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4-5节
- 格式:pdf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54
第5节初_识_熵一、对熵的认识1.方向性不可逆过程总是系统从有差异的状态向无差异的均匀状态过渡,从有规则向无规则过渡,从集中向分散过渡。
2.有序、无序把系统的有差异的不均匀、有规则、集中说成有序,把系统的无差异的均匀、无规则、分散说成无序。
3.熵代表系统的无序性程度。
无序性大,熵大;无序性小,熵小。
二、熵增原理1.内容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或者孤立系统的熵总不减少。
2.公式(1)ΔS表示过程中熵的变化,则熵增原理可以表示为:ΔS≥0。
(2)ΔS=0表示系统处于平衡态,ΔS>0表示孤立系统的任何一个过程熵总是增加的。
3.适用条件孤立系统。
1.判断:(1)热传递的后果总是使得系统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化。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熵值一样。
()(3)孤立系统中的气体与外界无能量交换。
()答案:(1)√(2)×(3)√2.思考:刚买的扑克牌按花色及大小规则排列,我们打牌时要洗牌,让其混乱,哪种情况熵更小一些?提示:新牌熵小些,因为按花色及大小有序、有规则排列,故新牌的熵更小些。
1.有序与无序所谓有序,是指事物内部的要素或事物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和运动转化;无序是指事物内部各种要素或事物之间混乱而无规则的组合和运动变化。
2.扩散、热传递的微观解释(1)扩散:扩散过程中气体分子完全打破了原来的有序分布,变得较为无序。
即从微观角度看,扩散现象实质上是系统向无序程度增加的方向进行的过程。
(2)热传递:高温物体中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低温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小。
两物体接触前,这些分子有序地按平均动能大小分居两处。
让两物体接触经一段时间后,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低温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最后达到同一温度。
两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也变成一个中间值,运动较快的分子不再同运动较慢的分子隔开,分子的运动变得较为无序。
可见,热传递实质上也是向无序程度增加的方向进行的过程。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本质一切不可逆过程总是沿着大量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增大的方向进行。
第5节 光的色散教材任务驱动任务一 了解光的色散1.发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2.光的色散:太阳光射入、射出棱镜会发生 折射 ,被分解成 红 、橙、黄、 绿 、 蓝 、靛、 紫 七种色光的现象。
3.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 色光 混合而成的。
4.生活现象:彩虹的形成。
任务二 了解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 红 、 绿 、 蓝 。
2.举例: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的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 混合而成。
任务三 认识看不见的光项目红外线 紫外线 定义 在可见光谱 红 端之外的辐射 在可见光谱 紫 端以外的一种看不见的光特点 具有较强的热效应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应用 拍红外线照片诊断疾病、红外线夜视仪、 遥控 等 紫外线杀菌消毒 、 验钞 、促进合成维生素D等典题疑难突破考点 光的色散和光的三原色【典题】(2024·南京统考)(1)如图甲将红、绿、 蓝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让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另一侧的白纸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乙所示,这是光的 色散 现象,其中的黄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实验中,某同学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 B (选填“A ”或“B ”)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明显。
【技法点拨】(1)规避易错点: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
(2)标志:凡是出现“彩虹”“七彩”“五颜六色”等字眼,一定是色散现象。
(3)偏折:三棱镜色散实验中,偏向底边的是紫光,其偏折程度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变式】 (教材再开发·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在较深的方盘内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通过水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会在墙壁上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此时的平面镜和水相当于三棱镜(填一种光学仪器)。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第5节好词
1、视死如归、忠勇双全、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舍生忘死。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威风凛凛、意气风发、爱生如子。
3、孜孜不倦、滴水穿石、志存高远、手足情深、锲而不舍。
4、文质彬彬、两袖清风、冰清玉洁、不耻下问、持之以恒。
5、学而不厌、精益求精、通宵达夜、精忠报国、碧血丹心。
6、一言九鼎、忧国忧民、忠心耿耿、虚怀若谷、礼贤下士。
7、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才华横溢、兰质蕙心、才高八斗。
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章第5节好句
1、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
2、走进七月,所有的花都在绽放中吐露芬芳,所有的心都在祝福歌唱。
3、党哺育我们快乐成长,党教导我们天天向上,我们一定不忘党的培养,为国贡献更多力量。
4、没有什么人给他出主意,因此他到上海的时候唯一的武装是他的革命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
5、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
6、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7、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8、党,是你,启明的星光,让我在拼搏中紧握方向。
9、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最优先的先锋队也这能表达几万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而革命却是在人的一切才能特别高度和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时候,由千百万被最尖锐的阶级斗争所激励的人的意识、意志、热情和想象来实现的。
10、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文化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文化分子。
他是一个书生出生的造反者。
九上第四章4-5节知识点+练习第4节能量的获得(一)获得能量的途径A.有氧呼吸,概念: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的呼吸方式B.无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多数动物和人的无氧呼吸:葡萄糖3.多数植物的无氧呼吸:葡萄糖1.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机物分解2.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的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②呼吸频率加快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3.如图表示甲、乙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恒温动物 B.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B.甲乙都是变温动物 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4.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
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博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双腿酸胀的原因是。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说明理由。
5.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下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为一直在运动过程中 B.慢跑所耗的氧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耗氧量就大C.打篮球时激烈运动,耗氧量应大,该表测试数据错误D.打篮球需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应大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一)营养物质的利用A.体内的能量代谢1.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 贮存的能量2.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积累(体重增加)3.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减少(体重减轻)4.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用以,多余部分在肝脏或等组织细胞中合成或在体内转变为,作为储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