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龙须菜品系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849.30 KB
- 文档页数:6
6种景天科多肉植物短时高温胁迫耐热性评价着环境温度的不断上升,植物遭受持续的高温胁迫,其耐热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适应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景天科植物,也称多肉植物,是具有较强抗热能力的一个类群,已被认定为植物抗旱育种的重要来源,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研究以6种景天科多肉植物,分别为老人船、赤耳兔、龙舌兰、异纹大苞蕾、肯尼斯和萌兔,来评估多肉植物对短时高温胁迫的耐热性。
首先,为了进行胁迫试验,我们采用了模拟器以模拟高温环境,并将每种植物的样品置于模拟的高温环境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暴露2h,4h,6h,以模拟短时高温胁迫,以测定植物对短时高温的耐受性。
其次,在胁迫试验结束后,我们对六种植物的生物物理性状,包括植株高度、叶数、株株叶片数量、叶重、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以及视吸光度等,用来评价植物对短时高温胁迫的耐热性。
我们发现,短时高温胁迫会显著影响6种多肉植物的生理特性,但一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耐受性较高。
此外,本研究还对6种多肉植物的表观分子耐热性进行了评价。
我们通过分析表观蛋白的组成发现,高温胁迫后,热抗性蛋白的表达会明显增加,表明这些植物有较高的抗热能力。
最后,本研究还发现,老人船、赤耳兔、龙舌兰、异纹大苞蕾等植物有更好的耐热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未来可以借鉴这些
植物,用于育种抗旱植物。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6种景天科多肉植物的耐热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老人船、赤耳兔、龙舌兰、异纹大苞蕾等植物有较好的耐热性,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为抗旱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性。
热胁迫对植物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慧颖马石霞郭鹏辉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05期摘要:热逆境是影响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温变暖,热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愈加显著。
该文从高温胁迫对植物叶片功能(包括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蒸腾速率)、细胞膜结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质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植物抗热性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温胁迫;生理;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中图分类号 Q948.1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5-0011-03Abstract: Heat stre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pla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global temperature, 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s is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on plant leaf function (including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sis, transpiration rate), cell membrane structure, osmotic adjustment substances and antioxidant substances were reviewed, the aim is to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breeding of heat-resistant plant varieti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Heat stress; Physiology; Photosynthesis; Osmotic adjustment各種非生物因子的胁迫,如高温、寒害、盐渍、干旱等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导致植物产量降低[1-3],其中温度更是影响植物生理过程的重要因素。
作物抵御高温胁迫的机理分析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年第07期近几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高温气象灾害尤为严重。
高温胁迫严重地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严重时甚至导致农作物死亡。
然而,作物在与自然长期的抗争中演化出了一系列抵御高温胁迫的机制。
因此,明确作物抵御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对进一步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渗透调节物质提高作物对高温胁迫的耐受能力渗透调节物质是指作物体内积累的一些小分子化合物,主要包括氨基酸、甜菜碱、可溶性糖、醇类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酚类物质等。
目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是研究最广泛的渗透调节物质[1]。
在正常的作物体内游离的脯氨酸含量很低,高温胁迫使脯氨酸合成酶对脯氨酸合成的负反馈调节敏感性降低导致脯氨含量的增加。
在对百合高温胁迫的研究表明,百合幼苗在37℃处理下Pro增加显著;此外在猕猴桃、月季、西瓜、番茄、水稻、柑桔等作物中也有相同的报道。
脯氨酸的大量积累可以提高原生质胶体的稳定性,保持水分,从而降低作物因高温引起的过度蒸腾造成的伤害[2];此外,脯氨酸在保持与蛋白质相互作用,降低可溶蛋白因高温胁迫产生的沉淀,在维持生物膜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高温胁迫破坏了作物体内蔗糖——淀粉的平衡,促使淀粉水解加快,从而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
有报道指出在对杉木进行高温胁迫研究时,高温胁迫能够改变杉木的可溶性糖含量,杉木针叶的果糖含量变化不明显,但葡萄糖的含量提高了16.5%,蔗糖的含量提高了169.8%;而在对马尾松的研究中,马尾松针叶内3种可溶性糖含量均上升,葡萄糖含量提高了36.1%,果糖含量提高了28 %,蔗糖含量提高了22.8 %[3]。
可溶性糖的积累能提高植株的保水能力,增加植株的抗热能力,同时还能水解能量,供维持植株的生长。
甜菜碱是一种季铵类的细胞质渗透物,分布在细胞质中。
高温胁迫引起水分胁迫时诱导甜菜碱的生成,甜菜碱比脯氨酸生成时间晚但却比脯氨酸额含量高约10倍,并且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甜菜碱比脯氨酸稳定。
DOI :10.11913/PSJ. 2095-0837. 22167张映婵,韩胜男,王璐,牛善策,郝丽红,郑志兴,陈段芬,向地英. 六个大丽花品种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综合评价[J ]. 植物科学学报,2023,41(2):245−255Zhang YC ,Han SN ,Wang L ,Niu SC ,Hao LH ,Zheng ZX ,Chen DF ,Xiang D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 heat tolerance of six Dahlia pinnata Cav. cultivars to high-temperature stress [J ]. Plant Science Journal ,2023,41(2):245−255六个大丽花品种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综合评价张映婵1,韩胜男1,王 璐1,牛善策1, 3,郝丽红1,郑志兴2,陈段芬1*,向地英1 *(1.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2.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3. 河北农业大学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摘 要: 本文以6个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品种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处理(40℃/35℃,14 h 昼/10 h 夜)2 d 对其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计算耐热性综合评价值D ,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鉴定大丽花耐热性指标。
结果显示:(1)高温胁迫后,叶片中F v /F m 值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在叶片中上升,在茎中下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叶片和茎中均下降;总酚含量在叶片中显著上升,在茎中显著下降;花青素含量在叶片和茎中均上升。
(2)基于耐热性综合评价值D ,6个品种中,‘SLGZ ’耐热性较强;‘KEW ’、‘QKL ’和‘YH-C11’耐热性中等;‘AGR-C1’和‘YY-C5’耐热性弱。
植物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反应及其调节方法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逆境胁迫,比如高温、低温、缺水、盐碱等等,这些胁迫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为了适应这些逆境胁迫,植物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来进行调节,以保证自身的生长和生存。
一、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反应高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超过植物所能适应的范围时,植物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以应对高温的挑战。
1.生理反应(1)气孔关闭当植物受到高温胁迫时,会引起气孔关闭,以减少水分蒸腾,防止植物因失水而死亡。
(2)生物节律改变高温胁迫会改变植物的生物节律,导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3)根系生长减缓当植物受到高温胁迫时,根系生长减缓,其原因在于根部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分裂减少。
2.生化反应(1)ROS处理植物细胞会利用一系列的酶来清除肿瘤,则化物,以防止其引起毒性作用,其中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代谢产物。
在高温胁迫下,ROS的产生会增加,因此植物会增强清除ROS的能力。
(2)碳水化合物代谢调节高温胁迫会影响植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导致碳代谢通路发生变化。
植物会通过提高蔗糖的含量来调节碳代谢,保障细胞正常的能量供应。
(3)脂质代谢调节高温胁迫会引起植物膜结构的改变,膜的稳定性降低,因此植物会通过调节膜脂质的代谢来适应高温环境。
二、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反应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降低到植物所能适应的极限范围时,植物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以保障自身的生长和生存。
1.生理反应(1)调节细胞膜稳定性低温胁迫会引起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因此植物会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例如调节膜脂质的组成以及增强细胞膜的质量等。
(2)根系生长促进低温胁迫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以增加植物吸收和利用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3)干物质积累低温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植物会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保障细胞的能量供应。
不同品种海棠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1. 研究背景高温胁迫是当前气候变化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气候变暖会导致气温升高,由此产生的高温胁迫使植物面临许多生理和生化变化,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必须发生相关适应性反应。
海棠(Crataegus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温带地区的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它们以其花朵和果实为食品和药用而受到青睐。
然而,高温胁迫会严重影响海棠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对海棠的高温胁迫生理响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实验设计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择了海棠的三个品种:平阳海棠(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糙叶海棠(Crataegus dahurica Koehne)和大叶海棠(Crataegus kansuensis Ahrendt)。
2.2 实验方案将海棠的幼苗移植到温室中,控制生长条件,使其茁壮成长。
在植物生长期间,设置两种温度:常温组(25°C/20°C)和高温组(38°C/30°C),并采用相同的光照条件。
在每个温度组中,每个品种的幼苗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高温胁迫组,每组6个个体。
高温胁迫组的幼苗在高温环境下持续5天,对照组在常温条件下生长。
2.3 样品处理方法实验结束后,分别采集对照组和高温胁迫组的海棠幼苗样品,以供后续生理指标检测。
3. 结果分析3.1 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对各品种不同温度和处理组下的叶片进行光合色素含量测定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得到的结果如下:品种处理组叶绿素 a 含量叶绿素 b 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平阳海棠对照组 1.64 0.50 0.18 5.48平阳海棠高温胁迫组0.91 0.25 0.14 1.92糙叶海棠对照组 1.51 0.47 0.19 6.12糙叶海棠高温胁迫组0.78 0.20 0.13 2.01大叶海棠对照组 1.58 0.52 0.17 6.02大叶海棠高温胁迫组0.85 0.19 0.12 2.31可以看出,在高温胁迫组的条件下,海棠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导度下降,叶绿素 a 和 b 的含量下降,且这些变化的幅度与每个品种的差异。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生理与分子响应机制研究随着气候变暖,高温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植物对高温胁迫的生理与分子响应机制进行研究,对于促进作物适应高温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意义重大。
在高温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受到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减缓生长速度、叶片卷曲、叶片变黄等现象。
为了抵御高温胁迫,植物会通过一系列生理响应来适应环境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是激活抗氧化系统,减少高温对植物细胞的氧化损伤。
植物产生一些抗氧化剂来抵抗高温胁迫,如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
同时,植物会增加保护酶的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从而减少氧化损伤对植物细胞的影响。
此外,植物还会通过调整激素水平、调节根系吸收和利用养分等方式来适应高温胁迫。
除了生理响应外,植物还会通过分子响应来适应高温环境。
高温会导致核酸、蛋白质和细胞膜等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因此,植物需要调整基因表达,协调各个代谢途径的运转。
研究表明,高温会引起一系列信号通路的激活,如磷酸化信号、拟南芥RAPTOR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等通路。
这些通路会影响植物的基因表达,调节长时基因表达、甲基化等过程,推动植物的适应过程。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了一些与高温胁迫有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DREB转录因子、HSP热休克蛋白、LEA蛋白等。
这些基因受到高温胁迫的刺激后,会发生表达改变,以适应环境变化。
通过研究这些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可以深入理解植物对高温胁迫的生理与分子响应机制,为培育抗高温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除了基因的表达外,高温胁迫还会影响RNA的转录和后转录水平。
研究表明,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合成的寿命变短,同时通过mRNA的去氧核糖核酸内切酶降解进一步促进RNA降解。
在高温环境下,植物需要提高RNA合成的速率,同时降低RNA降解的速率,以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这些生理响应机制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掌握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应对机制、培育高温抗性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7, 25(4): 357 ~ 369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有棱丝瓜苗期耐热性及其对热胁迫的生理响应周小燕1, 罗剑宁2, 李金月1, 李伟华1*, 吴海滨2*(1. 广东省植物发育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510631;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州510640 )摘要:为鉴定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的耐热性,对32个品种进行了耐热性筛选,并对不同耐热性品种在热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中有耐热品种3个,热敏品种4个,居中的25个。
对耐热品种WB121,较耐热品种YL8和热敏品种WB105进行高温处理,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品种叶片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增加。
3种保护酶(SOD、CA T和POD)活性未表现出与耐热性一致的变化。
3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eild和ETR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均下降,以热敏品种下降幅度最大。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热害指数与相对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r=0.693*),与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14, 0.899**),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Yield, ETR)呈极显著负相关(r=-0.892, -0.896, -0.897**),与3种保护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
由此可见,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Yield, ETR)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植物热害,建议将其作为有棱丝瓜耐热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关键词:有棱丝瓜;耐热性;叶绿素荧光参数doi: 10.11926/jtsb.3680Thermotolerance of Luffa acutangula Seedling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Heat StressZHOU Xiao-yan1, LUO Jian-ning2, LI Jin-yue1, LI Wei-hua1*, WU Hai-bin2*(1.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Biotechnology for Plant Development; Guangzhou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iodiversity and Biomonitor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2.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thermotolerance of Luffa acutangula, thirty-two varieties were screened, and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heat stress with different heat resistance, such as WB121 (tolerant), WB105 (susceptible) and YL8 (intermediat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2 luffa varieties included 3 heat-tolerant, 4 heat- susceptible, and 25 intermediate varieties.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RC), the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soluble sugar (SC) in three varietie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heat stress.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ctivities of three antioxidases (SOD, CAT and POD) within these cultivars.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v/Fm, Yeild and ETR) of all the three luffa varieties decreased with the time of heat stress, in which the susceptible variety WB105 had significant decline.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heat injury index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C, MDA and SC, but negative with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v/Fm, Yeild and ETR),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heat injury index收稿日期:2016-10-09 接受日期:2017-01-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186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09055, 2014B020202006, 2014B020202007, 2016B07070101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1007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5-G-3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所-201403)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31401865),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 of Guangdong (Grant No. 2014A020209055, 2014B020202006, 2014B020202007, 2016B070701010),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Project of Guangzhou (Grant No. 201607010071), the Construction Fun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of China (Grant No. CARS-25-G-36), and the Director Fund of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rant No. Suo-201403).作者简介:周小燕,女,硕士研究生。
高温胁迫对裙带菜配子体的生长和生理影响王萌;佟少明;侯和胜【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16)003【摘要】以裙带菜配子体(Undaria pinnatifid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对其叶绿素a含量、P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对照组相比.裙带菜配子体在高温胁迫下,试验组随着时间的增加叶绿素a含量明显下降,且30℃下叶绿素a含量的降幅明显大于25℃;丙二醛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30℃下丙二醛含量的增幅明显大于25 ℃;POD活性在24 h 时达到最低,然后略有增加;脯氨酸的含量在高温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裙带菜抗高温分子机制和培育抗高温裙带菜新品种提供了一定参考.【总页数】3页(P24-26)【作者】王萌;佟少明;侯和胜【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6.3【相关文献】1.高温胁迫对海带配子体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J], 宣慧;佟少明;侯和胜2.高温胁迫对条斑紫菜丝状体的生长和生理影响 [J], 侯和胜;何文君;李洪艳;佟少明3.裙带菜雄配子体营养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吸收 [J], 逄少军;肖天4.氨态氮浓度及藻体代谢物对裙带菜雄配子体生长的影响 [J], 丁刚;辛美丽;李慧;吴海一;李大鹏5.温度和光照条件对裙带菜配子体生长的影响 [J], 钱瑞;张壮志;孙娟;赵楠;潘金华;罗世菊;王伟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度对龙须菜“2007”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钟志海;陈伟洲;杨雨玲;陈佩;黄中坚【摘要】Objective]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new strain“2007”has the features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rapid growth,high contents of agar,and so on.At present it has been cul-tured in southern ofChina.Thus,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 “2007”ofG.lemaneiformis .[Meth-ods]The strain “2007”of G.lemaneiformis was cultivat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of 15℃, 20℃,25℃ and 30℃,and i ts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including relative growth rate (RGR),contents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Results]The maximum relative electron transfer rate (rETR max)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between 15℃ and 25℃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ies of strain“2007”ofG.lemaneiformis to a certain degree,inducing the decrease in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and lower capacity ofphotosynthesis.[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ited growth temperature was 20℃.The relative growth rate,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ca-rotenoid and phycobiliprotein of strain“2007”ofG.lemaneiformis were the highest cultured at 20℃.%【目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2007”新品系具有耐高温、生长快、琼胶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海域进行栽培推广,研究温度对龙须菜“2007”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水温、盐度、pH 和光照度对龙须菜生长的影响胡凡光;郭萍萍;王娟;孙福新;吴海一;李美真;王志刚【摘要】To study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growth conditions in ponds , according to pond wat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 temperature , salinity and pH ) and characteristics , the experiment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water depth , periodically separated and non-separated seedlings and light intensity on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growth.The result showed: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grew best in 2m deep water, followed by 1 .5 m deep water , and grew slowest in 1 m deep water;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 periodically separated seedling group gross wet weight was heavier than non-periodically separated seedlings;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grew best at light intensity bellow 3 000 lx, and grew relatively slower with the light intensity above 6 000 lx, and grows better with water temperature between 19℃and 27℃.The study concluded:water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variation can influence Gracilarai lemaneiformis growth significantly;pond water salinity and pH variation influences Gracilaria lemaneifor mis growth slightly , and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has strong ability of absorbing nutrients in culture pond .%为研究龙须菜池塘栽培生长情况,根据池塘水环境因子(水温、盐度和pH )及龙须菜的生长特性,设置了龙须菜不同水深栽培试验、未分苗与定期分苗栽培试验及不同光照强度对龙须菜生长影响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