子目录和一个myfile文件,再在mydir下建立d1和d2两个子目录.查看mydir和myfile(de)默认权限查看当前myfile和mydir(de)权限值是多少将myfile文件分别复制到root 和dd1(de)主目录中将root主目录中(de)myfile改为yourfile通过从键盘产生一个新文件并输入I am a student查找文件是否包含student字符串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创建文件(de)命令有哪些vi 和cat>name2、能够查看当前目录(de)绝对路径(de)命令是pwd3、Linux中按用户属性将用户分成哪些类型根据文件(de)访问权限,用户又被分成哪些类型能够查看文件访问权限(de)命令是用户同组其他可读可写可执行 cat f1四、小结(本次实验(de)体会或小结)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四)作业调度算法模拟(验证性2学时)1、实验目(de):1)掌握作业调度(de)主要功能及算法.2)通过模拟作业调度算法(de)设计加深对作业管理基本原理(de)理解.3)熟悉Linux环境下应用程序(de)编程方法.2、实验内容:(1)作业调度算法(FCFS)编程模拟:编制一段程序,对所输入(de)若干作业,输入、输出数据样例如下表所示.按FCFS算法模拟调度,观察、记录并分析调度(de)输出结果情况.输入输出样例1:FCFS算法include <>include <>define SIZE 5struct Job_type{char no[2]; o,&job[i].tb,&job[i].tr);printf("输入作业顺序:\n");for(i=0;i<SIZE;i++)printf("\t%s\t%d\t%d\n",job[i].no,job[i].tb,job[i].tr);}void fcfs(){ int i,j,t=0,tw=0,tt=0;for(i=0;i<SIZE-1;i++)for(j=i+1;j<SIZE;j++)if(job[i].tb>job[j].tb){x=job[i];job[i]=job[j];job[j]=x;}printf("FCFS调度结果:\n");printf("开始时间作业号到达时间运行时间完成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n");for(i=0;i<SIZE;i++){printf(" %d",t);t=t+job[i].tr;tw=t-job[i].tb-job[i].tr; b; o,job[i].tb,job[i].tr,t,tw,tt);}}void main(){load();fcfs();}(2)作业调度算法(SJF)编程模拟:编程实现由短作业优先算法,分别用下面两组输入、输出数据样例进行模拟,观察分析运行结果.输入输出样例2:SJF算法输入输出A 0 4B 0 3C 0 5D 0 2E 0 1A 0 6 10 10B 0 3 6 6C 0 10 15 15D 0 1 3 3E 0 0 1 1include <>include <>define SIZE 5struct Job_type{char no[2]; o,&job[i].tb,&job[i].tr);printf("输入作业顺序:\n");for(i=0;i<SIZE;i++)printf("\t%s\t%d\t%d\n",job[i].no,job[i].tb,job[i].tr);}void sjf()n=i; pl[i].pfn=ERR;}for(i=1;i<total;i++){ pfc[i-1].next=&pfc[i];pfc[i-1].pfn=i-1;}pfc[total-1].next=NULL;pfc[total-1].pfn=total-1;freepf_head=&pfc[0];}void FIFO(int total){ int i,j;pfc_type p,t;initialize(total);busypf_head=busypf_tail=NULL;for(i=0;i<page_len;i++){if(pl[page[i]].pfn==ERR){ diseffect+=1;if(freepf_head==NULL){p=busypf_head->next;pl[busypf_head->pn].pfn=ERR; freepf_head=busypf_head;freepf_head->next=NULL;busypf_head=p;}p=freepf_head->next;freepf_head->next=NULL;freepf_head->pn=page[i];pl[page[i]].pfn=freepf_head->pfn;if(busypf_tail==NULL)busypf_head=busypf_tail=freepf_head; else{ busypf_tail->next=freepf_head;busypf_tail=freepf_head;}freepf_head=p;}}printf("FIFO:%d",diseffect);}main(){ int i; int k;printf(“请输入页(de)引用序列:\n”); for(k=0;k<page_len;k++)scanf("%d",&page[k]);for(i=4;i<=7;i++){printf("%2d page frames ",i);FIFO(i);}参考程序LRU算法,略三、实验结果分析:(对上述实验各题所使用(de)原始数据、调试数据与状态(包括出错)及最终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随着块数(de)增加,缺页数目也减少,4个实验中3个实验(de)块数增加到了5以后,即使块数再增加,缺页数目也是保持不变.只有实验4,块数增加到7以后,缺页数目又再次减少了四、总结:你对本次实验有什么体会或看法.。
实验一 LINUX操作基础实验目的: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常用的简单命令:pwd、date、who、cal、uname、wc、clear等实验内容: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init命令实现图形界面到字符界面及字符界面到图形界面的切换。
3、分别使用命令man和help查看ls命令的帮助文档。
4、使用命令将当前计算机的主机名显示为IT。
5、使用命令显示公元2008年8月的月历。
6、显示当前计算机上的日期和时间。
7、统计文件/etc/passwd的行数、字符数和单词数。
实验步骤及结果:1、2、3、4、5、6、7、实验二 LINUX系统的文件操作命令实验目的:1、掌握LINUX下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cd、ls、mkdir、rmdir、rm。
2、掌握LINUX下文件信息显示命令:cat、more。
3、掌握LINUX下文件复制、删除及移动命令:cp、mv。
4、掌握LINUX的文件检索、排序命令:grep、sort。
实验内容:1、使用命令切换到/etc目录,并显示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2、使用命令显示/root目录下所有文件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隐藏文件。
3、使用命令创建目录/root/linux,然后删除该目录。
4、使用命令cat用输出重定向在/root目录下创建文件abc,文件内容为“Hello,Linux!”,并查看该文件的内容。
5、使用命令创建具有默认权限为744的目录/root/ak,然后将/root/abc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中,最后将该目录及其目录下的文件一起删除。
6、查看文件/etc/passwd的前3行内容。
7、创建文件file1,文件内容有3行,分别为a、c、b,排序该文件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8、使用命令显示/etc/passwd文件的文件类型。
9、在文件/etc/passwd中搜索匹配字符“root”。
实验二Linux常用命令《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至学年第学期姓名系别实验地点综合教学楼2号机房学号、年级、班级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项目Linux通用命令1(目录和文件管理命令、信息显示命令、基本网络配置命令)I.实验目的1、熟悉命令行操作方式;2.掌握man、info等常用帮助命令;3、掌握linux目录常见的概念(路径,根目录、用户主目录);4.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复制、移动和删除命令CP、MV和RM;创建和删除目录MKDIR、rmdir;更改工作目录、显示路径和显示目录内容命令CD、PWD、LS;文件搜索命令查找、定位等。
5、掌握文件信息(内容)显示命令,包括信息显示和字符查找命令cat、head、tail、more、less、grep等。
6.掌握基本的网络配置命令,包括网络连通性和网络速度命令Ping分析;网络参数配置命令ifconfig;路由配置命令路由II。
实验环境(条件)软件配置:windowsxp/2021系统vmwareworkstation8.0redhatenterpriselinux5硬件配置:cpup42.0g以上、内存512mb以上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准备:● 理解外壳的作用。
● 了解shell命令的格式● 必须掌握终端的切换1.对命令行基本操作做进一步了解(1)首先登录GNOME桌面,在桌面环境下打开终端模拟器,熟悉命令行操作;(2)了解智能完成功能;如果你键入了文件名、命令、或路径名的一部分,然后按[tab]键,bash要么会把文件或路径名的剩余部分补全,要么会给你一个响铃(如果你的系统中启用了声效的话)。
如果你得到的是响铃,只需再按一次[tab]键即可获取到与你已键入的部分匹配的文件、命令或路径名的列表。
例如:如果你忘记了命令chmod,但是记得该命令的一部分,然后在shell提示下键入ch,连按两次[tab]键,你便会看到一个可用来补全命令的列表。
实验报告2
课程名称:Linux程序设计实验名称:Linux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钱振江成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emacs、vi、vim、gedit文本编辑器的使用,掌握在Linux环境下文本文件的编辑方法;
2.通过对常用命令mkdir、cp、cd、ls、mv、chmod、rm等文件命令的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命令的用法。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1.emacs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2.vi或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3.gedit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4.掌握mkdir、cd命令的操作,要求能建立目录、进入与退出目录
5.掌握cp、ls、mv、chmod、rm等命令的操作,要求能拷贝文件、新建文件、查看文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等操作。
三、实验工具与准备
计算机PC机,Linux Ubuntu操作系统
预备知识
文本编辑器emacs、gedit是一款图形化的编辑器,具体的使用方法按照菜单操作。
文本编辑器vi有三种状态:命令状态、最后行状态、编辑状态。
mv:用来为文件或目录改名,或者将文件由一个目录移入另一个目录中,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rm:删除文件或目录,参数-r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归删除,在使用rm命令要小心,因为一旦被删除,它是不能恢复的。
cp:将一个文件拷贝至另一文件,或将数个文件拷贝至另一目录。
chmod:用于改变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它的使用格式为:
chmod [who] [+|-|=] [mode] 文件名
who可取u、g、o、a,或它们的组合
mode可取r、w、x等参数。
ls:用于显示目录内容,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mkdir:建立子目录,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指导
1.学习vi或者vim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点击”应用程序”→ “附件”→“终端”,打开终端,在终端输入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vi kk.c
按i键,进入插入状态。
(2)输入以下C程序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此时可以用Backspace、→、←、↑、↓键编辑文本。
(3)保存文件为kk.c
按Esc键,进入最后行状态,在最后行状态输入“:wq”保存文件,退出vi。
(4)用vi打开文件kk.c,输入命令:
[root@localhost root]#vi kk.c
(5)修改程序为: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printf("*****************\n");
printf(" Hello world!\n");
printf("*****************\n");
return 0;
}
(6)按Esc键,进入最后行状态,在最后行状态输入“:wq aa.txt”保存文件,如图2-1所示,另存为文件aa.txt并退出vi。
图2-1 vi操作示例
2.gedit的使用,要求能新建、编辑、保存一个文本文件
(1)启动gedit,点击”应用程序”→ “附件”→“文本编辑器”,打开文本编辑器gedit。
(2)输入以下C程序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3)保存文件为kk.c
(4)用gedit打开文件kk.c
(5)修改程序为: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printf("*****************\n");
printf(" Hello world!\n");
printf("*****************\n");
return 0;
}
(6)另存为文件aa.txt并退出。
3.掌握mkdir、cd命令的操作,要求能建立目录、进入与退出目录
(1)打开终端”应用程序”→ “附件”→“终端”,在终端用命令新建目录kkk [root@localhost root]#mkdir kkk
(2)进入目录kkk,并在kkk目录下新建目录kkka,进入kkka目录
[root@localhost root]#cd kkk
[root@localhost kkk]#mkdir kkka
[root@localhost kkk]#cd kkka
[root@localhost kkka]#
(3)执行命令cd .. 命令,然后再进入kkka目录,输入命令cd、cd /etc,观察并记录其结果。
[root@localhost kkka]#cd ..
[root@localhost kkk]#cd kkka
[root@localhost kkka]#cd
[root@localhost root]#cd /etc
[root@localhost etc]#
4.掌握cp、ls、mv、chmod、rm命令的基本操作,要求能拷贝文件、新建文件、查看文件的权限、修改文件以及删除文件。
(1)在kkka目录下建立文件kk.c
[root@localhost root]#cd /root/kkk/kkka
[root@localhost kkka]#vi kk.c
(2)查看文件kk.c的属性
[root@localhost kkka]#ls -l kk.c
使用vi编辑kk.c文本,并用“:wq”存盘。
(3)把kk.c更名为aa.c
[root@localhost kkka]#mv kk.c aa.c
(4)把文件夹/root/kkk/kkka下的文件aa.c拷贝到/root/kkk目录下,文件取名为kk.c [root@localhost kkka]#cp aa.c /root/kkk/kk.c
(5)修改文件kk.c的权限,使得文件所有者为可读、可写、可执行,对组内人及其他人可读、不可写、不可执行。
[root@localhost kkka]#cd ..
[root@localhost kkk]#chmod u=rwx,go=r kk.c
此时可用命令ls查看
[root@localhost kkk]#ls -l
(6)删除文件与文件夹
删除kkka文件夹下的文件aa.c
[root@localhost kkk]#rm kkka/aa.c
查看文件夹kkka下否删除了文件aa.c
[root@localhost kkk]ls kkka/aa.c -l
删除kkka文件夹下
[root@localhost kkk]#rmdir kkka
查看是否删除了文件夹
[root@localhost kkk]ls kkka -l
(7)新建一个linux_d目录,并设置它的权限为666,记录所使用的命令和结果。
(8)在指定的目录中搜索文件,利用find命令搜索含有通配符的文件*.c,记录所使用的命令和结果。
(9)练习命令:ping、netstat、mount、ifconfig,记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