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高中 美术鉴赏 优质课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5
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与建筑艺术欣赏的内容并列,介绍了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成就。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
人来自于自然,有热爱自然的本性,因此愿意在自己的人工生活环境中引入自然的元素,或在自然环境中加以人工的雕琢,创造赏心悦目的游憩空间,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
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达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与建筑艺术同样,形形色色的园林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乃至哲学思想。
对不同民族、国家的园林艺术的介绍,可以为大家打开一扇窗,从中窥见它们背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对其中异同的比较与分析,也将是非常有趣而值得探讨的话题。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园林的特殊地位。
如果说中国的建筑在古代被视为“匠人之学”,没有被列入高雅艺术的范畴,并且为文人士大夫所不屑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叠石理水的造园艺术,却被历代文人视为与琴棋书画同样高雅的艺术追求和修养。
他们亲自进行设计、创造,借园林的风格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感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不仅在诗词歌赋中留有大量关于园林的记述,还流传下一些关于造园理论和方法的专门著述。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苏州园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有趣的是,发源于苏州的昆曲艺术则同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