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莲校本研修学分认定3
- 格式:doc
- 大小:241.00 KB
- 文档页数:16
辛店中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说明根据上级有关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规定,辛店中学对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进行登记核算,校对后,按要求进行了一周的公示。
公示期间,除个别教师询问核算标准外,没有教师对公示分数产生异议。
随后归入教师个人档案。
现对核算过程做个简要说明:1、“教师职业道德”项依据三学期的师德考核结果,全校教师除刘欲隆外都认定为“合格”,按折算标准都记2分。
2、“专题讲座”项考核依据为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学校专题会议记录笔记。
全校规定特殊教师没有笔记外,其他教师统一认定为每人60学时,折算后每人3分(0.05分/时)。
3、“考察学习校际交流”项认定依据为考察方案、学习记录。
根据我校实际,每位教师认定为10天,学校根据教导处掌握的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情况给予个别教师进行了酌情加分(0.1学分/天)。
4、“集体备课、说课”项依据为活动记录。
我们就依据我校每学期备课组活动记录,统一给每位教师认定为30小时(0.1学分/时);“公开课”项依据为有关证明和教案,我们统一认定这每位教师4节(0.2学分/节)。
“听评课”项依据为签到册、听课笔记,我们统一认定为每位老师40节(0.05学分/节);“师徒结对”项依据为相关文件和活动计划,我们给每位教师统一认定为3个学期的学分(0.25学分/学期)。
这四个项目因分值低,不方便体现差距,认定中就没有进行区别,全体教师认定一样的分数。
5、“有效教学”项依据为学期考试成绩,分为高效、有效、低效、无效(分别计学分为2、1.5、1.2、0)四个等次。
我们按30%的比例给部分教师认定为“高效”,其他都认定为“有效”,没有低效和无效。
6、“读书活动”项依据为读书笔录,根据教师读书笔记的字数,按30%比例给予部分教师认定为“优”,其余都认定为“良。
没有认定合格、不合格等次。
(计分为2、1.5、1.2、0)7、“教育科研”项是硬指标。
分“论文发表评比、编写教材专著、课题课改”三项。
我们依据08-09三个学期内的统计结果为依据进行核实认定。
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以促进教职工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为认定和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
二、认定范围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适用于中小学各级各类教职工,包括教师、管理人员等。
三、认定标准1. 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应符合以下标准:- 完成研究任务并达到研究要求;- 参与研修活动的时间和研究成果可量化;- 研修内容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相关;- 参与活动的教职工必须是合法聘任且在岗工作。
2. 学校应建立认定标准和程序,确保认定过程公平、透明,并有有效的评估方法。
四、学分管理1. 学校应建立学分管理系统,记录和管理教职工的校本研修学分。
2.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分绩效评价办法,将教职工的校本研修学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激励教职工参与研究和提升自身素质。
五、学分使用与转化1. 教职工通过学校认定的校本研修,获得的学分可作为职称评审、晋升、岗位聘任等的重要依据。
2. 学分可以在一定时限内进行转化和累积,未使用的学分将在规定期限后失效。
六、监督与评估1. 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认定和管理过程的公正性和合规性。
2. 学校可以依托内外部专家进行学分认定和管理工作的评估,提高学分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七、附则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具体实施细则由学校根据本办法制定。
2. 如发现学分认定和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学校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本办法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以上为中小学教职工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供参照执行。
绥德县第四小学召开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培训会
为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校本研修工作的积极性,规范管理,落实榆林市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11月24日下午,绥德县第四小学召开了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培训会。
培训会上,我校教科研主任张彩霞组织教师学习了校本研修的相关文件,强调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同时就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完善校本教研保障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等方面讲了意见。
校长李树国在总结会议时,要求全校上下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落实专人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教师做好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各项准备工作,为学时认定工作提供便利,确保校本培训学分认定工作顺利完成。
王艳宁报道
2014.11.20。
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1. 背景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教育专家,推动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2. 目的本办法旨在规范中小学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教育专家的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
3. 认定标准教育专家校本研修学分的认定标准如下:- 职称评聘:教育专家根据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及表现,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术论文:承担并完成校本研修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培训课程:参与校本研修组织的培训课程,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教研成果:贡献优秀的教研成果,经评定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研究交流:参与中小学教育专家学术会议、研讨会等研究交流活动,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4. 学分认定与管理4.1 学分认定校本研修学分认定采取积分制,根据教育专家在校本研修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评定其获得的学分。
4.2 学分管理学校将建立校本研修学分档案,并将学分情况纳入个人教师档案中进行管理。
教育专家可以在个人教师档案中查阅自己的学分记录。
5. 考核与奖励5.1 考核方式学校根据教育专家的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和表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
5.2 奖励措施对于在校本研修中表现优秀的教育专家,学校将通过表彰、奖励等方式予以鼓励和奖励。
6. 评估与改进学校将定期对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7. 实施与保障学校将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具体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加强对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本办法的有效实施。
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及管理实施办法xx中心校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规范xx 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根据县(区)教育局制定的《xx县(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结合xx辖区校本研修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小学、幼儿园校教师校本研修实行学分管理,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学分管理积极推动xx 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和制度化。
第二条学分认定对象为xx辖区公民办小学、幼儿园、幼儿园学校教师。
第三条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之外,必须参加所在学校组织实施的、经县(区)教育局审核认定的校本研修。
第四条向阳辖区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工作由向阳中心校牵头,各校教研室配合,xx教研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实施。
第五条各校要以“全员参与、分层研修”为基本思路,根据教师队伍发展共性和个性需求,确定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灵活选用研修形式,提升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效果。
第六条各校依据此办法,制订本校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和管理细则。
第二章学分的构成第七条教师五年一个周期内须完成累积不少于50学分的研修任务。
每位教师每年校本研修不少于10学分。
第八条校本研修学分主要由研修活动学分和研修成果学分构成,其中每年每位教师研修活动不少于6学分,研修成果不少于4学分。
研修活动包括校内、校际间(如各工作室、镇域研修互助体、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及县(区)级层面组织开展的各种研修活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资源开发等),其学分由个人申报,附相关证明材料。
研修成果包括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校本教材、课题成果等,其学分由个人申报,学校确认。
最后,由学校统一汇总公示后,上报审核认定。
第九条学分量化标准(一)教师参与学校内部、校际之间或县(区)级研修活动,每个学时分别计0.1、0.15学分。
校本研修学分认定材料整理的补充说明一、整体要求:认定对象每人完成1—2项研修(评高级职称的教师在没有市级结题课题的情况下需要2项,评一级教师在没有县级级结题课题的情况下的至少需要完成1项)。
每一项围绕一个主题整理一套材料(申请表和报告单),报告单每项只要一套。
申请表和报告单是市上拟订的学分认定的大框架,具体填表时,可因人而异,因主题而异,进行材料整理和项目赋分,不必太拘泥于表格格式。
参考样表也仅仅供参考,不可照搬,根据自己完成研修的实际情况操作。
二、申请表填写:1、“提供材料”每一栏填写清楚概况内容和材料数目(“研修计划”“研修总结”栏目不填)。
2、“活动记录”栏目可以适当调整或增加栏目,尽可能把该主题下自己完成的研修项目都填写进去。
3、“申请认定分数”按每一项目栏填写,不可合并填总分。
三、报告单填写:1、“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可以围绕主题设若干研修项目,每一研修项目提供2—6个典型性过程材料,未作为典型性过程材料的,最后列一张清单。
详略搭配。
2、“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可以打印,也可以复印或手写。
3、“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可以先罗列全部项目然后按序呈现过程性材料,也可以逐项呈现过程性材料。
(上传的“样表”属于逐项呈现类型)。
四、其它说明:1、课题研究可以作为一项研修主题,不过,已经完成县、市级以上课题的,为了充实职称评审材料,建议在课题研究外另选研修主题。
2、学区、学校上报汇总表要求也有变化,每人一栏,“研修项目名称”填主题名称,一个主题一行,有几项填几项,“认定学分”按主题计,每个主题满分100分,合格分60分。
3、研修老师需要上报的材料:申请表四份(其中一份装入报告单),报告单一份,汇编材料一份。
研修人员:丁晓莲
工作单位:子洲县实验小学
联系方式:
校本研修报告单填写须知
《XX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报告单》为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材料封面,申请人要结合自身研修实际,逐项完善认定相关材料。
1.本报告单为教师一学年内校本研修活动的完整记录,由教师个人填写后报学校初审,作为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的依据。
2.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实、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
报告中所有项目都要围绕研修主题展开,研究要严谨,内容要详实。
3.申请材料用word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仿宋体,用
A4纸双面打印)。
4.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
研修教师信息
XX 丁晓莲性别女年龄37 学历本科
继教
工作单位子洲县实验小学
61230897
编号
联系729488340qq.
教育格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个人工作简历
一、个人工作情况
丁晓莲,女,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
2000年8月至2001年7月在子洲县驼耳巷中学任教,担任初一英语教学工作。
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在子洲县苗家坪镇中心小学任教,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任年级组组长。
2005年8月至今任职于子洲县实验小学,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并承担班主任工作。
对语文教学、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等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曾多次被评为XX市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教研积极分子。
还多次被评为学校“模X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骨干教师”。