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概况(英国篇5大英帝国的兴衰_)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8
历史上大英帝国走向衰落的原因自掌握了海上霸权的“日不落”大英帝国曾有一段辉煌的时期,但最后还是被后来居上的新兴国家夺取了霸权的地位,大英也开始面临落日的余晖,为什么大英帝国会逐渐衰弱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大英帝国为什么衰弱1、战争拖垮了英国众所周知,英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少的两次参与世界大战的国家。
大家应该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结束于1918年。
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英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自己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中光是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更别说其它了。
然而,还没等英国缓过劲来,不到三十年,第二场世界大战又开始,而这次打了整整6年,并且惨烈程度远超一战,直接打掉了英国大半的国民经济,工业人口锐减,新生人口严重下滑,直到二战结束后的第五年才慢慢恢复过来。
正因为,三十年之间打了两场世界性大战,英国不仅耗尽了国力,还将曾经手中的殖民地丢了大半,彻底失去了经济发展的依仗,落后自然是很正常的事。
2、英国人才建设不足别看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有着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工业。
但是,他们在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比如,在一战结束之后,英国并没有重视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一线科研事业取得的成绩熟视无睹,政府也没有对科学事业进行大力扶持。
如此这般,导致了大量的科学家和一线人才出走法国、德国甚至美国。
到了二战后,英国开始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可遗憾的是,偏偏当时出现了一个美国,美国对人才的渴望远远不是英国能比的。
于是,就是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英国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科技生产力严重滞后。
3、英国大肆殖民拉仇恨英国靠殖民起家,这句话放在今天也不算过分。
但是,正因为大英帝国殖民的地盘摊的太大,导致后来殖民地解放之后,当地人民对英国产生了强烈的仇视情绪,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实力。
同时,美国在二战时期大发战争财,狠狠赚了一波名声,使得不少国家“屈服”于美国的强大,纷纷倒戈美国,成为美国的小弟。
百年辉煌毁于一旦?雄霸世界百年之久的大英帝国,是如何衰落的?近几年,英国在国际社会上非常活跃,先是主动退出欧盟,还参加了北约组织对乌克兰地区的行动计划,海军舰队甚至进入了黑海,然而这背后都有美国人的影子。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历史上那个自诩“太阳永不落下”的大英帝国早已不存在。
那么曾经雄霸世界百年之久的“日不落帝国”是如何崛起并一步步衰落的呢?王权思想改革英国是欧洲地区最早掀起王权和宗教改革的国家之一。
1215年在英国约翰王当政时期,由于常年征税贵族起兵反抗,他们与国王签订了大宪章,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国王至高无上。
但在法律之下,用制度和法律的力量来约束王权,此后国王是否承认大宪章成为了贵族认可国王的前提条件,这也拉开了英国王权改革的序幕。
此后很多年间英国革命都围绕着制度和王权谁为尊而进行,到国王查理一世之时,革命派和保皇派矛盾不可调节,爆发内战。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之后,最终由查理二世来接替他父亲的王位,确定了国王权力受制度约束的状态。
此后又因为宗教问题爆发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被推翻。
光荣革命之后通过了英国著名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使得英国确定了用法律和制度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思想的变迁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使英帝国走向全世界的基础。
国家经济制度变革英国光荣革命是一次系统性的制度重组,它不仅确定了英国稳定的政治制度,同时改变了英国数百年以来的税收制度。
光荣革命之后国家成立专职机构来征税,大大提升了税务系统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使得英国的税收效率大幅度提升。
而稳定的税收系统也使得英国政府能够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后的科技革命和殖民扩张所需要的资金都来自于英帝国的税收系统,这等于是英国人的钱袋子。
同时英国成立了第一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改变了国王信誉度差,政府借钱难的问题。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将英国政府和私人资本联系起来,国家利用私人资本来扩张,私人资本在国家扩张时不断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种庞大的良性循环。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的鼎盛与衰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时代标志着大英帝国的鼎盛与衰败。
这一时期从1837年到1901年,是英国历史上最长的君主统治时期,也是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高峰时期。
在这段时期内,大英帝国巩固了其领土,并享有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强大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英帝国在20世纪初逐渐陷入衰败。
本文将从鼎盛时期与衰败时期两个方面来探讨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的历史。
一、鼎盛时期1. 领土扩张与殖民帝国建设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后,大英帝国势力迅速扩张。
通过殖民和征服,大英帝国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殖民地。
这些殖民地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为英国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军事优势。
2. 工业革命与经济繁荣19世纪初期,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从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化大规模生产转变。
这种工业化进程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和商业大国。
大英帝国通过对殖民地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经济实力。
3. 政治稳定与立宪式统治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下,大英帝国实施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
英国实行立宪君主制,通过议会制度实现民主决策。
维多利亚女王的象征性地位在政治上稳固,使得英国政局相对安定。
二、衰败时期1. 国际竞争与帝国主义挑战维多利亚时代后期,随着其他欧洲列强的崛起,大英帝国面临来自德意志帝国、法国和俄国等国的竞争。
帝国主义的大潮形成,各国争夺殖民地和资源,削弱了英国在世界的地位。
2. 社会变革与政治动荡19世纪末,英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人阶级的崛起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这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上的紧张局势。
3. 两次世界大战与殖民地解放运动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英国在全球的地位受到打击。
同时,殖民地解放运动兴起,帝国主义体系逐渐瓦解。
大英帝国不得不面对殖民地独立的潮流,逐渐丧失了其过去的地位和势力。
结语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大英帝国的鼎盛与衰败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英国崛起和衰弱的过程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
英国崛起和衰弱的过程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整理英国崛起和衰弱的过程的资料,仅供参考。
英国崛起和衰弱的过程大英帝国的雏形成于17世纪初,此时英格兰已经在北美建立了多片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包括了日后的美国、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岛屿例如牙买加和巴巴多斯。
英格兰的美洲殖民地正通过战争与殖民逐步扩大,通过英荷战争,英国获得了新阿姆斯特丹(纽约)。
殖民地不断向西扩展。
七年战争中英格兰击溃了法国,并在1760年占领了新法兰西的全部地区,使得英国获得了北美更大地区的控制权。
1757年普拉西战役(Battle of Plassey)的胜利让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统治权,1770年因对该邦过度征税而恶化的饥荒引起了英国国内的争议。
到了19世纪,东印度公司已经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英国1882年对埃及的军事占领(最直接的起因是为了保护苏伊士运河) 确立了英国对尼罗河地区的控制。
这又进一步导致了1896至1898年英国对苏丹的征服大英帝国也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纪初达到鼎盛,领土约336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人类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殖民统治发生严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被迫允许广大的殖民地独立或半独立,为了继续在之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英国政府倡议督导建立了一个和平组织——“英联邦”;前英国大多数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加入了该组织英国崛起之路英国崛起之路(一):随着罗马(Roman)军队于公元5世纪时(401-410年)最终撤出不列颠(Britannia,古凯尔特语,意为“五彩斑斓的土地”),不列颠岛南部随后进入了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时代。
第5章英帝国的兴起和衰落(1688—1990)5.1 复习笔记Ⅰ. Whigs and ToriesⅡ. Agricultural Change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Ⅲ.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80—1830)Ⅳ. The Chartist Movement (1836—1848)Ⅴ. Trade Unions and the Labour PartyⅥ. Colonial Expansion1. The growth of dominions2. The Conquest of India3. The Scramble for Africa4.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Ⅶ. Twentieth Century1. Britain and the First World War2. Britain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3. Britain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4. Postwar BritainⅠ. Whigs and ToriesThese two party names originated with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 The Whigs were to form a coalition with dissident Tori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become the Liberal Party. The Tories were the forerunners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Ⅰ. 辉格党和托利党这两大党派起源于光荣革命时期(1688)。
19世纪早期,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后来变成了自由党。
托利党是保守党的前身。
Ⅱ. Agricultural Change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1. Farming was an important occupation in England in the 18th century.2. In the mid-18th century the population in England increased rapidly, depending on the countryside for food.3. Enclosure became more frequent after 1740 and climaxed during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gricultural enclosure had good as well as bad results.Ⅱ. 18世纪晚期的农业变化1. 18世纪,农业是英国一个重要的职业。
第五章英帝国的兴衰Ⅰ.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这两个政党名称皆起源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皆以绰号命名。
辉格是对牧牛人的贬称,而托利是爱尔兰语歹徒的意思。
泛泛而言,辉格人是指那些反对绝对王权、支持新教徒享有宗教自由权利的人们。
第一位沙夫茨伯雷伯爵(1621-1683)被视为辉格党首任领袖。
托利党人是指那些支持世袭王权、不愿去除国王的人。
辉格党人在19世纪中叶与持不同意见的托利党人结盟组成自由党。
托利党则为保守党的前身,至今还保留托利党这个绰号。
在19世纪初,辉格党没有特定的纲领,也不是现代意义上团结一致的政党。
他们还没有组建政党结构,例如没有政党基金。
辉格党人主张:(1)削弱王权(比如任命政府重要官员的权力);(2)同情非国教教徒(即已脱离国教的卫理公会及其他新教派别);(3)保护商人和银行家的利益。
大多数辉格党人赞同某种形式的议会改革,但就改革的深度不能达成一致。
(例如:允许商人投票吗?或者允许所有的男性有选举权吗?)托利党人是一批持传统观点的人。
他们主张保留君主和英格兰教会的权力。
他们不喜欢非国教教徒,认为他们是对英格兰教会的一大威胁。
他们想严格地维护法律与秩序,害怕下层造反。
他们并不总是赞同改革,尤其坚决反对议会改革,他们只同意某些人道主义改革。
议会中还有另一派观点,支持者较少。
他们是激进派分子,认为只有彻底的改革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议会成员中只有少数激进派分子,但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他们非常活跃,广泛散播激进观点。
他们的一个共同目标是彻底改革议会制度。
激进派分子深受杰拉米·本汉姆"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
本汉姆认为政府的功能应是"取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他认为有两种办法做到这一点:(1)政府和行政应尽可能高效。
任何低效和无用的事情都应改革(例如,教育制度,监狱制度和议会);(2)政府应尽可能少地干涉人民的个人生活。
激进派分子倡导"不干涉主义",这是一种激进的自由贸易观点,因为他们认为进出口关税干涉了贸易的自然流通。
英国文化概况Chapter 1 Land and People第一章英国的国土与人民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英国的不同名称及其各组成部分1. Geographical names: the British Isles,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地理名称:不列颠群岛,大不列颠和英格兰。
2. Official name: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官方正式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3. The British Isles are made up of two large islands-Great Britain (the larger one) and Ireland, and hundreds of small ones.不列颠群岛由两个大岛—大不列颠岛(较大的一个)和爱尔兰岛,及成千上万个小岛组成。
4. Three political divisions on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大不列颠岛上有三个政治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1) England i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reat Britain. It is the largest, most populous section.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南部,是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2) Scotland is in the north of Great Britain. It has three natural zones (the Highlands in the north; the Central lowlands; the south Uplands) Capital: Edinburgh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的北部。
简明大英帝国兴衰记第一种观念是帝国主义。
很多人谈帝国主义这词,通常使用列宁的概念(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其表现是瓜分世界)。
事实上,欧洲列强瓜分世界,早在地理大发现时就存在。
那时的列强就是帝国主义心态。
我所认为的帝国主义,是文明中心主义。
它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文明自信,积极进取,在已知的世界范围内,积极圈地殖民,将野蛮地区纳入帝国文明。
所有的强盛帝国,无论是罗马汉唐,还是近代欧洲,都有强烈的帝国主义色彩。
伟大的冒险家、殖民主义者麦哲伦近代欧洲人深信,欧洲是文明世界的中心,白人是高贵受教化的人种。
他们有责任对旧世界宣教,在新大陆殖民。
反映在国家政策,就是以建立大帝国为傲。
人类历史的两大日不落帝国,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欧洲人的此种自信,大概源于宗教自信。
自欧洲人在西班牙击败穆斯林,基督教世界就呈勃勃复兴之势。
也可能源自他们地理知识的先进——近代欧洲人是人类第一次获得靠谱知识,知道地球模样的人群。
欧洲人的自信,和他们的实力关系不大,完全是昂扬自信的精神状态在驱使。
中国明朝造船技术和武器装备,比欧洲人还先进,却丝毫没有进取囊括之心。
欧洲人在世界抢占殖民地,依靠的往往是帆布小船和火绳枪,到处碰得头破血流,却九死其犹未悔。
帝国主义使欧洲崛起,英国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英伦列岛偏居欧洲西北,原本没什么特别的优势,而英国人的帝国主义之心炽盛,与欧洲列强相斗。
斗完荷兰人斗西班牙,斗完西班牙再斗法国人。
同时,他们还要搞定欧洲均势,使其无法再海外和英国人相争。
英法七年战争以后,欧洲列强再无力和英国海上相争,拱手把第一殖民帝国让给英国人。
在夏威夷力战土著的库克船长,最终殒命丘吉尔说,七年战争之后,“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
这种赤裸裸的帝国主义话语,今天谁敢放在台面说呢?而在当时,不管平民子弟还是精英阶层,都把这种事情视为理所当然。
他们把欧洲以外视为化外之地,把黑人和东方人视为未开化民族。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688-1990)大英帝国的兴衰I. Whigs and Tories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These two party names originated with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这两个政党名称皆起源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
The Whig were those who opposed absolute monarchy and supported the right to religious freedom for Nonconformists. The Whig were to form a coalition with dissident Tori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become the Liberal Party.辉格党人是指那些反对绝对王权,支持新教徒宗教自由权利的人。
辉格党人在19世纪中叶与持不同意见的托利党人组盟组成自由党。
The Tories were those who supported hereditary monarchy and were reluctant to remove kings. The Tories were the forerunners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托利党人是指那些支持世袭王权、不愿去除国王的人。
托利党是保守党的前身。
Agricultural Change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18世纪末的农业革命During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the "open-field" system ended when the Enclosure Act was passed. The movement lasted for centuries. Agricultural enclosure had good as well as bad results: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农业革命期间,随着《圈地法》的颁布,传统的"开放田地"制结束。
英国帝国的兴衰与全球影响英国帝国是历史上最大、最重要的殖民帝国之一,它的兴衰不仅塑造了英国的历史,也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以及它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一、帝国的兴起英国帝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英国开始进行海外扩张,尤其是在新大陆的探索和殖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英国的海军力量得到加强,使其能够控制重要的海洋航线和贸易路线。
同时,英国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式的全球性政治经济体系,包括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
这种海外扩张为英国帝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帝国之一。
帝国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使英国在欧洲和全球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
二、帝国的全球影响1. 政治影响英国帝国的扩张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势力,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英国通过殖民地和控制重要贸易路线来巩固其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
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也被许多其他国家所效仿,这对全球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经济影响英国帝国的发展导致了贸易的繁荣,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它通过控制海洋航线和贸易路线,大大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此外,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机会,改变了全球制造业格局。
3. 文化影响英国的文化影响力也随着帝国的扩张而增强。
英语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英国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和追捧的对象。
英国的教育体系也被世界各地的学府所模仿,并对全球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帝国的衰落英国帝国的辉煌并不会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走向衰落。
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和实力,同时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也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帝国。
英国在二战后逐渐失去了对全球事务的控制,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帝国遗产与思考尽管英国帝国已经衰落,但它的影响却历久弥新。
英国帝国的遗产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持久影响。
大英帝国的崛起与衰落英语作文The British Empire, once the largest empire in history,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orld stage. Its rise was marked by a series of strategic moves and a relentlesspursuit of global dominance.The empire's expansion began in the late 16th century,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overseas trading posts and colonies. This period saw the British navy grow in strength, enablingthe empire to secure trade routes and protect its interests abroad.As the empire flourished, it brought with it a wave of cultural influence, spreading English language, law, and governance to its far-reaching territories. This era was also characterized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provided Britain with the economic might to sustain its imperial ambitions.However, the empire's fall was a gradual process,starting with the loss of the American colonies andcontinuing through the 20th century. The costs of maintaining such a vast empire, coupled with the rise of nationalist movements in its colonies, led to a steady decline in British global power.The legacy of the empire is complex, with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societies it touched. While itcontributed to global trade and the spread of Western culture, it also led to exploitation and the suppress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Today, the sun has set on the British Empire, but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remains a topic of great interest and debat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is empire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dynamic nature of global power and the ever-changing landsca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apter 5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1688-1990)第五章英帝国的兴衰I.Whigs and Tories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这两个政党名称皆起源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皆以绰号命名。
辉格是对牧牛人的贬称,而托利是爱尔兰语歹徒的意思。
泛泛而言,辉格人是指那些反对绝对王权、支持新教徒享有宗教自由权利的人们。
第一位沙夫茨伯雷伯爵(1621-1683)被视为辉格党首任领袖。
托利党人是指那些支持世袭王权、不愿去除国王的人。
辉格党人在19世纪中叶与持不同意见的托利党人结盟组成自由党。
托利党则为保守党的前身,至今还保留托利党这个绰号。
(Whigs and Tories) these two names originated with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Loosely speaking, the Whigs were those who opposed absolute monarchy and supported the right to religious freedom for Nonconformists.The Whigs were to form a coalition with dissident Tori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become the Liberal Party.The Tories were the forerunners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which still bears the nickname today.在19世纪初,辉格党没有特定的纲领,也不是现代意义上团结一致的政党。
他们还没有组建政党结构,例如没有政党基金。
辉格党人主张:(1)削弱王权(比如任命政府重要官员的权力);(2)同情非国教教徒(即已脱离国教的卫理公会及其他新教派别);(3)保护商人和银行家的利益。
简述英国的兴衰300英国的兴衰300年英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兴衰。
从17世纪初开始,英国逐渐崛起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然而,在20世纪后期,英国的衰落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简述英国的兴衰过程,展示其在300年的历史中所经历的变迁。
17世纪初,英国开始迈入工业化时代。
在这个时期,英国开始发展纺织业、造船业和冶金业等重要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的经济增长,并且为英国的帝国扩张打下了基础。
英国的海军力量也日益强大,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
18世纪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工业生产迅猛发展,铁路、煤矿和纺织厂遍布全国。
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大量的商品被出口到世界各地。
英国的工业优势使其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19世纪初,英国进一步强化了其帝国的地位。
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控制了大片领土,包括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
英国的殖民地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市场,进一步推动了英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英国的兴盛开始衰落。
两次世界大战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损失。
战后,英国面临着重建和经济恢复的巨大挑战。
此外,随着其他国家工业化的兴起,英国的工业优势逐渐丧失。
20世纪后期,英国的经济问题进一步加剧。
石油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得英国的经济陷入困境。
此外,英国的制造业和传统产业受到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
英国的工业基础逐渐衰退,经济增长缓慢。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英国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20世纪后期,英国放弃了其大部分殖民地,丧失了过去的帝国地位。
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不再如以往那样强大,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尽管面临许多挑战,英国也在一些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
英国的金融业一直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
此外,英国也在科学、文化和教育领域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总结起来,英国在过去的300年中经历了兴盛和衰落。
英美概况(英国篇5:大英帝国的兴衰 )I. Whigs and Tories辉格党人和托利党人These two party names originated with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 这两个政党名称皆起源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
The Whig were those who opposed absolute monarchy and supported the right to religious freedom for Nonconformists. The Whig were to form a coalition with dissident Tori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become the Liberal Party. 辉格党人是指那些反对绝对王权,支持新教徒宗教自由权利的人。
辉格党人在19世纪中叶与持不同意见的托利党人组盟组成自由党。
The Tories were those who supported hereditary monarchy and were reluctant to remove kings. The Tories were the forerunners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托利党人是指那些支持世袭王权、不愿去除国王的人。
托利党是保守党的前身。
I. Agricultural Change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18世纪末的农业革命During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the "open-field" system ended when the Enclosure Act was passed. The movement lasted for centuries. Agricultural enclosure had good as well as bad results: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农业革命期间,随着《圈地法》的颁布,传统的"开放田地"制结束。
圈地运动持续了将近一个多世纪。
农业圈地运动的利弊共存:(1) Farms became bigger and bigger units as the great bought up the small; 由于大农场兼并了小农场,农场成为越来越在的生产单位;(2) More vegetables, more milk and more dairy produce were consumed, and diet became more varied;人们消费的蔬菜,牛奶及奶制品越来越多,饮食种类愈加丰富;(3) Enclosure was a disaster for the tenants evicted from their lands by the enclosures. These peasant farmers were forced to look for work in towns. Enclosure led to mass emigration, particularly to the New World; 圈地对佃家而言是场灾难,他们被赶出土地,被迫到城镇找工作。
圈地运动导致了大规模的移民,尤其是移民至新大陆。
(4) A new class hostility was introduced into rural relationships. 农村关系中产生了新的阶级对立。
II.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80-1830)工业革命(1780-1830)1.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fers to the mechaniza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consequent chang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Britain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工业革命指的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工业的机械化,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2.Britain was the first country to industrialize because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原因如下:(1) Favorable geographical location. Britain was well placed geographically to participate in European and world trade;优越的地理位置:英国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参与欧洲与世界贸易;(2) Political stability. Britain had a peaceful society, which, after the 17th century, was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overseas trade and colonies. International trade brought wealth to merchants and city bankers. They and those who had done well out of new farming methods provided capital in large quantities for industrialization.政治局面稳定。
17世纪后的英国社会宁静,对海外贸易和殖民地兴趣日增。
国际贸易给商人和城市银行家带来财富,他们加上由于新农作法而发家的人们为工业化提供了大笔资金。
(3) Good foundation in economy. The limited monarchy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Glorious Revolution of 1688 ensured that the powerful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community could exert their influence over Government policy.1688年光荣革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这使得强大的经济利益集团能对议会政策施加影响。
(4) It was a country in which the main towns were never too far from seaports, or from rivers, which could distribute their products.英国的主要城镇皆靠近海港或河流,货物运送便利。
(5) Britain had many rivers, which were useful for transport but also for water and steam power. Britain also had useful mineral resources.英国许多河流不仅用于交通,还提供水力及蒸汽动力。
英国还有可用的矿产资源。
(6) British engineers had sound training as craftsmen.英国工程师为训练有素的手工艺人。
(7) The inventors were respected. They solved practical problems.发明家受人尊重,他们解决了实际难题。
(8) Probably laissez faire and "Protestant work ethic" helped.很可能利益于"放手干"及"新教工作道德"。
(9)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formed a customs union after 1707 and this included Ireland after 1807. So the national market was not hindered by internal customs barriers.1707年后,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形成关税联盟,1807年后爱尔兰加入。
因此,全国市场不再受阴于内部的关税障碍。
(10) The enclosures and other improvements in agriculture made their contributions by providing food for the rising population, labour for the factories, and some of the raw materials needed by industry.圈地运动和其它农业改良为增加的人口提供了粮食,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工业提供了所需的一些原材料。
3.Typical examples of the inventions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工业革命中一些重大创新(1) John Kay's flying shuttle in 1733;1733年,约翰凯的飞梭;(2) James Hargreaves' Spinning Jenny in 1766;1766年詹姆士哈格里夫斯詹妮纺纱机;(3) Richard Arkwright's waterframe in 1769;1769年理查德阿克赖特的水力纺织机;(4) Samuel Crompton's mule in 17791779年塞缪尔克朗普顿的走绽纺纱机;(5) Edmund Cartwright's power loom in 1784;1784年爱德蒙卡特莱特发明的力织机;(6) James Watt's steam engine in 1765.1765年詹姆斯瓦特的高效蒸汽机。
4.Consequence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的结果(1) Britain was by 1830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场";(2) Towns grew rapidly and became the source of the nation's wealth. 城镇迅速兴起,成为国家财富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