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改)大陆漂移学说.ppt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1
1\大陆漂移学说一.1912年,由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
二.基本内容认为二三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
后来,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下,这一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浮于较重的硅镁层上。
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学说一. 60年代初,由一些科学家所提出。
20世纪60年代,两位英国海洋地质学家H.H.赫斯(Harry Hess)和R.S.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的假说。
二. 基本内容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越靠近海岭的岩石越年轻,越远就越古老,呈两侧对称分布。
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涌出,冷郄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继续上升的岩浆,将旧的大洋地壳推向两边,当被越推越远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至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海底由此得以不断更新和扩张。
3\板块构造学说一. 60年代后期,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产生的又一种学说。
1965年,加拿大的威尔逊(John Tuzo Wilson,1908~1993)提出了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一词,认为地壳由许多坚硬的地壳板块拼结而成,尽管地幔岩浆的热对流是很难侦测的,但只要存在这种对流,就必然要导致地壳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板块之间的挤压区就会出现褶皱与山脉,板块之间的拉开区就会出现海沟和海盆。
所谓大陆漂移,实际上只是板块构造运动的表象。
二. 基本内容认为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区域,板块边界是构造活动地带,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海沟和岛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