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2020年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考试科目代码:[445]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和“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部分第一章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常识一、先秦儒家二、先秦道家三、韩非子的法学思想四、魏晋玄学五、宋明理学六、清代实学七、维新变法运动八、新文化运动第二章中国宗教常识一、佛教二、道教三、伊斯兰教四、基督教第1 页/共7 页五、藏传佛教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常识一、四大发现二、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三、医学方面的成就四、农学的成就五、数学的成就六、建造方面的成就七、水利的成就八、机械发明的成就九、纺织的成就十、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第四章中国文学常识一、先秦两汉时期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三、隋唐时期四、宋元时期五、明清时期的重要作家及作品六、近现代重要作家及作品第五章中国传统艺术常识一、书法二、绘画三、音乐四、建造第六章古代世界文化常识一、古代埃及文化二、古代希腊文化三、古代罗马文化四、古代两河流域文化五、古代印度文化第七章世界宗教文化常识一、基督教与基督教文化二、阿拉伯文化三、犹太教与希伯来文化第八章外国文学常识一、古希腊罗马文化二、中世纪文学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四、17-18世纪的欧洲文学五、19世纪欧美文学六、20世纪欧美文学七、东方文学第九章西方艺术常识一、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三、17-18世纪的欧洲艺术四、19世纪的欧洲艺术五、20世纪的欧洲现代艺术跨文化交际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一章跨文化交际第二章跨文化交际学第二部分基本概念:文化与交际第三章文化的定义与特性第四章交际第五章语言交际第六章非语言交际第七章社会交往第八章人际关系第九章经营管理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第十章价值观第3 页/共7 页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第五部分提高跨文化意识第十一章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十二章文化休克与跨文化训练(二)教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基础知识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名称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诲的学科定位与商议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第一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第二节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示状第三节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诲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诲学基础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一)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二)第五章语言习得理论第一节语言学习与习得第二节第一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第三节第二语言习得及主要理论和假说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第二节学习者的个体因素第三节语言学习环境(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光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第一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60分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50分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5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0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选择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5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10分分析论述题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其中:(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20分(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20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
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
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汉语教学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的内容,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青岛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2)韩国语或(246)西班牙语,(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354)汉语基础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考书目为:《现代汉语》黄伯荣等,增订4版,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等,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第一版,2003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二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毕继万,2009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第一版,2007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
也可以用app软件。
机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科技学院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
考试科目: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代码:445(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奠基人。
1916年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了他的讲稿,这本书后来被奉为语言学的“圣经”。
2.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是以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种教学法,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也最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法。
3.HSK考试1993年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化考试,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影响最大的汉语水平测试,其全称是。
4.语法教学的练习类型有三种,一是机械性练习,二是,三是交际性练习。
5.对外汉语教学中选词的标准是。
6.从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出发,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和,即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的言语交际活动,也包括一部分课堂中模拟交际的练习。
7.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语言学理论基础是。
8.语音阶段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一种是。
9.语言测试可分为三种,一是,它是对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分别进行单项测试;二是综合性测试,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三是,如面谈、应用性写作。
第1页,共3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一、考试要求
掌握中外文化的基本知识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案例分析及写作的基本技巧及阐述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案例分析与写作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
1.本科目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基本题型结构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四、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第3版,2011年7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毕继万著,2009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著,第一版,2007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