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自由上肢骨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上肢骨的组成、形态和结构。
2. 掌握上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和功能。
3. 通过观察和触摸,识别上肢骨的主要骨骼和关节。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上肢骨骼模型2. 骨骼标本3. 解剖图谱4. 记录本和笔五、实验内容1. 上肢骨的组成上肢骨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两部分。
- 上肢带骨:包括肩胛骨和锁骨。
- 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2. 肩胛骨肩胛骨是上肢带骨的一部分,位于背部,呈三角形。
主要结构包括:- 肩胛冈:肩胛骨的纵脊,是肌肉附着的重要部位。
- 肩胛下角:肩胛骨的最下端,是肌肉和血管神经的重要通道。
- 肩胛骨上缘:肩胛骨的上部边缘,与锁骨相连。
3. 锁骨锁骨是上肢带骨的另一部分,呈“S”形,连接肩胛骨和胸骨。
主要结构包括:- 锁骨内侧端:与胸骨相连。
- 锁骨外侧端:与肩胛骨的肩峰相连。
4. 肱骨肱骨是自由上肢骨中最大的骨骼,位于上臂。
主要结构包括:- 肱骨体:肱骨的主体部分,连接肩胛骨和肘关节。
- 肱骨大结节:肱骨上端的突起,是肌肉附着的重要部位。
- 肱骨小结节:肱骨上端的另一个突起,也是肌肉附着的重要部位。
5. 尺骨和桡骨尺骨和桡骨是前臂的两根长骨,位于肘关节两侧。
主要结构包括:- 尺骨:位于肘关节内侧,与桡骨相连。
- 桡骨:位于肘关节外侧,与尺骨相连。
6. 腕骨腕骨是自由上肢骨的一部分,位于手腕。
主要结构包括:- 桡骨远端:桡骨与手腕相连的部分。
- 尺骨远端:尺骨与手腕相连的部分。
- 腕骨列:包括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钩骨等。
7. 掌骨和指骨掌骨和指骨是自由上肢骨的一部分,位于手掌和手指。
主要结构包括:- 掌骨:位于手掌,连接腕骨和指骨。
- 指骨:位于手指,连接掌骨和指甲。
六、实验步骤1. 观察上肢骨骼模型,了解上肢骨的组成和结构。
2. 观察骨骼标本,识别上肢骨的主要骨骼和关节。
3. 通过触摸骨骼标本,感受上肢骨的形态和结构。
经益古法针灸必备解剖知识:上肢骨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针灸师具备一定的解剖知识,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上肢骨的解剖知识。
一、上肢骨的分类上肢骨主要包括腕部、掌部、前臂和上臂四部分。
其中,腕部由8个腕骨组成,掌部由5个掌骨组成,前臂由尺桡骨组成,上臂则是单一的肱骨。
二、上肢骨的解剖结构1. 肱骨肱骨是上臂中最长也是最大的一根骨头,在人体中起到了支撑和运动作用。
它有两个端部和一个身体部分。
头部位于近端端部,与肩胛盂形成了球窝关节;小头位于远端端部,与尺桡骨形成了桡侧关节。
2. 尺桡骨尺桡骨是前臂中两根长管状的骨之一。
它由尺骨和桡骨组成。
尺骨位于桡骨的内侧,与肱骨的滑车关节相连;桡骨位于外侧,与肱骨的小头形成了桡侧关节。
3. 腕骨腕部由8个腕骨组成,它们分为两排:近排和远排。
近排从内向外依次为:舟状骨、月状骨、三角骨和豆状骨;远排从内向外依次为:大多边形骨、小多边形骨、钩状骨和舟状骨。
4. 掌骨掌部由5个掌骨组成,它们从内向外依次为:拇指近节掌指关节、拇指远节掌指关节、食指掌指关节、中指掌指关节和无名指掌指关节。
三、上肢骨的功能上肢的主要功能是手臂的运动和手部的操作。
肱骨通过球窝关节连接到肩胛盂,使得手臂有了广泛而自由的运动范围。
尺桡骨则在前臂中起到了支撑和稳定作用。
腕骨和掌骨则是手部的主要支撑结构,使得手部有了灵活的操作能力。
四、上肢骨的临床应用1.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
在针灸治疗中,上肢骨是常用的穴位之一。
例如,在手腕处有督脉、心包经、三焦经等多个穴位,可以通过针灸来改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2. 外科手术上肢骨也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操作对象之一。
例如,在肱骨骨折或关节置换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来暴露出受损部位,并使用钢板、螺钉等器械来固定和修复受损区域。
自由上肢骨连结:肩关节:喙肱韧带: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关节面构成的复合关节,包括如下3个关节。
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头关节凹构成。
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
上述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肘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
囊的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两骨向后脱位,移向肱骨的后上方。
肘关节周围的韧带:桡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桡侧,由肱骨外上髁向下扩展,止于桡骨环状韧带。
尺侧副韧带:位于关节囊的尺侧,由肱骨内上髁向下呈扇形扩展,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内侧缘。
骨环状韧带:位于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两端附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防止桡骨头脱出。
桡骨头可在此环内沿垂直轴做旋转运动。
4岁以前的幼儿,桡骨头尚在发育之中,环状韧带松弛,在肘关节伸直位猛力牵拉前臂时,桡骨头易被环状韧带卡住,或环状韧带部分夹在肱、桡骨之间,从而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尺骨的连结:桡、尺骨借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和前臂骨间膜相连。
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
桡尺远侧关节:由尺骨头环状关节面构成关节头,桡骨的尺切迹及尺骨下端的关节盘共同构成关节窝。
关节盘为三角形纤维软骨板,自桡骨尺切迹下方至尺骨茎突根部,将尺骨头与腕骨隔开。
关节囊松弛,附着于关节面和关节盘周缘。
桡尺近、远侧关节是联动关节。
运动时,桡骨头在原位自转,桡骨远侧部转至尺骨前方并与之相交叉,手背向前,称为旋前;与此相反的运动,即桡骨转回到尺骨外侧,称为旋后。
前臂骨间膜:是连结尺、桡相对的骨间缘之间的坚韧纤维膜。
纤维从桡骨斜向下内达尺骨。
当前臂处于旋前或旋后位时,骨间膜松弛。
前臂处于半旋前位时,骨间膜最紧张,是骨间膜的最大宽度。
因此,处理前臂骨折时,应将前臂固定于半旋前或半旋后位状态,以防骨间膜挛缩,影响前臂愈后的旋转功能。
第三节、附肢骨及其连结附肢骨由上肢骨和下肢骨组成。
上肢骨与下肢骨在排列形式和数目上基本相同,由于人体直立,上肢为灵活的劳动器官,下肢起着支持和移位的作用。
因而上肢骨纤细轻巧,下肢骨粗大坚固。
一、上肢骨及其连结(一)上肢骨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骨由锁骨和肩胛骨组成。
自由上肢骨由肱骨、桡骨、尺骨及其手骨构成。
(1)、锁骨为“~”形弯曲,上面光滑,下面粗糙,形似长骨,无骨髓腔。
内侧端粗大为胸骨端,有关节面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全呈扁平状为尖峰端,有关节面与肩胛骨肩峰相关节。
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凹向后。
锁骨内侧2/3与外侧1/3交界处最薄弱,运动时跌倒或手着地,易在此骨折。
锁骨全长可在体表扪到。
(2)、肩胛骨贴附于背部的外侧上方,位于第2-7肋骨之间,呈倒三角型,底部向上方,可分为两面、三缘和三角。
(二)自由上肢骨(1)肱骨是典型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近侧端)有一半球形的头称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
肱骨头外侧有一较大的隆起,称大结节;前方为一较小的隆起称小结节。
大、小结节向下延续的骨嵴分别为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大、小结节嵴之间的纵沟之间的纵沟成为结节间沟。
中部外侧有一粗糙的隆起,称为三角肌粗隆,为三角肌的附着点。
肱骨下端宽扁,两侧内有向内和向外突起的内上髁和外上髁。
内上髁后下方有一浅沟,称为尺神经沟。
下端前有两个关节面,内侧乘滑轮状称肱骨滑车,与尺骨相关节;外侧呈半球形称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
后面肱骨滑车上方的深窝,称鹰嘴窝。
(2)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属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粗大,前面有一半月形的深凹称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想关节。
滑车切迹后上方的突起称鹰嘴;冠突的下方有一粗隆,称尺骨粗隆,为肱肌肌腱附着点。
滑车切迹外侧的凹陷称桡切迹。
下端为圆球状的尺骨头。
(3)桡骨位于前臂外侧,属长骨,分为一体两端。
上端比下端细小,其顶端稍膨大,称桡骨头,为肱二头肌肌腱的附着点。
下端内侧的凹陷称为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4)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shoulder joint)
组成: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特点:①肱骨头大,有半球形的关节面;关节盂小而浅,虽然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附于其周缘,使之略微加深,但它仍只与1/4~1/3的肱骨头关节面相接触。
因此肩关节可作较大幅度的运动。
②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③囊的上部、后部和前部有肌腱纤维加强。
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腱加强而较薄弱,因此,临床见到的肩关节脱位,以前下方脱位为多见,此时肱骨头移至喙突的下方。
关节囊的上方有喙肩韧带架在肩峰与喙突之间,有从上方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运动:肩关节为人体运动最灵活的关节。
它可绕额状轴作屈和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外展和内收运动;绕垂直轴作旋内和旋外运动;此外还可作环转运动。
◆肘关节(elbow joint)
组成: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构成,包括下列3个关节:
肱尺关节(humeroulnar joint)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肱桡关节(humeroradiol joint)由肱骨小头与桡骨上端关节凹构成。
桡尺近侧关节(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由桡骨上端环状关节面和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特点:①3个关节包在一个共同的关节囊内,有一个共同的关节腔。
②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但其两侧的纤维层增厚。
③关节囊纤维层的环行纤维,于桡骨头处较发达,形成一个坚韧的桡骨环状韧带,包绕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两端分别连于尺骨的桡切迹前、后缘。
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是肘部三个重要的骨性标志。
正常状态下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前屈至90°时,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在肘关节后脱位时,上述三点的位置关系即发生改变,而当肱骨髁上骨折时,则三点的关系不变。
运动:在冠状轴上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在垂直轴上作旋前、旋后运动。
◆手关节(joints of hand)包括桡腕关节(或称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组成:由桡骨下面和尺骨下方的关节盘作成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
特点:关节囊松弛,四周都有韧带加强。
运动:桡腕关节可作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