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乘两位数:不看整十数末尾的0,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求出积,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一个乘积的末尾对齐个位写。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二个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第二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因为是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实际是几十乘两位数的乘法,末尾上(个位)实际是0,在写竖式时可以省写。
检验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如果积相等,说明计算正确。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方法:把不是0的数相乘,再数前面因数一共有多少个0,积的末尾就添几个03、估算:方法)。
注意:估算要看关键字词如“大约”,要与精确计算区分开;买东西等特殊情况下的估算要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尽量“看大”进行估算。
估算结果越接近准确结果越好。
估算在于速算。
4、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2)积不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倍数,积不变。
(3)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积就扩大倍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1、1)—指甲盖、橡皮擦、邮票、写字本封面……平方分米:(1、1)—手掌、桌面、电脑屏幕……平方米:(1,1)——两个人合抱、教师地面、黑板、墙面、操场……3、面积单位的进率:1=100 1=1001=10000(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为100)注意:面积单位不能与长度单位乱用,要注意牢固区分准确使用,表示长度如周长、长短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用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不能与面积单位比较大小。
用方块拼图,面积不变,周长会变。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班级: 姓名: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 1.口算48×10可以这样想:48个十是( ),也就是在48的后面添( )个0.口算两位数乘10,其积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后面添1个0.2.口算68×90,先算68×9,( ),再算612×10,( ),也就是在612的后面添十位上的数,再在乘得( )个0.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整十数,先用两位数乘两位整十数的的积的后面添1个0.3.口算60×50,可以先算60×5,( )或6×50,( ),再算300×10,( ),也就是在300的后面添( )个0;也可以先算6×5,( ),再算30×100,( ),也就是在30的后面添( )个0.口算两位整十数乘两位整十数,先把这两个两位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2个0.4.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的末尾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例: 7 4×6 53 7 0………先算( )×( )的积或( )个( )的和4 4 4…………再算( )×( )的积或( )个( )的和4 8 1 0……最后算( ),( )的和或( )个( )的和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0×10,100,99×99,9801. 6.?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几倍(乘几),积也扩大到原数的几倍(乘几);?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除以几),积也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除以几).7.围图形1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8.?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9.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10.?边长1m的正方形,面积是1m?.?边长1dm的正方形,面积是1dm?. 粉笔盒1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dm?.?边长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cm?. 拇指指甲面的面积大约是1cm?. 1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m?,100dm?,10000cm? 1dm?,100cm?1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长方形的面积?宽,宽,长方形的面积?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的算术平方根. 13.?周长相等的所有四边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周长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所有四边形中,正方形的周长最小.?面积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小.14.?0乘任何数都等于0.0×a,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0?a(a?0),0(0不能作除数( 15.?口算600?2可以这样想:( )个百除以2得( )个百,3个百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2得( ),再在3的后面添( )个0;也可以把600看作( )个十,除以2得( )个十,30个十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2得( ),1再在30的后面添( )个0.?口算120?6可以这样想:( )个十除以6得( )个十,2个十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6得( ),再在2的后面添( )个0(?口算300?5,因为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字3小于除数5,所以只能把300看作( )个十,除以5得( )个十,6个十是( ),也就是先算( )除以5得( ),再在6的后面添( )个0(?估算629?9?( )?9,( ),估算629?8?( )?8,( ),估算629?7?( )?7,( ),估算629?6?( )?6,( ),估算629?5?( )?5,( ),估算629?4?( )?4,( ),估算629?3?( )?3,( ),估算629?2?( )?2,( ). 16.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是:先看被除数的百位,若百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十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17.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 1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西师版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加法和减法
1.数的认识:认识到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并且能够从中提取出数字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2.比较大小:学会比较大小,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来表示大小关系。
3.加法运算:学会用竖式算法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并牢记进位的概念。
4.减法运算:学会用竖式算法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减法计算,并掌握借位的方法。
二、乘法和除法
1.乘法口诀表:熟记乘法口诀表,能够快速算出任意两个数的乘积。
2.乘法运算:学会用竖式算法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除法运算:使用竖式算法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掌握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倍数和约数
1.倍数:理解倍数的概念,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倍数。
2.约数:理解约数的概念,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全部约数。
四、图形与面积
1.图形的分类: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
方形、圆等。
2.图形的边和角:学会认识图形的边和角,掌握它们相互之间的
关系。
3.面积的计算: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了解单位面积的概念。
五、时间和日历
1.时、分、秒:认识时钟和秒表,学会读取时间和计算时间的间隔。
2.年、月、日:学会使用日历,了解一年有多少天,熟练计算日期之间的差值。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主要的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夯实基础,建立数学思维,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博士耐心地讲起了“九宫格”的含义,天天、妮妮、波波都很好奇,跃跃欲试,要比一比谁能最快把九宫格填出来呢!1.魔法幻方周末,妮妮、天天、波波三人来到博士家做客。
博士,您在看什么节目啊?“最强大脑”。
有人已经从基本的三阶幻立方挑战到七阶幻立方了。
好神奇哦!三个小朋友想了很久都填不出来,但博士很快就写出了多种答案,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
于是,博士给大家讲了南宋数学家杨辉的故事。
真的超快耶!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总结出了一条规律: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
博士仔细地给大家讲解了杨辉总结的关于九宫格的规律,大家都听得很认真。
杨辉只讲了一种方法,可是博士却写了3种答案,聪明的天天很快便想出了其中原由。
哈哈,原来是这样啊!杨辉真棒!哇哦!上下对易九子斜排左右相更四维挺出看着大家兴趣这么高,博士便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让大家开动脑筋呢。
拓展与应用1.小朋友,你能帮助天天和妮妮找出正确答案吗?试着写出多种答案。
2.读一读。
呃……哈哈,我写出来啦!咦?九宫格是最简单的幻方,又称为“纵横图”。
杨辉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
他将散见于前人著作和流传于民间的这类问题加以整理,得到了“五五图”“六六图”“九九图”“百子图”“衍数图”“易数图”等许多类似的图。
杨辉把这些统称为“纵横图”,于1275年写进自己的数学著作《续古摘奇算法》一书中,并流传于世。
11417102324125186725131192082114231692215五五图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博士介绍了我国古算书上一种利用表格来计算的方法。
妮妮、天天、波波很感兴趣,开始交流起来。
2.程大位与《算法统宗》在我国明朝流行的一本古书上,记载着一种神奇的乘法计算方法——“铺地锦”。
例如,计算52×36时就可以利用它来计算。
表格上方横排5,2;右方竖排3,6。
这种算法很有趣。
3×2=6,5×3=15,填在上面两格……最后将斜线上的数分别加起来……最后结果是1872。
⼩数的初步认识[PPT课件⽩板课件思维导图知识点知识树复习资料]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总有⼀款PPT 适合您【最新出品\精⼼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数,知道以千克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数的实际含义。
2.能识别⼩数,会读写⼩数。
3.通过对⼀位和两位⼩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同学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
例1 买⽔果。
2.7kg 读作:⼆点七千克
2.7kg 读作:⼆点七千克0.8kg 读作:零点⼋千克
2.7kg 读作:⼆点七千克0.8kg 读作:零点⼋千克
3.2kg 读作:三点⼆千克
表⽰价格的这些数都是⼩数。
表⽰价格的这些数都是⼩数。
12.68元读作:⼗⼆点六⼋元表⽰12元6⾓8分18.98元读作:⼗⼋点九⼋元表⽰18元9⾓8分0.85元读作:零点⼋五元表⽰0元8⾓5分9.25元读作:九点⼆五元表⽰9元2⾓5分8.05元读作:⼋点零五元表⽰8元0⾓5分36.50元读作:三⼗六点五零元表⽰36元5⾓0分
⼩数的读法
读⼩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数点读作“点”,⼩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全课⼩结
能够认、读、写⼩数。
谢谢欣赏T H A N K Y O U F O R L I S T E N I N G。
西师版三年级下期数学知识点归纳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总复一、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乘两位数:不看整十数末尾的,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求出积,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一个乘积的末尾对齐个位写。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第二个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第二积的末位对齐十位写,因为是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实际是几十乘两位数的乘法,末尾上(个位)实际是,在写竖式时可以省写。
检验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如果积相等,说明计算正确。
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方法:把不是的数相乘,再数前面因数一共有多少个,积的末尾就添几个3、估算:方法)。
注意:估算要看关键字词如“大约”,要与精确计算区分开;买东西等特殊情况下的估算要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尽量“看大”进行估算。
估算结果越接近准确结果越好。
估算在于速算。
4、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2)积不变:一个因数扩展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反而缩小或扩展不异倍数,积不变。
3)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积就扩大a b倍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1厘米2、1cm2)—指甲盖、橡皮擦、邮票、写字本封面……平方分米:(1分米2、1dm2)—手掌、桌面、电脑屏幕……平方米:(1米,1m)——两个人合抱、教师地面、黑板、墙面、操场 (22)3、面积单位的进率:1m2=100dm21dm2=100cm21m2=cm2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为100)注意:面积单位不能与长度单位乱用,要注意牢固区分准确使用,表示长度如周长、长短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用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不2能与面积单位比力大小。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一、乘除法: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相乘(或相除),然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0。
(记住:必须方便口算。
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2、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乘除口算。
(记住:在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时,必须方便口算。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记住: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5、积的变化规律: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商的变化规律:A.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B.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C.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
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二、小数:1、“.”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读法: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相同),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法:直接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
)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01)。
小学数学-打印版
旋转与平移现象
知识点3 辨认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的图形
问题:下面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讲解:题中给出四组(共8个)图形,要求找出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要想准确判断哪些图形平移后可以互相重合,依据平移的特点,使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
熊猫脸和五角星平移后,两组图形相同部位所对的方向不一致,所以无法重合,如下图:
第一行的先沿竖直方向向下平移到第二行,再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可与第二行的
重合;第一行的先沿竖直方向向下平移到第二行,再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可
与第二行的重合。
所以和这两组图形平移后可以互相重合。
提醒:“重合”指的是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摆放位置是完全一样的。
总结:图形平移时,要沿着直线方向移动,而且平移后图形本身的方向是没有变化的,这一点与旋转不同。
辅导要领
★通过观察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出怎样通过平移使两个图形互相重合。
★辅导时,可以指导孩子观察每组两个图形的重点部位的方向是否一致,如果方向不一致,则这两个图形不能重合。
如:。
总有一款PPT 适合您【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 2 323 253.25 11325小数部分小数点整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0.65 6.05 5.6010.65 108.705我会读小数小数真奇妙中间圆点小数点左边就叫整数部右边就叫小数部左边读法按整数右边依次读数字游戏跳绳:()元是()元()角()分3.553 5 5书:()元是()元()角()分篮球:()元是( )元( )角( ) 分;足球:()元是( )元( )角( ) 分;铅笔:()元是( )元( )角( ) 分;玩具虎:()元是( )元( )角( ) 分;玩具熊:()元是( )元( )角( ) 分;上衣:()元是( )元( )角( ) 分。
我会做12.6812 6 818.98 18 9 80.850 8 59.259 2 58.058 0 536.5036 5 032 3.213.25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小数小数真奇妙中间圆点小数点左边就叫整数部右边就叫小数部左边读法按整数右边依次读数字游戏跳绳:()元是()元()角()分3.553 5 5书:()元是()元()角()分1、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59.69万平方千米。
2、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
3、人体正常体温是36.5℃——37.5℃。
4、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应该不低于0.3米。
先填出书的价格,再说一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8.25元 5.65元 5.80元 5.44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小数的表示方法的人是我国元代的数学家刘瑾.公元1593年在罗马出版的<<星盘>>一书中,第1次用”.”作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并称“.”为小数点.谢谢欣赏T H A N K Y O U F O R L I S T E N I N G。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乘法:
1、整十整百数的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或被除数)末尾的0放在一边,再相乘(或相除),然后在积(或商)的末尾添上0。
(记住:必须方便口算。
最后所添0的个数=放在一边的0的总个数。
)
2、乘、除法(限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乘除口算。
(记住:在转化成和原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时,必须方便口算。
)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在竖式中,用后一个因数的十位去乘前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就写在十位。
)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除,哪一位上除得的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每一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记住:A.被除数最高位上不够商1,就退后一位写商;其它数位上不够商1,就用0来占位。
B. 在竖式中,每除一位,就必须在那一位上写一位商。
)
5、积的变化规律:A.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
B.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6、商的变化规律:A.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B.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就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C.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7、数字的排列规律: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可能是由乘法或加法算出的。
如果题中的数字越来越小,可能是由除法或减法算出的。
二、小数:
1、“.”叫小数点,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读法: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相同),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法:直接从前往后读出每一个数字。
)
2、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小数点右边小数部分: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也就是0.01)。
3、小数改写成元角分的方法:小数点前面整数部分是几就是几元。
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
(如:12.68元就是12元6角8分。
记住:当角或分为0时,“0角”或“0分”可以不写。
)
4、分数改成小数的方法:分母是10的分数,就用一位小数表示。
分母是100的分数,就用两位小数表示。
5、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点对齐,从小数点后边最后一位算起,最后在得数上对齐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记住:进位要在前一位加上进的几,退位要在前一位减去几。
)
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的单位:
A.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作1厘米2(或cm2)。
(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B.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作1分米2(或dm2)。
(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C. 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作1米2(或m2)。
(如黑板面、教室地面、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m2=100dm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dm2=100cm2)。
4、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5、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三、轴对称:
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2、类型: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3、画图:
A.画对称轴的方法:左右对称的图形,在它左右两边的最上端找到一组相对称的点,并量出这两个点的中点。
然后在最下端量出一组对称点的中点。
最后经过这两个中点划出一条虚线。
(上下对称的图形画法相似)
B.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先将已知图形的每个角的顶点,在对称轴的另一端,以对称轴为中点量出与它们的相对称的点。
最后将这些点用已知图形的连接方法一一连接起来。
(记住:找对称点时,必须以对称轴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