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岩体结构及稳定性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94 MB
- 文档页数:78
岩石岩体的裂纹扩展机理与稳定性分析岩石岩体是地球的基础构造之一,其内部存在着各种裂纹。
对于岩石岩体的裂纹扩展机理与稳定性分析的研究对于地质工程和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裂纹扩展的机理和岩体的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裂纹扩展的机理在岩石岩体中,裂纹的扩展是由于外部应力的作用下所引起的。
岩石岩体中的裂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岩石岩体内部的裂纹,另一类是存在于岩体表面的裂纹。
这两类裂纹的扩展机理有所不同。
对于岩石岩体内部的裂纹,其扩展机理主要包括弹性扩展和塑性扩展两种情况。
在弹性扩展情况下,岩体受到外部应力的作用后,裂纹会随着应力的消散而逐渐扩展。
而在塑性扩展情况下,岩石岩体由于内部的应力集中会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导致裂纹的扩展。
岩石岩体表面的裂纹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作用而引起的,如风化、水蚀等。
这些外部环境的作用会导致岩体表面的裂纹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岩体的剥离。
二、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岩体的稳定性分析主要是对岩体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以评估其对外界应力的承受能力。
稳定性分析可以从岩体的内部结构和外界应力两个方面进行。
对于岩体的内部结构,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体中裂纹的分布和形态。
裂纹越多越密集,岩体的强度就越低,稳定性就越差。
此外,裂纹的形态也会影响岩体的稳定性。
如果裂纹形态呈乱石块状,岩体的稳定性就会较好。
但如果裂纹呈片状或逆片状,岩体的稳定性就会较差。
外界应力是岩体稳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外界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对岩体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当外界应力超过岩体的强度极限时,岩体就会发生破坏。
而应力的方向也会影响岩体的稳定性,垂直于裂纹的应力会促进裂纹的扩展,从而降低了岩体的稳定性。
总结岩石岩体的裂纹扩展机理与稳定性分析是地质工程和地震预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裂纹的扩展机理包括弹性扩展和塑性扩展,而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则主要从岩体的内部结构和外界应力两个方面入手。
深入研究岩石岩体的裂纹扩展机理与稳定性,有助于实施有效的地质工程和预测地震的发生。
第六章围岩稳定分析掌握岩体结构、强度、变形、应力分布及围岩应力,其目的是分析:围岩稳定、有压隧洞稳定、岩基稳定、边坡稳定。
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措施和依据。
本章介绍围岩的稳定分析。
应力重分布、围岩及围岩应力这几个基本概念,是研究围岩稳定性和洞室安全性的基础。
开挖洞室后,岩体的原始平衡状态被坏破:发生应力重分布,围岩不断变形,并向洞室逐渐位移。
强度较低的岩石,当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值时破坏,产生裂缝,或剪切位移,破坏了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甚至大量塌落,造成所谓“冒顶”现象,特别是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更为显著。
为保证稳定和安全,必须进行支护和衬砌,来约束围岩的破坏和变形的继续发展。
洞室的稳定性评价的目的,确定是否要支护或衬砌,以及支护和衬砌要承受多大的压力等。
一、山岩压力1.山岩压力的概念由于支护与衬砌的目的是防止岩石塌落和变形,所以支护与衬砌上必然要受到岩石的压力。
定义:由于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而作用在支护或衬砌上的压力,称为山岩压力(或围岩压力、地层压力等)。
山岩压力的确定是洞室支护与衬砌设计的基础,如果支护或衬砌设计强度偏小则会造成工程事故,如偏大则造成经济浪费。
因此,山岩压力是围岩稳定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山岩压力的形成山岩压力是由于洞室开挖后岩体变形和破坏而形成的。
则可分为两种类型:变形压力:是由岩体变形而对支护或衬砌产生的压力,松动压力:是由岩体破坏而松动对支护或衬砌造成的压力。
形成过程: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形成松动圈。
岩石的性质和质量不同,其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性质也就不同,产生山岩压力的主导因素和表现形式就不同。
(1)完整坚硬岩石当围岩应力不超过岩体强度时,岩体只有弹性变形,无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在开挖过程中就已产生,开挖结束后,弹性变形随即完成。
因此无山岩压力。
(2)中等质量的岩体洞室围岩的变形较大,既有弹性变形,也有塑性变形,少量岩石破碎。
由于洞室围岩的应力重分布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支护或衬砌后围岩的变形受到约束,产生山岩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